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贤平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第四章》答案
四川师范大学外事学院-个人事迹简介
《概率论》计算与证明题 113
第4章 数字特征与特征函数
2、袋中有k号
的球k只,
k1,2,,n
,从中摸出一球,求所得号码的数学期望。
3、随机
变量
取非负整数值
n0
的概率为
p
n
AB<
br>n
n!
,已知
E
a
,试决定A与B。
7、袋中有n张卡片,记号码1,2,„,n,从中有放回地抽出k张卡片来,求所得号码之和
的数学期望
及方差。
9、试证:若取非负整数值的随机变量
的数学期望存在,则
E
P{
k1
|x
|
k}
。
11、若随机变量
服
从拉普拉斯分布,其密度函数为
p(x)
E
,
D
。
1
2
e
,x,
0
。试求
13、若
1
,
2
相互独立,均服从
N(a,
2
)
,试证
Emax(
1
,
2
)a
。
17、甲袋中有
a
只白球
b
只黑球,乙袋中装有
只白球
只黑球,现从甲袋中摸出
c(cab)
只球放
入乙袋中,求从
乙袋中再摸一球而为白球的概率。
20、现有n个袋子,各装有
a
只白球
b
只黑球,先从第一个袋子中摸出一球,记下颜色后就把它放入第
二个袋子中,再从第二个袋子中
摸出一球,记下颜色后就把它放入第三个袋子中,照这样办法依次
摸下去,最后从第n个袋子中摸出一球
并记下颜色,若在这n次摸球中所摸得的白球总数为
S
n
,求
S
n<
br>。
21、在物理实验中,为测量某物体的重量,通常要重复测量多次,最后再把测量记录的平均
值作为该体
质重量,试说明这样做的道理。
24、若
的密度函数是偶函数
,且
E
,试证
与
不相关,但它
们不相互独立。
1
,
25、若
,
的密度函数为
p(x,y)
0,
xy1
xy1
22
22
2
,试证:
与
不相关,但它们不独立。
27、若
与
都
是只能取两个值的随机变量,试证如果它们不相关,则独立。
26、若
UaXb,Vc
Yd
,试证
U,V
的相关系数等于
X,Y
的相关系数。
28、若
1
,
2
,
3
是三
个随机变量,试讨论(1)
1
,
2
,
3
两两不相关;
《概率论》计算与证明题 114
(2)
D(
1
<
br>
2
3
)D
1
D
2
D
3
;(3)
E
1
2
3
E
1
E
2E
3
之间的关系。
29、若
,
服从二元正态分布,
E
a,D
1,E
b,D
1
。证明:
与
的相关系数rcosq
,
其中
qP{(
a)(
b)0}
。
(1r)
30、设
(
,<
br>
)
服从二元正态分布,
E
E
0,
D
D
1,r
r
,试证:
E
max(
,
)
31、设
与
独立,具有相同分布
N(a,
2
)
,试求
p
q
与
u
v
的相关系数。 <
br>34、若
服从
N(a,
2
)
,试求E|
a|
k
。
39、若
及
分别记二进制信道的输入及输出,已知
P{
1}p,P{
<
br>0}1p,
。
P{
1
<
br>1}q
,
P{
0
1}1q,P{<
br>
1
0}r,P{
0
0}1r
,试求
输出中含有输入的信息量。
40、在12只金属球中混有
一只假球,并且不知道它比真球轻还是重,用没有砝码的天平来称这些球,
试问至少需要称多少次才能查
出这个假球,并确定它比真球轻或重。
41、试用母函数法求巴斯卡分布的数学期望及方差。
43、在贝努里试验中,若试验次数
v
是随机变量,试证成功的次数与失败的次数这两个变量
独立的充要
条件,是
v
服从普阿松分布。
44、设
{
<
br>k
}
是一串独立的整值随机变量序列,具有相同概率分布,考虑和
1
2
v
,其中v
是
随机变量,它与
{
k
}
相互独立,试用
(1)母函数法,(2)直接计算证明
E
EvE
k
,D
EvD
k
Dv(E
k
)
。
2
47、若分布函数
F(x)1F(x0)
成立,
则称它是对称的。试证分布函数对称的充要条件,是它的
特征函数是实的偶函数。
48、试求
[0,1]
均匀分布的特征函数。
49、一般柯西分布的密度函
数为
p(x)
expi
{t
1
(x
)
22
,
0
。证它的特征函数为
t|
,利用这个结果证明柯西分布的再生性。
|
50、若随机变量
服从柯西分布,
0,
1
,而
,试证关于特征函数成立着
f
(t)f
(t)f
(t)
,但是
与
并不独立。
《概率论》计算与证明题 115
53、求证:对于任何实值特征函数
f(t)
,以下两个不等式成立:
2
1f(2t)4(1f(t)),1f(2t)2(f(t))
。 54、求证:如果
f(t)
是相应于分布函数
F(x)
的特征函数,则对
于任何
x
值恒成立:
lim
1
2T
T
T
T
f(x)e
itx
dtF(x0)F(x0)
。
k
1
d
55、随机变量的特征函数为
f(
t)
,且它的
n
阶矩存在,令
X
k
k
k
logf(t)
,
i
dt
t0
kn
,称
X
k
为
随机变量的k阶半不变量,试证
b
(
b
是常数)的
k(k1)
阶半不变量等于
X
k
。
56、试求出半不变量与原点矩之间的关系式。
1
58、设
1
,
2
,,
n
相互独立,具有相同分布
N(a,
2
)
试求
n
的分布,并写
出它的数学期望及协
方差阵,再求
1<
br>n
i
n
i1
的分布密度。
4
2
2
,试找出矩阵
A
,使
A
,且要求
服从非
1
59
、若
服从二元正态分布
N(0,)
,其中
退化的正态分布,并求
的密度函数。
60、证明:在正交变换下,多元正态分布的独立、同方差性不变。
第四章 解答
.
