阅读方式的改变是一个普遍性的困境
投资合作协议书范本-授权书模板
阅读方式的改变是一个普遍性的困境
文汇报记者 吴越 <
br>读书为了什么,倘不是为了功利,而是为了享受,最终的追求就会落
在智慧的汲取。就像一把盐洒
在汤里,你找不到摸不着,却能尝到它
的味道。智慧是生命中的盐。但我们现在喝的多半是清汤,没有味
儿。
许纪霖最近的一本书叫《读书人站起来》,收录近年来他对一些
社会公共领域热点的看法
。这是他的第四本评论集。谈读书,谈读书
人,谈读书人在今时今世的姿态与作为,是许纪霖的兴趣所在
。
他当然很喜欢读书,却调侃自己读书三十多年来有“惨痛教
训”——读“时人之书”太多。
当年以求知若渴为荣,如今回过头来
看却是年少气盛。如能多留点时间给经典,该有多好。他因而呼吁:
“在新媒体时代,更要留点空间给经典阅读,因为只有经典才能够给
你带来智慧。”
我的书房里50%的书是不值得读的
许纪霖说,他年轻时与现在许多喜欢读书
的年轻人有同样的毛
病,贪多求快,追求新潮。什么书是新出的、流行的,他一定会买来
看,觉
得这样才是跟上时代。“差不多这个习惯从我读大学二十来岁
时开始就是这样,我以为这是做学问最好的
途径。“对各个学科的新
知的了解都蛮充分,也会用多学科的最新的知识来阐述自己的观
点”,
但现在他看到“那些书如果有用的话,往往都是负面作用”。
很有意思,许纪霖现在经常想起的是王元
化先生在世时对他的几
番“敲打”。时间应验了智者的教诲。“可惜我当时年少气盛没听进
多少
,以致年轻时读了太多的垃圾。”现在他对学生的要求是尽量少
读乃至不读时人之书,除非作者被证明是
足够好的。学生写文章,他
的一个指导的基本原则是尽量引证经典的说法。
新的冒出来的观点
和论断还有待于考验,你不能不加反思、信以
为真地把它收入引证。这源于许纪霖对自己学术生涯的回顾
。“这不
是我狂妄,看不起同辈人的著作,而是有许多在当时非常引人注目、
印刷了几十万乃至
上百万册的书,过了十年后,作者被忘记了,这本
书也被忘记了。一时的时髦的提法,就像过眼烟云,过
了几年就在我
的记忆结构里被删除了,不知道到哪里去了。甚至用那些时尚的理
论、经不起推敲
的提法写成的文章,过了若干年来看,我觉得脸红。”
他提出,从学校里年轻学生比谁读的书多,到书
报杂志上“晒”
一些学者的书房,都有点“误人子弟的倾向”,所展示的无非是对知
识的贪婪。“人有各种贪婪,有一种贪婪是对知识的贪婪,什么都想
知道,最后什么都不知道。现在
我们太炫耀知识的量,这个人无所不
知,那个人懂十几门外文,支离破碎的知识有意义吗?”他对自己的
书房也不客气,称“有百分之八十的书是不值得买的,有百分之五十
的书是不值得读的”。“我
真的希望喜欢读书的年轻人,生命是如此
短暂,时间如此珍贵,应该在有限的读书时间里多读些经典,而
不要
浪费在时尚上。经典当然也可以挑战,挑战经典需要更多的知识积
累。”
读书而“得道”,是得自己的“道”
盘点自己的思想,许纪霖说真正能够启发他、给他带来
智慧的
是经典。“什么叫经典?至少十年以后,它还不断被提起,不断被引
证。它可能从来没走
红过,却留下来了。”
二十多年前,许纪霖精读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翰·罗尔斯的《正
义论
》,当时就感到“很难读”,他也努力去读,做了很多读书笔记。
读这本书,直接的帮助很少,间接的帮
助很大;没有让他成为搞分析
哲学的专家,但是使他了解了自由主义,更重要的是训练了他如何去
思维,使他知道怎么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
“反复咀嚼经典,比读那些时人的或者翻译进来的、不具
原创性
的二流三流著作要好得多。”许纪霖说,但对经典的精读未必要每一
句话都读懂,读不懂
没关系,留着好了,对它的框架和核心观念要有
了解。时人之作,可以泛读,有所了解即可。西谚有言:
know something
about everything and
everything about something。这就是说,
在所有的领域你都要懂得一点A
BC皮毛,但在某些领域你必须懂得所
有。所谓“通百艺而专一长”。这是许纪霖做学问三十多年来的体
会。
应记者的要求,许纪霖介绍了几本他“读了不下三四遍”的书。
一本是张灏先生的《
幽暗意识与民主传统》。这是一本能够“点燃”
他的思想史经典之作。许纪霖早已经不是第一次读了,但
还能读得忘
乎所以,亢奋异常,在沙发上坐不住,将书搁在一旁,“像一头困兽
一样在书房里走
来走去”,各种智慧都被激发出来。“被激发出来的
不是他的思想而是我的思想,是张灏先生点燃了我自
己的想法,有时
候,常常是被一句不经意间的话所点燃。”许纪霖笑称这种境界或许
就是“得道
”,不是得到别人的“道”,而是自己的“道”。
“得道”必须是带着自己的问题去理解。“理解是有
层级的,最
浅的一层是字面上的理解,不知道背后的意义,没有‘自我’,只有
别人的问题。当
你有了自己的问题,再去看,再去思考,就有了和作
者对话的能力。你每产生新的问题去看一次,就会有
新的理解。”
再有一本是钱穆先生的《国史大纲》。这本讲中国历史的书看上
去通俗易懂,简
明扼要。许纪霖至少读过三遍。前不久他去加拿大参
加国际会议,又把这本书带上了飞机,去程读上册,
回程读下册。“许
倬云先生讲,《国史大纲》里面有几十个值得做博士论文的题目。这
就是经典
。”
新媒体产生大量资讯,其中有多少能成为智慧?
