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新课标学习内容
关于习惯的名言警句-怎样写自我介绍
《义务教务阶段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
的理念及总体目标
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课程标准的理念和目标,是非常重要的两部分内容,课程标准的
理念,从五个方面来阐述,分别从数学教育,课程内容,教学方式,
评价还有新技术,这几个方面来阐述
。
(一)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
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
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
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课程标准基本理念的第一条,是一个总的论述。
正因为是义务
教育,所以强调要面向全体学生,义务教育阶段是面向所有学生发展
的阶段。
这里强调两个要点,第一,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面向
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接受
良好的数学教育。每个学生都要提高
数学素养,进而提高学生的公民素养,数学素养是学生公民素养的一
个重要组成部分。义务教育重要的任务就是使学生将来能够成为一个
社会需要的、具有良好的素
养、各方面能够健康发展的公民。他们有
良好的数学素养是非常重要,所以良好的数学教育就是让每一个
学生
获得他所需要的良好的数学素养。
..
第二,不同的人在数
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个是针对学生的差
异,因为每一个学生都要接受义务教育,而在学生的发展和学
生原有
的基础存在很大的差异。良好的数学教育,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一样
的教育,得到一样的
机会,但最后的发展可能是有差别的。根据学生
的智力的差异,根据兴趣的不同,标准特别强调要照顾到
学生的个别
差异,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他所应该得到的发展。
在任何国家,数学教育都是
一个具有基础性、发展性的一个学科,
一般在很多国家都把它叫做核心课程,或者说它在某种意义上,和
语
文、外语等成为一个人发展的非常重要的一个基础。所以在义务教育
阶段,要保证人人都得到
发展。才能保证一个国家的基本教育水平。
不是有人可以学数学,有人可以不学数学,而是所有的人都必
须接受
一个良好的数学教育。因为义务在某种意义上,带有一定“强迫性”。
良好的数学教
育并不是要以分数为目标的。当然希望学生具有一
定的考试能力,也能考出一个好分数,但是这不是数学
教育的全部,
所以怎样营造一个良好的数学教育氛围是特别重要的。在知识技能方
面,在过程与
方法方面,在理解数学的基本思想和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方面,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都需要为学生营
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这样的想法,也是制订课程标准的一个基点。
(二)课程内容要反映社
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要符合学生的
认知规律。它不仅包括数学的结果,也包括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和
蕴
..
含的数学思想方法。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
br>体验与理解、思考与探索。
课程内容的组织要重视过程、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要重视<
br>直观、处理好直观与抽象的关系,要重视直接经验、处理好直接经验
与间接经验的关系。
课程内容的呈现应注意层次性和多样性。
这一条对课程内容做了一个描述,课程内容要反应
社会的需要,
数学的特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这是课程内容选取的一个基本原
则。另一个基
本原则是社会的需求,比如说,为什么在课程要增加统
计,原来没有,现在有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就是因为社会的需
求。当学生迈入社会以后,他所碰到的大量的数据,怎么样能从这些
数据里得
到对自己有用的信息。而不上当受骗,这就需要有一种能力,
需要有一种识别和判断的能力。
这样的需求就使得数学课程,在内容上要做调整,要把统计作为
数学课程的一个主要的内容。所以现在
小学、初中、高中、大学,都
需要学习有关统计的知识。
另外就是数学课程要符合数学本身
的特点,数学发展的非常快。
一个发展的标志就是数学应用的广泛性,数学自身的发展很快,在不
同的领域都能得到应用,在经济、在社会等等方面,所以就出现了一
些新的数学,比如说,经济数学、
金融数学、社会数学、生物数学等
..
等。数学本身的这些变化,势必会反应
到课程的内容。所以在课程里
就增加了关于数学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特别是设置了综合
与实践活动,综合的利用数学知识去解决问题。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是确定课程内容重要原则。
课程内容不仅要包括数学的结果,也要包括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
和它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
从学生的需要,从数学本身的需要,从数学的结果和过程这两个
方面,在选择课程内容时都要重
视。标准里后一段在讲述课程内容的
组织和内容的选择,怎样组织方面,包括在教材中如何去组织,在教
学过程中如何组织,在内容组织上,强调了三个方面,一个是过程和
结果,一个是直观和抽象,
一个是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在标准里边,
特别强调了在课程组织上,内容的组织上,要重视过程,处理
好过程
和结果的关系,重视直观,处理好直观和抽象的关系,重视直接经验,
要处理好直接经验
和间接经验的关系,这三对是呈现表述和教师在具
体的教学中,应该重视,重视结果数学要有结果,要有
精辟的结果,
要得到一个答案,这个没有问题,但是还要重视过程,重视学生的学
习过程,在内
容的选择上,在内容的呈现上,在例题、习题的选择和
呈现上,重视过程是非常重要的,使学生在知识形
成过程中理解数学。
直观和抽象也是数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一对关系,数学是抽象
的,这个
没有问题,抽象的思维能力,抽象能力,要在数学中培养,
但抽象能力的培养,要有直观作为铺垫,作为
一个学生,这是思考抽
..
象问题的一个支柱,所以说,重视直观的作用是非
常重要的,而学习
的内容,多半是间接经验,这个是没有问题,但是这种间接经验的形
成,也需
要一些直接经验的积累,所以课程里边特别强调活动经验的
积累,其实也是处理好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这
样的关系。
(三)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有效的教学活动
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
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数
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
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重培
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
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
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
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
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同样是学习数学的重要
方式。应当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
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
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
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教师
要发挥
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主动探索、合作交流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
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有效的教学活动,应该是学生学和教师教的统一,进一步阐述了
刚才说的这个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
..
者和合作者。这样一个理念,现在很多老师也
都能琅琅上口,但真正
要实践它的,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但是标准这样明确的提出来,
也
值得老师进一步的思考,怎样在实践中去践行。
另外这个标准谈到了教学活动,除了刚才谈到的这几
个方面,这
样一个过程特点,还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包括调动学生的积极
性,引发学生思
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
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这一点也应该
是教学设计或开
展教育活动首先要想到的一条。教学活动的目的是要让学生对数学感
兴趣,希望
通过的努力,让学生不要失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帮助学
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有了好的习惯,才能够学好
数学,才能够有信心。
接下来要讲学习方式的重要性。
数学的学习,应该是有多样的方
式,这里强调一点,学生学习应
该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和赋予个性的过程。就是要使教学过程、<
br>学习过程更加生动活泼。在这个标准里边列举了一些学习的方式,比
如说接受学习,动手实践,探
索合作交流,同样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
方式,让老师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应该灵活的根据实际需要,选
择
多种学习的方式,既有一定的接受式的学习,同时更应该重视动手操
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
。
近些年来老师在实践中,其实已经探索了很多改进学习方式的很
好案例,他们在教学中,
开发了各种课程资源,让学生动手操作,设
..
计很好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自
己探索,让学生合作交流。这样的多种
教学方式运用,合理的运用,在数学教学的改革过程中应该引起重
视。
重要的就是像标准说的,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展现他的学
习,在足够的时间空间中
,去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等各
种活动,这样就使数学的学习活动更加丰富多彩,而不是单调
的去听,
自己去练,改变这种单调的这种学习方式。
( 四)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
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
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应建立目标多元、方法多
样
的评价体系。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也要重视学习的过程;
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要
重视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
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自己、建立信心 。激励不只是表面的表扬一下,在学习过程中,不仅是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也包
括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对学
生学习态度的评价,都是一个激励的
过程。改进教师的教学,不仅是看学生学的怎么样,还应该通过学生
学的怎么样,来看教师教学的组织和教学的效果,透过学生的学来看
教师的教,反应了教学过程
的效果和效率。
有效的教学,其实更重要的看学生的学习效果怎么样,所以说,
这种评价还
要看教师,通过学生的表现,折射出教学过程是否需要改
进,所以说,改进教学这个作用,这个功能是评
价中最重要的。这个
意义上来说,评价不仅是对学生,而且是对教师,特别是对教师改进
教学起
了重要的作用,所以说,应该特别重视这种评价的目标和功能。
..
我们
强调要建立目标多元、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评价目标的多
元,不仅要指向于基础知识和知识技能,还应
该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
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重视学生思维能力和数学思考等等方面的评
价,
评价应该指向多元的课程目标,所以说评价目标应该是多元的,
方法也应该是多样的。
评价
的方法不仅是充分的利用纸笔测验,考试当然要保留,但要
改进,同时,用多元的评价方法,包括过程性
的评价,包括智力的评
价,成长记录带,课程观察,学生的活动过程的记录等等,这些都应
该做
一种评价的方法,近些年在评价方法的改革与创新这方面,的重
点其实做了很多好的探索,这方面其实有
非常多的案例,供老师去参
考。
(五)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
教学
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
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要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注重实效。
要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开发
并向学生提
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
有力工具,有效
地改进教与学的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可能投入到现
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信息技
术的发展,对于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教学
方式产生了很大的理解,实际上信息技术在某种
意义上改变了的生
活,到底会对教育产生多么大的影响,现在来评价还有点为时过早。
..
希望老师能够充分的认识到信息技术可能会给教育带来的潜在的好
处。 信息技术不仅在教学中,而且在评价中,在学生的交流中,在老
师和学生互动的过程中,都可能会发
挥作用。
孩子对于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有特殊的敏感性。在某种
意义上来说,他们
很快就能掌握,所以建议尽量采取疏导的方式,让
信息技术在教学的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从信息技术的角度来说,一个是搜集信息的能力,一个是利用信
息的能力,在数学教学里面,不仅是
演示一个 PPT ,最主要的是学
生利用现在技术去搜集信息,去利用信息,数学的学习有很多方面是
需要学生搜集社会上的、生活中的一些信息,这个搜集信息的方式手
段有很多,可以简单的去观
察一些信息,观察一些数据,这也是搜集。
然后还可以利用现代的互联网去搜集一些信息,然后就是利用
这些信
息解决问题,然后把它变成一种资源,用到学习过程里,感受不只在
书本上学习,在日常
生活中也可以学习。利用信息技术的作为工具,
在标准里面,也强调了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
和解决问题
的有利工具,就是体现了这样一点。要运用各种手段去搜集和利用各
种信息来学习数
学,解决数学问题。
信息技术还帮助学生进行探究活动,它还是能够发挥很大的作
用,使用图形计算机,使用
I-Pad ,已经进入了美国某些学校的高
..
