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伽利略的故事-论语十则教案
乐至县大佛镇中心小学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数学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探求客观世界的规律,并对现代社会中大量纷繁复杂的信息作
出恰当的选择
与判断,同时为人们交流信息提供了一种有效、简捷的手段。数学作为一种普
遍适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们
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
社会创造价值。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
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
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
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
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
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
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
步和发展。
二、班级情况分析:
全班共有学生 68 人,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有上进心,但
接受能力还有待提高,学习态度
还需不断端正。有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不能及时完成作业等,对于学习
数学有一定困难。
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习数学的能
力,
采取“一帮一”、“小老师”等方法,以全面提高数学成绩。
1、学习情况分析: 在实践与综合运用方面,学生参与了花边设计比赛、家庭用电调查,培养了学生的综合
实践能力。但
也存在一些问题: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不透彻、没有真正内化,因此概念部分的
得分率比较低;
个别学生计算能力不强,主要表现为看错、算错,导致计算错误;审题不够细致,思维
不严谨,不能灵活
解决一些变化的问题。
2、学生情况分析:
(1)踏实努力,积极上进:这类孩子上进心很
强,热爱数学学习,他们的学习态度端正,
书写工整,发言积极,作业正确率高,遇到不懂的问题,能主
动向老师请教,不让问题蔓延
发展。
(2)自以为是,耍小聪明:这类孩子比较聪明,但对自
己要求不高,总觉得自己什么都
懂了,上课要么和同学说话,要么自己玩自己的,作业马虎,因此,孩子
身上的优势明显减
弱。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3)心浮气躁,贪玩好耍:这类孩子
在学习上表现出浮躁,心静不下来,学习责任感差,
耍心重,因此完成作业表现得极不专注,注意力容易
分散,作业质量不高。
三、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1、数与代数
本册教科书有关数与代数的知识安排了分数;分数加减法和方程。这几部分内容联系是
紧密 的,分数的学习是学习分数加减法的基础,分数加减法的学习以及学生前面掌握的整数
四则计算是学生学 习方程的基础。
2、空间与图形
本册教科书在空间与图形安排的内容是长方体和正方体。在 这部分内容的设计中,充分
体现“注重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手段,逐步认识简单几何体的形状 、大小、位置
关系及变换”,通过观察物体、制作模型、数学实验等方式,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表象,在这
些表象的支持下,通过亲身体验来帮助学生获得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一些本质特征的认识,
在此 基础上推导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有效地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统计与概率
本册教科书的统计与概率安排的是折线统计图,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条 形统计图
的基础上,学习一种新的统计形式。学习重点不放在如何制作统计图上面,而是放在如何运用折线统计图来了解信息,应用信息上面,通过这样一种方式达到增强学生统计观念的目的。
4、实践与综合应用
本册安排的综合应用有三个:设计长方体的包装方案,一年吃掉“多少森 林”,发豆芽。
在编写方式继续采用了程序性的活动方式,为学生设计出基本的活动程序并指导学生一步 一
步地进行活动,并在每个程序下面都给学生留有记录、分析、计算和写建议的地方,明确要
求 学生参与整个活动过程,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综合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1、能找出10以内两个非零自然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能找出两个非零自然数的公
因数和 最大公因数。
2、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会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约分和通分。知道
分数的除法、分数和小数的联系,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进行分数和小数的互化(不包括将
循环 小数化成分数)
3、会进行分数(不含带分数)加减运算及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
会解决有关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4、在具体情境中会用字母表示数,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 景中的等量关系,理解等式的性
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会用方程解答生活中实际问题。 < br>5、通过观察、操作,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一些特征,并认识长
方体和正 方体的展开图。
6、通过实例,了解体积(包括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m3、dm3、cm3、L 、ml),会进
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1m3、1cm3、以及1L、1ml的实际含义。
7、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应用这
些计算方法解决 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8、进一步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通过
实例认识折线统计图,
