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编人教版2020春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表
金婚贺词-党员评议总结
新部编人教版2020春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表
一、学情分析 <
br>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在数与代数等四大领域掌握了大量的基础知识,他们能灵活地运用,
逻辑思维能
力、空间想象能力比较强,掌握了一定的数学学习的方法,但也有个别学
生接受知识的能力相对弱一些。
备课时应注意优等生与学困生的具体情况,做到有的
放矢。对学困生能进行个别辅导,并给予精神上的鼓
励与帮助,促使其自觉学习。在
本学期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发挥学生的主体
作用,教师
的主导作用,要特别加强学生学习习惯和责任心的培养,学会思考方法,养成善于思
考的好习惯,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渗透在教学的全过程。在书写上要进
一步提高要求,形成
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在认真书写的基础上培养其责任感。
二、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分析:
本册教科书一共安排了8个单元。
(一)数与代数
第一单元“分数加减法”
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并能正确计算;能理解分数
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计算;能把分
数化成有限小数,也能把有限小数化成
分数;能结合实际情境,解决简单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 第三单元“分数乘法”结合具体情境,在操作活动中,探索并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
探索并掌握
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解决简单的分数乘、除法的实
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
切联系。
第五单元“分数除法”了解倒数的意义,会求一个数的倒数。能够正确进行分数混合
运算;理解整数的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结合实际情境,能用多种方法解决
简单分数混合运算的
实际问题,体会分数混合运算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第七单元“用方程解决问题”在列方程的过程
中,会分析简单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提高用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由于有两个未知数,需要
选择设一个未知数为x,
再根据两个未知数之间的关系,用字母表示另一个未知数。同时经历解决问题的
过程,
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提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建立模型的能力。
(二)空间与图形
第二、四单元“长方体(一)(二)”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
、正方体
及其基本特征,知道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了解体积(包括容积)的含义;认识
体
积(包括容积)单位,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
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探索某些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引领学生在观察、操作
等活动中,发展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
第六单元“确定位置”能在具体的情境中,用方向和距离来表示物体位置;在具体的
情境中,自
建参数系确定位置。
(三)统计与概率
第八单元“数据的表示和分析”学生在这一单元认识
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折线
统计图,感受复式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需要选择复式
条形统计图、
复式折线统计图有效地表示数据;能读懂简单的复式统计图,根据统计结果做出简单
的判断和预测,与同伴进行交流。通过实例,理解中位数、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
据的中位数、众数
,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
(四)数学好玩
本单元设置了“象征性”长跑、有趣的折叠、包
装的学问三个内容,主要目的鼓励学
生从数据中获取尽可能多的有效信息,激发学生学习
数学的兴趣,体会数学思想,锻
炼思维能力,积累思考经验,开阔眼界。
三、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在操作活动中,探索并理解分数加、减、乘
、除法的意义;探索并掌
握分数加、减、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解决简单的分数加、减
、乘、
除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了解倒数的意义,会求一个数的倒数。
3.能够正确进行分数混合运算;理解整数的运算
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结合实际
情境,能用多种方法解决简单分数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体会分数混
合运算在现实生
活中的广泛应用。
4.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及其基本
特征,知道长方体、正方体
的展开图;了解体积(包括容积)的含义;认识体积(包括容积)单位,探索
并掌握
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探索某些不规则
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引领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发展动手操
作能力和空间观念。
5.
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与作用;能根据需要,选择条形统计
图、折线统计图直观、
有效地表示数据;通过实例,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
一组数据的平均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
。
6.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获得
一些
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和方法,发展解决问题和运用数学进行思考的能力;感受数
学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体
会数学的作用;在与同伴合作和交流的过程中,发展数学学
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本册教材重点
1. 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
能正确进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3. 能正确进行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4.
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的几何结构。掌握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5.
理解整数与分数乘法的意义,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及其计算方法;
6.
理解除数是分数的除法的意义,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7.
在方格纸上会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8.
掌握解列方程解决问题的解题方法
9.
提高复式条形、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与读图能力;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学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
五、本册教材难点
1. 学会异分母分数加减的计算方法;
2.
灵活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
3. 学懂整数与分数的乘法的两种意义之间的联系;
4.
