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50645

余年寄山水
800次浏览
2020年08月15日 15:01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南京银行招聘-毕业论文格式自动生成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吴礼权
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55人。从上期平常学习和期末考试情况看,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有浓厚
的学习兴趣,基 础知识掌握得较为牢固,有勇于探索的精神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但也有少
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不能及时 按要求完成作业等,对于学习数学有一定困难。所以在新
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的同时,应加强 培养他们的各种学习数学的能力,以提高
成绩。
二、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1、数与代数
本册教科书有关数与代数的知识安排了分数;分数 加减法和方程。这几部分内容联系
是紧密的,分数的学习是学习分数加减法的基础,分数加减法的学习以 及学生前面掌握的
整数四则计算是学生学习方程的基础。
2、空间与图形
本册教科 书在空间与图形安排的内容是长方体和正方体。在这部分内容的设计中,充
分体现“注重使学生通过观察 、操作、推理等手段,逐步认识简单几何体的形状、大小、
位置关系及变换”,通过观察物体、制作模型 、数学实验等方式,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表象,
在这些表象的支持下,通过亲身体验来帮助学生获得对长方 体和正方体的一些本质特征的
认识,在此基础上推导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有效 地发展学生的
空间观念。
3、统计与概率
本册教科书的统计与概率安排的是折线统 计图,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条形统计
图的基础上,学习一种新的统计形式。学习重点不放在如何制 作统计图上面,而是放在如
何运用折线统计图来了解信息,应用信息上面,通过这样一种方式达到增强学 生统计观念
的目的。
4、实践与综合应用
本册安排的综合应用有三个:设计长方体 的包装方案,一年吃掉“多少森林”,发豆
芽。在编写方式继续采用了程序性的活动方式,为学生设计出 基本的活动程序并指导学生
一步一步地进行活动,并在每个程序下面都给学生留有记录、分析、计算和写 建议的地方,
明确要求学生参与整个活动过程,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综合应用数学知识的能< br>力。



2

(二)、教学目标
1 、能找出100以内两个非零自然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能找出两个非零自然
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 数。
2、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会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约分和通分。
知道 分数和除法、分数和小数的联系,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进行分数和小数的互化(不
包括将循环小数化成 分数)
3、会进行分数(不含带分数)加减运算及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的分数加减混合运
算 。会解决有关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4、在具体情境中会用字母表示数,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 量关系,理解等式
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会用方程解答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5、通过观察、操作,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一些特征,并认
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 展开图。
6、通过实例,了解体积(或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
感受单位长度的实际含义。
7、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 法,并能应
用这些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8、进一步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 和分析数据的过程。通过实例,认识折线统
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折线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
9、初步感受数学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的
成功体验, 获得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和方法,初步树立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10、在学习过程中培养 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分析能力,类推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思维
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察和统计观念。
(三)、教材主要特点:
1、重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2、突出新旧知识的联结点,有效地利用学生的原有经验来推动新知识的学习。
3、重视学具操作和数学实验,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和应用过程。
4、尊重学生个性,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5、配合教学内容安排数学文化,拓展学生的视野。
三、教学措施
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 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
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 过程。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一个学生

2



3 < br>都有成功的学习体验,得到相应的发展;要因地制宜、合理有效地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提高教学 效益。
(一)创设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
在学习中,教材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大量的生动有 趣,富有现实性和数学意义的教材,
以便于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的学习活动,但随着年级的增高,教材中 安排数学知识的难度
加深。所以,创设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让每个学生感受学习的乐趣。
( 二)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数学与现实的联系,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
数学,促进学生对数学 的认识。
每个在校的儿童,他们都有着丰富的生活体验和知识积累,这其中包含着大量的数学
活动经验与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同时在现实生活中,小学生可以广泛的接触到数、
量、空间、图形 、数据、可能性、关系等丰富的数学世界。因此一方面注重日常生活、现
实空间的联系;另一方面注重联 系学生的现实,即学生已有经验、知识、能力、情感、态
度、兴趣等。使学生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 学、理解数学和应用数学。
(三)切实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的教学一直是数学教学的核心内容,我在教学中也力求保持和发
扬这一传统,并做好以下两点:(1)加 强对小学数学基础知识的理解,教学时,在使学生
掌握数学概念、法则、数量关系的同时,重视数学方法 的训练,逐步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
和运用数学的意识。(2)努力处理好基本训练与创造性思维发展及后 继学习的关系。数学
教学的核心是学生的“再创造”、数学学习的“再创造”过程,并非是机械地去重复 历史
上的“原始创造”,而应根据自己的体验并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创造有关的数学知识。小
学 的创造性思维是在数学学习的“再创造”过程中逐步得到发展的,而“再创造”的前提
是通过必要的基本 训练使学生形成扎实的基本功。
(四)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数学教学应努 力体现“从问题情境出发,建立模型、寻求结论、应用与推广”的基本
过程。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知识 水平,通过这样的过程使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现实世界的
联系,在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一系列活动中 逐步发展应用意识,形成基本的实践能
力。在日常数学活动中,安排一些小课题研究和实习作业等实践活 动,使学生体验数学与
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五)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
教师要善于驾奴教材,把握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以及知 识间的内在联系,根据学生的
年龄特点和教学要求开展教学活动。在直观感知和广泛的背景下,通过自身 体验,在分析
和整理的过程中学习概念,不用死记硬背的方法学习计量单位、计算法则和基本数量关系。

