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牡丹江大学-同学聚会方案
2020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深化教育
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遵循《标准》的基本理念和要求,密切联系儿童生活,
选取生动有趣的素材,
让儿童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数学,引导儿童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丰
富课堂活动,体现序法,利学利导,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注重数学文化,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
力,鼓励合作交流,促进学
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推进课改。
二、基本情况分析
(一)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100以内数的
认识;方向与位置;认识图形;100以内的加
法和减法(一);认识钟表;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二);统计;数学实践活动。
这一册的重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难点是
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
退位减法以及从不同方位感受物体的相对位置。
数与数主要包括三方
面的内容,一是数的认识,二是数的计算,三是认识钟表。熟练掌握
100以内数概念是进一步学习10
0以内加减法乃至整个四则运算的必要前提。100以内数的
认识处于数概念形成过程中的第3个阶段,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通过10以内和20以内数的
认识,初步了解了一些数的特征,并借助具体的图片和
学具掌握了20以内的数概念。在此
基础上,本册教科书把认数范围从20以内扩大到100以内,这不
是一个认数范围的简单扩
大,更重要的是加深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这部分内容
又分成两个单
元来安排,其中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安排的是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100
以内
的加法和减法(二)安排的是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这部分内容的学习质量直接影响到万以
内数的加减法的学习,也是解决问题的认知基础,教学这部分内容,有利于学生的进一步学
习。空间与图
形主要安排了两个内容,方向与位置和认识图形。方向与位置是新课程中新增
的学习内容,考虑到学生年
龄小,主要安排了有关方向和位置的最简单的知识。认识图形是
在学生初步认识了立体图形的基础上,初
步认识一些平面图形。这些平面图形的认识是将来
进一步学习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需
要,在其他内容的学习中也要用到这些知识,比如统
计长方形、正方形的个数。全册教科书是以100以
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为主要内容去联系各
部分知识,这不仅体现了数学知识结构内部的逻辑性,同时还体
现了学生的认知发展过程,
是数学知识结构与儿童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有机结合的整体反映。
(二)班级情况简析
一年级一班、二班共有学生116人。由于学生小,活泼好动、天真烂漫
。大多数思维活跃,
学习数学的兴趣浓厚,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有少数同学能力差,注意力易分散,但
是他们
有强烈的求知欲,所以教师要有层次、有耐心的进行辅导,要使每个学生顺利地完成本学期
的学习任务。
(三)教师分析
本人有牢固的专业知识,扎实的基本功。能将新课程理念贯
彻到数学中,指导教学。能树立
现代数学课程观,让数学学科面面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
人都能获取必须的
数学;不同的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教学工作计划
《小学数学
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http:)。总之,面向21世纪的数学课程,
贯彻素质教育方针,真正让每
位学生喜欢数学、爱数学,从而自觉学习数学,对数学产生浓
厚的兴趣。同时,不断加强师德修养,提高
自身文化素质,以更好教学为新一轮的课改作出
应有的贡献。
三、教学目标
1.知
识与技能:从生活实例中感受认识比20更大的数的必要性,能读写100以内的数,掌
握数的组成,能
说出100以内各个数位的名称以及这些数位的排列顺序,识别各数位上数字
的含义,会用100以内的
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掌握数的顺序,会比较数的大小;在现实情境
中认识元、角、分,并了解它们之间的
十进制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和应用;会口算100
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能用竖式计算两
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减两位
数的退位减法,能进行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
;认识钟面、时针和分针,掌
握整时、几时半和大约几时在钟面上的表示方法,能认、读这些时间,了解
时间在生活中的
作用;能辩认前、后、左、右、上、下等方向,并用这些方向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
用
第几组第几排描述同学所在的位置,会辩认从正面、背面和侧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数学思考:能应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字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100以内数描述现<
br>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在100以内数的认识和100以内的加、减法的学习探讨过程中,初步
学
会简单的归纳、类比和有条理地思考;在统计过程中学会提取需要的数据,并能针对统计
结果提出简单的
数学问题,逐步形成初步的统计观念。
3.解决问题:能积极参加数学学习活动,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
实践经验;在教师指导下,能
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在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中,有与同伴解
决问题的合作体
验,有初步的合作意识;能在算法多样化的探讨过程中,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
方
法。
4.情感与态度:用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解决所学问题,能克服数学活动中
