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空间想象
这就是我作文500-高考口语成绩查询
巧分格子
张颖
[题目] 一个长方形被两条直线分成四个长方形,其中三
个长方形的面积分别是2O、25、3O
平方米,求另一个长方形的面积(如图1)。
[一般解法] 这道题通过仔细观察,可以把这四个长方形分成两组,设所求长方形的面积为
x平方米,两组长方形共同的长分别为a、b米。首先看第一组,它们的宽一定,长与面积
就成正比例,
得出=;同理,第二组=,由此我们容易发现=,解得x
=24。
[巧妙解法] 由三年级
数方格求面积的方法,我们可以得到启示,根据题中数据的的特征:
2O=4×5,25=5×5,30
=6×5,我们可以巧画格子如图3,把2O平方米平均分成4份,每
格5平方米,把25平方米平均分
成5份,每格5平方米,把3O平方米平均分成5份,每
格6平方米,阴影部分每格6平方米,正好4份
,面积是多少呢?小朋友,你们知道吗?利
用巧画格子,你看三年级小朋友也能做六年级的题目了!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大明小学)
生活中的长方体和正方体
长方体和正方体在我们四周随处可见,而它们的表面积也运
用得十分广泛。如,在你家
里地上铺地砖、木地板,在墙上刷的白漆,用玻璃做一个长方体的大鱼缸等等
,都需要用上
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可是,在生活中该如何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知识呢?
大家恐怕都知道,长方体表面积是“长×宽×2+宽×高×2+长×高×2”,正
方体表面积
是“棱长×棱长×6”。但是在生活中可不能就这样生搬硬套,因为书上告诉你的是一般情况
,
生活中不是这样,有时,可能不用六个面全算。比如,让你给教室刷漆,人们常识性的只会
刷
上、左右、前后五个面,而你把公式套上去后,就可能连地面也给刷了,这个要注意。下
面还有一个实例
。
健身中心新建一个游泳池,该游泳池的长50m,宽20m,
深2.5m(也就是公式中所说的
高),现在让你贴上瓷砖,需要多少瓷砖?
首先,咱们得分析这道题,当然,最好的方法是联系生活实际,展开想象。既然是游泳
池,肯定要求底面
积,那就用长×宽求得底面积,大家可能会奇怪,为什么不铺上面呢?因
为上面是水,铺上的话就不叫游
泳池了。四周肯定也要铺,用宽×高×2+长×高×2就得出
需要铺多少平方米的地砖了。所以,其最终
结果是1625平方米的地砖。还要注意地砖和游
泳池面积的平方米是否一致,不一致还要换算单位。所
以说,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正方体和
长方体的表面积公式只是“半成品”,这其中的很多情况是需要你仔
细思考的。
2010-07-07 人教网
正方体展开图
正方体展开图一共有
1.
下面的图形中,有一个不是正方体的展开图,它的编号是()
A.
B.
C.
2. 下图中哪个可以折成一个正方体.()
A.
B.
C.
D.
3.
如图为一个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字母_____和字母A相对.
4.
下面可以折成正方体的图形是()
A.
B.
C.
5. 在右边方格纸上画出正方体的展开图.
6.
下面图形沿线折叠后,不能围成正方体的是()
A.
B.
C.
D.
7.
下面哪个图形折叠后能围成正方体,正确的是()
A.
B.
C.
8. 下列图形中,不能折成正方体的是()
A.
B.
C.
D.
9.
下面都是正方体展开后的图形,在每一个展开图上用相同的符号标出相对的面.
10. 如图中,()不是正方体的展开图.
A.
B.
C.
D.
11.
如图中,()不是正方体的展开图.
A.
B.
C.
D.
12.
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的展开图,请说出与1号、2号、3号面相对的各是几号面,
_____
-------_____
_____------_____
_____------
_____.
13.
一个正方体展开图,如图与4号的相对的面是_____号.