中课堂,去做些探究活动等等的。使用信息技术这么几个阶段,一个
就是
CaI ,计算机辅助教学,就是做 PPT 演示,第二个是作为工具。
就是作为一种探究工具的使用
,这个在数学教育中,也发挥了一些作
用。第三个层次就是作为一个搜集、整理信息的一个工具,这个是
大
大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包括数学学习。比如说得到的数学定理,到底
有哪些证明,上网一点,
马上就会搜集很多,学生就可以进行研究,
可以提升自己的认识。
另外还有一点就是信息技
术可以作为一个交流,交流就意味着可
以相互评价,可以师生互动,可以把学生和老师的某些问题的看法
放
在同一个平台上,进行交流,互相帮助。所以总的来说,信息技术会
给提供帮助的领域,应该
还会不断的发展和开拓,所以希望老师能够
关注这些。
..
小学数学数与代数 1
专题 1
: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常见的量的内容分析与建议
在这个模块中 我们主要和大家交流数与代数领
域中的数的认
识、数的运算和常见的量的内容,关于这部分内容,我们一线教师作
了交流,主要
集中在以下四个问题。
1. 如何建立“数”的概念?
2.
如何处理运算教学中的算理与算法的关系?
3. 如何落实新课标对估算的要求?
4.
如何依托现实情境帮助学生体现和理解常见的量。
内学《标准》要求的调
容 段 整和变化
第
“
知道用算盘可
数
以表示多位数 ” 。
一
的认识
学
“ 能结合具体情
..
段
境比较两个一位小数的
大小,能比较两个同分
母分数的大小。 ”
不再要求
“ 比较
第
百分数的大小 ” 和
二
“
探索小数、分数和百
学
分数之间的关系 ”
段
在
数的认识中要关注数的意义、数的表示、数与数的关系、数的
应用。其中我们要特别关注数的意义,也就
是数的概念的建立。在教
学中如何建立数的概念是教学的重点,
面对数的认识这一重要内容,
我们又该怎样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数概念,理解数的意义呢?
二、在建立数概念中要注意的问题
(一) 在整数的认识中要注意的问题
建立正确的数的概念是认数教学的任务,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起
点 。
理解数的意义一般有两个角度 , 一是从数的组成去理解,通
过组成理解数的大小和多少,加强对数的
感知。二是联系生活实际来
体会 ,通过在具体的现实情境中,理解数在生活实际中的意义,使
抽象的数和具体的量有机的结合,进一步理解数的意义。在实际教学
..
中
我们要把这两种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 ,这样
更有利于学生体会
数的意义,建立数的概念。在整数数概念的建立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
点:
1. 依托多种形式建立整数数概念
( 1 )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数的意义
学
生对数并不陌生,在入学之前,学生已对具体的数有了比较丰
富的感知,他们会读、会写,会说一些具体
的数。我们在教学中就要
关注从现实情景抽象出数的过程,例 如从具体的 2 匹马, 2 棵树,
2 头牛, 2 个人,抽象为 2 这个数。这时用一个数字也是一个特殊
的符号来表示数量
,已经把具体的单位和这个数量的具体含义去掉,
抽象为数“ 2 ”。反过来, 2
可以表示任何具有 2 这样数量特征的
事物,例如 2 只铅笔, 2 个人、 2
只小动物……,随着教学的深
入,还要引导学生认识到数的丰富含义,比如
计数的数、数量的数、
度量的数和计算的数。
( 2 )用操作帮助学生具体感知
自然数的认识的教学重点在于使学生从数量抽象到数, 抽象离
不开直观的支撑和 操作,例如
:计数器、小棒、图形等等,让学生
亲自的数一数,摆一摆,圈一圈、画一画,学生数的过程也是一一对
应的过程,同时感受具体的数量。
..
( 3
)多种模型的表征
在数的认识过程中,我们要注意运用多种模型帮助学生理解数的
意义建立
数的概念,比如说:计数器、数位桶,方格图、数位顺序表
等,这样逐渐 建立起抽象的数和现实中的数
量之间的关系,并且能
够知道这个大小和现实中的多少之间的关系,这也是数感很重要的本
质问
题。例如,一位老师在教学《万以内的数的认识》时,就运用方
块模型帮助学生建立一万的概念,理解数
的意义。
通过方格模型的演示,让学生体会 10 个一是十, 10 个十是一
百,
10 个一百是一千, 10 个一千是一万……,通过几何图形的点、
线、面、体,使学生在头脑中建
立“一、十、百、千”的映像,同时
建立十个千就是一个万,在学生的头脑中建立一个清晰的模型“满十
进一”,对于学生理解基数单位和位值制是有很大好处的。
2. 把握核心概念,
重视数位和位置值的理解
为了表示更大的数,数位概念的建立是十分重要的。数位的含意
是
不同位置上的数字表示不同大小的数,没有数位的规定就没有办法
..
表示更
大的数。认识个、十、百、千、万等不同的数位,理解不同数
位上的数字表示不同大小的数,是理解整数
概念所必须的。学生必须
清楚地了解,同样一个数字“ 3 ” ,在个位上表示 3
个一;在十
位上表示 30 ,即 3 个十;在百位上表示 300 ,即 3 个百。第一
学段完成整数万级的认识,第二学段认识万以上的数,进而整理十进
制计数法。我国的计数单位是每四位
一级,万以内数的个位、十位、
百位、千位为个级,学生理解各级上的每个数字的意义,这是理解多位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意义的前提条件。我国计数单位是四位一级,
在国际上普遍使用的是三位一级
,在学习时可以让学生了解。 在历
史上,曾经出现过以 2 、 3 、 4
为原始的数基,比较多的是以 5 、
20 、 60
为数基,即五进制、二十进制、六十进制。当然,最多的
是以 10
为数基,即现在世界各国通用的十进制,即 重要的“满十
进一”的方法。
在古代文明中,
世界各国大多数都是采用十进制,例如中国、古
罗马。但十进位记数法,离十进位值制还有关键的一步“
位置值制要
走。所谓“位值制”,是指相同的计数符号由于所处的位置不同可以
表示大小不同的
数目。有了位值制,就可以用有限的数字表示出无限
的自然数,这是记数历史上的一个创造,一个奇迹。
因此马克思在他
的《数学手稿》一书中称十进位值制记数法为“最妙的发明之一”。
( 1
)重视 10 的概念的建立
一个 十 和几个 一 是十几 , 这就是位值制的基础 , 这样
10
..
个数字就可以表示出生活中无限多的物。教学中建立好概念非常重
要。在教学
10 的认识时要让学生亲自感受到由 9 再加 1 变成 10
的过程,可以通过数、摆、捆、拨、说等活动,让学生感受 10 个一
是 1 个十。在
11-20 各数的认识中仍然要关注 10 的概念的建立,
让学生体会满十进一的过程。
( 2 )重视数计数单位:
为帮助学生了解十进制计数法 和位值制。要重视数计数单位
逐
步建立新的计数单位,10 个一是 1 个十,10 个十是一百,10
个百
是一千,10 个千是一万,10 个万是十万,10 个十万是一百万,10 个
百万是
一千万,从而引出新的计数单位十万,在一个单位、一个单位
地数的活动中,学生充分体会每数满 10
个单位就产生一个新的计数
单位,感受了两个相邻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十。
( 3
)重视数位顺序表的使用
随着认识的数越来越大教师应不断扩充完善数位顺序表,从认识
20 以内 的数起就让学生了解个位和十位,认识百以内数时补充认识
百位,在认识万以内数
的时候第一次出现了数位顺序表,在认识整数
的最后一个单元里学生将认识万级和亿级的数以及比亿更大
的数。数
位顺序表可以分两次扩展,先扩展到万级,再扩展到亿级。数位顺序
表有助于学生了解
十进制计数法,理解数的意义并掌握读、写数的方
法。
..
3.
关注对大数的感受
在第一、二学段都提出感受大数意义和对大数进行估计的要求。
第一学段
是要求在生活情境中感受大数的意义,第二学段情境的范围
有所扩大,要求在现实情境中感受大数的意义
。其本质是相同,都是
希望通过具体的情境对大数加以感受,增加学生的数感。感受大数与
情境
的具体内容有关, 1200 张纸大约有多厚?你的 1200 步大约有
多长? 1200 名学生
站成做广播操的队形需要多大的场地?这些具
体的情境学生可以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感受。有时还要加入
想象的成
份, 1200 名学生需要多大场地,许多学校可能没有这么多人,学生
就需要了解
自己的学校有多少人,占多大地方,再想象 1200 人会占
多大地方。
这个抽象过程在
小学一年级开始认识数时就强调,直到认识较大
的数。学生逐渐认识数的抽象表示,逐步建立数概念。
(二)在建立分数概念中要注意的问题
教师在数的认识的教学中
普遍认为分数的认识是数认识教学中
的一个难点。 分数起源于分,当平均分出现不是整数结果的时候,
逐渐有了分数的概念。后来,在土地测量、产品分配等过程中 , 常
常得到不是整数的结果,
便产生了分数。分数的产生经历了一个漫长
的过程,分数的真正来源在于自然数除法的推广。
1. 加强对分数丰富意义的理解
..
