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中的阅读
过大年作文-学习法律知识心得体会
龙源期刊网 http:
小学数学中的阅读
作者:谷海玲
来源:《杂文月刊·教育世界》2016年第09期
现代及未来社
会要求人们具有的阅读能力已不再只是语文阅读能力,而是一种以语文阅读
能力为基础,包括外语阅读能
力、数学阅读能力、科技阅读能力在内的综合阅读能力。因此,
在只重视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的今天的学校
教育中,加强学科阅读教育研究,探索学科阅读教学
的特殊性及教育功能,认识学科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要
性,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想就数学阅读
先抒已见,以求教于大方。
数学阅
读过程同一般阅读过程一样,是一个完整的心理活动过程,包含语言符号(文字、
数学符号、术语、公式
、图表等)的感知和认读、新概念的同化和顺应、阅读材料的理解和记
忆等各种心理活动因素。同时,它
也是一个不断假设、证明、想象、推理的积极能动的认知过
程。但由于数学语言的符号化、逻辑化及严谨
性、抽象性等特点,数学阅读又有不同于一般阅
读的特殊性,认识这些特殊性,对指导数学阅读有重要意
义。
一、由于数学语言的高度抽象性,数学阅读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阅读过程中,读者必须认读感知阅读材料中有关的数学术语和符号,理解每个术语和符
号,并能正确依
据数学原理分析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最后达到对材料的本真理解,形成知识
结构,这中间用到的逻辑推
理思维特别多。而一般阅读“理解和感知好像融合为一体,因为这
种情况下的阅读,主要的是运用已有的
知识,把它与新的印象联系起来,从而掌握阅读的对
象”,较少运用逻辑推理思维。
数学语言的特点也在于它的精确性,每个数学概念、符号、术语都有其精确的含义,没有
含糊不清或易产
生歧义的词汇,数学中的结论错对分明,不存在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的断言,当
一个学生试图阅读、理解一
段数学材料或一个概念、定理或其证明时,他必须了解其中出现的
每个数学术语和每个数学符号的精确含
义,不能忽视或略去任何一个不理解的词汇。因此,浏
览、快速阅读等阅读方式不太适合数学阅读学习。
二、数学阅读要求认真细致
阅读一本小说或故事书时,可
以不注意细节,进行跳阅或浏览无趣味的段落,但数学阅读
由于数学教科书编写的逻辑严谨性及数学 “
言必有据”的特点,要求对每个句子、每个名词术
语、每个图表都应细致地阅读分析,领会其内容、含义
。对新出现的数学定义、定理一般不能
一遍过,要反复仔细阅读,并进行认真分析直至弄懂含义。数学阅
读常出现这种情况,认识一
段数学材料中每一个字、词或句子,却不能理解其中的推理和数学含义,更难
体会到其中的数
学思想方法。数学语言形式表述与数学内容之间的这一矛盾决定了数学阅读必须勤思多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