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余年寄山水
718次浏览
2020年08月15日 16:20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高考报考系统-置业顾问的工作总结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魏建芳
一、学情分析
五年级总体说来,良好的学习习惯已经初步养成,大部分同
学 都能很好的完成作业,学习数学的兴趣较高。个别同学的基础
较差,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在这方面有待强 化。课堂中喜欢动手
参与、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逐步形成。
绝大多数的学生 已经掌握上半学期所学的知识,并能运用这
些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部分同学的思维较灵活,有着揭 示
知识之间的联系、探索规律的精神。个别学生从知识到实践的跨
越还有些难度。
二、教学总目标(
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1、结合现 实生活,了解正、负数的意义,会用正、负数表示
一些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两个量,能借助温度计 比较正、
负数的大小。
2、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分数的意义;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br>认识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并能将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
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简单的
实际问题。
3、结合具体实例,理解公因数、最大公因 数及公倍数、最小
公倍数的意义。会找两个数的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公倍数、最
小公倍数;结 合现实素材理解约分的意义,会约分。会计算同分
母分数加减法及加减混合运算;会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 化。
4、结合具体情境 ,掌握通分的方法;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
法的意义,会正确地计算,并能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5、初步了解简单的统筹法和优选法。
6、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认识常用的体积(容积)单
位,能进行单位间的换算。
1


7、会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会求出不规则物
体的体积。
8、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位置,能根据方向与距离确定物体的位
置,会描述简单的线路图。
9、结合具体实例,能根据指定的要求设计方案。
10、能根据实际问题设计调查表,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复
式折线统计图。
11、了解数据的描述可能产生的误导。
三、全册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1、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加减法的计算。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3、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位置,能根据方向与距离确定物体的位
置。
四、教材分析 < br>一单元是在学生已经认识自然数、小数和分数的基础上编排
的,是对数的认识的又一次扩展,是今 后学习有理数及其运算的
基础。
二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分数初步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 br>的,它是今后学习分数四则运算和解决有关分数问题的基础。因
此,本单元的内容在以后学习中具 有重要地位。
三单元既是数与代数领域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进
一步学习异分母分数 加减法及分数乘除法的基础,一定要引导学
生扎扎实实地学好。
四单元是第一学段“方向与位 置”内容的延续和发展,也是
第三学段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的基础,这部分内容对学生认识自
己 的生活环境、发展空间具有重要作用。
五单元是学生在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及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公倍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为后面学习分数四则
混合预算打下基础。
2


六单元是在学习了统计表、单式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之
后安排的。
七单元系统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有关知识,为进一步认识
其他立体图形和学习有关计算打好基础。
八单元的学习使学生对“可能性”的认识和理解逐渐从定性
向定量过度,不但能用恰当的词语( 如“一定”、“不可能”等)
来表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还要学会通过量化的方式,用分
数 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五、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第一单元:1、知识与技能: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感受和理解
正、负数的意义,会用正、负数表 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会正确读写正、负数。2、过程与方法: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经
历数学化,符号化的探究过程,能正确区分正数、负数和0。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用正、负数描述 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量的
过程中,体会正、负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第二单元:1、 通过测量和分物,使学生感悟分数的产生;2、
在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知道分子、
分母、分数单位的含义。3、 通过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培养学生
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类推的能力;4、 让学生感受数学与
生活的紧密联系。
第三单元:1、结合具体的情景,体会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
2、在具体的情景中,理解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与法
则。 3、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感知转化的数学思想,体验成功的乐
趣。
第四单元:1、结合具体 情境认识行与列,初步理解数对的含
义,能在具体情境中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并能在方格图上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渗透数形结合的
思想,发展空间观念,培养观察、 推理与表达能力。3、感受方向
和位置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参与数学学习的兴趣。
3


第五单元:1、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和分数小数的互化。2、
在学习 过程中,是大家养成有序思维的习惯,体会将知识条理化
的重要性。
第六单元: 1、认识复 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把简单的复式条形图补
充完整。2、能对统计图进行简单的分析,并根据已知数 据作出合理的预测。
3、通过网络学习,提高信息素养,培养学生搜集数据、整理数据的能力。
4、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以及与他人交流、讨论的能力。5、体会
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经历统计 的全过程,进一步认识统计的意义。6、通过
研究奥运会上中国队成绩变化,渗透爱国主义的情感教育。
第七单元:1、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认识它们之间的
关系。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 察、抽象概括的能力和初步的空
间观念。3、渗透事物是相互联系,发展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 br>第八单元:1、结合现实事例,初步学会求简单是件发生的可
能性的大小。2、在游戏活动中,体 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以及游戏
规则的公平性。3、通过解决简单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
切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七、教学内容
本册内容包括:认识正、负数;分数的意义和 性质;分数加
减法;方向与位置;统计;长方体与正方体;可能性;数学与生
活。
八、教学重点、难点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感受和理解正、负数的意义,会用正、
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会正确读写正、负数。
2、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经历数学化,符号化的探究过程,
能正确区分正数、负数和0。
3、 通过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
概括、类推的能力。
4、在具体的情景中,理解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与
法则。
4


5、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发展空间观
念,培 养观察、推理与表达能力。
6、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和分数小数的互化。
7、能对统计图进行简单的分析,并根据已知数据作出合理的预测。
8、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认识它们之间的关系。
9、通过解决简单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
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八、教学措施
1、切实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重视在学生已有知
识和生活 经验中学习和理解教学。概念教学要联系实际,加强探
索性,让学生在体验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2、加强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数量关系,使学生形成
初步的代数的意识。
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解决现实
问题的过程中,促进概念的形成。
3、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习数学
的兴趣。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和实践能力。
4、创新的用好教材,做教材再开发的智者。
情境串带动问题串是青 岛版教材的一大亮点,同时也给教师
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处理,以适应学生的认知需求。
5、重视分数口算、估算的平日练习。
为了适应实际需要,应经常结合实际,对分数计算进行细水
长流的练习,切实提高计算能力。
6、全面合理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不但要考查学生是否主动参 与数学
学习活动,是否乐意与同伴交流合作,是否具有学习数学的兴趣,
更要重视了解学生数学 思考的广度和深度。

5


十、教学进度
周 周 进

进 度
次 度

2~8

十二
73~80


9~13

十三
81~88


14~21

十四
89~94


22~27

十五
95~102


28~34

十六
103~108


35~40

十七
109~114


41~47

十八
115~120


48~52

十九
121~128


53~60

二十
期末复习

61~67

二十一
考试
十一
68~72



新泰市岳家庄乡中心学校
2015年3月






6

最低养老金标准-什么时候中秋节


长沙外国语学校-经典爱情诗句


宁波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个人总结与自我评价


广州教育局-北极熊的资料


合约买卖陷阱-合肥学院招生网


郑老师-小半生


东平湖-上海二本大学分数线


描写雪的段落-武汉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