教师要了解分数意义的多重多元性,才能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分数
的意义。
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应关注以下两个主线和四个层面:
两个主线
即“比的线索”和“数的
线索”。“比”指的是一部分与另一部分
之间的关系;“数”指的是以有理数形式出现的分数,此时的分
数表
现的是一个结果。
分数意义理解的四个层面
“比率” 是指部分与整体的
关系和部分与部分的关系。其中部
分与整体的关系更多地体现在真分数的含义中。例如一个圆平均分成
4 份,每一份是整体的 。又例如,长方形中的一部分是整个长方
形的
,整体图形的面积应该是多少?显然,整体图形的面积应该
是这样的三份。这里的 和
所反映的就是取的份数与整体份数之
间的关系。
而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系更多地表现为是一种“记号”。
例如小红有 5 个苹果,小丽有 3
个苹果,小红的苹果是小丽的 倍。
对比率维度的理解,可以帮助学生完成对分数的基本性质以及通分、
约分等相关知识的正确认识。
“度量” 指的是可以将分数理解为分数单位的累积。例如
里
面有 3 个 ,就是用分数 作为单位度量 3 次的结果。著名数学
家华罗庚曾经说过:
“数起源于数,量起源于量。”对度量维度的研究,
可以大大丰富学生对分数的认识。度量维度的体验也
可以直接作用于
..
分数加(减)法的学习中。
“运作”
主要指的是将对分数的认识转化为一个运算的过程。
例如,求 6 张纸的 是多少张纸,学生将
理解为整体 6 张纸的
,即将 6 张纸这个整体平均分成 3 份,取其中的 2
份,列出算式
就是 6 ÷ 3 × 2 ,也就是 6 × 。
“商” 这个维度主要是
指分数转化为除法之后运算的结果,它
使学生对于分数的认识由“过程”凝聚到“对象”,即分数也是一
个
数,也可以和其他数一样进行运算。
以上这四个维度没有先后之分,主次之别,它们对学
生多角度认
识分数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们相辅相成,共同承担着学生对于分
数内涵丰富性认
识的建构。
2. 利用多种模型帮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
在小学阶段教材中往往以学生
熟悉的日常事物与活动为模型,建
立分数的概念。例如把一个月饼平均分为两份,其中的一份是
个,
把一张纸平均分为为四份其中的一份是
,这仅仅是从“面积模型”
的角度来理解分数,学生理解分数可以借助于多种“模型”。
(
1 )分数的面积模型:用面积的“部分—整体”表示分数
儿童最早是通过“部分—整体” 来认识
分数,因此在教材中分
数概念的引入是通过“平均分”某个“正方形”或者“圆”取其中的
..
一份或几份(涂上“阴影”)认识分数的,这些直观模
型即为分数的“面积模型
”。
( 2 )分数的集合模型:用集合的“子集—全集”
来表示分数
这是“
部分—整体”的另外一种形式,与分数的面积模型联系密
切,但学生在理解上难度更大,关键是“单位
1 ” 不再真正是“ 1
个整体”了,而是把几个物体看作“ 1 个整体”,作为一个“单位”,
所取的“一份”也不是“一个”,可能是“几个”作为“一份”,例如,
把 4
个桃子看作“单位 1 ” 平均分成 2 份,每份 2 个占整体的
。分数的集合模型需要学生有更高程度的抽象能力,其核心是把“多
个”看作“整体 1 ”。
( 3 ) 分数的“数线模型”:数线上的点表示分数
3.
把握好每一阶段完成的任务
在小学阶段,对于分数意义的学习,教材一般“显性”地分为两
..
个阶段:第一学段分数的初步认识和第二阶段分数的意义。但实际上,
基于对于分数意义内涵丰富性的理
解,我们逐步认识到,对于分数意
义的学习,决不是一两次教学所能全部承载和实现的,需要通过系列<
br>设计,逐步渗透、多维度建立,将教材中的“显性”和“隐性”结合
起来。我们应该如何把握每一
阶段的教学呢?
第一阶段:认识平均分。
第二阶段:在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中,帮助学生初步建立部分与
整体关系的认识,感受分数。
第三阶段:在分数意义和分数基本性质的教学中,重点使学生发
展对于分数理解的比率、度量的
维度。
第四阶段:在分数与除法关系的教学中,重点使学生发展对于分
数理解的运作、商的,
第五阶段:在分数的运算及解决问题的教学中,鼓励学生综合运
用对于分数意义理解
的多个维度。
必须指出的是,这五个阶段不是相对孤立的,更不是线性排列的,
不能僵化地
理解为到了某一阶段就必须或者只能达成对某维度的学
习,其他维度将不再涉及。这四个阶段在完成对分
数意义丰富认识方
面各有侧重,相互渗透,相互补充,共同帮助学生实现对分数意义理
解的不断
发展和整体建构。
..
总之分数的认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系统
的进行教学设
计,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熟练运用。
(三)在建立小数数概念中要注意的问题
在分数初步认识学习的基础上,教材安排了小数的初步认识。 小
数的出现标志着十进制记数法
从整数(自然数)扩展到了分数,使分
数与整数在形式上获得了统一。由此可见
小数和整数、分数有着密
切的联系。
1. 利用知识迁移建立小数概念
分数的学习对小数的学习特别是小数意义的理解有直接显著的
影响 ,
后者的学习对前者也有促进作用 , 例如 8 分米是十分之
八米是学生已有的知识 ,
只要通过提问 , 引起学生的回忆和思
考 , 还可以写成 0.8 米 ,
也就是同一对象的两种不同形式 , 使
小数和分数建立起直接的联系 , 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 :
十分之几
和一位小数 , 百分之几和两位小数之间的关系 。
再如把正方形平均分表示其中的若干份,以及用数轴表示数,这
是认识整数、分数时常用的模型
, 可以将其拓展到小数 。 例如:
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 10 份 100 份 ,
其中的若干份既可以用分
数表示 , 也可以用小数表示 ,这样能够
帮助学生理解的小数意义,
建立小数的模型,培养学生的数感 。
..
2. 沟通整数、小数、分数之间的关系
( 1 )
沟通整数和小数的关系。 整数与小数的计数方法是一
致的 , 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 10
, 小数的计数方法是
整数计数方法的扩展 ,
教学中要设计相应的教学环节将整数的计数
方法迁移到小数 , 为学生在计数的经验和方法上建立联系
, 不仅
如此 , 还要利用这些活动帮助学生整理认数系统 ,
把原来认识的
整数数位表扩充到小数 。
( 2 )沟通分数和小数的关系:
小数和分数上的沟通,主要是
意义上的沟通,使学生理解小数是十进分数。
( 3
)沟通分数、整数、小数之间的关系。
关于小数和整数、分数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整数学习的基础上,
学习了小数,
小数的表征形式与整数相似, 数位顺序表得到补充,
都是十进制。如果以个位为基础,向右扩展就是
十位、百位、千位;
如果向左扩展就是十分之一位(十分位),百分之一位(百分位)等。
换
句话说:以个位为对称轴,两边的数位呈现了对称的关系,只是小
数部分在位前增加了“分”;这样“每
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
率都是 10 ”得到了全面的概括;小数是十进分数。
从这个意义上
说,对小数的理解比对分数的理解更容易一些。
整数可以数,一个一个地,
一十一十地数,一百一百地数, 小
数可以数: 0.1 、 0.2 、 0.3 、 0.4 、
0.5 、 0.6 、 0.7 ……分
..
数可以数:……
以此类推。这列数是按照一个单位进行数数的,无论是整数、小
数、分数它们都是计数单位的累加。
3. 把握好小数认识的两个阶段的教学
我们知道关于小数的初步认识可以从学生熟悉的计
量单位:元、
角、分和米制系统(米、分米、厘米)来帮助学生学习。并不涉及到
小数的计数单
位和数位;到了第二学段学习小数的意义时,才抽象出
小数的计数单位和数位,以及完善数位顺序表……
两个学段的重点
不同,呈现的方式和学习的方式也应当有区别。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选
择合适的学
习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
三、 建立数概念教学的具体建议
(一)在数认识中体现数感。 数感的建立非常重要,教师要设
计多种活动培养学生的数感。
(二) 整体把握内容之间的联系: 两个学段相关内容的整体把
握和递进与衔接。
(三)鼓励学生进行数学交流,关注数的应用 。关于数的认识
包括从数的意义、数的表示、数
和数之间的关系、数的应用;其中数
的应用不仅仅是一条主线,而且渗透在整个学习中。教学中要提供机
会鼓励学生运用数来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
..
问题二: 如何处理运算教学中算理与算法的关系
一、
《课标》对“数的运算”有什么新要求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数学课程中,应当注重发展学生的运
算能力。
运算能力主要是指能够根据法则和运算律正确地进行运算
的能力。 培养运算能力有助于学生理解运算的
算理,寻求合理简洁
的运算途径解决问题。同时在《课标解读》中也强调“应当淡化对运
算的熟
练程度的要求,选择正确的计算方法,准确地得到运算结果,
比运算的熟练程度更重要。应当重视学生是
否理解了运算的道理,是
否能准确地得出运算的结果,而不是单纯地看运算的速度。”这一目
标
的提出就要求教师在数的运算教学中,不能仅仅关注于学生运算技
能的掌握,更要注重学生理解算例、掌
握算法的学习过程,也就是在
教学中要注重将算理与算法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从而发展学生的运算
能力。
学习数的运算的过程就是发展逻辑思维能力的过程,数的运算的
概念、性质、法则
、公式之间都有内在联系,存在着严密的逻辑性。
每个概念、性质、法则、公式的引入与建立,都要经过
抽象、概括、
判断、推理的思维过程。学生学习、理解和掌握“数的运算”内容时
都要经过从具
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过程,学生把这些应用到实
际中去, 还要经过由一般到特殊的演绎过程。因
此,数的运算的学
习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仅
关注结果
、关注方法更要关注得到结果、得到方法的思维过程,这个
..
思维过程就是
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的过程。小学生仍然以直观形
象思维为主,而算理、算法又十分抽象,因此如何
结合学生的思维特
点处理好运算教学中算理与算法的关系,往往就是教学的难点所在。
我们可以
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借助生动有趣的童话情境、借助直观模
型、借助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处
理好运算教学中算理与
算法的关系。
二、如何处理运算教学中算理与算法的关系
(一)借助生动有趣的童话情境,处理好运算教学中算理与算法的关
系。
小学生,
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更多的是以形象思维为主,
因此创设生动有趣的童话情境,不仅能够很好地调
动他们的学习积极
性,更能够借助童话情境帮助他们理解算例、掌握算法。
北京小学
魏来红 老师在教学《 20
以内进位加法》一课中,就
是为学生创设了学生喜爱的小动物上车的童话情境( PPT )。首先
魏 老师通过让学生在第一站帮助 9 个小动物上车,来复习十加几的
口算,学生的积极性一
下子就被调动了起来,为他们能够运用学过的
知识帮助小动物而感到高兴。接下来再通过第二站帮助 5
个小动物
上车,复习连加,并通过追问“有什么好方法能让我们算得又对又
快?”使学生感受到
先凑“十”再算“十加几”简便快捷,为理解“进
位加”的算理做好了孕伏。 5
个小动物上车后,与在第一站上车的 9
..
