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泽五年级(4)班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玛丽莲梦兔
578次浏览
2020年08月15日 15:42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美国阅兵-和谐社会作文


希望小学2015年春季学期五年级(4)班
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一、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44人,其中有女生21人,男生23人。在这么一个男女基 本相等的
班级里,课堂纪律虽然是个很大的问题,但课堂氛围却很好。虽然有部分学生基础知识
差,上课不认真听讲,不能自觉的完成学习任务,需要老师督促并辅导。但也有一部分的
学生积极性比较 高,基础知识掌握牢固,抽象思维水平有了一定的发展,在课堂上能积
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
本学期重点抓好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教学,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创设愉快情
境教学,激发他们的 学习动机,进入最佳学习的动态。本学期在重点抓好基础知识教学
的同时,也要加强后进生的学习习惯培 养,如学前的预习、课后的复习等;优秀生的指
导,力求使他们乐学,愿学,整体学习成绩有一个新的提 高。
二、本册教材分析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教材下册共安排了八个单元,分四个领域编排教学内容。
1、“数与代数”领域
“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是本册教材的主要内容,共安排5个单元 ,包括“简易方
程”、“因数与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加法和减法”、“解决问题的< br>略”。
(1)“简易方程”:本单元内容是由原五年级上册和六年级上册的方程内容整合
而成。修订后的教材有几下几点值得注意的变化。一是以应用等式性质解方程为主,同
时适当启 发学生依据方程特点灵活进行思考。二是增设列方程解稍复杂相遇问题的例
题。三是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 的过程中主动探求不同方程的解法,逐步提高解方程的能
力。
(2)“因数与倍数”:这部分 内容不仅知识点较多,而且存在很多容易混淆的概
念和方法,历来是小学数学的教学难点之一,为了帮助 学生正确理解知识、形成合理的
认知结构,教材注意以学生熟悉的整数乘除法为基础,突出知识发生发展 的基本线索,
突出相关知识和方法的逻辑关联,有序地展开教学内容。
(3)“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主要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侧重引导学生探索并
理解分数的 意义,具体包括分数的基本含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
的几分之几、真分数与假分数 、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分数与小数的互化等;第
二部分侧重引导学生探索并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具体包括分数的基本性质、约分、 通
分和分数的大小比较等。
(4)“分数加法和减法”: 这部分内容主要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以及分数连
加、连减、 加减混合式题的计算。考虑到学生在三年级就已经学习过简单的同分母分数
的加减法,在本册教材的第四 单元亦已学习过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所以本单元教材十分


注意为学生留出充分的自主探索 的空间。
(5)“解决问题的策略”: 删除用 “倒推“ 策略解决问题,教学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转化是一种重要而又最为常见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学生在此前的各类数
学活动中曾经 多次运用这一策略解决问题,具有较为丰富的经验和体会。考虑到上述具
体学情,教材在安排这一内容时 ,一方面注意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感受转化
策略的意义和价值,尝试从策略角度重建相应的认 知结构,体会转化的策略能够使问题
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生疏为熟悉、化未知为已知,从而使原有的 相对模糊的认识趋
于清晰和明朗,使原本相对具体的方法和技巧更具一般意义。
2、“图形与几何”领域
“图形与几何”领域安排了一个单元,即第六单元“圆”。本 单元教学圆的知识,
主要有圆的形状特征、圆的周长与面积。作为一种最常见也是最基本的曲线图形,圆 的
内涵是十分丰富的。学生对圆的特征的认识不能仅仅局限于圆的半径、直径以及半径和
直径的 关系等较为直观的层面,还应在不同形式的活动中形成更多、更有价值的感悟。
3、“统计与概率”领域
“统计与概率”领域安排了1个单元,即第二单元“折线统计 图”。折线统计图是
呈现和描述数据的方法之一,而呈现和描述数据仅是统计活动中的一个环节。学生认 识
折线统计图的目的,不仅仅在于掌握一些知识和技能,而更多地在于学会根据问题背景
和数据 特点选择合适的呈现方式以及通过不同角度的数据分析获得更多有意义的结论,
从而不断加深对统计活动 过程的理解,逐步增强数据分析观念。
4、“综合与实践”领域
“综合与 实践”领域一共安排了2次活动,包括:“蒜叶的生长”和“球的反弹高
度”。《蒜叶的生长》是结合 “折线统计图” 的认识重新设计的,其侧重引导学生围
绕蒜叶及其根须的生长情况,经历数据的收集、 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进一步感受数
据对于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意义。
《 球的反弹高度》由原实验教材中同名的实践与综合应用改造而成,其一方面强化
了提出问题、实验探究、 获得结论的活动线索,引导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积极参与活动
过程,主动开展实验探究;另一方面则突出 了 “回顾反思”的活动环节,着力引导学
生从不同层面和角度总结活动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帮助他们 积累活动经验、提升认识
水平。
第八单元是本册教材的“整理与复习”。 此外,修 订后的教材删除了《找规律》
单元内容,增设探索“积与积的奇偶性“规律的专题活动。教材侧重引导学 生通过举例、
观察、猜想、验证、归纳、反思等活动,探素并发现几个数相加的和或几个数相乘的积的奇偶性规律,帮助他们经历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归纳过程,感受基本数学
思想,培养探 索学习的兴趣和能力。这样的活动,既有利于学生从新的角度丰富对奇数
和偶数的认识,提升数学思考的 水平;也有利于他们感受数学规律的多样性和趣味性,
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广泛联系。