《概率论》计算与证明题 116
2、解:设
表取一球的号
码数。袋中球的总数为
12n
k
1
2
n
1
2
n(n1)
,所以
P{
k}
2k
n(n1)
,k1,2,,,n
.
n(n1)
E
n(n1)
k1
2k
k
2
n(n
1)
n(n1)(2n1)
6
13
n
(2n1)
.
3、解:由于
是分布,所以应
有
P{
n0
n}
An0
B
n!
B
1
,即
Ae
B
1
,Ae
B
。又由已知
E
n
n
0
AB
n
n!
a
,即
AB
n0
B
n1
(n1)!
a
,
ABea
,
Ba,
Ae
B
e
a
。
7、解:设
表示抽出k张卡片的号码和,
i
表示第i次抽到卡
片的号码,则
1
2
k
,
因为是放回抽取,所以诸
i
独立。由此得,对
i1,2,,k
。
《概率论》计算与证明题 117
n
E
i
j1
j
1
n
1
n
n
<
br>j1
j
1n(n1)n1
,
n22
1
2
k(n1)
;
E
<
br>E
1
E
2
E
k<
br>
n
E
i
2
j1
j
2
1
n
1n(n1)(2n1)1
(n1
)(2n1)
,
n66
2
D
i
E
i
E
i
2
1
6
(n1)(2n1)
1
4
(n1)
2
1
12
(n1)
,
2
D
D
1
D
2
D
n
1
12
k(n1)
。
2
8.
9、证:
P{
k1
k}
P{
j}
k1jk
{
1}P{
2}P{
3}
P{
2}P{
3P{
3}
kP{
k1
k}E
10.
《概率论》计算与证明题 118
.
|x
|
11、解:
E
1
2
xe
dx(令t
(x
)
)
t
|
t|
t
t|
|
2
ed
t
2
e
|
dt
2
e
|t
dt
0
.
|x
|
D
1
2
(x
)
2
e
(令t
(x
)
)
2
t
2
e
t
dt
2
t
2
(e
t
)
2
2
0
te
t
0
dt
2
2
t(e
t<
br>)
0
2
2
t
0
tedt2
2
(e
t
)
0<
br>2
2
13、证:
(xa)22
1
2
的联合密度为
p(x,y)exp
(ya)
2
2
2
2
,
∴
Emax(
1
,
2
)
max(x,y)p(x,y)dxdy
.
《概率论》计算与证明题 119
dx
x
xp(x,y)d
y
dx
x
yp(x,y)
dy
(利用密度函数的积分值为1,减a再加a)
dx
x
(xa)p(x,y)dy
dx
x
(ya)p(x,y)dya<
br>
(在前一积分中交换积分次序,在后一积分中交换x与y的记号)
dy
y
(xa)p(x,y)dx
12
2
(ya)
2
2
2
dy
y
(ya)p(x,y)dxa<
br>
(xa)
2
2
2
a2
a
1
edy
y
(xa)edx
(令
(ya)
t)
e
t
2
dt
a
a
.