个小动物合起来,这时车上一共有多少个小动物?从而引出了
9+5=
?这一进位加法。如何计算 9+5= ?学生结合生动、形象、具
体的现实情境,很快就想到把 5
分成 1 和 4 , 1 和 9 组成 10 ,
10 加 4 等于 14
。就这样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童话情境中,顺利的
理解和掌握了进位加的算理与算法。
通过
这节课我们看到,魏老师正是能够很好的结合学生的年龄和
心理需求以及他们的思维特点,创设了学生感
兴趣、喜爱的童话情境,
使枯燥的数学变得生动有趣,使抽象的算理变得直观形象,使学生在
明
理中顺利、自然的掌握了算法。
(二)借助直观模型,处理好运算教学中算理与算法的关系。 <
br>在皇城根小学史冬梅老师上的《两位数乘两位数》一课中,史老
师结合三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借
助直观模型较好地处理了算理与算
法的关系。史老师在这节课上没有将会写“竖式”作为最终的教学目<
br>标,而是在学生已经能够初步掌握竖式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
探寻方法背后的道理。并提供
给学生直观的点子图作为研究素材,在
研究中,学生们呈现了丰富多彩的成果。虽然学生们的分法不完全
相
同,但“先分后合”的思路是一致的,这一点恰恰就是乘法竖式运算
的基本思路。在这之后,
史老师再次将分点子图与竖式中的四句口诀
进行了对应,引导学生一步步深入地理解竖式计算中每一个细
节背后
的道理。“分点子图”不仅给学生创造了积累活动经验的宝贵机会,
同时又使学生能够借
助直观模型,较好的理解了两位数乘法算法背后
..
的道理。
在
我们以往的教学中,不少老师或者不重视引导学生探索计算的
过程,或者当学生刚刚探索出方法后,就立
即引导学生学习竖式,在
学生对竖式运算的每个环节没有真正理解的情况下就开始追求计算
方法
。这就很可能造成学生在没有真正理解道理的情况下,只能靠记
忆法则来习得方法和技能。这显然对学生
的发展是不利的,史老师这
节课恰恰是为学生真正地、扎扎实实地经历理解的过程提供了鲜活而
典型的案例。在教学中教师要舍得拿出时间让学生有机会经历,有机
会感受,有机会理解,有机会创造。
新的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提出了学
生活动经验的目标,它背后深远的意义还需要广大教师在自己的实践中开动脑筋,深入挖掘,潜心感悟。
(三)借助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处理好运算教学中算理
与算法的关系。
北京小学于萍老师曾经上过的《小数加减法》一课,在这节课中
于老师就是借助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和
生活经验,帮助学生理解小数
加减法的算理。于老师让学生自主进行编题,其中就有一名学生编出
了一道 0.8+3.74= ,这种类型将要揭示的“小数点对齐”是本节课的
重点所在,也是小数
加减法总结算法的重要时机。为了让学生有机会
调动已有的整数加减法的认知经验,经历判断、推理、抽
象的思维过
程,于老师就让每个学生自己试做,并说明自己这样做的道理。
..
师:你们以前做过很多很多加减法题,无一例外的都是把末位的
两个数字对齐,可这道题
为什么不末位对齐呢?
生:整数的末位是个位,末位对齐也就是个位对齐了。而小数的
末位
不一定是相同的,所以不能末位对齐。
师:你们虽然没把末位对齐,但把谁对齐了?
生: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
师:你看得很深、很准,这样做肯定有这样做的
道理。可为什么
一定要小数点对齐、要相同数位对齐呢?
生 1
:如果不对齐算出来就错了。
生 2 :如果不把小数点对齐,而把末位对齐的话,十分位的 8
就
和百分位的 4 对齐了,相加之后肯定就不对了。
生 3
:我举个例子说吧,比如买两样东西,一个是 0.8 元,另
一个 3.74 元,如果把末位的 8
和 4 相加,就是用 8 角加 4 分,
那肯定不对了。
师:我们研究同一个问题时可
以从不同角度研究,比如,可以讲
道理,也可以举例子。刚才这道题,就有同学想到了用我们都熟悉的<
br>“元角分”举例子来解释,简单的事说明了深奥的道理,你真棒。看
来只有相同计数单位的个数才
能够相加减。
..
小结:原来看似和整数加减法不太一样的“小数点对齐
”其实和
“末位对齐”一样,都是为了确保“相同数位对齐”,而相同数位对
齐背后的道理就是
“相同计数单位的个数直接相加减”。你们不仅找
到了方法,还理解了方法背后的数学道理,真了不起。
小数加减法在小学“数与代数”的学习领域中占有什么位置?如
何把握它与整数加减法的关系?
在这节课中又该如何呈现知识的本
质,抓住核心概念进行教学? 于萍 老师的教学实践回答了上面的问
题。教师在引导学生探究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始终抓住了
本节课知识的“魂”实施教
学,她没有满足学生能正确地计算出结果,
而是步步深入引导学生逼近数学本质的理解。引发学生对小数
加减计
算道理的深刻理解,即: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的本质意义是一致
的,即相同的计数单
位相加减。像这样,将“讲理”与“明法”有机
的结合,让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总结算法,有助于学
生更深入地
理解数学核心概念,才能够更好地
实现“培养学生根据法则和运算
律正确地进行运算的能力。”的目标。
三、
对“数的运算”教学的建议
(一)处理好算理直观与算法抽象的关系 。这个理是学生不容
易理解的,教师可以通过现实情境、直观的图、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
等帮助学生去理解。
(二)处理好算法多样化与算法优化的关系 。算法多样化,要
..
关注学生的个性,可能这个学生适合这样的方法,那个学生喜欢另一
种方法,但是它们背后的道理是一样
的,老师要想办法通过不同的方
法,让学生去理解这个道理,使学生能够更有效的进行数学学习。
(三)处理好技能训练与思维训练的关系 。它不是一种单纯的、
机械的、做题量的积累,在这
个过程当中,要注重帮助学生积累经验,
发展思维。
(四)注重计算与日常生活以及解决问题的联系 。学习加减乘
除的计算,最终要为解决问题服
务,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让学生体会
到计算方法的实际价值。
问题三
如何落实新课标对估算的要求
一、《课标》对“估算”有什么新要求
课标修订
版中加强了对“估计”以及“选择适当的单位”进行简
单估算。如何理解“选择适当的单位”进行简单的
估算?
例如:学校组织 987 名学生去公园游玩。如果公园的门票每张 8
元,带
8000 元钱够不够?
解决此题的适当方法是把 987 人看成 1000
人,所以适当的单
位是“ 1000 人”。结合具体情境,选择适当的单位是第一学段估算
的
核心。在对大数进行估计的时候,选择合适的单位也很重要。教室
到学校体育馆有多远,就应当选用米作
单位。而从家到学校有多远,
..
就要选择千米作单位。太阳到地球的距离就要用光年作单位。
第一学段的估算强调在具体的情境中选择合适的单位,刚才的例
子是选择了 1000 人作单
位。一般来说,估计教室的长度时,通常以
“米”为单位;估计书本的长度时,通常以“厘米”为单位。
也可以
用身边熟悉的物体的长度为单位,如步长、臂长等。教学中,要让学
生结合实际熟悉一些
常见的计量单位真正了解其长短,大小和轻重
等,并在头脑中建立起相应的表象。
二、如何把握估算教学的内容及其要求
(一)为什么教
•
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
有利于人们事先把握运算结果的范围,是发展学生数感的重要
方面。
•
为判断计算器、口算和笔算结果是否合理提供了依据。
•
在具体情境中估算,有利于学生提高判断、选择的能力。
• 估算有利于培养学生做事的计划性。
• 估算对学生后续的数学学习有重要作用。
(二)教什么
..
关于“教什么”要依据新课标中的要求,展开教学。至少教学要
涉及“估算方法”、“估
算策略”。
估算方法:
①凑整的方法。 如凑成一个整十、整百的数。
②取一个中间数。 如32、37、 30 和39这四个数求和,这些数
都很接近35,有的
比35多一点,有的比35少一点,就取一个中间
数35,直接用35×4,就大约地计算出了这几个数
相加的结果。
③用特殊的数据特点进行估数。如126 × 8,就可以想到125 ×
8,125的8倍,就得到1000。
④寻找区间。 也就是说叫寻找它的范围,也叫做去
尾进一,去
尾就是只看首位,那么只看首位的时候,估得的结果就是它的至少是
多少;进一就是
首位加一,假如说278,就看成了300,首位加一,
这样就是它最多可能是多少,这样得到一个范围
,就是寻找它的区间
范围。
⑤ 大小协调。 两个数,一个数
往大了估,一个数往小了估,
或者一个数估一个数不估。
⑥先估后调。
⑦利用乘法口诀凑数。 这种方法一般用于除法的估算,一般用
..
除数乘一个整十数、整百数或整百整十数,如果乘积最接近被除数,
则这个数就是除法估算的商。如
358÷6 ,用除数 6 乘整十数 60 ,
其积 360 最接近被除数 358 ,那么整十数
60 即是所求的商。
(三)怎么教?
估算教学,不是单纯的教给学生记住一种估算的方法,而是通过
我们的课堂教学,使 学生逐步
地去理解估算的意义和价值,发展学
生估算的意识。在这个过程当中,应当多增加一些学生的体验,不断
地丰富学生这方面的经验,并逐步加以积累。
教学建议:
1.
