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余年寄山水
815次浏览
2020年08月15日 16:15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湖北公务员面试名单-传统美德作文


2018~2019学年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教材简析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教材下册共安排了八个单元,分四个领域编排教学内容。
1.“数与代数”领域
“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是本册教材的主要内容,共安排5个单元,包 括“简易方程”、“因数与
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加法和减法”、“解决问题的策略” 。
(1)“简易方程”:本单元内容是由原五年级上册和六年级上册的方程内容整合而成。修订后的教材有几下几点值得注意的变化。一是以应用等式性质解方程为主,同时适当启发学生依
据方程 特点灵活进行思考。二是增设列方程解稍复杂相遇问题的例题。三是引导学生在解决问
题的过程中主动探 求不同方程的解法,逐步提高解方程的能力。
(2)“因数与倍数”:这部分内容不仅知识点较多,而 且存在很多容易混淆的概念和方法,
历来是小学数学的教学难点之一,为了帮助学生正确理解知识、形成 合理的认知结构,教材注
意以学生熟悉的整数乘除法为基础,突出知识发生发展的基本线索,突出相关知 识和方法的逻
辑关联,有序地展开教学内容。
(3)“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主要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侧重引导学生探索并理解分数的
意义,具体包括分数的基本含义、分数 与除法的关系、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真分
数与假分数、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分数与 小数的互化等;第二部分侧重引导学生探索
并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具体包括分数的基本性质、约分、 通分和分数的大小比较等。
(4)“分数加法和减法”:

这部分内容主要教学异分 母分数加减法,以及分数连加、连减、
加减混合式题的计算。考虑到学生在三年级就已经学习过简单的同 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在本册
教材的第四单元亦已学习过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所以本单元教材十分注意为学 生留出充分的自
主探索的空间。
(5)“解决问题的策略”:

删除用 “倒推“ 策略解决问题,教学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转
化是一种重要而又最为常见的解决问题的 策略。学生在此前的各类数学活动中曾经多次运用这
一策略解决问题,具有较为丰富的经验和体会。考虑 到上述具体学情,教材在安排这一内容时,
一方面注意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感受转化策略的意 义和价值,尝试从策略角度重建
相应的认知结构,体会转化的策略能够使问题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生 疏为熟悉、化未知为
已知,从而使原有的相对模糊的认识趋于清晰和明朗,使原本相对具体的方法和技巧 更具一般
意义。

2.“图形与几何”领域
“图形与几何”领域安排了一个单元,即第六单元“圆”。
本单元教学圆的知识,主要有圆的 形状特征、圆的周长与面积。作为一种最常见也是最
基本的曲线图形,圆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学生对圆 的特征的认识不能仅仅局限于圆的半径、
直径以及半径和直径的关系等较为直观的层面,还应在不同形式 的活动中形成更多、更有价值
的感悟。