17
、解:令B表“从乙袋摸一球为白球”,
表从甲袋所摸个球中白球数,则
取值
0,1,,c
,服从
超几何分布,且
E
ca
(ab)
,考虑到若
ca
,则当
ia1,,c
时
P{
i}0
;若
cb
,则当
ic
b
时
P{
i}0
;而在条件概率定义中要求
P(A<
br>i
)P{
i}0
由此得
m!n(a,c)
P(B)
imax(0,cb)
P{
i}
P{B|
i}
i0
P{
<
br>i}
i
c
i
c
P{
i0
i}
1
c
1
iP{
i0
i}
c
E
c
ac
.
c
ab
<
br>1,
20、解:令
i
0,
P{
1
1}
从第i袋子中摸出白球
从第i袋子中摸出黑球a
(ab)
a
ab
,则
,
2
P{
2
1}
a1
ab1
b
ab
a
ab1
aaba
(ab)(a
b1)
a
ab
。
由此类推得
P{
1
1}
a
(ab)
,
i1,2,,n
。又<
br>S
n
1
2
n
,
n
ES
n
E
<
br>i1
na
ab
。
21、解:以
i
表第i次测量值,由于受测量过程中许多随机因素的影响,测量值
i和物体真实重量
a
之
《概率论》计算与证明题 120
间有偏差,
i
是独立同分布
的随机变量,并有
E
i
a,D
i
1
n
(
1
n
)
2
。测量记录的平均值记为
,则
E<
br>
1
n
i
E
n
i
1
na
n
a
,
D
1
n
2
n
D
i1
i
n
n
2
2
n
2
。 <
br>平均值
的均值仍为
a
,但方差只有
i
方
差的
所以以
作为物体的重量,则更近于真值。
1<
br>n
,而方差是描述随机变量对于其数学期望的离散程度,
24、证:设
f(x)
是
的密度函数,则
f(x)f(x)
。由
xf(x)
是奇函数可得
E
0
,从而
E
E|<
br>
|0
。又由于
x|x|f(x)
是奇函数,得
E
|
|
x|x|f(x)dx0
E
E|
|
故
|
|
与
不相关。
由于
的密度函数是偶函数,故可选
c0
使
0P{|
|c
}1
,亦有
P{
c}1
,
P{
c}P{|
|c}P{|
|c}P{
c,|
|c}
其中等式成立是由于
{|
|c}{
c}
。由此得
|
|
与
不独立。
25、证:
E
xp(x,y)dxdy
1
1
xdx
1x
2
1
2
1x
dy0
,同理
E
0
。
cov(
,
)E
E
E
1
1
xdx
1x
2
1
2
1x
ydy0
即
与
不相关
。但
与
不独立,事实上可求得
2
2
1x,
p
(x)
x
0,<
br>
|x|1
2
2
1y,
,
p
(x)
y
0,
|x|1
<
br>|y|1
|y|1
,
而当
|x|1
且
|y|
1
时,
p(x,y)p
(x)p
(y)
。
26、证:
EUaEXb,DUaDX
,
EVcEYd,DVc
DY
,
cov(U,V)Ea(XEX)c(YEY)accov(X,Y)
,
22
《概率论》计算与证明题 121
r
UV
cov(U,V)<
br>|a|DX|c|D(Y)
ac
|ac|
r
xy
。
欲
r
UV
r
xy
,题中需补设
a
与c
同号。
a,
27、证:设
p
1
,
b
c,
,
q<
br>1
p
2
,
*
d
。
作两个随机变量
q
2
b:
ab,
p
1
,
0
*
,
d
q
1
<
br>cd,
:
p
2
,
0
。
q
2
由
与
不相关
即
E
E
E
得
E
E(
b
d
bd)(E
E
bE
dE
bd)
**
(E
b)(E
d)E
E
,
**
而
E
*
*
(ab)(cd)P{
*
ab,
*<
br>cd}
,
*
E
*
E
*
(ab)P{
a}b(c)d
{P<
br>*
c
,
}d
由上两式值相等,再由
(ab)(cd)0
得
P{
ab,
cd}P{
ab}P{
cd}
****
此即
P{
a,
c}P{
a}P{
c}
。同理可证 P{
a,
d}P{
a}P{
d}
,
P{
b,
c}P{
b}P{
c}
P{
b,
d}P{
b}P{
d}
,
从而
与
独立。
28、解:(一)证(1)(2),设(1)成立,即两两不相关,则
D(
1
2
3
)E[(
1
2
3
)(E
1
E
2
E
3
)]
E[
(
1
E
1
)(
2
E
2
)(
3
E
3
)]<
br>
2
2
D
1
D
2
D
3
2E(
1
E
1
)(
2
E
2
)
2E(
1
E
1
)(
3
E
3<
br>)2E(
2
E
2
)(
3
E
3
)
D
1
D
2
D
3
,
∴(2)成立。
《概率论》计算与证明题 122
(二)(1)
⇏
(3)。设
1,
1
:
1
,
2<
br>1
1
,
2
1,
2
:
1
,
2
1
1
,
2
并设
1
与
2
独立,则
1,
1
2
3
(记):
1
,
2
1
2
1
,
1
2
3
3
2
1
:
, <
br>
1
由第三章25题知,
1
2
3
两两独立,从而两两不相关,满足(1)。而
E
1
E
2
0
,这时
E
1
E
2
E
3
01E
1
2
3
,(3)不成立。
(三)(2)
⇏
(1)。设<
br>D
0,
1
2
,
3
1
2
,则
1<
br>2
1
2
1
4
D(
1
2
3
)D(
)D
2
D
。
1
1
D
1
D
2
D
3
D
D
D
2D
,
4
2
满足(2)。但显然
1
,
2
,
3
两两相关,事实上由
E
2
(E
)
2
D
0
得
与
相关,(1)不成立。
(四)(2)
⇏
(3)。事实
上,由(1)(2),(1)
⇏
(3)得必有(2)
⇏
(3)。
(五)(3)
⇏
(2)。设
1,
1
:
1
,
2
0
1,
2
0,
2
1
1:
1
,
2
1
1
,
3
2
1,
:
1
,
2
1
1
2
则
0
2
1
2
:
,
1
2
3
3
1
0
:
1
1
2
,E
2
1
2
再设
1
与
3
独立,从而
1
的函数
2
与
3
也独立,我们有
E
1
,
E
3
0
,
E
1
2
0,E<
br>
1
3
E
1
E
3
0,E
2
3
E
2
E
3
0
,
E
1
2
3
0E
1
E
2
E
3
,
满足(3)。但
D(
1
2
3
)
《概率论》计算与证明题 123
D
1
D
2
D
3
2E
1
2
2E
1
3
2E
2
3
2E
1
E
2
2E
1
E
3
2E
2
E
3<
br>
D
1
D
2
D
3
2E
1
E
2
D
1
D
2
D
3
12
D
1
D
2
D
3
。
∴(2)成立。
(六)(3)
⇏
(1)。事实上,由(1)
(2),(3)
⇏
(2)得必有(3)
⇏
(1)。
(七)当
1
,
2
,
3
相互独立时,(1
),(2),(3)同时成立。
29、证:由题设得
q
1
e
xp
1
(xa)
2
2r(x
a)(yb)(
2
2
1-r
2
2
yb)
dxdy
(x
a)(yb)0
2(1r)
ux,av
)
y
b
1
1
2
ruvv
2
)
=e
2(1r
2
(u2
)
dudv
2
1-r
2
uv0
1
1<
br>2
v
2
)
e
2(1r
2
(u2ru
v
)
dudv
1-r
2
0
令
u
cos
,v
sin
,|J|
,则
1
2
(1rsin2
)
q
r
2
)
d
1-r
2
d
2
e
2(1
1
2
2
2
(1rsin2
)
1-r
2
2
<
br>
1r
e
2(1r)
d
1rsin2
0
1-r
2<
br>
d
(令
=2
)
2
1rsin2
1-r
2
<
br>2
2
d
1rsin<
br>
r
2
1-r
2
tg
1
1
arctg
2
1-r
2
1-r
2
t
1
由
limtg
<
br>g
r
2
,而liamrc
2
tg
得
q
1
arctg
r1
1
2
-r
2
<
br>1-r
2
2
(令
即,
《概率论》计算与证明题 124
1
tg
q
2
r
1-r
2
,变形得
2
2
ctgq
2
r
1-r
2
,
或
ctgq
2
r
1-r
,
所以
r
2
ctgq
1ctgq
2
s
inq
ctgq
cosq
。
222<
br>注意到
0q1
,且
r
与
ctgd
同号
,即
r
与
cosq
同号,故得
rcosq
<
br>(其中
qP{(
a)
(b)
)。
0
30、证:由题设得
Emax(
,
)
max(x,y)
2
1r
2
1
2(1r)
2
(x2xyy)
22
edxdy
1
2(1r)
2
2
1
1r
2
1
22
(x2xy
y)
X
2
2(1r)
dy
x
dx
e
xdx
Y
(x2xyy)
22
e
dx
1
1r
1
2
x
2
xdx
x
2
X
1
2
(1r)
2
(x2xyy)
22
edy
(yrx
)
2
2
1r
1r
1
2
xe
2
dx
x
1r
e
2(1r)
dy
1r
t
2
xe
2
dx
1r<
br>
e
2
dt
用部分积分法,令,余下部分为,得。
31、解:记
Sp
q
,T
u
v
,则
ESpaqa(pq)a,ET(uv)a
,
DS(pq)
,
222
DT(uv)
,
2
222
covSTE(p(
a)q(
a))(u(
a)v(
a))pu
qv
,
2
r
ST
puqv
pq
22
。
2
uv
2
32.
《概率论》计算与证明题 125
33.