整体把握估算教学,把估算意识的培养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
所谓整体把握估算教学,就是要把握自己
所教估算教学部分的知
识结构与地位,要知道自己所教学的估算知识部分在整个小学阶段处
于什
么位置 ? 对今后的估算学习能起到什么作用 ? 要在自己所教
的一段达到什么样的目标 ?
这样一来在教学中就会做到游刃有余,
心中有数。
学习估算的开始阶段,对学生来说可能有
一定的难度,或许会影
响一点教学进度或计算速度,这时老师不能为了赶进度而着急,应该
给学
生充分理解的空间和时间。要知道开头的 “ 慢 ” 正是为了不
久之后的 “ 快 ” 和 “ 好
” 。
..
在教学中
首先要考虑估算的教学目标,如果把目标仅仅定位在
就教会凑整估算,或是见到 “ 大约 ” 就要估
算,做一些机械的训
练,可能就会给学生形成一种错误的定势。而估算教学中,首要重要
的如何
培养学生近似的意识,这是我们数学教学本身应该关注的问
题,应该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来进行实施。
引导学生在问题情境的对比中,选择估算或精确计算,不断地积
累这方面的经验。作为数学教师
,要想办法搜集或者捕捉一些好的素
材,在具体的问题情境当中让学生去感受,什么样的问题解决需要近
似值,就是需要估算,哪些问题解决一定要算出精确值,比如“全家
吃饭”饭费大约200元,
就是估算。没有必要精确地计算。但作为饭
店的收银员就需要精确计算,估算显然不行。
2. 要选好题目,提出好问题,让学生体会估算的意义和价值。
作为教师,在教学设计当
中,首先要选好题目,提出有估算价值
的问题。比如,三位数除以两位数,你估一估这道题,它的商是几
位
数?这个问题就有价值。另外,只有选好题目、提出好问题学生才能
自觉体会到估算的价值,
学生有了对估算价值这种体验以后,他的估
算意识才能不断增强。
另外,鼓励学生利用估算
来验证计算结果,养成好习惯。估算教
学,要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体会到估算的意义和价值,结合
学
生的实际,尤其是已有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提出合适的问题,才能
..
<
br>使得学生对估算的意义有深刻的体会,尤为重要的是,给学生充分的
交流时间和空间,通过学生的
交流让学生解释过算的过程。
面对不同的算式,学生有时用计算器计算,有时用精确笔算,结
果对不对,特别是积的位数、商的位数,准确不准确,可以先用估算
的方法,来确定一下它大致的取值
范围,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来验证计
算的结果。估算意识的培养,应该从点点滴滴做起,使学生逐步地养<
br>成一种习惯,形成这种良好的习惯以后,他会自觉地进行估算。
3.
鼓励方法多样化,重视交流、解释过程,让学生进行合理估算。
由于学生对于相关数学知识和技能的
掌握情况及思维方式、水平
不同,在估算中方法会多种多样。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估算方法多样
化,应让学生充分交流,表达自己的想法,了解他人的算法,使学生
体会到解决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
方法,促进学生进行比较和优
化。
估算结果是多样的,要关注估算结果是否合情合理。在估算教学
中让学生交流估算方
法尤其重要,只要切合估算的目的或解决问题的需要就是好方
法。因此不同的情境会选择不同的估算方
法。
教师教学中要强化估算意识并结合教学内容作好估算示范。这种
示范并不是包办,而是
给予适当的引导,让学生在科学的范围内进行
..
估算,同时对好的方法加以强调,进行合理的估算。
4.
做好对估算的有效评价
( 1 )对估算意识的评价
首先看一个案例,摘自
TIMSS 的测试:
保罗用 $$5
去购买牛奶、面包和鸡蛋。当他到达商店时,发现这
三种食品的价格如下图所示:
在下列哪种情况下使用估算比精确计算有意义?
A. 当保罗试图确认 $$5
是否够用时;
B. 当销售员将每种食品的价钱输入收银机时;
C.
当保罗被告知应付多少钱时;
D. 当销售员数保罗所付的费用时。
这个题目设计的比
较巧妙,它通过一个具体问题,考察学生能否
在具体情境下对是否需要计算估算进行判断,也就是考察学
生是否具
备了一定的估算意识。此题对我们的最大启发是,估算意识也是可以
考察的。因此在进
行估算评价时,也要重视对估算意识的考察。
..
( 2
)对估算策略的评价
估算分为:一种是根据实际问题来进行估算,一种是脱离实际问
题的情境,纯算式的进行估算。
• 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理的估算策略,结果合理即为正确
学生只要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那这个估算就应该是合理的,这是
针对着解决实际问题来说的。老师需要认识到,估算结果并不是与实
际情况越接近就越好,只要合理即为正确。什么是合理,只要估算的
结果,能够有效地解决问题
就是合理。
• 纯试题的估算,只要结果落在一定的区间内,即为正确;但要
根据不同年
龄的学生的认知实际,给予针对性的评价
有一些题目,脱离了实际问题情境,属于纯算式的估算,在
这种
情况下,我们提出:不能简单地把估算结果是否与精确值最接近作为
唯一的标准,
只要能够落在区间内,就视为是合理的。 这个区间,
也就是它的取值范围。
同时,不同年
龄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评价标准。如低年级学生刚
刚接触估算,它的估算结果落在一个范围比较大的区间
内,我们觉得
就可以。高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估算经验,就要引导他不断地
进行再反思,
再调整。举个例子来说: 78 × 365 积大约是多少,
刚开始学习的时候,学生可能这样估
70 × 300 ,或者 80 × 300 ,
..
或者 80 ×
400 ,这样我们都可以视为是合理的。有了一定的计算
技能以后,老师要引导学生不断地去进行反思
,还可以估成 80 ×
350 ,这时候的范围就比原来要小多了。
•
数学中比较重视估算结果是否落在了合适的数量级中
数量级也就是十、百、千,万……,换句话说就可以用 10 的多
少次次方。如上面提出的
TIMSS 测试题中有一道题的备选答案很有
意思,“史密斯家每星期的用水量是 6000 升
,他家每年的用水量大
约是多少升?”让学生从下面的答案进行选择。
A.30000
B.240000 C.300000 D.2400000 E.3000000
这正是在考察学生对数量级的了解。一年 52 个星期, 52 ×
6000
,结果为十万数量级,再加上肯定比三十万大,所以结果为 C 。
关于评价估算策略的问题,我们认为学生们估算的策略不同,只
要是合理的,就应当
鼓励他们大胆地尝试,鼓励他们积极解释自己的观点,交流自己
的看法。在这个过程当中,肯定会有很
多有价值的东西在课堂中涌现
出来,教师要小心翼翼地去呵护住学生们的这份探究的精神,不要轻
易地用一两句话就否定一种方法。教师不要急于给予评判,给孩子一
种宽松的氛围,让孩子不断地学会
调整,不断地学会反思,提升孩子
这种判断的能力。
..
问题四:如何依托现实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常见的量
一、《课标》中对“常见的量”的要求是什么
在小学阶段“常见的量”基本在第一
学段出现,主要有货币单位、
时间单位和重量单位。《课程标准修订版》中这一部分内容并没有太
大的变化。而在以往的教学中,一些教师对于《课程标准》中“理解
常见的量”的具体要求,落实得还
不够到位。对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
有的教师仅仅停留在让学生能够认识这些常见的量,并能够进行单位
间的简单换算。那么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如何准确的
落实“理解常见的量”这一
具体目标呢?
二、如何帮助学生理解常见的量
(一)依托现实生活情境,
帮助学生理解常见的量。
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倡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感受数学。北京市宣武
师
范附属第一小学耿爽老师上的《克和千克》,和北京小学走读部朱
洁老师上的《认识时间》,都能够依托
现实生活情境,帮助学生体现
和理解常见的量。
在《克和千克》一课中 耿 老师注重依托
现实生活情境,从学生
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入学习(从超市中买回的各种商品及生活中常见的
与克
和千克有关的情境),揭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这样的引入能较
好的
激发学生兴趣,同时给孩子发现数学问题的机会,也让学生感
..
受到“克和千克”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在《认识时间》一课中,朱老师
将认识时间与学生在学校的作息
时间相结合,这样就能够调动学生已有的、熟悉的生活经验,帮助他们认识钟表,理解常见的时间单位。
(二)依托现实活动情境, 帮助学生理解常见的量。
实践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们亲身经历了才会印象更深。因此
除了依托现实的生活情境,我
们还可以依托现实的活动情境,帮助学
生理解常见的量,建立正确的质量观念、时间观念等。
例如: “ 克和千克”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困难,学生虽
然在生活中接触过质量问题,
感知过轻和重,也曾经在商品标识上
看见过千克、克,但多数学生都不知道它们是质量单位,不知道它们
之间的进率 ,对于 1 克 或 1 千克 到底有多重,更是知之甚少。
并且人们对质量的
感受力并不强,同一物品掂与提、左手与右手、每
人的承受力等,感受结果不同。同时物体的体积与物体
的质量不一定
是统一的,这些都给学生认识质量单位造成了困难。 宣武师范附属
第一小学 的
耿 老师,在教学《克和千克》一课中,就为学生准备
了大量的可操作的物品,为学生留出探究的空间,
使学生能够通过掂
一掂、称一称等活动,在感受 1 千克 和 1 克
的过程中,认识克和
千克,同时帮助学生 建立正确的质量观念。
再如:时间单位的认识
对于学生来说是很抽象的概念,没有可
..