读书为了什么?许纪
霖自答:倘不是为了功利,而是为了享受,
最终的追求就会落在智慧的汲取。他向记者强调了对“智慧”
的看
重。“智慧就像一把盐洒在汤里,你找不到摸不着,却能尝到它的味
道。智慧是生命中的盐
。但我们现在喝的多半是清汤,没有味儿。”
“现在没有大师,我以为是学科分工太细了,导致知识
过盛,
智慧贫乏。古人知识的来源不像我们今天这样分门别类,他们对自
然、社会、宇宙的思考
是一个整体性的。智慧是无法分割的。”
在许纪霖的体悟中,智慧是一个整体,是一种融会贯通,是知
识
之上的知识。许纪霖说他对此境界“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因为他
从事思想史的研究,“有
些人以为我是做哲学的,有些人以为我是搞
文学的,其实我在历史系。做得好就是打通成一片,搞得不好
就是碎
片”。
话题的一头落在了当下。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过去的三十多年,
人们
在纸质阅读中尚且迷恋峰回路转、小径分叉,如今进入眼花缭乱
的新媒体时代,读书、读经典更加成为奢
侈。
许纪霖说,新媒体提供了新知识,构成了新的挑战。他并不排
斥这些知识,他在学习,
同时他也在观察来自新媒体的这些知识是否
能成为人类的智慧。
目前的结论并不乐观。“人类
的智慧是有积累性的,传承成为经
典,而网络上的文化、知识,消费性极强,即时消费,长江后浪推前<
/p>
浪,不到三个月又被新的时尚替代了,这些知识更富于流动性,很少
能积淀下来。
”
他还看到,阅读的方式的改变对当代人造成普遍化的困境,当下
很多“微博控”有一种恐慌
,觉得找不到自己了,很“浮”。“包括
我自己也有这个感受”——许纪霖也开了实名认证微博,自我介
绍一
栏他写的是“不说白不说,说了也白说,白说也要说”,每天都“说”
上好几条。“新媒体
改变了你的认知结构和思考方式”。
但他也抱有希望。“每一次创新都意味着传统的一次激烈的反弹,社会好就好在它的进步并不是以否定原来的传统为代价的,而是
在新旧冲突之间找到平衡妥协的
中间点,然后向前发展”。
“在一个开放环境里的学习和坚守是最重要的”
在网上,许纪霖
自觉地用网络语言发言,但到了课堂上他“言归
正传”。他直言反感从两年前开始的以“根叔”为起始的
中国大学校
长的毕业典礼讲话,称其“整个就是媚俗”。“媚俗的标志就是大学
失去了自己的文
化、自己的语言。大学既是创新之地,又该是‘保守’
之地:坚守自己的文化。”许纪霖批评“为了表现
‘亲和力’,大学
向社会投降,这不是好的大学,也不是好的老师和好的校长。大学就
应该守得
住自己独特的文化,这样社会才会多元,既有大学文化,也
有新媒体文化”。
许纪霖认为,对
经典之“守”并非封闭的守,而是一种开放的
守,建立在对新媒体“有所知”之上的守。“就像有一段时
间我很迷
恋‘后现代’,但是后来我了解了后现代之后,我真正找到了我不能
接
受它的原因,就是它粉碎了整体性,一切都是局部的,不相信永恒
的绝对的东西,这是我无法接受的。永
恒和绝对永远是人类不可缺少
的,否则人类的精神会变得很漂浮。因为我曾经迷恋过后现代,因此
我后来的批评也会是一种内在的理路,而非是外在的粗暴曲解。对后
现代的理解,使得我们在坚守永恒
和绝对时会变得更为宽容和开放。
从这点而言,在一个开放环境里的坚守是最重要的。”
许纪
霖说,在新媒体不可阻挡的冲击之下。守护阅读的传统,就
是守护自己心灵的家园,守护几千年人类文明
留下来的永恒智慧,他
呼吁在今天的新媒体时代要留点空间给经典的阅读,每个人内心都应
该有
自己的“圣经”,自己的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