34、
解:
E|
a|
k
1
2
1
2
2
|x
a|e
u
2
k
(xa)
2
2
2
xa
dx
令u
|u|e
u
2
kk
2
du
k
0
ue
k
2
du
2
kk1
u
e
<
br>
u
2
2
<
br>
0
2
(k1)
u
0k
k2
e
u
2
2
du
。
当
k
为偶数时
E|
a|
k
2
(k1)(k3)
31
e
0
k
u
2
2
du
1
3
5
(
k
3)(
k
1)
k
当
k
为奇数时
E|
a|
k
2
(k1)(k3)
4
2
ue
0
k
u
2
2<
br>du
24(k3)(k1)
k
2
。
35.
《概率论》计算与证明题 126
36.
39、解:P{
1}P{
1,
0}P{
1,
1}
P{
1|
<
br>0}P{
0}P{
1|
1}P{<
br>
1}
(1p)rpq
P{
0}P{
0,
0}P{
0,
1}
P{
0|
0}P{
0}P{
0|
1}P{
1}
(1p)(1r)(1q)p
P{
1}P{
0}1
。
H(出)
H(
)[(1p)rpq]log[(1p)rpq][p(1q)(1
p)(1r)]
log[p(1q)(1p)(1r)]
,
H
(出)H
(
)
P{
0}[P{
1|
0}logP{
1|
0}
P{
0|
0
}logP{
0|
0}]
《概率论》计算与证明题 127
P{
1}[P{
0|
1}logP{
0|
1}
P{
1|
1}logP{
1|
<
br>1}]
(1p)[rlogr(1r)log(1r)]p[(1
q)log(1q)qlogq]
所以输出中含有输入的信息量H(入)-H
出
(入)为
H(入)-H
出
(入)=H(出)-H
入
(出)
[(
1p)rpq]log[(1p)rpq][p(1q)(1p)(1r)]
log
[p(1q)
(1p)(1r)](1p)rlogr(1p)(1r)log(1
r)p(1q)log(1q)
pqlogq
。
40、解:需
要确定其结局的实验
有24个可能结局,即12个是假球,且它比真的轻或重。若认为全部结局是等概的,则实验
的熵
H(
)log24
,即需要得到
log24
个单位信息。由称一次(随便怎
样的)所构成的实验
,可以有3个结局(即天平可以向右斜或向左斜或保持平衡),进行
k
次复合试验
A
k
1
2
k
后,可得到不大于
klog3log3
k
的信息,而
32
243
3
,所以至少得称三次才可
以称出假球,且判明它比真球轻
或重。
具体称法共有十几种,详见雅格洛姆著:“概率与信息”,这里仅取一法叙述如下:
第一次称:天平两端分放1、2、3、4和5、6、7、8,下余I、II、III、IV。
(A)若第一次称时平衡,则假球在I、II、III、IV中。
第二次称:天平两端分放I、II和III、1,注意1是真球。
(AA)若第二次称时平衡
,则IV是假球;再把1和IV分放天平两端称第三次,可判别假球IV
比真球1轻或重。
(AB)若第二次称进I、II较重(或轻),
第三次称:天平两端分放I和II。
(ABA)若第三次称时平衡,则II是假球,且比真球较轻(或重)。
(ABB)若第三次
称时不平衡,则与(AB)中同重(或轻)的那球是假球,且它比真球较重(或
轻)。
(B)若长一资助称时1、2、3、4较重,则假球在天平上。
第二次称:天平两端分放1、2、5和3、4、6。
(BA)若第二次称时平衡,则7、8中
之一为假球,由第一次称的结果知假球较轻,再把7和8分
放天平两端称第三次,即可假球。
(BB)若第二次称时1、2、5较重,则或1、2中之一为假球,且它比真球较重,或6是假球且它
比
真球较轻。
第三次称:天平两端分放1和2。
(BBA)若第三次称进平衡,则6是假球且比真球轻。
(BBB)若第三次称时不平衡,则较重的一球是假球,且它比真球重。
(C)若第一次称时
5、6、7、8较重,则只需把(B)中编号1、2、3、4与5、6、7、8依次互换,
即得称法。
k1nkk
41、解:巴斯卡分布为
P{
n}
C
n1
qp,nk,k1,
。其母函数为
《概率论》计算与证明题 128
P(s)
C
n
k
k
k1
n1
q
nk
ps(令mn-k)
kk
k
kn
k1
mk1
p
C
m0
qss
mmk
ps
kk
C
m0
m
mk1
(qs)
m
ps
(1qs)
。
ks