能根据需要选择折线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
9、初步感受数学
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的成功
体验,获得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和
方法,初步树立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10、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分析
能力、类推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
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统计观念。
(三)、教材主要特点:
1、重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2、突出新旧知识的联结点,有效地利用学生的原有经验来推动新知识的学习。
3、重视学具操作和数学实验,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和应用过程。
4、尊重学生个性,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5、配合教学内容安排数学文化,拓展学生的视野
(四)教学重、难点:
1、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单位及单位“1”在分数中的重要作用。。
2、理解并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掌握约分和通分的基本方法。
3、知道分数与除法、分数与小数的联系,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4、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
5、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
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并从中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
和成功的体验。
6、能结合具体
情景,运用所学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知识,提出并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
实际问题,体会其应用价值。
7、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法则),正确计算分数加减法。能运用加
减法运
算律和性质进行简便计算。
8、掌握等式和等式的性质,理解方程和方程的解法。比较熟练地解含有一
个未知数和两
个相同未知数的方程。
9、认识折线统计图,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征,读懂折线
统计图,能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
和简单的复式折线统计图。
四、教学措施
教师是学
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
性地使用教材,设计适合学
生发展的教学过程。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一个学生都有
成功的学习体验,得到相应的发展;要因
地制宜、合理有效地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
学效益。
1、规范学生的学习习惯:从课前
的预习、听课、作业等数学学习提出明确的要求,每项
要求必须落实,形成一定的规范和习惯。
2、突出新旧知识的联结点,有效推动新知的学习。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深刻理解教材,弄清知识间的脉络联系,
找准新知识的生长点,有效利用
学生的原有经验来推动新知识的学习。如,在学习分数
加减法、约分、通分、折线统计图时,教师要尽可
能地给学生提供相应的学习准备,利用原
有知识帮助学生主动掌握新知。
3、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数学学习过程充满着观察、实验、模拟
、推断等探索性与挑战性活动。教师要改变以例
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索与
交流的学习活动之中。
4、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本学段学生的知识、能力、
情感和态度与第一学段的学生相比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教
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
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
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综合应用是培养学生主动探
索与合作学习的重要途径,教师
可以通过案例的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
解决问题的能力。
5、分层要求,因材施教
班上学生个性各不相同,学习能力有强有弱,因
此,不能对学生一刀切。要根据不同学
生的具体情况提出不同的学习目标和要求,分层次设计作业,让不
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本期将把分层次设计作业作为研究重点)
五、辅差措施:
1、思想教育,转化观念端正学习态度。
2、根据学生的知识缺漏,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补缺补漏。
3、多一份关心、协助,努力发
现他们的闪光点,多鼓励、褒扬他们,使其体验胜利、努
力学习。
4、因材施教,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
5、课堂上多设计一些力所能和的问题,让他们回答,并逐步提高要求。
6、加强作业指导、抓质量。
7、开展一帮一活动,让优秀学生带动后进生,促使他们的转化。
8、加强家校联系,一起教育。
六、课时安排
(一)倍数与因数(9课时)
因数和倍数
2课时
2、3、5的倍数特征
2课时
质数、合数
2课时
公因数、公倍数
2课时
整理与复习
1课时
(二)分数(14课时)
分数的意义
3课时
分数的大小比较
2课时
真分数和假分数
2课时
分数的基本性质
2课时
约分
2课时
通分
2课时
小数与分数
2课时
整理与复习
1
(三)长方体、正方体 (14课时)
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
2
长正方体的表面积
2
体积与体积单位
4
长正方体的体积计算
2
解决问题
2
整理与复习
1
综合应用:设计长方体的包装方案
1
(四)分数加减法(6课时)
分数加减法
5
综合应用:一年“吃掉”多少森林
1
(五)方程(18课时)
用字母表示数
4
等式
3
方程
2
解方程
3
解决问题
4
整理与复习
2
(六)折线统计图 (5课时)
折线统计图
4
综合应用:发豆芽
1
(七)总复习(5课时)
课时
课时
课时
课时
课时
课时
课时
课时
课时
课时
课时
课时
课时
课时
课时
课时
课时
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