14.
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的展开图,图上已经标出了正方体的上面和后面,那么B的位置应该
是
正方体的()面.
A.前
B.左
C.右
D.下
15. 将
A.4
B.5
C.6
,则与3号面相对的面是第()号面.
16.
右图是一个正方体的展开图,请找出相对的面.
_____相对面是_____
_____相对面是_____
_____相对面是_____.
17. 如右图是一个正方体的展开图,和2号面相对的面是()
A.3号
B.4号
C.6号
18.
如图折叠后能围成()号图.
A.
B.
C.
19. 下面()可以折叠成正方体.
A.
B.
C.
D.
20. 如图是一个正方形的展开图,与2相对的面是()
A.4
B.5
C.6
21.
如图是一个正方形的展开图,与2相对的面是()
A.4
B.5
C.6
查看答案
22.
下面的图形中,有一个不是正方体的展开图,它的编号是()
A.
B.
C.
23.
下图中哪个可以折成一个正方体.()
A.
B.
C.
D.
24.
如图为一个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字母_____和字母A相对.
25.
下面可以折成正方体的图形是()
A.
B.
C.
26. 在右边方格纸上画出正方体的展开图.
27. 下面图形沿线折叠后,不能围成正方体的是()
A.
B.
C.
D.
28. 下面哪个图形折叠后能围成正方体,正确的是()
A.
B.
C.
29.
下列图形中,不能折成正方体的是()
A.
B.
C.
D.
30.
下面都是正方体展开后的图形,在每一个展开图上用相同的符号标出相对的面.
正方体六个面依次写着数字或者汉字,给出展开图,展开图的几个面上汉字或者数
字给
出,让孩子填写剩下的部分。
涂色的正方体
通过学习,大家知道什么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也知道了怎么求表面积。不过下
面的问题不是和求
面积相关的,我们换个角度来考考你对正方体的认识。
一个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木块,表面涂满了红色,把它切成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在这
些小正方体中:
(1)三个面涂有红色的有多少个?
(2)两个面涂有红色的有多少个?
(3)一个面涂有红色的有多少个?
(4)六个面都没有涂色的有多少个?
下面我们结合图示,分别来看看这几个问题。
(1)三个面都涂有红色的小
正方体在大正方体的顶点处,正方体有8个顶点,所以三个
面涂有红色的有8个。
(2)两个面都涂有红色的小正方体在大正方体的棱上,每条棱上有8个,正方
体有12条棱,
所以两个面涂有红色的有8×12=96个。
(3)一个面都涂有
红色的小正方体在大正方体的面上,每个面上有8×8=64个,正方体有
6个面,所以一个面涂有红色
的有8×8×6=384个。
(4)六个面都没有涂色的在大正方体的中间,有两种算法:
1.
1000-8-96-384=512(个);
2. 8×8×8=512(个)。
8(对于一二年级这个题目空间想象能力要求较高,可以转化为给出立体图画三视图之类
的).如图
4是由几块相同的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的三视图,则这立体图形中小正方体
共有( )块
A.9 B.10
C.11 D.12
9、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由单位正方形组成)
如图,则这个几何体的体积是( C )
A.7
C.9
用三视图确定小正方体的块数的简便方法
由实物的形状想象几何体,由
几何图形想象实物的形状,进行几何体与其三视图之间的转化是
B.8
D.10
课程标准的要求.由视图想象实物图形时不像由实物到视图那样能唯一确定,一般地,已知三
个视图可以确定一个几何体,而已知两个视图的几何体是不确定的.本文介绍一种用三视图来
确定小正 方体的块数的简便方法.
1 由三个视图确定小正方体的块数
例1 如图所示的是一个由相 同的小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的三视图,那么这个几何体是由多少
个小正方体搭成的?