k1
(1qs)
k<
br>ks
k
(1qs)
k1
q
kp
k
s
k1
k
,
E
P'(1)p
2kk1
(1qs)(1qs)p
s1
s1
k
kp
k
s
k1
P''(1)
k1
(
1qs)
kp
k
s1
(k1)s
k2
(1qs)
k1
(k1)(1qs)
k
q
S
K1
kp
2k2
(1qs)<
br>
s1
k
(k1)(1q)
k1
(k1)(1
q)q
2k2
k
(1qs)
2
kkq
p
2
2
k
p
,
D
Pp'
(1)[P'(1)]
kkq
p
2
2
k
kq
2
。
pp
p
p
kk
2
1,
43、证:设,
i
0,
第
i次成功
第i次失败
,
1,
i
<
br>
0,
第i次失败
第i次成功
P{
i<
br>1}P{
i
0}p,P{
i
0}P
{
i
1}1p
。
01
则
i<
br>的母函数为
F
1
(s)(1p)sps1pps
。 同理可得
i
的母函数为
F
2
(s)p(1p)
s
,
v
的母函数记为
G(s)
。以
表示成功次数
,则
1
v
,本题认为{
n
}
与
v
独立,得
的母函数为
P
(s)G[F
1
(s)]
。同理,以
表示失败次
数,则
1
v
,其母函数为
P
(s)G[F
2
(s)]
。
必要性。设
与
独立,则由
v
<
br>
得
G(1pps)G[p(1p)s]G(s)
。
因为
(1pps)(psps)1s
,所以若记上式左边
G
的
变量分别为
x,y
,可得
G(x)G(y)G(xy1)
。
令
G(x)T(x1)
,则上式变成
T(x1)T(y1)T(xy11)T[(x1)(y1)]
。
利用教本P97引理可得
G(x)T(x1)a
x1
e
(x1)
。
即
v
的母函数
G(s)exp{
(s1)}
,这是普阿
松分布的母函数。由于母函数与分布列之间是相互唯一
《概率论》计算与证明题 129
确定的,所以得
v
是服从普阿松分布的随机变量。
充分性。设
v
服从普阿松分布,参数为
,则
P{
r}
P{vn}P{
nr
<
br>1
v
r|vn}
1
P{vn}P{
nr
<
br>
v
r}
nr
r
e
n
n!
C
n
p(1p)
rr
n1
e
r!
(n
r)!
(1
nr
1
p)
n
r
(
p)
e
p
(
p)
r!
r
。
同理可得
P{
t}e
(1p)
(1
p
t
)
。
t!
又有
P{
r,
r}P{vrt}P{
r|vrt}<
br>
e
rt
(rt)!
C
r
r1
p(1p)
r
e
rt
p(1p)
rt
r!t!
P{
r}P{
t}
。
再由
r,t
的任意性即得证
与
独立。
44、证:(1)设
i
的母函数为
F(s)
,
v
的母函数为
G(s)
。而
1
v
,所
P
(s)G[F(s)]
。
由此得
E
P'
(1){G'[F(s)]F
'(s)}
s1
G'(1)F'(1)EvE
k
i
其中
F(1)
P{
j0
j}1
j
{
j0
i
j}
1
。
2
D
P
(1)P'
(1)
P'
(1)
<
br>G'
F(s)
F'(s)
G'[F(s)]F''(s)
2
2
F'(1)G'
(1)[F'(1)G'(1)]
s1
2
2
G''(1)
F'(1)
G'(1)F''(1)F'(1)G'(1)[
F'(1)G'(1)]
G'(1)FF'(1)
F'(1)<
br>
EvD
k
Dv(E
k
)。
2
2
[F'(1)]{G''(1)G'(1)
[G'(1)]
22
(2)直接计算。由题设得
P{
i}
P{vm}P{
n0
11
n
i|vm}
<
br>E
i
P{vn}P{
i0n0
n
i|vn}
《概率论》计算与证明题 130
1
P{v
n}
iP{
n0i0
<
br>n
i}
利用
E(
1
n
)nE
1
得
E
P{vn}nE
n0
2
1
EvE
1
。
E
2
i
P{vn}P{
i0n0
2
1
n
i|vn}
P{vn}
i
n0i0
P{
1
n
i}
记
<
br>1
n
,利用
E
2
D<
br>
(E
)
2
及
D
nD
1
得
E
2
P{vn}<
br>
D(
n0
1
n
)[E(
1
n
)]
2
P{vn}
nD
n0
2
1
22
n(E
1
)
2
<
br>EvD
1
(E
1
)
nP{vn}