视可触的形状与颜色,看不见、摸
不着,让他们来掌握抽象的时间概
念难度很大。所以发展孩子的时间感必须与日常生活的具体事件联系<
br>起来,使之有可以感知的具体内容。 在《认识时间》一课中,通过
让学生体验 1
分钟能干什么?(拍球能拍多少下,跳绳能跳多少下,
写字能写多少个),使学生体会、感受、理解 1
分钟有多长,帮助学
生建立时间观念。
三、有关“常见的量”的教学建议
(一)争取家长的配合与支持,提前为学生学习“常见的量”积累生
活经验。
由于
“常见的量”这一部分内容对于第一学段的学生来说比较抽
象,因此生活经验是否充足,将会影响到学生
对这部分知识的学习。
如果学生平时在生活中能经常接触到相关知识,他就能在这一方面学
得很
好,例如:学生平时有经常跟随家长购物的经验,学习人民币的
相关知识就会轻松很多。反之,生活经验
的缺失会使学生不易理解,
造成学习上的困难。
(二)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将“常见的量”与现实生活有机结合。
教学中应注重运用多种教
学策略,使“常见的量”的学习更贴近
学生。要注重为学生提供多重学习素材,充分利用好学具,调动学
生
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观察与思考、
发现、表达的机会,激发
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让学生学会在实
..
际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
小学数学数与代数 2
问题框架:
1.
如何在方程教学中帮助学生经历从算术思维向代数思
维过渡?
2.
如何在正反比例教学中体现函数思想?
3. 如何处理好 “ 问题解决 ”
教学中生活情境具体和
数量关系抽象的关系?
4. 如何在教学中凸显问题解决的策略?
具体内容:
“数与代数”部分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重要内容。
这部分的内容
包括数的概念、数的运算、数量的估计;字母
表示数,代数式及其运算;方程、方程组、不等式,函数等
。
数的概念是学生认识和理解数学的开始,从自然数逐步扩
展到有理数、实数,学生将不断
增加对数的理解和运用。数
的运算伴随着数的形成与发展不断丰富,从最基本的自然数
四则运算
,扩展到有理数的运算。伴随着字母的引入,代数
式和方程的出现是数及其运算的进一步抽象。
本专题中,我
们和您交流的内容主要涉及后面两部分,下面我们结合新课
..
标,聚焦几个老师们实践中的问题,进行深入的交流。
一、在方程教学中帮助学生经历从算术思维向代数思维
过渡
1. 方程教学的目标
对式与方程这部分内容,课标有如下具体要求:
1.在具体情境中能用字母表示数。
2.结合简单的实际情境,了解等量关系,并能用字母表
示。
3.
能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如 3x+2 =
5 , 2x-x = 3
),了解方程的作用。
4.了解等式的性质,能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在每个学生数学学习的历程中,“字母” 的出现都是一
次认识上的飞跃。在“字母表示数”以
及“方程”教学中,
要肩负着帮助学生从算术思维向代数思维进行过渡。学习“字
母表示数”的
过程是帮助学生建立数感与符号意识的重要过
程,是学习和认识数学的一次飞跃,同时也是学生今后继续
学习代数式、整式、分式和根式等一系列概念及相关运算的
重要基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需
要引起高度重视,并贯
..
穿于学习数与代数的始终。
在小学的第二学段 中就安排了“式与方程”的内容,就
是要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会用字母表
示数;结合简单的实
际情境,了解等量关系,并能用字母表示。从第一学段过渡
到第二学段,随
着学生年龄的增长,思维水平和理解能力也
在逐渐提高。这一时期的学生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
br>逻辑思维过渡阶段。在第一学段的基础上,第二学段不仅扩
大了数的认识和运算的范围,同时在较
为抽象的水平上初步
认识代数知识和渗透函数思想。
引入简易方程的价值在于,为学生提供
用代数方法解决问
题的途径。小学阶段解决问题的基本方式是算术方法。基本
的数量关系模型一
是求和的关系(部分 + 部分 = 整体),
二是求积的关系(每份数 × 份数 = 总量)。具体
的表现为
加、减、乘、除的意义。算术方法解决问题基本上是根据加
减乘除四则运算的含义,分
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个
算式。这个算式的基本特征是将已知的数量构成的算术式使
其结
果等于所求的数量。
例如: 小明原来有一些铅笔,爸爸和妈妈又分别给他买
10
枝新铅笔,这时他一共有 38 枝铅笔,原来小明有几只铅
笔?
..
用算术方法列出的算式是: 38-10 × 2=
而用方程来解要先用字母 x 表示原来铅笔的数量。按照
数量关系,可以列出方程:
X+10 × 2=38
后者是直接用部分 + 部分 = 总体的思路,未知数 X 和
其它已知数一起进行运算。而前者是求和逆运算,即已经和
与一个部分,求另一个部分。在解决较为复杂
的问题时,方
程与算术方法的区别会更为明显。
对于解方程, 《标准》明确指出“用等式
的性质解简单
的方程”。等式的性质反映了方程的本质,将未知数和已知
数同等看待。这正是代
数思维与算术思维的基本区别。
开始从算术方法到代数方法可能显得比较繁琐,特别是对
于
简单的数量关系,用算术方法操作起来更为容易,但在解
简单方程时仍倡导老师们关注用等式性质的思路
,一方面它
体现着代数 方法的本质,另一方面也是与第三学段方程学习
的重要衔接。
2.从算术思维向代数思维过渡,是学生认知发展的飞跃。
【片段 1 】赵震 ——
《用字母表示数》
赵老师通过“神奇的魔盒”,让学生充分经历输入数与输
出数的游戏,发
现规律、验证规律、总结规律、概括规律,
..
从“图形 ( △ → □
) ” 到“字母”、从无关系的字母( a
→b )到揭示规律的字母( a→a+10
),引导学生产生简明
表达规律的内需 ——
“用字母表示数”,真正理解字母表
示数的价值。
【片段 2 】赵震 ——
《用字母表示数》
对,我也听过 赵 老师这节课,唱儿歌 —— 《数青蛙》:
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
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
三只青蛙三张嘴,六只眼睛十二条腿。
……
让学生边拍手边有节奏地哼唱,与此同时课件不断显示更
多的青蛙,直到多得数不清,这 时赵
老师问:还能唱吗?
学生感到有困难了,于是教师发给学生每人一个小条,试着
写一写。
学生在练习纸上填:
生 1 :无数只青蛙无数张嘴,无数只眼睛无数条腿。
生 2 : a 只青蛙 b 张嘴, c 只眼睛 d 条腿。
..
生 3 : a 只青蛙 a 张嘴, b 只眼睛 c 条腿。
生 4
: a 只青蛙 a 张嘴, aa 只眼睛 aaaa 条腿。
生 5 : a 只青蛙 a
张嘴, 2a 只眼睛 4a 条腿。
通过倾听学生的发言与交流,展现了学生不同的结论及不
同的思维层次:
例如:生
1 还没有达到“用字母表示数”的水平,停留
在用语言来描述数量及关系;
生 2
虽然达到了“用字母表示数”的水平,但没有表示
出数量关系;
生 3
走近了“用字母表示数”,有了一定的数量关系,
但是不全面;
生 4
走近了“用字母表示数”,明白数量关系,但是表
示不准确,有待教师的引导;
生 5
真正走进了“用字母表示数”,既用字母表示出了
数,又准确地表示出了数量之间的关系。
赵 老师在课堂上,通过学生喜欢的、生动的“说儿歌”
活动,让学生在数的过程中感受到“数
”的具体,并由此产
生寻求更简洁、更概括的表示方法的心理需求。这为“字母
..
表示数”的引出奠定了积极而充分的情感基础。这个过程既
是新知识的学习过程,更是学
生由原有的算术思维水平不断
向代数思维水平迈进的过程。孩子们在一句句诵读儿歌的过
程中,
完成了思维水平的提升,完成了从数的具体到字母抽
象的过渡。
从数字运算到字母运算。在此过程中,教师要紧
紧把握好符号意识。
绝大多数学生,经历认
识上的这个过渡时,都不会自然而
然、简简单单就完成的。需要教师精心地设计活动,让每个
学
生都有机会经历,有机会感悟,才可能慢慢地完成从算术
思维向代数思维的过渡。
的确,小
学生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是以算术思维为主的,但
伴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从算术思维过渡到代数思维是每
一
个学生必须面对的。这个飞跃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都会存在
不同程度的困难,都将是一次挑战
。这个过渡是个过程,而
且这个过程的长短对不同的学生而言也会存在差异,教师在
教学中首先
应重视对学生代数思维的培养。应对不同的学生
给予不同的关注和辅导,允许一部分学生在经历一段时间
的
学习和积累渐渐达到要求,完成过渡。与此同时,教师还应
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整体把握目标
的达成。也就是说,“字
母表示数”及“方程”相关内容的学习是在第二学段高年级
出现的,但
对学生代数思维的培养,不一定也不应该等到这
..
个时候才开始。在前面的
很多内容教学中应该有意识地孕伏,
让学生有机会在不同内容的学习中“找感觉”,积累经验,
不断地为完成好认识上的重要飞跃打基础。
3.在低、中年级孕伏代数思维
这是北京小
学杜雪飞老师执教的“找算式中的数朋友”一
课。这是二年级“表内除法”单元中的练习课,源于对教材
中的一道练习题。
既然学生从算术思维向代数思维过渡需要孕伏,那么这样
的孕伏
就不能,也不应该仅仅是高年级老师的教学任务。各
年段的教师都应该善于捕捉恰当的内容,善于寻找恰
当的时
机,选择恰当的方式,及时训练代数思维,让学生在活动中
有所感,有所悟。本课内容的
开发,便抓住了学生认知中的
这个困难点,通过一系列活动使之变得形象,易于学生接受。
可以说,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对于很多学生而言“ = ”
更像一个从左向右的单方向箭头(
),因为算式总是先
知道数据和符号,通过运算得出结果。今天这节练习课中,
杜老师将为学生
们创造“倒着想”的机会,把“逆向”思考
作为突破口,让“ = ”在孩子们的头脑中变成“双向”的
。
这是对等式左右两边“相等”关系的更深入的理解,同时也
是孩子们迈向代数思维的重要启蒙
。这是教师在低年级教学
..
中为学生长远发展奠定基础的有益尝试。 <
br>长期以来,在小学阶段教学简易方程,方程变形即解方程
的主要依据是四则运算各部分间的关系。
而新课程标准指导
下的教材中更强调了“等式性质”的教学,这样设计的意义
又是什么呢?