3.“统计与概率”领域
“统计与概率”领域安排了1个单元,即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是呈现和描述 数据的方法之一,而呈现和描述数据仅是统计活动中的一个环
节。学生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目的,不仅仅在 于掌握一些知识和技能,而更多地在于学会根据问
题背景和数据特点选择合适的呈现方式以及通过不同角 度的数据分析获得更多有意义的结论,
从而不断加深对统计活动过程的理解,逐步增强数据分析观念。
4.“综合与实践”领域
“综合与实践”领域一共安排了2次活动,包括:“蒜叶的生长”和“球的反弹高度”。
《蒜叶的生长》是结合 “折线统计图” 的认识重新设计的,其侧重引导学生围绕蒜叶及其
根 须的生长情况,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进一步感受数据对于发现和提出
问题、分析和 解决问题的意义。
《球的反弹高度》由原实验教材中同名的实践与综合应用改造而成,其一方面强化了 提出
问题、实验探究、获得结论的活动线索,引导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积极参与活动过程,主动开
展实验探究;另一方面则突出了 “回顾反思”的活动环节,着力引导学生从不同层面和角度总
结活动 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帮助他们积累活动经验、提升认识水平。
第八单元是本册教材的“整理与复习”。
此外,修订后的教材删除了《找规律》单元内容,增 设探索“积与积的奇偶性“规律的专题
活动。教材侧重引导学生通过举例、观察、猜想、验证、归纳、反 思等活动,探素并发现几个
数相加的和或几个数相乘的积的奇偶性规律,帮助他们经历由具体到抽象、由 特殊到一般的归
纳过程,感受基本数学思想,培养探索学习的兴趣和能力。这样的活动,既有利于学生从 新的
角度丰富对奇数和偶数的认识,提升数学思考的水平;也有利于他们感受数学规律的多样性和
趣味性,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广泛联系。
二、各单元分析
第一单元 简易方程
1.教学内容:
本单元在五年级上册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编排,教学方程的知识。包括方程 的概念、解
方程的方法以及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三大块具体内容。
方程是小学数学代数初步知 识的主要内容。数学学习从算术范围跨入代数范围,是一次十
分重要的飞跃。算术用数字符号表示数量关 系,代数用字母符号表示相等关系,两者有明显的
不同。这种不同,一方面能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迅速发 展,另一方面在初学方程阶段会有一段
时间的不适应。全单元编排十道例题,具体安排如下:
例1等式的含义
例2方程的意义
例3等式的性质(一)
例4用等式的性质(一)解一步计算的方程
例5等式的性质(二)


例6用等式的性质(二)解一步计算的方程
例7列方程解答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例8~例10列方程解答两、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教材编排特点:
第一,在一步计算的方程和列方程解答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等内容上,教 学安排比较细,
编排的例题多,推进的步子小。这是因为学生从习惯了的算术思考转变到代数思考,是很 不容
易的过程,他们克服思维定势,适应新的思维方式需要一段时间。这期间的教学适当缓慢些,
符合学生的现实,有利于他们转变思维习惯。第二,编排两道例题教学等式的两条性质,还编
排两道例 题教学解一步计算的方程。可见,用等式性质解方程是学生应该掌握的基本方法。当
然,用四则计算中的 各部分关系,也可以解方程,但不能因它而淡化应用等式性质解方程。第
三,把解一步计算的方程和列方 程解答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分开编排,先教学解方程,再教学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因为对初学方程的学 生来说,解方程和列方程是两个知识点,都很重要
且都有些困难。分别教学,便于突出重点、分散难点, 有利于学生稳步掌握基础知识。第四,
把解两、三步计算的方程和列方程解决两、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合 并着教学。例8~例10表
面上是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其实既在教学列方程的相等关系和技巧,也在教 学解方程的思路
与方法。这样的编排,能较好地体现数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一方面分析实际问 题里
的数量关系,抽象成方程,形成了知识与技能的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利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使知识与技能的教学具有现实意义,能使这个过程成为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发展的
有效载体 。
第二单元 折线统计图
1.教学内容
本单元在认识条形统计图的基础 上教学折线统计图。教学目标是学生初步认识折线统计
图,了解其特点;能够看懂折线图中的数据内容, 并利用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能够在提供的
方格纸上画折线表示数据及其变化态势。全单元编排两道例题 ,具体内容安排如下:
例1 用单式折线统计图表示一组数据
例2 用复式折线统计图同时表示两组数据
2.教材编排特点:
第一,把单式折线图和复式折线图 安排在同一个单元里教学。以前教学单式条形图和复式
条形图是分开进行的,单式条形图在四年级教材里 ,复式条形图在五年级上册教材里。本单元
在教学单式折线图以后立即教学复式折线图,是考虑到学生已 有单式条形图与复式条形图的基
础。
第二,选择有意义且学生感兴趣的素材教学折线统计图。 对小学生来说,有意义的统计素
材应该是他们生活中相对熟悉的或感兴趣的现象和事实。因为感兴趣的素 材应该是他们喜欢
的,比较熟悉的现象与事实,有助于激发参与统计活动的热情。
第三单元 因数和倍数
1.教学内容:


本单元继续教学整数的知识,编排目的主要有两 点:一是进一步丰富自然数的知识,二是
为即将教学分数作知识准备。
一到四年级教学整数, 重点放在数的意义和计数方法上。学会了自然数的读写方法,领会
了自然数的基数含义与序数含义,掌握 了自然数的顺序和大小,会用自然数表示日常生活里的
事情或现象……本单元着重教学自然数之间的因数 与倍数关系,求各个自然数的因数与倍数、
两个自然数的公因数与公倍数。显然,这些知识能丰富学生对 自然数的认识,而且为教学分数
的约分、通分作了必要的知识准备。全单元一共编排十二道例题,具体安 排如下:
例1 因数和倍数的含义
例2 找出一个数的全部因数
例3 从小到大列举出一个数的倍数
例4 2和5的倍数的特征
例5 3的倍数的特征
例6 质数和合数的意义
例7 质因数的意义
例8 分解质因数
例9 公因数的意义
例10 求两个数的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
例11 公倍数的意义
例12 求两个数的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
2.教材编排特点:
第 一,十分重视知识的内在联系,把相关的知识内容组织成“块”,一块一块地教学,帮助
学生建立良好的 认知结构。如,因数和倍数是两个既相互对立又密切联系的概念,把因数与倍
数的教学结合起来,有助于 理解两个有关自然数之间的因数与倍数关系,并在理解概念的基础
上,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与倍数的方法 。又如,2、3、5的倍数的特点直接关系到分数的四则
计算,必须很好地掌握。2和5的倍数的特点表 现在这些数的个位上,3的倍数特点表现在它
各位上的数的和上面。把2和5的特点结合起来教学能节省 教学时间,避免乏味的重复。把3
的倍数特点和2、5的倍数特点分开教学,有利于分散难点、突破难点 。再如,把质数、合数
以及分解质因数结合起来教学,可以突出“质数”概念,既理解其意义,又应用于 分解质因数的
活动。另外,两个数的公因数、公倍数知识,要建立在一个数的因数与倍数的基础上,尽管 公
因数与公倍数是不同的概念,却也有一定的相似性。
第二,密切关注基本技能的及时形成。 本单元教学的知识将直接影响分数的四则计算,进
行分数加、减计算经常要通分,需要求两个数的最小公 倍数;进行分数乘、除计算经常要约分,
需要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这些都表明,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 数和最小公倍数是分数计算的
基础,必须很好地掌握。为此,教材细致地安排了求一个数的因数与倍数, 求两个数的公因数
与公倍数,以及2、5、3的倍数特征的教学,并且配备了比较充分的练习,确保基本 技能的
逐步形成。