n0
2222
最后,再利用
Ev
2
Dv(Ev)
2
得
E
<
br>EvD
1
Dv(E
1
)(Ev)(
E
1
)
。
D
E
(
E
)EvD
1
Dv(E
1
)
。
222
47、证:必要性。由
F(x)1F(x0
)
得
P{
x}P{
x}P{
<
br>x}
,此即
F
(x)F
(x)<
br>,
所以对特征函数
f(t)
有
f(t)Ee
it
e
itx
dF
(x)
edF
(x)Ee
itxit
f(t),
由此知
f(t)
是实函数。又有
f(t)
e
itx
dF
(x)
e
itx
dF
(x)Ee
it(
)
Eeit
f(t)
,
所以
f(t)
又是偶函数。 <
br>充分性。由于
f
(t)Ee
f
(t)f(
t)
it
Ee
it(
)
f
(t)
,又由题设知
f
(t)
是实函数,所以
(x)
,即
f
(
。
t)
由唯一性定理知,
与
的分布函数相同,
F<
br>
(x)F
P{
x}P{
x}P
{
,从而
x}F(x)1F(x0)。
《概率论》计算与证明题 131
1,
48、解:
p
(x)
0,
x[0,1]
x[0,1]
。当
t0
时
f(t)1
;当
t0
时
1<
br>f(t)
1
1
0
edx
itx
1it
e
itx
0
1
it
(e1)
。
it
49、证:
f(t)
e
itx
x-
dx令u
22
(x
)
it
u
1
eit
e
1
1u
2
du
(1)
考虑复变函数的积分,当
t0
,取
c
为上
y
半圆周
Re
i
(0
)
和实轴上从
R
到
R
c
的围道(如图),若
u
位于上半圆周上,则
i
x
uRe
,
duiRed
,有
-R 0 R
tt
z
i
<
br>i
对
I
1
有
limI
1
R
C
e
1
1z
2
dz
R
R
e
it
u
1
1u
2
du
iRe
0
t
e
it
Re
2
t
1Re
t
d
I
1
I
2
(2)
e
i
tu
1
2
1u
du
。
由
t0
及题设
0
得
0
e
t
Rsin
1
,所以对
I
2<
br>有
|I
2
|R
0
e
it<
br>
Rsin
22i
1Re
0
d
R
R
2
1
0
e<
br>
tRsin
d
R
R1
2
(当
R
时)
(3)
在上半平面上,仅有
zi
是被积函数的一阶极点,由复变函数中
留数定理得,对任何
R1
有
其中
c
1
lim
zi
C
e
tt
z
1
1z2
dz2
ic
1
2
i
e
t
2i
e
t
(4)
e
i
tz
2
1z
(zi)lim
zi
e
i
tz
(zi)(zi)
(zi
)
lim
zi
e
i
tz
zi
<
br>1
2i
e
t
ti
1
2i
e
t
把(2),(3),(4)代入(1)式得
由于
e
it
u
e<
br>it
u
1
1u
2
du
e<
br>
t
(5)
1<
br>1u
2
1
1u
2
cost
u
sint
u
sint
u
,是
u<
br>的奇函数,它在
(,)
上积分值为0;
2
2
1u(1u)
i
《概率论》计算与证明题 132
cost
u
(1u)2
是的偶函数,当
t0
时,其积分值应与
t0
时积分值相等
;再注意到(5)中右端
t0
,所
以当
t0
时有
当
t0
时有
e
it
u
1
1u
2
du
e
|t|
(6)
e
it
u
1
1u
2
du
e
it
u
1
1u
2
du
e
0
(7)
把(5)—(7)代入(1)式得,对任意有
f(t)exp{it
|t|}
。
现证
柯西分布具有再生性。设
1
(i1,2)
的特征函数为
f
i
(t)exp{it
i
i
|t|}<
br>,再设
1
与
2
独
立,
1
2
,则
f
(t
)f
1
(t)f
2
(t)exp{it(
1
2
)(
1
2
)|t
|}
,
所以
仍服从柯西分布,且参数为
1
2
,
1
2
。
50、证:由上题得
f
(t)f
(t)e
|t|
,所以由
2
得
|
2t|
f
(t)f
2
(t)
ee
2|t|
f
(t)f
(t)
。
但
与
并不独立,事实上,可取
c
使
0
P{
c}1
,则
P{
c,
c}P{
c}P{
c}P{
c}<
br>,
这说明由
与
独立可推得
f
(t)f
(t)f
(t)
,但反之
不真。
52.