感受1立方米、1立方厘米以及1升、1毫升的实际意义,能形象地描述这些体积
单位实际有多大;
5. 学会除数是分数除法的意义;
6. 准确理解“南偏东30度”和“东偏南30度”的
不同。在具体情境中,能根据不同
的观察点来判断方向;
7.
能够快速地分析、找到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8.
根据统计图提出数学问题和作出简单的判断与推测;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六、主要措施。
(一)注重基础知识教学:
注重基础知识教学要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出发,通过实物、教具
或者实际实例,正
确地理解所讲的概念、性质、法则、公式等的含义防止死记硬背。
(二)注重培养计算能力:
要求学生算得正确、迅速,同时还应注意计算方法合理、灵活。练
习有计划地安排,
在防止学生负担过重的前提下,有计划地安排练习。
(三)注重逐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直观教学,引导学生从大量的感性认识中,逐步抽象出数学概念和规律。
(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提供自主学习,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有机会
创新。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
不受教师“先入为主”的观念制约,占有足够的时间,享有广阔的空间,进
行创造性
的学习。鼓励学生动手多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
(五)学生学习习
惯的培养措施:关注学生非智力因素,通过表扬、激励的机制激发
学生的学习热情,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
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拟开展“优秀作业明星
评比”、“每月上课之星”评比,并发送小喜报的形式,让
学生们在竞赛评比和表扬
中获得进步。
(六)潜能生辅导计划:
1、注重因材施教,进一步做好培优辅差工作。让学优生和学困生结对,达到手拉手
同进步的目的。
2、上课时对学困生多加注意,有针对性地提问,找到他们学习上的难点,予以解决。
3、为
了做好抓好两头,保住中间的工作要点,努力设计让优生吃得饱,中等生吃得好,
差生吃得消的教学手段
。设计提问、设计练习、分析内容注意选择性问题。同时明确
练习题的难度的层次性,使学生有的放矢。
能在较短的时间里,较好的全面的完成练
习题。
4、重视差生的错题订正,不厌其烦的反复地
帮助差生完成基础性作业,直至学生真正
弄懂为止;对差生的作业保证做到面批面改。
5、加强与家长的配合,帮助潜能生从态度到习惯,从上课到家庭作业的指导形成合力。
七、教学进度表
五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教学进度表
科
目
上课日
期
节
次
数学
2019年2月25
日
教学内容
教学教科书名称
五年级
年级 及册数
总授课节数
所需
周次
课时
1
94
时
间
起
2.9
讫
2.14
人教版义教课标实
验教科书五年级数
学下册
考试次数 2
出入原
因
实际进度
1-----5
观察物体、因数
5
和倍数
2、5、3的倍数
6
----10 5
的特征
11----1
质数和合数 5
5
16----2长方体和正方
5
0 体的表面积
21----
2长方体和正方
5
5 体的体积
26----3
探索图形 5
0
31----3
分数的意义 5
5
36----
4真分数和假分
5
0 数
41----4分数的基本性
5
5
质
46----5
整理和复习 5
0
51----5
约分 5
5
56----6
通分 5
0
61----
6分数和小数的
5
5 互化
66----7
图形的运动 5
0
71----7同异分母分数
5
5 加减法
76----
8分数加减混合
5
0 运算
81----8
折线统计图 5
5
86----9
数学广角 5
0
91-----
期末考试 5
94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7 2.21
2.24 2.28
3.2
3.9
3.6
3.13
3.16 3.20
3.23 3.27
3.30 4.3
4.6
4.10
4.13 4.17
4.20 4.24
4.27 4.30
5.4 5.8
5.11 5.15
5.18 5.22
5.25 5.29
6.1
6.8
6.5
6.12
6.15 6.19
6.22 6.26
最新人教版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教
学计划及进度表
一、本班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五年级共有两个班,本学期共有56位学生,本学期插入两位女
生。接任本年级已有一
个学期.本学期是第二学期,在上学期的共同努力下,本年级的数学在全区来比较
,虽
有些进步,与本区其他学校相比较而言,还是有相当大的距离。学生方面,主要是基
础知识
和基本技能不扎实,如计算方面,好多学生整数乘除就没有学好,计算错误率
高,以至全班平均分不高,
优生不多,差生不少。学生的作业习惯不好,上学期开学
初有近20位学生作业经常没有按时做,到期末
还有几位习惯不好要班主任齐抓共管,
按时完成还成问题。学生合作交流能力和自主探讨能力不高,有待
进一步提高。有相
当一部分的学生基础知识差,不能自觉的完成学习任务,需要老师督促并辅导。本学期
利用中午时间,重点抓好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教学。同时辅导好优生,使本班更多学
生争取考到90分以上。
二、本册教材内容及前后联系:
在数与代数领域教学因数与倍
数,包括因数和倍数的意义,2、5、3的倍数的特征,
质数和合数。教材在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
的基础上教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
分数的加法、减法,结合约分教学最大公因数,结合通分教学最小公
倍数。
在空间与图形领域教学图形的变换和长方体和正方体。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
上,通
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认识图形的轴对称和
旋转变换;探索并体会长方
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
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及表面积公式,探
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促进学生
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与概率领域教学众数和
复式折线统计图。在学习平均数和中位数的基础上,
本册教材教学众数。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都是反映
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特征数。平