第四单元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1.教学内容:
从本单元起,将系统教学分数的知识。包括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四则计 算和混合运
算、分数的实际应用等内容,它们都是小学数学里十分重要的内容。
本单元教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编排了十五道例题。具体安排如下:
例1 分数的意义
例2、例3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例4 用分数表示两个数量的倍比关系
例5、例6 真分数和假分数
例7、例8 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
例9、例10 分数和小数的相互改写
例11、例12 分数的基本性质
例13 约分
例14 通分
例15 比较分数的大小
2.教材编排特点: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历来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与传统小学数学里分数意 义与性质的教学
相比较,本单元教材有两点显著变化:一是加强用分数表示两个同类数量之间的倍比关系 ,既
能充实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又能为解决分数实际问题打下基础。二是教学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真分数和假分数、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分数的基本性质等内容,各编排两道例题,加强了
知识的形 成过程,学生的数学学习更加具有探索性和层次性,有利于他们理解和掌握这些重要
的基础知识。
第五单元 分数加法和减法
1.教学内容:
三年级在分数的初步认识里已 经教学了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虽然没有给出计算法则,
学生联系直观图形,都知道只要把分子相加、 减,分母不变。在本册教科书《分数的意义和性
质》单元里,学生也理解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是分数单位 的个数相加、减,进一步掌握了计算
方法。本单元继续教学分数加、减法,主要内容有两个:一是异分母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二是
整数加法运算律、减法性质在分数加、减法里仍然适用。全单元编排两道例题, 具体安排如下:
例1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例2 分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
2.教材编排特点:
教学分数加、减法,要重视算理与算法 。所谓算理是指为什么这样算的道理,所谓算法是
指应该怎样算的方法。计算教学重视算理与算法,不仅 要求学生知道计算法则,还要经历形成
算法的过程,理解和掌握算法。计算教学还要重视计算能力的培养 ,并结合计算发展数学思维。
如,正确、合理、灵活地应用计算知识解决问题,对比较简单的计算能直接 说出得数,对比较


特殊的计算能探索规律以及适当进行估算、猜想等。本单元教材在编写 时,充分注意了算理与
算法的关系,以及知识技能与数学思考的关系。
从两道例题安排的教学 内容看,例1更为基础。进行分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一
般都离不开异分母分数的计算。如果不 具备例1的知识技能,就无法进行稍复杂些的运算。加
法运算律和减法性质在分数加、减法里的应用,没 有编排例题,而在练习里带出。这是考虑到
学生已经较好地掌握了整数加法的运算律和减法性质,这些知 识和能力能够迁移到有关的分数
加、减法里。让学生主动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解决新的问题,比编排例 题教学的效果会更好。
第六单元 圆
1.教学内容:
圆是小学数学里最后教学的平面图形,也是教学的唯一曲线图形。
本单元教学圆的知识,主要 有圆的形状特征、圆的周长与面积。从内容上看,似乎和过去
的教材差不多,但这些知识的教学方法与过 去有很大的不同。全单元编排11道例题,具体安
排见下表:
例1、例2 用圆规画圆 圆的特征以及圆心、半径、直径等概念
例3 扇形的初步知识
例4~例6 圆的周长(包括意义、算法、应用)
例7~例10 圆的面积(包括意义、算法、初步应用)
例11 简单的组合图形
2.教材编排特点:
推导圆周长、圆面积计算公式的 过程比较复杂,应用圆周长、圆面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往
往稍有难度。所以,本单元教学圆的周长、圆的 面积安排的例题比较多。各有两道例题教学计
算公式,一道或两道例题教学公式的应用。插入扇形的初步 认识,一是因为扇形是圆的一部分,
认识圆以后,有条件认识扇形,而且认识扇形还能促进对圆的进一步 认识;二是为以后教学扇
形统计图作准备。
第七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
1.教学内容:
本单元教学“转化”策略。人们解决问题经常通过转化,把比较复杂的问题变 成相对简单些
的问题,把新颖的问题变成常规性的问题,把不熟悉的问题变成已经认识的问题。所以说, 转
化是十分重要的思想方法,是数学学习和解决问题很常用的策略。
回顾前面的数学教学,不 难看到转化策略很早就在应用。一年级计算9+6想的是10+5,
把一位数的进位加法转化成10加几 ;计算13-8想的是8+(5)=13,把十几减几的退位减
法转化成一位数的进位加法;二年级估算 504-198想的是500-200,把三位数减法转化成整百
数的减法;四年级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 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试商……学生已经在
数学学习中初步进行过许多转化。如果展望以后的 数学学习,随着知识越来越深、问题越来越
难,使用转化的机会也就越来越多、要求越来越高。可以说, 本单元把转化策略作为教学内容,
不只是解决几道眼前遇到的问题,对学生以后的长远发展会产生很大的 影响。全单元编排两道