的困难,
从中获得成功体验,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认识生活中的数,认识生活中的图形,用所学知识解决
生活中的
问题等数学活动;能用100以内的数、方向和位置、平面图形、统计等知识描述生
活中的某些现象,感
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数学活动,感
受数学思维过程的合理性。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1.100以内数的认识。
2.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
(二)教学难点
1.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2.从不同方位感受物体的相对位置。
渗透教育:
1.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2.结合有关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集体、爱大自然的教育。
五、教学措施
1.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勇于创新,坚持教学“六认真”。
2.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选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电教媒体。
3.不断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4.对思维活跃、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要拓宽知识面。
5.重视学困生的补课工作。
6.加强口算,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7.倡导合作学习,培养合作意识。
8.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六、专题研究
如何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经过一期的学习,大部分孩子养成了一定的学习习惯。
本期继续强化训练,让孩子成为学习
的主人,喜欢学数学。准备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正面引导,让学生进一步明白怎样做才是好习惯。
2.创造机会,让学生持之以恒练好习惯。
3.树立榜样,让学生潜移默化接受好习惯。
4.激发兴趣,让学生自觉养成好习惯。
5.因材施教,让学生人人都有好习惯。
七、课时安排
1.100以内数的认识···· 12课时
2.方向与位置····· 6课时
3.认识图形····· 5课时
4.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10课时
5.认识钟表······
6课时
6.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17课时
7.统计······
2课时
8.总复习····· 6课时
注:新课大概17周,复习2周左右。
怎样才能令教学任务圆满的高效率的完
成。首先,要研究教学大纲,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
其次,要详细了解学生,只有这样在制定计划的时
候才能更加准确,使实际实行时效率能更
高。下面是21世纪教育网为大家免费提供的2016人教版一
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仅供各
位教师参考!教师的教学工作是有计划性的,在正式上课之前,对要进行
的教学任务及流程
进行详细的计划,有助于工作的顺利进行和教学潜能的充分发挥。
一、基本情况分析
1、基本情况分析:今年我任教一年级三四班数学,学生人数93人。全班学生
刚进校门,
年龄小,爱说、爱动、爱表现,天真烂漫,喜欢玩耍,对于学校的生活充满了渴望,对于学<
br>校班级的各项纪律、规定都不了解,良好的学习习惯处于初步形成期。
2、认知能力:学生
的程度不一,有的孩子对于点数、数字的书写有了一定的基础,有
一定的学习数学的经验;而有的学生,
对于数字和数学语言是一个比较陌生的认识,学生的
程度深浅不一。
3、学习态度及习惯
:每个学生都抱着美好的愿望来上学,开始他们的真正意义上的学
习,来接受正规的教育。但是谈不上什
么“勤奋、钻研、细心”的精神,学习目的还未明确,
学习习惯正处于逐步形成的阶段。
4、培养目标:在数学活动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养
成喜欢数学,能运
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产生好
奇心和兴趣。
5
、其他:本学期我要狠抓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读写姿势,培养学生通过多
种途径学习数学的能
力。并且,注意学生各方面的安全,培养形象思维能力。
二、全册教材分析
1、本册教材安排及特点
本册教材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选取学生熟悉的、新颖的、感
兴趣的内容为
素材,目的是有计划的引导学生认识自己、认识家庭、认识学校、认识社会、了解自然。使
学生能观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体会学习数学的现实意义。
密切主题素
材之间的联系,构成情景串;提出一系列的问题,形成“问题串”。根据每
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设计几个主题情境。主题情境是包含有多个信息的“信息包”,
其呈现形式是把学生感兴趣的现实活动
,划分为几个情节,编排成“故事串”,从而引出一
个个相对独立的问题;也可以把一个
现实活动的各个环节完整地反映出来,从而引出一系列
有逻辑联系的问题——形成“问题串”。构建开放
的、具有一定思维跨度的板块编排方式
为教与学留有尽可能大的思维空间。本教材多构建的“板块
”编排方式,有两层含义:
一是指在一个单元里,减少例题,强化基本数学思想方法的作用,扩大教与学
的空间,如“20
以内的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单元;二是减少栏目设置,构建了简单明了的结构。
教材
在综合情境图之后,安排了“你说我讲”板块。这个板块分两个层次,标有红色圆点的一般
是需要学生合作探索、非常规性问题,标有绿色圆点的是让学生独立常识解决的问题。“自
主练习”板块
,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合适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技能,是让学
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
题,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应用意识。“回顾整理”板块,
是让学生自主的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整
理与深化。“我学会了吗”和“丰收园”板块是在
一个单元的学习结束后,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
反思与评价。本教材打破过去过于严
格的知识体系的束缚,由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引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
趣,培养学生初步的应