这是一个老师们普遍存在的问题。其实,如果仅以“解方
程”为目标的话,也能用四则运算各部
分关系及等式性质都
是可以的,也就是都能够让学生顺利地找到方程的解,进而
解决实际问题。
但运用四则运算各部分关系的思路实际上是
用算术思路求未知数。这样的教学利用了学生已有的知识,<
br>因而易于理解,但是却不易与中学的教学衔接,也不易于学
生更好地代数思维的形成。根据《标准
》的要求,从小学起
就引入等式的基本性质,并以此为基础导出解方程的方法。
不仅有利于加强
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而且有利于学生逻
辑思维能力的发展,为今后学生更好地把握方程的实质奠定<
br>基础。总的来说,在小学阶段,只要达到能用方程表示简单
情境中的等量关系(如 3x+2 =
5 , 2x-x = 3 ),了解
方程的作用,了解等式的性质,能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
程。并在这个过程中,了解等量关系、方程、等式与方程的
解等与方程有关的常识,以及解简单方程的
方法。对于方程
作为刻画现实情境中数量关系,沟通已知数和未知数的一种
..
数学模型提供了一些素材,留下了初步的印象;进而通过解
方程求得未知数的值,对实际问题
做出合理解答,初步领会
方程的意义。
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教师首先要把握好内容的定位
,正
确理解它的意义。不能仅仅把“方程”当作知识点,把“解
方程”和“列方程解决问题”当
作技能,仅为达成知识目标,
心中要装着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长远发展,以不同的形式、
在不同
的年段为学生代数思维的建立创造空间,以丰富而有
层次的活动帮助学生顺利地完成认识上的飞跃。总之
就是教
师的心中要装着“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
和“情感态度”四维目标。
二、 在正、反比例教学中体现函数思想
在六年级的教学内容中正比例和反比例一直是一个
重要
的内容,这部分内容同样肩负了帮助学生完成一次认识上飞
跃的重要任务。学生将从大量对
“常量”的认识经验中逐步
过渡到认识“变量”,这是函数思想渗透的重要契机。
1.正、反比例教学的目标
在课标中,对这部分内容的要求是:
•
在实际情境中理解比及按比例分配的含义,并能解决
..
简单的问题。
• 通过具体情境,认识成正比例的量和成反比例的量。
•
会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方格纸上画图,
并会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
• 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关系量的实例,并
进行交流。
从“数与代
数”内容的发展来看,本质上可以从两个角度
理解:第一,从数的扩充角度,从常量到变量;第二,从关
系的角度,从数量关系到等量、不等、变化关系。
2. 在教学中渗透函数思想
在有关正反比例的教学中,我们常说要渗透函数思想,但
“函数”并不是小学的学习内容,那在小学学
习正比例和反
比例的价值是什么呢?
函数是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数学模型,在分析和解决一
些
实际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函数是“数与代数”的重要内
容,也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比较难
理解和掌握的数学概念之
一,本标准在三个学段中均安排了与函数相关联的内容目标,
希望学生
能够逐渐加深对函数的理解。因此,教材对函数内
..
容的编排应体现螺旋上升的原则,分阶段逐渐深化。
在第二学段中,引入正比例与反比例,它们
是一类常用
的数量关系,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是函数思想在小学的体现。
在现实中,有许多数
量关系可以表示为成正比例的量和成
反比例的量,其本质是两个量按一定的比例关系发生变化。 如果一个量增加(减少),另一个量按一定的比例增加(减
少),两个量是成正比例的量;如果一个
量增加(减少),
另一个量按一定的比例减少(增加),两个量是成反比例的
量、如果分别用
X 和 Y 表示两个量,前者可以表示成
Y=aX(a>0); 后者可以表示成 Y=aX ,或
XY=a(a>0) 。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关系本质上是函数关系,小学阶段并不
出现函数
的概念,但要让学生感知两个量之间的关系。一是
使学生对数量关系的认识和理解更加丰富,二是为第三
学段
进一步学习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以及学习一般的函数
知识做准备。教学中应与实际情
境紧密联系,用学生可以理
解的具体的方式呈现这些内容,引导学生从数量关系的角度,
以及两
个量之间变化的规律的角度来理解并掌握这个内容。
3.图像在正、反比例教学中的价值
学生对“正反比例”的学习,就是从简单的数量关系过渡
..
到对“
变化关系”的认识和学习。与以往的教材和教学要求
相比,在方格纸上画图是个新的要求,教材中也出现
了“正
比例”及“反比例”的图像,它的价值是什么?教师该如何
发挥好“图像”的作用,更好
地体现和渗透函数思想呢?
下面结合具体的案例来回答这个问题。北京实验一小 郭
雯砚
老师执教的《成正比例的量》,这节课上 郭
老师紧紧
抓住了“图像”作为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正比例的重要素材。
郭老师在学生根据表
格、算式等熟悉的方式表示出正比例
关系之后,教师地引出了“图像”,把它作为新朋友非常隆
重介绍给了学生。让学生通过初步的猜想和分析,对图像有
初步的感知,为后面深入而细致的探究奠定了
基础。
的确,正比例教学是从常量数学到变量数学学习的启蒙阶
段;图像教学能够直观地呈
现两个变量之间的相依关系,使
学生加深对正比例意义的理解。通过此课的教学,可以渗透
函数
思想,促进中小衔接,能够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因为学生有折线统计图的学习基础,描点连
线对学生而言
并不困难,可以自然地迁移。因此,在课堂上让学生认识正
比例图像是有认知基础
的。但同时也会存在困难,例如,该
不该从 0 开始画呢?这个学生在学习正比例图像是普遍存
在的问题,这个问题对于学生理解正比例有怎样的意义呢?
..
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看看当时课堂上的情况吧。
可以看出,课堂上
虽然学生能画出图像,但他们大都是
依据画折线统计图时的经验,这其实是错误的。在教学中, 郭 <
br>老师及时抓住了学生生成的问题,逐步进行深入的剖析,使
学生明确这条直线是由无数个处在同一
条直线上的点形成
的。
从刚才的教学片段来看, 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虽然会
描
点连线,甚至能找到变化规律,但是并没能够顺利地有在
图像、表格和规律之间建立有机的联系。对于数
学的认识还
是比较孤立,比较静止的,缺乏运动的观点和变量的意识。
这正是函数的核心所在,
是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正比例关系的
要害所在,也正是发挥 “图像”作用的重要契机。课堂上,
郭老师准确而巧妙地捕捉到了这一点,借助直观的课件,帮
助学生进一步展开了分析,对图像的补充过程
,恰恰是学生
对正比例关系认识的完善过程。
函数有三种数学表示方法:表格、关系式和图
像,这就是
人们通常所说的函数的多重表示。多重表示的方法不仅可以
加强概念的理解,也是解
决问题的重要策略。图像对于理解
变量之间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函数关系用图像来表
示
,以其直观性有着其他表示方式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它是
“看见”两种量之间的关系和变化情况的途径之
一。学生在
..
现阶段学习正比例图像,是十分困难的,这是他们第一次接<
br>触函数图像。在学习的过程中,重在让学生认识图像,感受
图像的作用、价值和美,为将来继续学
习函数和图像做好心
理准备。
看来在课堂上发挥好“图像”的作用,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概念,感受变化关系,悄然地就实现了对
函数思想的感悟。这一观点,在郭老师设
计的这节课后面的
练习中仍有很好的体现。
这幅图像反应的是我们学校给住宿的同学买苹果的情况。
给出数据和具体的情境。
给出数据后,你又能从图中发现哪些信息?( 12 千克苹
果 48 元。)
你怎么看出来的?
生 1 :从横轴上找到 12 千克
,向上找到直线上对应的
点,再向左找到纵轴上的值。
生 2 :还能看出 40
元可以买 10 千克 苹果。
..
生 3 :还有每千克苹果 4
元。
学校又买来一些香蕉,哪个更贵呢?
学生觉得两幅图像分开画不太容易观察,利用电脑把两个
图像合在一起。
这时,学生都认为香蕉更贵,表示香蕉购买情况的这条直
线更陡一些。
为什么直线越陡,价格就越贵?
生 1 :同样的数量,比如都是 6 千克 ,从横轴上
6 千
克
的位置向上看,香蕉的黄线在苹果的上面,说明香蕉的总
价比苹果的多,所以香蕉更贵。
生
2 :同样的总价,比如都是 40 元,向右看可以买 10
..
千克
香蕉或 12 千克 苹果,买的苹果比香蕉多,所以香蕉
比苹果贵。
如果还买了一些橙子,我们已经知道橙子的价格比苹果还
贵,你觉得这条直线应该画在哪里?
( 画在香蕉的上面。 )
由此可以看出,图像已经成为了学生分析变化关系,理解
变化关
系,呈现变化关系的重要工具了。的确,图像让抽象
的变化关系变得直观,变得让学生有更容易有“感觉
”了。
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函数图像,在此之前他们甚至都没有
见过图像,不知道图像是什
么样的。教师应在这部分内容的
教学中,大胆地为学生设计猜想、探究、实验和验证的活动,
让
学生有机会将已有的旧知识与新形式建立联系,在图像的
观察、绘制和分析中丰富对变化的认识,让零散
的连起来,
让静止的动起来,让具体数变得抽象起来,这个过程就是函
数思想渗透的重要过程。
看来多维教学目标的达成离不开教师对数学核心概念有
清晰的认识和准确的把握,这就需要教师
对教学中每个内容
有深入的分析,挖掘其背后的价值,为学生长远发展奠定重
要的基础。
三、问题解决:从解题到建模
..
对于应用题教学,我们都熟悉
它的结构、类型以及解题思
路、方法等。新课标把“应用题”改为“解决问题”,现在
又改为“
问题解决”, 这不仅仅是名称上的变化, 更为重
要的是使应用题教学的教育价值定位更加准确,教育
理念更
加明确,课程体系更加宽泛,呈现形式更加灵活。
现在的“问题解决”和计算教学紧
密融合;也不再单独的
安排一些单元,而是把问题解决贯穿到“数与代数”、“图
形与几何”、
“统计与概率”和“综合与应用”四个领域的
学习中;问题解决的呈现方式有了新的拓展:文字、图表、
图文并茂、多余信息等。教材的这些变化给教师的教学实践
带来了新的挑战。
课标关于“问题解决”的总体目标:
• 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综
合运
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
能力。
•
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体验解决
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创新意识。
•
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
• 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
具体到每一个学段,目标有是什么呢?