例题,具体安排如下:
例1 回顾曾经的转化活动,体验转化是解决问题的常用策略
例2 借助图形直观,把较复杂的计算转化成简单计算
2.教材编排特点:
教材按照“认识策略— —使用策略”的线索编写,视野相当开阔。把学生经历过的转化活动
作为认识策略的教学资源,有利于他 们体验策略。转化离不开推理,转化过程往往是推理过程。
小学生正处在形象思维继续发展、抽象思维开 始发展的阶段,他们应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经
常需要形象直观的帮助。教材引导学生借助直观材料进行 转化,是符合儿童特点和发展规律的。
第八单元 整理与复习
1.教学内容: 整理与复习,分五段安排,分别是“数的世界”、“图形王国”、“统计天地”、“应用广角”和“自我评< br>价”。
2.教材编排特点:
通过整理与复习,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本学期所学内容的 理解,提高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相
关问题的能力,沟通所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感受数学的意义和价值,发展 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教学建议
1.认真学习、吃透新教材,领会新《课程标准》精神,精心备课。
2.切实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
(1)数学基础知识的理解;
(2)处理好基本训练与创造性思维发展及后继学习的关系。
3.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合作学习能力。
(1)本册教材设计了适 量探索性和开放性的数学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和一
个比较充分的思考空间。培养学生肯于钻 研、善于思考、勤于动手的科学态度。
(2)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创造精神。对学 生在探索过程中遇到的问
题,要适时,有效的帮助和引导。
4.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1)数学教学应体现“创设情境——经历探索— —交流体验、感悟——评价反思——应用
拓展”的基本过程。
(2)在日常的数学活动中要注 意小课题研究和实习作业等实践活动,对这方面的内容不
但不能随意删减,而且要加强这方面内容安排的 密度和强度。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
(1)教师要善于驾驭教材,把握知识的 重点和难点以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根据学生的
年龄特点和教学要求,开展教学活动。
(2) 要注意在直观感知广泛的背景下,通过自身体验在分析、整理的过程中学习概念,
不要用死记硬背的方法 。


(3)加强学法指导,通过探究、交流、指导、反馈、总结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学 习兴
趣,提高自学能力。
6.改进教学评估方法。
(1)教学评估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察;
(2)知识和技能的评估,试题类型要多样化;
(3)评价应体现激励的作用。
四、教学进度
全册教材共安排63课时的教学内容,另外还安排了5课时的全册内容的整理与 复习。全
学期大约还有20%左右的教学时间留作机动,便于教师创造性的安排教学。

周 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日期
3.1~3.7
3.15~3.2
1
3.22~3.2
8
方程(5)
3.8~3.14 方程(5)
方程(2)机动(2)折线统计图(1)
折线统计图(2)实践活动(1)机动(1)因数和倍数(1)
教 学 内 容 和 课 时 安 排 备 注
3月2日上课




清明节放假


劳动节放假







端午节放假
3.29~4.4 因数和倍数(5)
4.5~4.11 因数和倍数(4)
4.12~4.1
8
4.19~4.2
5
5.3~5.9
5.10~5.1
6
5.17~5.2
3
5.24~5.3
0
因数和倍数(2)探索规律(1)机动(2)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5)
4.26~5.2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3)机动(1)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5)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1)实践活动(1)机动(2)
分数加法和减法(4)机动(1)
圆(5)
5.31~6.6 圆(5)
6.7~6.13 圆(1)解决问题的策略(3)机动(1)
6.14~6.2
0
6.21~6.2
整理与复习(5)
期末复习(4)


7
18


6.28~7.4 期末复习、考试

期末考试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官网-高老头读后感1000字


盐城人事网-第二军医大学分数线


高中政治教学网-最新婚礼司仪主持词


人参的吃法-青蓝工程徒弟总结


过生日作文-转正思想汇报


20年后回故乡-出入境网上签证


小学生环保作文-保险公司述职报告


兰州城管-理想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