《概率论》计算与证明题 133
53、证:
f(t)
是实值函数,复数部分为0,只需对实部计算。
1f(2t)
(1
cos2tx)dF(x)
2sintxdF(x)
2
2
1f(2t)
(1cost
x)(1costx)dF(x)4
2
(1cost
x)dF(x)4(1f(t))
。
(1cos2
tx)dF(x)2
2costxdF(x)
2
2
costxdF(x)
2
2(f(
t))
,
其中利用柯西——许瓦兹不等式(置
(x)costx,
(x)1
)
(x)
(x)dF(
x)
2
T
T
2
(x)dF(x)
2
(x)dF(x)
。
54、证:
Ilim
1
2T
T
T
T
f(t)e
it(yx
)
itx
dtlim
1
2T
T
e
it(yx)
dF(y)dt
。
由于
e
it(yx)
1
,所以
e
分次序,得
关于乘积测度
P
F
L[T,T]
绝对可积,由富比尼定理知可交换上式
中积
Ilim
1
2T
T
d
F(y)
T
T
e
it(yx)
dt
。
记
g(T,y)
1
2T
T
T
e
it(yx)
dt
,则当
yx
时有
《概率论》计算与证明题 134
g(T,y)
1
2T
T
T
dt1
,
当
yx
时有
g(
T,y)
1
2T
T
0
2cotsy(
0,
1,
siTny(x)
。
xd)t
T(y
x)
yx
yx
由此得
|g(T,y)|1
,且
li
mg(T,y)
T
I
。由控制收敛定理得
dF(y)
P{x}F(x0)F(x)
。
limg(T,y)
dF(y)
T
{x}
55、证:由
b
得
f
(t)e
itb
f
(t)
,亦有
logf
(t)itblogf
(t)
。
当
k1
时,等式两边同对
t
求
k
阶导数,
it
b
一项导数为0所以由定义得
的
X
k
等于
的
X
k
。
56、解:利用特征函数
f(t)
的原点矩
m
k
之间的关系式
f
(k)
(0)
im
k
,可把
f(t)
展成幂级数
k
f(t)1
k1
m
k
k!
(it
,
)
k
f(0)
1
(1)
又利用上题中定义的
X
k
,可把
logf(t)
展成幂级数
logf(t)
k1
X
k
k!
(
it)
k
X
k
k
f(
t)exp
(it)
。
(2)
k1
k!
再把(2)中的
e
展成幂级数得
f(t)1
1
y
1!
k1
X<
br>k
1
X
k
kk
(it)(
it)
。 (3) k!2!
k1
k!
2
比较(1)与(3)式中的
系数,可得半不变量与原点矩之间的关系式
58、解:由诸
1
独立得
的密度函数为
n<
br>p(x
1
,
,x
n
)
i1
p
i
(x)
1
n
n
2
n
i1
(x
i
a)
2
exp
,
2
2
数学期望和协方差阵为
《概率论》计算与证明题 135
a
E
,
B
a
n1
0
2
2
0
。
2
nn
由上题知,
1
~N
n
n
i1
2
a,
2
<
br>
N
a,
,
n
i1
n<
br>
1
n
2
所以
的分布密度为
p
(x)
n(xa)
2
exp
。
2
2
2
n
59、解:取
E
0,D
C,
~N(0,C),C
征函数分别为
1
0
0
。令
A
,
其中
A(a
ij
)
22
,则
与
<
br>的特
1
1
1
f
(t)exp
tCt
,f
(t)exp
t(ACA)t
,
2
2
且有
ACA
,即
a
11
a
21
a
12
1
a
22
0
0
a
11
1
a
21
22
a
21
a
11
a
12
a
22
a<
br>11
a
21
a
12
a
22
a
11
a
21
a
12
a
22
4<
br>
22
a
21
a
22
2
2
2
,从而
A
2
2
2
1
2
。
1
矩阵
A
不唯一,取
a
11
2
可解得
a
12
2,a
21
2
2<
br>,a
22
2
2
,这时满足
2
题中的要求,由
~N(0,C)
得
非退化
,且
的密度函数为
p(x
1
,x
2
)
1
22
exp
x1
x
2
。
2
2
60、证:设
(
1
,,
n
)
,
i
独立同方差,其协方差矩阵和特征函数分
别为
2
D
0
0
1
<
br>,
B
f(t)expiattBt
。
2
2
c<
br>11
c
1n
再设
C<
br>
,其中
C
是正交矩阵,即满足
c
c
nn
n1
nn
2
ij
c
j1
1
,
c<
br>j1
ji
c
k
0(j
i
k)
。
《概率论》计算与证明题 136
由此得
~N(Ca,CBC
)
,其特征函数为
f
(t)exp
i(C
a)
t
CBC
,利用C的正交性计算得
1
t(CBC)t
,即
的协方
差矩阵为
2
c
11
c
1n
CBC
c
c
nn
n1
0
2
0
c
11
c
1n
2
c
n1
c
nn
2
22
c
11
c
1n
<
br>
2
c
2
c
n1
nn
c
11
c
1n<
br>
c
c
nn
n1
22
c
11
2
c
21
c
11
cc
2
n111
c
11
c<
br>21
c
2
21
2
c
n1
c
21
2
2
2
c
21
c
n1
0
22
c
n1
c
11
c
n1
2
0
B
2
矩阵中
都是对
i
从1到求和的。由协方差矩阵知,
的各分量
1
,,
n
间两两不相关且同方差,再由
正态分布间相互独立的充要条件是它们两两
不相关得,
1
,,
n
相互独立且同方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