解析在三 个视图中,俯视图最重要,它可以直接确定底层有几个正方体,再由主视图,左视图确
定有几层,每层有 几个.一般步骤:
1.复制一张俯视图,在俯视图的下方,左方分别标上主视图,左视图所看到的小正 方体的最高层
数.
2.若方格所对应的横竖方向上的数字一样,那么取相同的数字填入方格, 如在横竖方向对应的
都是2,则填入2;
若方格所对应的横竖方向上的数字不一样,那么取较 小的数字填入方格,如在横竖方向对应的
分别是2,1,则填入1.
通过上面的两步,我们就 能确定每一个方格中的数字(方格中的数字代表所在位置的正方体
的块数),从而就能确定这个几何体所 需要的小正方体的块数.
答案:,这个几何体是由8块小正方体搭成的.
2 由两个视图确定小正方体的块数
根据两个视图一般不能确定一个几何体,但可以确定搭成这样的几何体 最多需要多少块?最
少需要多少块?
2.1 由主视图,俯视图来确定
例2如图所 示的是由一些正方体小木块搭成的几何体的主视图、俯视图.它最多需要多少块?
最少需要多少块?
解析 (1)复制一张俯视图,在俯视图的下方标上主视图所看到的小正方体的最高层数,将这些
数字填入所在竖上的每一个方格,则可得到这个几何体所需最多的小正方体的块数.
(2)因为从俯 视图可以确定底层有正方体,所以方格中的数字最小为1,那么只要将每列上的数
字留一个,其余的均改 为1,这样就可以确定最少需要的小正方体的块数.举两种情况如图:
所以这个几何体最多需要16块,最少需要10块.
2.2 由左视图,俯视图来确定
方法跟由主视图,俯视图来确定一样.
例3如图所示的是由一些正方体小木块搭成的几何体的 左视图、俯视图,它最多需要多少块?
最少需要多少块?
解析 (1)复制一张俯视图,在俯 视图的左方标上左视图所看到的小正方体的最高层数,将这些
数字填入所在横上的每一个方格,则可得到 这个几何体所需最多的小正方体的块数.
(2)因为从俯视图可以确定底层有正方体,所以方格中的数 字最小为1,那么只要将每横上的数
字留一个,其余的均改为1,这样就可以确定最少需要的小正方体的 块数.举两种情况,如下图:
所以这个几何体最多需要11块,最少需要9块.
2.3 由主视图,左视图来确定
由这两个视图来确定小正方体的块数是最难的.
例4 如图所示的 是由一些正方体小木块搭成的几何体的主视图、左视图,它最多需要多少块?
最少需要多少块?
解析 (1)取一张3×4的方格纸,在方格纸的下方,左方分别标上主视图,左视图所看到的小正方< br>体的最高层数.然后,在方格纸中填入方格所在横,竖上的较小的数字(如果相同取相同的数字),
那么就可确定这个几何体所需最多的小正方体的块数.
(2)在方格纸中寻找所在横
、竖方向上的数字一样的方格,取相同的数字填入方格,这样就可以
确定最少需要的小正方体的块数.
所以这个几何体最多需要19块,最少需要8块.
在通过小正方体组合图形的三视图,确定组
合图形中小正方体的个数,在中考或竞赛中经常会
遇到.解决这类问题如果没有掌握正确的方法,仅仅依
赖空间想象去解决,不仅思维难度很大,
还很容易出错.通过三视图确定组合图形的小正方体的个数,关
键是要弄清楚这个小正方体组
合图形共有多少行、多少列、每行每列中各有多少层,理清了这些行、列、
层的数量,再按照
上面介绍的方法,小正方体的个数就迎刃而解了.
小学数学立体图形表面积和体积专项复习
一、概念辨析:
要在一个长和宽都是30厘米,高是5分米长方体框架的外面糊上一层纸,就是求它的(
);
要在纸盒的四周贴上标签,就是求( );这个长方体的纸盒占有多大的空间,就是求(
)。
A侧面积 B 棱长总和 C表面积 D体积 E容积
二、求几个面:
①做一个圆柱形的油箱,底面半径3分米,高4分米。至少需要铁皮多少平方分米?
