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五年级下册教学工作计划(最新版)
高考录取-百团大战观后感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一、本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图形的变换,因数与倍
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
数的加法和减
法,统计,数学广角和综合应用等。
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
数的意义和性质,分
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因数
与倍数,长方体
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
和减法,统计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因数与倍数、分
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因数与倍数,
在前面
学习整数及其四则运算的基础上教学初等数论的一些基础
知识,包括因数和倍数的意义,
2、5、3的倍数的特征,
质数和合数。教材在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
学分数的
意义和性质以及分数的加法、减法,结合约分教学
最大公因数,结合通分教学最小公倍数。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图形的变换、
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
上,通
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认
识图形的轴对称和旋转变换;
探索并体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
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长方体、
正方体的体积及表面积公式,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
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学习有关众数和复式折
线统计图的知识。在学习平均数和
中位数的基础上,本册教
材教学众数。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都是反 映一组数据集
中趋势的特
征数。平均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比较稳定、
可靠,但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中位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
表,
可靠性比较差,但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众数作为一组数据
的代表,也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
。当一组数据中个别数据变
动较大时,适宜选择众数或中位数来表示这组数据的集中趋
势。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的加法
和减法、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
,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
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
内容,引导
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向学生
渗透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
运
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二、学情分析
1、
五(乙)班共有41名学生,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
两级分化现象严重。学习的主动性远远不够。当然,
班上也
有很多积极向上的学生,也有很多思维活跃、善于思考的学
生。
2、知识掌握情况。
从上学期的期末质量检测来看,学生对双基知识
掌握得
还不够,对解决问题能力掌握得不太好。
在计算方面,学生的差别比较大,多
数学生对于口算,
能做到脱口而出,但由于部分学生对于乘除知识掌握不好,
直接影响了口算的
速度和计算的正确性,学生在这方面表现
出来的差距非常之大。对于一些计算式题,部分学生的计算速度极待提高,各种计算的良好习惯有待养成。
3、纪律方面
五年级整体纪律较
好,课堂上能专心听讲,上课说话的
人较少,最主要的还是我们要想方设法让课堂更是生动,更
有趣,符合他们的认知特点,对上他们的口味,吸引他们的
注意力,把精力放到学习上来。从而创造一个
安静、和谐的
课堂教学环境,提高40分钟的教学效率。
从心理特征看,
多数学生喜欢在别人面前表现自己,喜
欢表扬夸奖,班上竞争意识浓;学困生上课比较被动,不闻
不问,积极性不高,作业完成较难,但也喜欢激励。
4、优秀生学习特点和后进生成因:
<
br>(1)优秀生少,根据平时的质量检测,真正成绩稳定,
思维灵活,对应用题能认真而正确地分析
的同学只有10来
个。这些学生的家长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较为重视,大部分的
家长能而且有能力
配合教师的教学对学生进行个别的辅导。
(2)
中等生对应用题的分析和理解能力一般,成绩有
回落的可能。他们学习认真,作业态度好。
(3) 班中的后进生,大多数是因为基础知识掌握不
好,存有知识断层,学习的自律
性比较差,学习能力弱,接
受能力差,学习目的不明确,对学习也提不起兴趣。在他们
当中有的
是单亲家庭,父母对子女的学习关心,指导,督促
不够;有的是父母对子女过于溺爱,过于迁就;有的是
由于
不好的学习习惯影响了他的学习成绩。上述原因形成恶性循
环,使他们失去信心,致使形成
后进生。也有几位学生是智
力低下,接受能力差。
三、教学措施
(一)常规方面:
1.在认真研读教材的基础上,多与其他老师交流,及
时
反思,真正领会教学设计意图,提高驾御课堂的能力。教
师应转变观念,采用“激励性、自主性、创造性
”教学策略,
以问题为线索,恰当运用教材、媒体、现实材料突破重点、
难点,变多讲多练,为
精讲精练,真正实现师生互动、生生
互动,从而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提高教与学的效益。
律
等方面提出始终一贯,科学而严格的要求。
3.转变教学方法。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将“
重视
结论”的教学转变为“重视过程”的教学,注重再现知识产
2.通过
教学,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学习纪
生、形成的过程,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
。
4.在课堂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一起摆摆、
拼拼、说说,让学生畅所欲
言,互相交流,减少学生的心理
压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题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
能力
。
5.在教学中注意采用开放式教学,培养学生根据具体
情境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
问题的意识。
6.练习的安排,要由浅入深,体现层次性。对不同的
学生,要有不同
的要求和练习,对优生、学困生都要体现有
所指导。
7.增强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
认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
活的关系,使学生感到生活中时时处处有数学,用数学的实
际意义来诱发
和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二)后进生转化方面:
1、培养后进生的自信心。只
有树立起后进生的自信心,
我们的转化工作才找到了起点。要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后进
生。
2、对后进生多宽容,少责备。要做到“三心”:诚心、
爱心、耐心。
3、注意培养其兴趣的稳定性和集中性,使后进生有恒
心、有毅力,在学习中专心致志,精益求
精,从枯燥中寻乐
趣。
4、老师的辅导要及时,当然家庭的配合是转
化后进生
的外部条件。父母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影响是很明显的,也
是极为重要的。
(三)优秀学生培养措施
1、保护优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质疑。
2、在教学中渗透课外知识,指导学生自学,课外有计
划对学生进行抓优指导。
四、课时安排
根据《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中
的“各学段课程内容参考教学时间一览表”,实验教材的编
者为五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安排了60课时的
教学内容。各
部分教学内容教学课时大致安排如下,教师教学时可以根据
本班具体情况适当灵活
掌握。
(一)、图形的变换(5课时)
1.因数和倍数2课时
2.2、5、3的倍数的特征…………………………3课时
3.质数和合数………………………………………2课时
整理和复习2课时
(三)、长方体和正方体(16课时)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3课时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3课时
(二)、因数与倍数(9课时)
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7课时
整理和复习2课时
粉刷围墙1课时
(四)、分数的意义和性质(23课时)
1.分数的意义...............................4课时
2.真分数和假分数...........................3课时
3.分数的基本性质...........................3课时
4.约分.....................................4课时
5.通分.....................................4课时
6.分数与小数的互化.........................2课时
整理和复习3课时
(五)、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11课时)
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3课时)
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4课时)
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4课时)
(六)、统计(5课时)
打电话...........................
..............2课时
(七)、数学广角(3课时)
(八)、总复习(7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