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本册教材重点、难点及解决问题的策略
本册教材共有九个单元:快乐的校园、妈妈的小帮手、
走进花果山、谁的手儿巧、海鸥
回来了、有趣的游戏、小小运动会、我换牙了、雪山乐园。
教材重点:在具体的情境中能熟练的认读、写、20以内的数,能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
或事物的位置与顺
序;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能按照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对物体进行
比较和分类。
教
材难点:体会20以内加减法的意义,能熟练的口算20以内的数的加减法;初步形成
空间观念;经历简
单的数据收集过程,形成初步的统计观念。
教学中要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练习,练习题
要精选,不搞机械重复;练习形
式要丰富多彩,能吸引学生;练习过程中要尊重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
表现出来的不同水
平和个体差异,如就同一问题情境,允许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在合作、探索的过
程中
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表述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等,总之要最大限度
地发展每一个学生的智力潜能,使全体学生在原来的基础上都得到发展;另外练习一定要强
调高效率。
3、根据学生实际和新课程理念,你准备如何科学、灵活地使用好教材
本册新教材与
以往的教材又有所不同,一打开书一幅色彩鲜明的开学图呈现于学生的眼
前,内容丰富的海底世界,让学
生经历自然有趣的看图数数活动过程,展示自己已有的经验,
为学新知识打好基础。初步
感受数学就在身边。学习这课时,我会组织学生有条理地观察,
按照“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并且引导
学生说一说,说的时候也要注意条理性,并且有意
识地使用圆点来表示
数字,使用“上下
左右”等方位词语,从而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形成连贯性。本册
书突出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的能力。如:第一单元《快乐的校园—10以内数的认
识》中信息窗2,图中的主信息是教师和学生做老
鹰捉小鸡的游戏,副信息是几个同学在操
场上跑步,远处的绿地里还插着标有班级的牌子。这一情景图中
的显性问题是“扎小辫的同
学排第几?”在教学中,我会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并提出这一问题。如学生有
困难,我就来
提出。图中的隐性问题,要由学生在显性问题的引导下自己提出。如“穿花衣服的小朋友排
第几?”等等。我还会重视 “合与分” 的教学,结合具体的实物和习题的联系,让学生感
受
数字的意义。再如,本册教材中的“聪明小屋”,背后蕴涵着一种开放、民主、探索、交
流的教与学的方
式。对一些掌握了基础知识后,具备了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学生,我会
放手让他们独立解决,提高部
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激发他们热爱数学、勇于探索数学的
良好习惯。我还会大胆放手,让学生通过操
作、观察、分析、独立探索出各自的计算方法,
然后展示、交流各自的成果,使算法的多样和学习的个性
化在这里得到较好的体现。
教学中,我还将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这个大课堂,充分利用书籍、电视、
报纸、家庭、网
络等渠道,观察、调查、参观、访问和搜集查阅资料等,在活动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在
活动中学习数学、运用数学,在生活这个大课堂里让学生学好数学。例如在学了《分类与比
较
》后,我会让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技能,选择自己喜欢的事物进行分类统计,引导学
生整理自己的书
包、房间等,让他们在实际生活中感受和探索数学给自己带来的快乐,充分
调动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此外,教学中,我还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
活动
,如运用将故事、做游戏、搞比赛、直观演示、模拟表演等,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
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
在综合情境图的教学中,我将有意识地由引导学生通过自己观察、
分析提出问题,提高
学生从数学的角度选择信息、组织信息、运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
应用意
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把解决问题与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紧密联合起来。
三、本年级教学目标
根据学科、年段和本册教材,结合三个纬度拟定板块式教学目标
1、数与代数。
在具体的情境中能熟练地认读、写、20以内的数,能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
位置与顺序;
认识“>”、“<”、“=”的含义,能够用符号和词语描述20以内数的大
小;能认识个位和十位,识
别十位和个位上数字的意义;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能熟练的口算20以内数的加减法;结
合现实素材,进行初步的估算。经历用20以内的数描
述身边事物的过程,理解数的意义,初步形成数的
概念;在概念形成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
抽象、概括的能力;在比较数的大小的过成中,建立初步的符号
感和对应思想。
2、空间与图形
通过事物和模型辨认长方体和正方体、圆柱体和球
等立体图形;辨认从正面、侧面和上
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
一、情况分析
我班有学生32人。男生24人,女生8人。刚进入学校的孩子活泼好动 ,
天真烂漫,
大多数学生思维活跃,学习数学的兴趣较浓,有着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学习爱好。通过入学测<
br>试全部达到了入学要求。
虽然他们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是
,他们不懂得怎样去学习 ,也不会学习;
有些同学学习能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所以教师要有层次、
有耐心得进行引导,教给学生
们学习的方法,培养他们养成爱好学习的习惯,使每个学生都能够顺利地完
成本学期的学习
任务。
二、目的要求
1、知识与技能方面:
经历从实际
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20以内的数,并学会读写;初步理解20以
内数的组成,认识符号<、=
、>的含义,会用符号或语言描述20以内加减法的估算。结
合具体的情境,初步了解加法和减法的含义
;经历探索一位数加法和相应减法的口算方法的