第17页练习三第九题了解天鹅和丹顶鹤是国家野生保护动物。可渗透的法制教育
内容为:《中 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第82页练习十二第三题了解地球表面陆地与海洋面积的比例,渗透 《中华人民共
和国环境资源保护法》,教育学生保护好地球,保护好每一寸土地。
三、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方面
(1)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经历将 实际问题抽象成式与方程的过程,会解
一些简易方程,会列方程解答相关实际问题,初步体会方程的意义 和思想;经历因数和
倍数、奇数和偶数、质数和合数的认识过程,学会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 数,
加深对自然数的特征和相互关系的理解;经历探索和理解分数的意义、性质和分数加、
减法 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数概念的进一步扩展,丰富对运算意义的理解,形成必要的
计算技能。 < br>(2)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认识圆的特征,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
和面积公式,进 一步积累图形和几何的学习经验,获得相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3)联系统计活动过程 认识折线统计图,初步掌握用折线统计图描述数据的方法
和特点,能按要求完成相关的折线统计图,能对 折线统计图表示的数据及其变化情况进
行简单的分析。
2、数学思考方面
(1)在认识等式、方程,探索等式的性质、解方程以及列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的过程中,感受方程 的思想方法及其价值,进一步发展抽象思维,培养符号意识,感受
方程思想的意义和价值。 (2)在认识因数和倍数、奇数和偶数、质数和合数、公因数和公倍数等活动过程
中,进一步感知自 然数的基本特征,加深对自然数相互关系的理解,增强数感。
(3)在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求 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的过程中,
进一步体会有序思考的意义和价值,培养思维的条理性和严 密性。
(4)在认识分数的意义,探索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以及分数加、减计算方法的过程
中,主动进行观察和操作、比较和分析、抽象和概括,学会合乎逻辑地表达自己的思考
过程,培养初步 的合情推理能力。
(5)在探索2、5和3的倍数的特征、分数的基本性质以及和与积的奇偶性规律等
活动中,经理有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思考过程,发展初步的合情推理能力。
(6 )在认识圆的特征、探索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的过程中进一步丰富对现实空间
和平面图形的认识,感受不 同平面图形的相互关联,发展空间观念。
(7)在收集和整理数据,用折线统计图描述数据,以及 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和解
释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3、问题解决方面
(1)联系分数的意义、方程的特点,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求法,分数加、