均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比较稳定、可靠,但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中
位数作为一
组数据的代表,可靠性比较差,但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众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
也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当一组数据中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适宜选择众数或中位数
来表示这组数据的集
中趋势。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
元来教学,还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
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
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三、本学期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和技能:
①理解分数
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
会进行整数、小数的互化,能够
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②掌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
2、3、5的倍数的特征;会求100以内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③理解分数
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
分数加、减法,会解决有关分数
加、减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④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意义以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有关
体积和容
积单位的实际意义。
⑤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
计算方法,探索某些
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⑥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以及
将简单图形旋转90度;欣赏生活中
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⑦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
根据具体的问题
,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⑧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2、解决问题和方法 1、因数和倍数.........................................
...................2
课时左右2、2、5、3的倍数的特征 (3)
课时左右
3、质数和合数……………………………………………………1课时左右第三单元、
长
方体和正方体(12课时左右)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2课时左右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2课时左右
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7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
………………………………………………1课时粉刷围
墙………………………………………………………
……1课时
第四单元、粉刷都意义和性质(20课时)
1、分数的意义……………………………………………………4课时左右
2、真分数和假分
1、因数和数........................................
....................2课
时左右2、2、5、3的倍数的特征 (3)
课时左右
3、质数和合数……………………………………………………1课时左右第三单元、
长
方体和正方体(12课时左右)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2课时左右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2课时左右
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7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
………………………………………………1课时粉刷围
墙………………………………………………………
……1课时
第四单元、粉刷都意义和性质(20课时)
1、分数的意义……………………………………………………4课时左右
2、真分数和假分数………………………………………………3课时左右
3、分数的基本性质………………………………………………2课时左右
4、约分……………………………………………………………4课时左右
5、通分……………………………………………………………4课时左右
6、分数与小数的互化……………………………………………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
………………………………………………1课时第五单元、分数的
加法和减法(7课时)
1、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2课时左右
2、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3课时左右
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2课时左右
第六单元、统计(3课时
打电话 (1)
课时
第七单元、数学广角(2课时)
第八单元、总复习(4课时
周
时间起止 主要内容 所需时数 备注
次
1 2.18-2.24
上学期末试卷分析 2课时
2
~2.25-3.5 一、分数加减法 5课时
3
3
~
4
5
~
6
7
~
8
9
10
~
11
12
13
14
15
16
17
~
19
3.6-3.17 二、长方体(一) 6课时
3.18-3.31 三、分数乘法 10课时
4.1-4.14
4.15-4.21
4.22-5.5
5.6-5.12
5.13-5.2~
6
5.27-6.2
6.3-6.9
6.10-6.30
四、长方体(二)
整理和复习(一)
五、分数除法
8课时
3课时
6课时
六、确定位置 3课时
七、用方程解决问题
8课时
数学好玩
八、数据的表示与分
6课时
析
总复习 5课时
查漏补缺、综合练习
10课时
期末考试
年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