过程,能熟练地口算一位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初步
学会20以内加减法的估算。认识
钟面及钟面上的整时和大约几时。结合具体的情境认识上、下、前、后
、左、右,初步具有
方位观念。通过具体物体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认识这些形体相应的图形
,通过
实践活动体会这些形体的一些特征,能正确识别这些形体。感受并会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
大小和轻重。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易统计表,通过实践初步学会简单的分类,经历和体验数
据的收集和
统计的过程,并完成相应的图表。根据统计的数据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和同伴交
流自己的想法。
2、数学思想方面:
初步学会从数学思维的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如数出物体
的个数,比较事物的多少,比
较简单的长短、大小、轻重等。在数的概念形成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如在
认识20以内数
时通过比较、排列发现这些数之间的联系,在学习“分与合”时发展学生的有序思考和分
析、
推理能力,在“认钟表”时进行比较、综合和判断等。能用“分”与“合”的思想进行初步的数学思
考,能联系具体情境探索一位数加、减法,并经历与同伴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正确地、有
条理
地说明自己的算法;对估计的过程能作出自己的解释。在探索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
大小和物体之间位
置关系的过程式中,发展空间观念。感受简单的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
具有对简单事物和简单信息进行
比较分类的意识,具有简单的统计思想。
3、解决问题方面:
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
和现实情境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能应用已有
的知识、经验和方法解决问题;能对简单的几何
体进行简单的分类,能联系情境描述一些物
体的相对位置;能在教师的组织下收集有效信息并进行分类、
整理,用简单的统计方法表示
问题解决的结果等。体验与同桌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
想法。
4、情感与态度方面: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
事物产生好奇心,有学习数学的热情,有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能在教师
和同学的鼓
励、帮助下,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感受,逐步树立学好数学的自<
br>信心。
三、教学措施
〔一〕、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良好习惯
数学学
习的兴趣对于数学学习非常重要。因此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教材所提
供的素材,组织学生开展
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教学时,首先关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
学生回答得对与错或语言是否完整,
老师延缓评价,要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注意倾听学生
的发言,特别注意的是不宜用统一的、程式化的语
言来训练学生,允许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
达想法。让每个学生首先喜欢上课、喜欢教师,进而喜欢学数学
。
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只是要求学生上课坐好、举手发言等外在
的形
式,更重要的是要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
表达自己的想法等
内在品质。
〔二〕、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教学中,充分利用
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活动,如运用讲故
事、做游戏、直观演示、模拟表演等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
解和认识数学知识,鼓励每一位学生动手、动口、
动脑,参与数学的学习过程。例如,在实
践活动“小小运动会”的教学中,老师可以将教材中的内容设计
成一个童话故事,在讲故事的
进程中自然引入需要讨论的问题;也可以引导学生自己扮演不同的角色,进
行模拟表演;还
可以结合学校的运动会,鼓励学生从中发现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
〔三〕、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并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
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
要方式。教学中,老师要鼓励学生在具体活动
中进行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
。在思考与交流的过程中,老师
应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善于选择学生中有价值的问题或意见,引导学
生开展讨论,以寻
找问题的答案。老师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与人交流的愿望和习惯,使学生逐步学会运
用适
当的方式描述自己的想法,学会注意倾听他人的意见。
〔四〕、培养学生初步的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特别注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和
能力,设立了“问题银行”等栏目,鼓励学生提
出问题,即使有的问题当时不能解决,可以放在“问题银
行”以后解决。教学中,教师应该充
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
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
数学问题,并尝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
会学习数
学的重要性。
〔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材只是提供了学生数学活动的
基本线索。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本班同学的特点和实际
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
。教师还应适时记录下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
思,以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