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1)
留学生考试-劳动合同书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安庆市长风乡将军小学 胡静
本学期我执教五年级数学,特制定学科教学计划如下:
一、教材分析
(一)数与代数
第一单元“分数加减法”: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并能正确计算;能理解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计算;能把分
数化成有限小数,也能把有限小
数化成分数;能结合实际情境,解决
简单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
第三单元“分数乘法”
:结合具体情境,在操作活动中,探索并理
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
,并能
正确计算;能解决简单的分数乘、除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
的密切联系。
第五单元“分数除法”:了解倒数的意义,会求一个数的倒数。
能够正确进行分数混合运算;理
解整数的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
用;结合实际情境,能用多种方法解决简单分数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
,
体会分数混合运算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第七单元“用方程解决问题”:在列方程
的过程中,会分析简单
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提高用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由于
有两
个未知数,需要选择设一个未知数为x,再根据两个未知数之间
的关系,用字母表示另一个未知数。同时
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
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建立模型的
能力。
(二)空间与图形
第二、四单元“长方体(一)(二)”:
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
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及其基本特征,知道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
了
解体积(包括容积)的含义;认识体积(包括容积)单位,探索并
掌握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体积的计
算方法,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
问题;探索某些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引领学生在观察、操作
等活动中,发展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
第六单元“确定位置”:能在具体的情境中
,用方向和距离来表
示物体位置;在具体的情境中,自建参数系确定位置。
(三)统计与概率
第八单元“数据的表示和分析”:学生在这一单元认识学习复式
条形统
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感受复式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
特点;能根据需要选择复式条形统计图、复
式折线统计图有效地表示
数据;能读懂简单的复式统计图,根据统计结果做出简单的判断和预
测
,与同伴进行交流。通过实例,理解中位数、众数的意义,会求一
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并解释结果的
实际意义。
(四)数学好玩
本单元设置了“象征性”长跑、有趣的折叠、包装
的学问三个内
容,主要目的鼓励学生从数据中获取尽可能多的有效信息,激发学生
学习数学的兴
趣,体会数学思想,锻炼思维能力,积累思考经验,开
阔眼界。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五年级学生已经在数与代数等四大领域掌握了大量的基础知识,
他们
能灵活地运用,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比较强,掌握了一
定的数学学习的方法,但也有个别学生接
受知识的能力相对弱一些。
备课时应注意优等生与学困生的具体的情况,做到有的放矢。对学困
生能进行个别辅导,并给予精神上的鼓励与帮助,促使其自觉学习。
在本学期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要
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发挥学生
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要特别加强学生学习习惯和责任心的培养,学会思考方法,养成善于思考的好习惯,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
识和实践能力渗透在教学的全过
程。在书写上要进一步提高要求,形
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在认真书写的基础上培养其责任感。
三、学期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在操作活动中,探索并理解分数加、减、乘、
除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分数加、减、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
确计算;能解决简单的分数加、减
、乘、除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
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了解倒数的意义,会求一个数的倒数。
3、能够正确进行分数混合运算;理解整数的
运算律在分数运算
中同样适用;结合实际情境,能用多种方法解决简单分数混合运算的
实际问题
,体会分数混合运算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4、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
方体及其基本特征,
知道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了解体积(包括容积)的含义;认识
体积(包括容积)单位,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体积的
计算方法,并能解决简单的
实际问题;探索某些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
量方法;引领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发展动手操作能力和
空间
观念。
5、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与作用;能根
据需要,选择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通过
实例,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会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并解释结
果的实际意义。
6、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
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日
常生活中的作用;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和方法,发展解决问<
br>题和运用数学进行思考的能力;感受数学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体会数
学的作用;在与同伴合作和交
流的过程中,发展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
信心。
四、各单元教学重难点
第一单元:分数加减法
教学重点: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分数加减混合运算,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难点:能正确进行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第二单元:长方体(一)
教学重点:了解长方体的几何结构,掌握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
法。
教学难点:灵活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
第三单元:分数乘法
教学重点:理解整数与分
数乘法的意义,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
义及其计算方法。重点培养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整数与分数的 乘法的两种意义之间的联系。
第四单元:长方体(二)
教学重点及难点:感受1立方米、1立方厘米以及1升、1毫升
的实际意义,能形象地描述这些
体积单位实际有多大。
第五单元:分数除法
教学重点:理解除数是分数的除法的意
义,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重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除数是分数的除法的意义,是从被除数中能够 分出
多少个除数的角度来理解的。
第六单元:确定位置
教学重点:在方格纸上会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根据方向和距
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
br>教学难点:准确理解“南偏东30度”和“东偏南30度”的不同。
在具体情境中,能根据不同的
观察点来判断方向。
第七单元:用方程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掌握解列方程解决问题的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能够快速地分析、找到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列出方
程。
第八单元:数据的表示与分析
教学重点:复式条形、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与读图能力;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学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
教学难点:根据统计图提出数学问题和作出简单的判断与推测;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五、主要教学措施
1、转变教学方法。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将“重视结论”的
教学转变为“重视过程”的教学,注重再现知识产生、形成的过程,
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
2、在课堂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一起摆摆、拼拼、说
说,让学生畅所欲言,
互相交流,减少学生的心理压力,充分发挥学
生的主题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在教学中注意采用开放式教学,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境选择
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的意识。如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
问、一题多编等途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沟通知识之间的
内在联系,
培养学生的应变能。
4、练习的安排,要由浅入深,体现层次性。对不同
的学生,要
有不同的要求和练习,对优生、学困生都要体现有所指
导。
5、增强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关系,
使学生感到生活中时时处处有数学,用
数学的实际意义来诱发和培养
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6、把握
后进生转化措施,培养后进生的自信心。只有树立起后
进生的自信心,我们的转化工作才找到了起点。要
用科学的方法教育
后进生。对后进生多宽容,少责备。要做到“三心”:诚心、爱心、
耐心。重
视与家庭的联系。
六、培优辅差计划
1、优生名单:何健
2、后进生名单:张彦
3、培优辅差措施:
①重视后进生的听课状态,多提问,多表扬,力争当堂消化知识。
②对于优生,让他们做一些拔高性的题目,防止他们吃不饱。
③引进先进的教学方式,如动手操作、直观演示、多媒体演示等,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教学进度安排表
周次
1
2
3
4
5
6
7
8
起讫日期
2.12-2.19
分数加减法
2.20-2.26 分数加减法、单元检测
2.27-3.5
3.6-3.12
长方体(一)
长方体(一)、单元检测
教学内容
妇女节
备注
3.13-3.19 分数乘法(1-5课时)
3.20-3.26
分数乘法(6-8课时)单元检测
3.27-4.2
4.3-4.9
长方体(二)(1-5课时)
长方体(二)(6-8课时)单元检测 清明节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4.10-4.16 整理与复习
4.17-4.23 分数除法
4.24-4.30 分数除法、单元检测
5.1-5.7
5.8-5.14
确定位置
用方程解决问题
劳动节
端午节
5.15-5.21
用方程解决问题、单元检测
5.22-5.28 数学好玩
5.29-6.4
6.5-6.11
6.12-6.18 总复习
6.19-7.2
数据的表示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