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名师资料合集
打火机加工-大众传媒专业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一、 学情分析
五(一)班共
有学生52人,其中男生32人,女生20人。由
于男女人数差别太大导致班上的纪律较差,学习习惯有
待提高,十
几个学生的基础知识很差,上课走神等。少数学生上课听课认真积
极发言。根据本班
学生的特点,制订相应的教学措施,力争本期有
较大的提升。本学期利用周三的第三节课的时间,重点辅
导学习上
有困难的学生教学。同时抓好优生。
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内容包括:
观察物体(三)、因数与倍数、长方体
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图形的运动(三)、分数的加法和
减法、折线统计图、数学广角和综合与实践活动等。
现对本教材内容作以下理解:
在数与代数领域教学因数与倍数,包括因数和倍数的意义,2、
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教材
在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
识的基础上教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分数的加法、减法,结合约
分
教学最大公因数,结合通分教学最小公倍数。
在空间与图形领域教学图形的变换和长方体和正方体。在
已
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
探究学习的经历,认识图形
的轴对称和旋转变换;探索并体会长方
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长
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及表面积公式,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
发展。
在统计与概率领域教学众数和复式折线统计图。在学习平均
数和中位数的基础上,本册
教材教学众数。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都是反映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特征数。平均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
br>表,比较稳定、可靠,但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中位数作为一组数
据的代表,可靠性比较差,但不
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众数作为一组
数据的代表,也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当一组数据中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适宜选择众数或中位数来表示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
结合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来教学,还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
体会
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感受数学的魅力。联系上述三个领域的教学
内容编排3次实践活动,
教学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教材还编排了一些你知道吗,
介绍数学背景知识。编排一些思考题,作为弹性的教学内容。
三、教学目标
1.理
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
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能够比较熟练地进
行通分和约分。
2.掌握因数与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
以及2、3、
5的倍数的特征;会求100以内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
数。
3.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比较
熟练地计
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4.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意
义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
感受有关体积和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
5.结合具体
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
计算方法,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6.通过观察立体图形,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平面图或能根据从
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
还原立体图形。
7.认识单式和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
示数据。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
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的能力。
9.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思
想方法解决问题的
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生活中有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
察、分析及
推理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
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
法和减法,统计。
五、教学措施
1.根据课改要求,把握教材内容,吃透教材前后联系,认真备课上
课
、批改作业。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做好优生优培,差生转优工
作。
2.不断学习业务理论,
提高自身素质,加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加
强直观教学,通过现代化教学辅助手段,提高
学生掌握数学概念的
能力。
3.加强基础教学的同时,关注学生智力的发展,培养学生学习数
学
的兴趣,更好发挥他们的特长,培养他们学习的数学能力。
4.制造和谐的教育教学氛围使学生在等高、等爱、等距的中健康成
长。
5.制作必要的数学教具与课件,为有效地开展数学课堂教学作准备。
六、课时安排
(一)观察物体(三)……………(2课时)
(二)因数与倍数…………………(7课时)
1.因数和倍数……………………2课时
2.2、5、3的倍数的特征
………3课时
3、质数和合数……………………2课时
(三)长方体和正方体(13课时)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2课时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2课时
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8课时
整理和复习……………………………1课时
探索图形……………………………(1课时)
(四)分数的意义和性质(20课时)
1.分数的意义……………………2课时
2.分数与除法……………………2课时
3.真分数和假分数………………3课时
4.分数的基本性质………………2课时
5.约分……………………………4课时
6.通分……………………………4课时
7.分数与小数的互化……………2课时
整理和复习……………………………1课时
(五)图形的运动(三)………….(3课时)
(六)分数的加法和减法(7课时)
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2课时
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2课时
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3课时
打电话………………………………(1课时)
(七)折线统计图
…………………(3课时)
(八)数学广角——找次品 ………(2课时)
(九)总复习 ………………………(
4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