减法的计算,以及圆的周长和面积等数学知识和方法,尝试从数量的多少及其关系、物
体的形状及其变 化等角度,提出和发现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进一步增强数学应用意
识,锻炼实践能力。 (2)在列方程解决相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掌握列方程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
和方法,体会其特 点和价值。
(3)在基于数据作出判断和简单预测,以及应用转化策略解决相关实际问题等活< br>动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关联,增强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
的意识,培 养根据实际问题的特点选择相应策略的能力。
(4)在分析数量间的相互关系,推导圆的周长和面积公 式,探索最大公因数和最
小公倍数的求法,归纳分数基本性质等活动中,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学 会在交
流中不断完善自身的思考,进一步增强合作交流的意识。
(5)在探索计算方法 、检查计算结果、发现数学规律,以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
际问题的过程中,有条理的表达思考的大致过 程和结果,学会在表达前整理、在倾听后
总结,进一步增强主动评价和反思的意识。
4、情感态度方面
(1)能积极参与各项数学活动,感受自己在数学知识和方法等方面 的收获与进步,
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2)在探索2、5、 3的倍数的特征,分数的基本性质,和与积的奇偶性规律,列
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 ,求组合图形面积等活动中,经历克服困难、
发现规律、获得结论的过程,感受自己在数学知识和方法等 方面的收获和进步,体验成
功的乐趣,进一步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3)在找一个 数的因数和倍数,确定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用分数
描述现实生活中的数量和关系,用方程 表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等活动中,体会数学思考
的条理性和严谨性,感受数学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初步 了解数学的特点和价值,不断
增强学数学,用数学的自觉性。
(4)通过阅读“你知道 吗”中的内容,参与实际调查,探索球的反弹高度与下落
高度等关系等活动,进一步了解有关数学知识的 背景,体会数学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
逐步养成乐于动手、勤于思考的习惯以及认真严谨、实事求是的 品质。
第17页练习三第九题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第82页练习十二第三题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资源保护法》。
四、教学重难点 < br>教学重点:联系分数的意义、方程的特点,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求法,分数
加、减法的计算 ,以及圆的周长和面积等数学知识和方法,尝试从数量的多少及其关系、
物体的形状及其变化等角度,提 出和发现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在认识等式、方程,探索等式的性质、解方程以及列方 程解决简单实际
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及其价值,进一步发展抽象思维,培养符号意识,< /p>


感受方程思想的意义和价值。
五、教学措施
1、认真学习、吃透新教材,领会新《课程标准》精神,精心备课。
2、切实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
(1)数学基础知识的理解;
(2)处理好基本训练与创造性思维发展及后继学习的关系。
3、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合作学习能力。
(1)本册教材设 计了适量探索性和开放性的数学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
会和一个比较充分的思考空间。培养学生 肯于钻研、善于思考、勤于动手的科学态度。
(2)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 创造精神。对学生在探索过程中遇
到的问题,要适时,有效的帮助和引导。
4、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1)数学教学应体现“创设情境——经历 探索——交流体验、感悟——评价反思
——应用拓展”的基本过程。
(2)在日常的数 学活动中要注意小课题研究和实习作业等实践活动,对这方面的
内容不但不能随意删减,而且要加强这方 面内容安排的密度和强度。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
(1)教师要善 于驾驭教材,把握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以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根据
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学要求,开展教学 活动。
(2)要注意在直观感知广泛的背景下,通过自身体验在分析、整理的过程中学习
概念,不要用死记硬背的方法。
(3)加强学法指导,通过探究、交流、指导、反馈、总结的 学习过程,培养学生
学习兴趣,提高自学能力。
6、改进教学评估方法。
(1)教学评估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察;
(2)知识和技能的评估,试题类型要多样化;
(3)评价应体现激励的作用。
第17页练习三第九题了解天鹅和丹顶鹤是国家野生保护动物。可渗透的法制教育
内容为:《中华人民 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第二章 野生动物保护:第八条 国家保
护野生动物及其生存环境,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非法猎捕或者破坏。
第九条 国家对珍 贵、濒危的野生动物实行重点保护。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分
为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和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名录及其调整,由
国务院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制定,报国务院批准公布。
第82页练习十二第三题了解地球表面陆地与海洋面积的比例,渗透《环境资源自
然保护法》, 教育学生保护好地球,保护好每一寸土地。第三章:保护和改善环境,第
二十九条国家在重点生态功能区 、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等区域划定生态保护红线,


实行严格保护。
各级人 民政府对具有代表性的各种类型的自然生态系统区域,珍稀、濒危的野生动
植物自然分布区域,重要的水 源涵养区域,具有重大科学文化价值的地质构造、著名溶
洞和化石分布区、冰川、火山、温泉等自然遗迹 ,以及人文遗迹、古树名木,应当采取
措施予以保护,严禁破坏。
六、教学进度安排(附后)





























