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烟台海军航空工程学院-退税申请报告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教
学
计
划
2017 ~ 2018 学年度第 二 学期
学科 科学
一 年级
1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一、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的学习以观察和描述为主,如何运用感官进行观
察并对自己观察到的结果进行
描述是教学的一个重点。要从一开始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正确认识、理解和必
要的科学素养,为
后面的科学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材解读
小学科学课程
是一门基础课程、实践性课程与综合性课程。本教材依据教育部2017年最新
颁布的《义务教育小学科
学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教科书采用了科学概念和科学探
究双螺旋(科学态度和科学、技术、
社会与环境为辅线)协同发展的编写理念模型,表现为“大
单元”的组织形式和“四个板块”的呈现方式
。
一年级科学设置两大单元,分别是“我们周围的物体”和“动物”。
“物体”单元下设: 1.发现物体的特征 2.谁轻谁重 3.认识物体的形状
4.给物体分类5.
观察一瓶水 6.它们去哪里了 7.认识一袋空气。
“动物”单元下设:1.我们知道的动物2.校园里的动物 3.观察一种动物 4.给动物建个家
5.
观察鱼 6.给动物分类
这两个单元从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都强调了在比较中观
察,以及对观察对象的描
述和记录。另外,分类和识别在两个单元中也都处在重要的位置。尽管这些活动
主动是从运用
感官及简单工具的层面上展开的,但对小学生理解什么是科学、科学家如何做科学都十分重
要。
“四个板块”分别是聚焦、探索、研讨、拓展。在充分体现科学特质的同时,符合儿童的
年龄特征和心理发展的需要。具体说明如下:
(1)聚焦板块:一般以陈述句的形式描述问题
情境,以疑问句的形式提出1-2个学生可以
探究的科学问题,以具有承上启下作用的语句与前一课的学
习内容进行联系,体现课程的连贯
性
(2)探索板块:包括前概念测查、预测、探究
计划的制订、收集信息、组织和呈现证据以
及形成初步解释。这一板块通常以陈述句的形式出现,列出可
供选择的观察和实验方法、有关
的第二手资料和数据呈现所需要的方法和工具等
(3
)研讨板块:呈现的是学生在交流、讨论、论证时所应围绕的关键问题。一般以疑问句
的形式指导学生抓
住主题学习的核心,陈述自己的观点,运用证据支撑自己的解释,在个人论
证的基础上,展开集体论证以
达成共识。
(4)拓展板块:为学生提供一系列活动建议,以便他们在课外开展进一步的探究
,使他们
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生活及其他新的情境,或是与其他学科领域的学习进行联系。
三、教学目标
1.“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目标
①物体的颜色、形状、轻重、厚薄、表面粗糙度等特征可以被我们观察和描述。
2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②不同的物体之间有许多相同和不同的特征,我们可以根据这些特征对他们进行分类。
③水和空气具有无色、无味、会流动的特征。
④植物会生长和死亡。
⑤能说出周围常见植物的名称及其特征。
(2)科学探究目标
①能运用多种感官和简单的方法观察和描述事物间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②能以讨论、绘画、书写等形式进行描述和交流。
③尝试以图标的形式组织信息。
④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对信息进行整理和分类。
⑤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回顾和反思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3)科学态度目标
①认同以图表形式组织和交流信息的重要性。
②乐于在情境中学习,保持对一个问题的好奇心和探究兴趣。
③乐于小组合作探究,能主动参与合作学习活动。
④愿意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讲述自己的观点。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①认识到水和空气是重要的资源,需要珍惜和保护。
②知道不同的物体有不同的特征,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2.“动物”单元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目标
①知道地球上生活着多种多样的动物。
②知道不同的动物具有共同的特征,同一种动物也有个体差异。
③知道动物是有生命的,是生物。
④知道动物会运动、呼吸、生长、繁殖和死亡。
⑤体会动物生活在适宜的环境中,他们需要空气、食物、水、阳光等。
⑥知道动物可以通过眼、耳、鼻等器官感知环境。
⑦说出周围常见的动物名称及其特征,知道按一定的标准可以给动物分类。
(2)科学探究目标
①能用多种感官观察动物。
②能用语言、图画描述和记录观察内容。
③能在观察过程中提出要研究的问题。
④能饲养小动物一段时间。
⑤能用合适的科学词汇进行简单的表达。
⑥能按自己的标准给动物分类。
(3)科学态度目标
①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常见的动物表现出探究兴趣。
②对动物的特征和需求形成一定的敏感性。
③养成实事求是的态度。
④养成参与、表达和倾听的良好习惯。
3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①了解动物与人类生活、生产的密切关系。
②了解动物是地球家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认识到保护动物的重要性。
四、具体教学措施
1.培养学生科学学习的兴趣和良好习惯
学习
兴趣对于科学学习非常重要。在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利用教材所提供的素
材,组织学生开展多
种
周次 教学内容
多样的学习活动。教学
时,时常关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多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允许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想
法。让每个学生喜欢上课、喜欢教师,进而喜欢学科学
。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不能简单地理
解为上课坐好、举手发言等外在的形式,更重要的是要逐步引导学
生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
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品质
2.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科学
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
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科学知识,
鼓励每一位学生动手、动口、动脑,
参与科学的学习过程
3.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与同伴合作交流
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
要方式。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在具体活动中进行思
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在思
考与交流的过程中,老师提供适当的
帮助和指导,善于选择学生中有价值的问题或意见,引导学生开展讨
论,寻找问题的答案。老
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与人交流的愿望和习惯,使学生逐步学会运用适当的方式描
述自己想法,
学会注意倾听他人的意见
4.培养学生初步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特别注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
和能力,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
识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科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
去,解决身边的科学问题,并尝试从日常
生活中发现科学问题,了解科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
科学的重要性。
5.创造性地使用科学教材,及时反思
科学探究能力是整
体性发展的,科学探究的各种类型在教学活动中应得到系统运用。教材只
是提供了学生科学活动的平台,
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
材,设计教学活动。教师还应适时记录下自
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以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
观念与教学方法。
五、教学设计进度表
4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始业教育(科学第一课)
一1发现物体的特征
一2谁轻谁重
一3认识物体的形状
一4给物体分类
一5观察一瓶水
一6它们去哪里了
一7认识一袋空气。
二1我们知道的动物
二2校园里的动物
二3观察一种动物
二4给动物建个家
二5观察鱼
二6给动物分类
总结、复习
考评
考评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