②做一个圆柱形的水桶,底面直径6分米,高4分米。至少需要铁皮多少平方分米?
③做一节圆柱形的通风管,底面周长18.84分米,长4分米。至少需要铁皮多少平方分米?
(压路机、猪圈、柱子、游泳池、教室墙壁)
切割:
把一个长8厘米、宽4厘米、高6厘米的长方体木块,切削成一个最大的圆柱,圆柱的体积
是(
)立方厘米。
把一个棱长是4分米的立方体钢坯切削成一个最大的圆柱,这个圆柱的体积是(
)立方分米。
粘合:
把两个棱长是5厘米的正方体木块粘合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
米?
三、空间思维:
1、把一个圆柱体侧面展开得到一个正方形,已知圆柱体底面周长是10厘米
,求圆柱体的侧
面积。
2、一个底面直径是27厘米,高9厘米的圆锥体木块,分成形状大小
完全相同的两个木块后,
表面积比原来增加多少平方厘米?
3、一根长2米的圆木,截成两段后,表面积增加48平方厘米,这根圆木原来的体积是(
)
立方厘米。
四、锥柱关系1:
1、一个圆柱与一个圆锥等底等高,它们的体积之和是36立方分米,圆锥的体积是(
)立方
分米。
①12 ②9 ③27 ④24
2、一个圆锥的体积是n立方厘米,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
① n ②2n ③3n ④
3、把一段圆钢切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体,切削掉的部分部分重8千克,这段圆钢重(
)
千克。
①24 ②16 ③12 ④8
4、一个圆柱体积比一个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的体积大( )。
①
②1 ③2倍 ④3倍
5、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的体积相差16立方米,这个圆柱的体积是()立方
米,圆锥的体
积是( )立方米.
锥柱关系2:
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的底面直径
相等,圆锥的高是圆柱的3倍,圆锥的体积是12立方分米,
圆柱的体积是( )立方分米。
一个圆柱体和一个圆锥体的底面积和体积分别相等,已知圆柱体的高6厘米,那么圆锥体的
高是
( )厘米。
一个圆锥的底面直径是圆柱底面直径的13,如果它们的高相等,那么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的
(
)。
五、等积变换:
一个棱长是4分米正方体容器装满水后,倒入一个底面积是12平方分
米的圆锥体容器里正
好装满,这个圆锥体的高是多少分米?
一个圆锥形的沙堆,底面积是12
.56平方米,高是1.2米,用这堆沙在10米宽的公路上铺2
厘米厚的路面,能铺多少米?(用进一
法取近似值,得数保留整平方米)
六、条件限制:
有一辆车厢为长方体形状的货车(车厢顶
盖封死),长4.5米,宽3米,高3.5米,要装载若干个
正方体形状的纸箱,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是1
.5米。这辆货车车厢最多可以装多少个纸箱?
失踪的正方形
<
br>同学们一定看过刘谦表演的魔术,今天老师也给你们表演一个数学小魔术。请同学们一起参
与进来
。
在一张正方形纸板上,按图一画上7×7=49个小正方形,然后沿图示直线剪切成5个小块。当你按照图二将这5小块纸板重新拼起的时候,你会发现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中间居然
出现了一
个洞!图一的正方形是由49个小正方形组成的。图二中却只有48个小正方形。哪
一个小正方形没有了
?它到哪儿去了?
魔术揭秘:
原来5个小块图形中
最大的两块2和3对换了一下位置以后,被那条对角线切开的每个小正
方形都变得高比宽大了一点点。这
就意味着这个大正方形已经不再是严格的正方形,它的高
增加了,从而使得面积增加了,所增加的面积恰
好等于这个方洞的面积。
钟表上的学问
利用钟表锻炼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