1
2015年春季学期纳雍县小学五年级数学科教学进度表

时 间 教 学 内 容


3.2-3.6 5
第一单元 简易方程
机动
课时

备注
3月2日
正式上


2 3.9-3.13
3 3.16-3.20
4 3.23-3.27
5 3.30-4.3
6 4.6-4.10
7 4.13-4.17
8 4.20-4.24
9 4.27-5.1
第1课时:等式与方程例题及相应练习
第2课时: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例题及相应
练习
第3课时:等式的性质例题及相应练习

第4课时:解方程例题及相应练习
第5课时: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例题及相应
练习(一)

第1课时: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例题及相应
练习(二)
第2课时: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例题及相应
练习(三)
第3课时: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例题及相应
练习(四)
第4课时:第一单元整理与练习(一)
第5课时:第一单元整理与练习(二)

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
第1课时:单式折线统计图(一)
第2课时:单式折线统计图(二)
第3课时:单式折线统计图练习
第4课时:复式折线统计图(一)
第5课时:复式折线统计图(一)

第1课时:复式折线统计图(二)
第2课时:复式折线统计图练习
第3课时:第二单元整理与练习(一)
第4课时:第二单元整理与练习(二)
第5课时:实践活动:蒜叶的生长

第三单元:因数与倍数
第1课时:因数和倍数
第2课时:5,2和3的倍数特征
第3课时:质数和合数
第4课时:第一次月考
第5课时:第一次月考

第1课时: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第2课时: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第3课时:第三单元整理与练习(一)
第4课时:第三单元整理与练习(二)
第5课时:实践活动:和与积的奇偶性

第四单元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第1课时:分数的意义(一)
第2课时:分数的意义(二)
第3课时: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一)
第4课时: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二)
第5课时:真分数和假分数(一)
第1课时:真分数和假分数(二)
第2课时:分数和小数的互化(一)
第3课时:分数和小数的互化(二)
第4课时:分数的基本性质
第5课时:约分

第1课时:通分
第2课时:分数的大小比较
第3课时:第四单元整理与练习(一)
第4课时:第四单元整理与练习(二)

5
5
5
5
第一次
月考
4
月6日
机动
4
清明放
1

5
5
4
月1日
机动
5
劳动节
1
放假


10 5.4-5.8
11 5.11-5.15
12 5.18-5.22
13 5.25-5.29
14 6.1-6.5
15 6.8-6.12
16 6.15-6.19
17
18

6.22-6.26
6.29-7.3
第5课时:实践活动:球的反弹高度

第五单元 分数加法和减法
第1课时:异分母分数的加法(一)
第2课时:异分母分数的加法(二)
第3课时:异分母分数的减法(一)
第4课时:异分母分数的减法(二)
第5课时: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第1课时:第五单元整理与练习(一)
第2课时:第五单元整理与练习(二)
第3课时:第二次月考
第4课时:第二次月考
第5课时:第二次月考试卷讲评

第六单元 圆
第1课时:圆的认识(一)
第2课时:圆的认识(二)
第3课时:扇形的认识(一)
第4课时:扇形的认识(二)
第5课时:圆的周长(一)

第1课时:圆的周长(二)
第2课时:圆的面积(一)
第3课时:圆的面积(二)
第4课时:第六单元整理与练习(一)
第5课时:第六单元整理与练习(二)

第七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
第1课时:解决问题的策略
第2课时:第七单元整理与练习
第3课时:第三次月考
第4课时:第三次月考
第5课时:第三次月考试卷讲评

第八单元 整理与复习
第1课时:数的世界
第2课时:图形王国
第3课时:统计天地
第4课时:复习
第5课时:复习

第1课时:综合复习
第2课时:综合复习
第3课时:综合复习
第4课时:综合复习
第5课时:综合复习

期末复习

期末考试
5
5
第二次
月考
5
5
5
第三次
月考
5
5




6月22
日端午
节放假
2015.7.
4放暑

拟写人:马泽
2015年3月2日

鲜为人知什么意思-陕西人事考试网报名


出国行李清单-竹影教案


高温防暑小常识-亮剑读后感


湖北郧西县-社交礼仪常识


读书破万卷的成语-对外加工


gdp是什么-会议通知范文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合肥高考网


关于龙的谚语-同学会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