3



4
对计算的要求适当,充分考虑到学生之 间计算速度存在的差异,不要求所有的学生达到同
样的计算速度;鼓励学生尝试用多种算法,不用单一的 思维理解算理。
(六)改进教学评估方法。
教学评估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注重对学生学 习过程的考察。在评估结果的处理上,
注意多种方式的结合,是评估的方式和手段多样化。对知识和技能 的评估,尽量做到试题
类型多样化,难度适当,不出助长死记硬背的题目,着重观察计算的正确性,计算 中的思
考活动,对基本数量关系的理解和对空间关系的认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更
多的重视自身的纵向比较,更多的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具备了什么能力,而不是首
先关注他们知识 和能力上的缺陷。评价体现激励的作用,承认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积极
鼓励和肯定每一个学生的进步。
(七)耐心辅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多和家长取得联系,多用表扬鼓励的方法,帮他
们建立学好 数学的信心。
四、课时安排
(一)倍数与因数(10课时)
倍数与因数 2课时
2,3,5的倍数特征 2课时
合数、质数 2课时
公因数、公倍数 2课时
整理与复习 2课时
(二)分数(14课时)
分数的意义 3课时
分数的大小比较 2课时
真分数和假分数 2课时
分数的基本性质 2课时
约分 2课时
通分 2课时
小数与分数 2课时
整理与复习 1课时
(三)长方体、正方体 (14课时)
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 2课时
长正方体的表面积 2课时
体积与体积单位 4课时

4



5
长正方体的体积计算 2课时
解决问题 2课时
整理与复习 1课时
综合应用:设计长方体的包装方案 1课时
(四)分数加减法(6课时)
分数加减法 5课时
综合应用:一年“吃掉”多少森林 1课时
(五)方程(18课时)
用字母表示数 4课时
等式 3课时
方程 2课时
解方程 3课时
解决问题 4课时
整理与复习 2课时
(六)折线统计图 (5课时)
折线统计图 4课时
综合应用:发豆芽 1课时
(七)总复习(5课时)
小学二(2)班班规

一、 安全方面
1、 每天课间不能追逐打闹。
2、 中午和下午放学要结伴回家。
3、 公路上走路要沿右边走,过马路要注意交通安全。
4、 不能在上学路上玩耍、逗留。
二、学习方面
1、每天到校后,不允许在走廊玩耍打闹,要进教室读书。
2、每节课铃声一响,要快速坐好,安静地等老师来上课。
3、课堂上不做小动作,不与同桌说悄悄话, 认真思考,积极回答问题。

5



6
4、养成学前预习、学后复习的好习惯。每天按时完成作业,保证字迹工
整,卷面整洁。
5、考试时做到认真审题,不交头接耳,不抄袭,独立完成答卷。
三、升旗排队和两操方面
1、升旗时,要快速出教室排好队,做到快、静、齐,安静整齐地排队走
出课室门,班长负责监 督。
2、上午第二节后,快速坐好,按要求做好眼保健操。
3、下午预备铃声一响,在座位上做眼保健操。
四、卫生方面
1、每组值日生早晨7:35到校做值日。
2、要求各负其责,打扫要迅速彻底,打扫完毕劳动工具要摆放整齐。
3、卫生监督员(剑锋,锶妍,炜薪)要按时到岗,除负责自己的值日工
作外,还要做好记录。
五、 一日常规
1、每天学生到齐后,班长要检查红领巾。
2、劳动委员组织检查卫生。
3、 每天负责领读的学生要督促学生学习。
4、 上课前需唱一首歌,由文娱委员负责。
5、 做好两操。
6、 放学后,先做作业,然后帮助家长至少做一件家务事。
7、 如果有人违反班规,要到老师处说明原因。
班训:

坐如钟 站如松 快如风 静无声



班规:

6



7
课堂听讲坐如钟,精神集中认真听;

排队升旗站如松,做操到位展雄风;

做事迅速快如风,样样事情记得清;

自习课上静无声,踏实学习不放松;

个人努力进步快,团结向上集体荣;

我为领巾添光彩,标兵集体记我功。




加分标准


1
2
3
考核项目
单元考试满分
单元考试85分以上
课堂小测满分
加分值
+2
+1
+1
+3
+2
备注





4 期中、期末考试满分
5 在红领巾广播站投稿
一次
6 在校级活动中获奖 +5
+3
7

7 作业十次全对得一颗



8
8 课堂上得到表扬 +1
+1
+2



9 班干部工作认真负责
10 做好事、有利于班集体
和学校的事
11 进步比较明显 +2
本组值日生
每人加2分


12 连续一周该组值日卫
生达标






扣分标准



考核项目 扣分值






请家长,写保证书
备注
1 没交作业、不做晚作业 -1

2 忘带书本、学具
3 迟到
-1

-1

4 在课堂上被老师点名 -2
5 不穿校服,不戴红领巾 -1

6 吃零食、带钱、带玩具 -2
7 说脏话、打架
8 座位周围有垃圾
-3

-2


9 课间操、眼保健操不认-1
真做

8



9
10 升旗时违反纪律 -2


11 来学校不进教室,在走-1

廊聊天打闹
12 体育课打闹说话、排队-2


不整齐

注:每人基本分60分起,学期末核算总分,作为学期评先依据。





9

第一次作文500字-高考地图


留学生购车免税-伦敦时间


如何应对考试-欢送会主持词


非主流个性签名-军训日记


我的人生价值观-酒店销售部工作总结


七夕赋-经典祝福短信


期末考试成绩-小学生黑板报设计


勤奋的格言-创建文明城市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