第一学段问题解决
1.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
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
2.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知道同一
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3.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
4.尝试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 。
第二学段问题解决
1.尝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运
用一些知识加以解决。
2.能探索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有效方法,了解解决问
题方法的多样性。
3.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尝试解释自己
的思考过程。
4.能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判断结果的合理性。
在(标准)提出的上述目标中,发展应用意识和形成解决问
..
题的策略是重点。其中课标修订版一大变化就是“ 双能”变
成“四能”:由原
来的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变成
了四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提
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基本目标;
第二就是帮助学生形成一些基本的策略,通过求解
问题获
得更好的概念理解,包括促进学生的交流,并能积极地从事
数学证明等;
第三就是帮助学生学会数学地思维。这也是问题解决的最
高目标;
第四反思也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
过去在小学教学中,教师们非常重视“应用题”的教学,
目的是要通过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
力。新课程改革以来,虽然应用题不再
成为独立单元,反而
是对解决问题能力的加强。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将问题解决作为一个重要目标,这是课
程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请吴老师说一说 问题解决与传统“应用题”的区别。
(一)问题解决与传统“应用题”的区别
..
1. 重视过程的
教学:应用题更多的强调尽快获得答案;
而问题解决是强调一个过程,就是寻求解决问题方式方法的过程。重视问题解决的过程,寻求问题解决的方法和策略比
获得一个结论本身来的更重要。
2.不仅仅依附一个知识点:应用题往往是结合某一个具
体的知识点,例如今天讲加法, <
br>就是加法应用题,明天学乘法是乘法应用题,原来的应用
题常常是依附在某一个知识点的背景下;
而问题解决是强调
针对具体的一个真实的情景,它更多的强调综合解决问题的
过程。例如今天讲
完加法后,问题解决的情景它可能不局限
于用加法,也不局限于用减法,它要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它是不仅仅依附于某一个知识点的。
3.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应用题教学把应用题归
成类,集
中一类问题进行思考,强调速度和技巧;而问题解决强调的
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换句
话说就是在一种新的情境中如何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使问题更具挑战性,可能一个问题
跟着
一个问题。它更具有挑战性,更具有新意。
4.问题的开放性和多元性:应用问题强调广泛性,即从
生活中来、从儿童已有的经验出发、从现在的科技、社会发
展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和提炼问题。问
题本身的开放性和多元
..
性也是其很重要一个特征。
(二)解决生活情景具体与数量关系抽象之间的矛盾
数学问题解决,指的是按照一定的思维
对策进行的一个思
维过程,一步一步地接近目标,最终达到目标。也就是说,
数学领域中的解决
问题,不只是关心问题的结果,更重要的
是关心求得结果的过程——探索、思考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
br>一般说来,是一个较为复杂。艰苦的历程。学生除需要运用
抽象、归纳、类比。演绎等逻辑形式外
,还需要运用直觉、
灵感或顿悟等非逻辑形式。
问题解决的过程
要能够把握“
问题解决”的问题,要准确迅速地把握问题
的关键,揭示问题的本质属性,搞清问题的求解目标和已知<
br>条件、未知条件,是问题解决的第一步。
问题解决的第二步是设计求解计划,这要求大量的分
析综
合,尝试与猜测、类比与联想,问题解决的最后一步,就是
对所得结果作检验和回顾。
小结:理解题意 ( 分析数量关系 )------ 求解作答——
检验反思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些孩子自己独立读题就不
..
会做,
老师或家长给读完题后,就能顺利解题了。我感觉学
生在做应用问题时最大的困难是读不懂题意。吴老师
您能不
能给我们说说怎样帮助学生读懂题?
对于解决问题,学生的困难,一是读懂题,二是分析数量
关系。
1.
如何读懂题意
怎样是读题,我们可以采用如下方法:
一遍读,搞清楚是什么事;盘点数学信息,从题中获得哪
些数学信息?(力求不遗漏)
二遍读,进行筛选,捕捉有用的数学信息,谁和谁有关系,
有什么关系。(力求无偏差) <
br>三遍读,告诉我们解决什么问题。让学生梳理“有用信息”
及“目标问题”,进一步明确解题指向
。这样只有我们读懂
了题,才能更好地进行解决问题。
怎样帮助学生读懂题
·手势理解。
·情景再现。
..
·边读题边记录。画批的方法,给思维以方向,给思维以
范围。
·抽象出问题的骨架,可以是画出图表示关系。
·从数学的角度观察、思考,提取数量关系,提出并解答
数学问题。
2.
分析数量关系
我们要重视对运算意义的教学。加、减、乘、除运算的意
义是核心概念,要让
学生积累原型,在什么时候用加、减、
乘、除运算。
• 积累数学原型
加法可以作为合并、移入、增加、继续往前数等的模型;
减法可以作为剩余、比较、往回数、减少或加法逆运算等
的模型;
乘法可以作为相等的数的和、面积计算、倍数、组合等的
模型;
除法可以作为平均分配、比率或乘法逆运算等的模型。
除此之外,还要
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常见的数量关系:
..
总价 = 单价×数量、路程 =
速度×时间,并能解决简单的
实际问题。
注重对数量关系的分析。
在解决具体
问题时,教师要鼓励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思考
讨论,寻找问题中所隐含的数量关系,强调对问题实际意义
和数学意义的真正理解。例如,教师要鼓励学生首先看懂问
题情境,用自己的语言或者熟悉的符
号表达问题情境和需要
解决的问题;根据所求的问题和情境中的条件,运用图、表
格等多种形式
分析数量关系;回忆所学运算及其他内容的数
学意义,将数量关系表达出来,这就是 关注题目的大逻辑
:
如:三年级植树 20 棵,六年级植树的棵树是三年级的 3
倍,三年级和六年级一共植树多少棵?
此题的大逻辑:三年级种的棵树+六年级种的棵树
= 总
数
小桶装水 8 千克,大桶装水的质量比小桶多 5 千克, 4
个大桶可以装水多少千克?
此题的大逻辑:一个大桶的质量× 4= 总质量
还可以让学生画枝形图:从条件入手画枝形图,表示题中
..
的数量关系,这就是用综合法来分析题中的信息。
也可以从结论入手画枝形
图,表示题中的数量关系,这就
是用分析法来诠释题中的数量之间的关系。
看来分析数量关
系的方法:从条件入手、从问题入手这些
分析方法该告诉学生还得告诉学生,那什么从问题解决情景中逐步抽象出模型呢?
从众多情景中抽象出模型
建立数学模型;向别人解释自己所
列模型的实际意义。在
学习了一段时间后,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自己总结一些数学
模型的典型实
例。
一辆客车 3 小时行 270 千米,照这样计算, 6 小时行
多少千米?
3 瓶饮料花 27 元, 5 瓶这样的饮料花多少元?
..
王师傅 2 小时生成 18 个机器零件,照这样计算, 9
小
时可以生产多少个机器零件?
这三道题全部是归一问题,传统的基于题型的训练也是建
模;为什么这样说呢?
一
是从众多例证中抽取共性的东西:都是先求单一量,这
一步是中间问题,也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二是
在选取素
材时选取了基本的数量关系:如速度×时间 = 路程;单价×
数量 =
总价;补充了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 工作总量。这
就是建立模型的过程。
教学中也有一
些老师经常问这样的问题:实际问题解决之
后,用不用给学生总结归纳基本的数量关系:每份数×份数
=
总数,单价×数量 = 总价……似乎老师给总结了就有灌输的
嫌疑。
其实,
这些基本的数量关系在学生充分感悟的基础上,需
要教师总结提炼,这也是抽象概括的过程。学生可以运
用这
几个基本的数量关系去解决其它类似的问题。当然不要过早
地揭示,更不能强加给学生。
从模型出发引发新的问题情景
像“植树问题”在新课标教材中,不论哪个版本都有涉及。
..
植树问题分三种情况:
第一种是两端种树,第二种是一端种树,第三种是两端都
不种。
在四年级的一次调研测试时,有几道题目从不同角度诠释
了植树问题:
( 1
)小明早晨去学校时,气温是零下 3 ℃, 中午休
息时,气温是 5 ℃。那么气温上升了 ( )
℃。
这是属于一端种树的问题,学生可以根据直观图数段数,
也可以进行计算。
(2) 从 20 数到 50 ,两个两个地数,一共数( )次。
这是一年级学过的
100 以内数的数数问题,到了四年级
呈现此题时,目的时让学生不断把学过的知识进行分类、归类和建构。这道题就是四年级学过的植树问题,两端都种的
情况。
换成解决问题的题目:一条 30 米长的路,每 2 米栽 1
棵月季花,从头到尾一共栽多少棵?这就是模型思想。需要
..
教学中经常变化情景,做到变中抓不变。
什么是“好”的问题?
对于教材编写和教学,一个首要的方面是提出“好”的问
题。对于“好”的标准也许并不统一,这里只
是谈一谈我们
的思考。“好”的问题绝不等同于简单的练习,解决问题也
决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在
一般的公式中对某个参数赋以具体的
数值,也不能仅仅理解为会解决一些“人造”的问题。当然,
知识的简单应用是必要的,但不能仅仅停留于此,而是应努
力使学生经历从现实情境中“抽取”数学模
型的数学化过程,
以及把数学模型放到现实中加以使用的过程。
在内容上,它的内容更具有
现实性,更贴近孩子生活实际,
从形式方面新颖活泼,从单一的文字形式到了图文并茂的形
式;
从思维价值上看更具有挑战性,让学生在解决这个问题的
过程当中就获得了思维的发展,换一句
话说就是要用数学本
身的魅力来吸引学生;
从趣味性层面看要能够激发孩子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欲
望。
概括起来说,一个好问题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
(1)具有较强的探究性(或创造精神)
(2)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和发展空间
(3)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4)具有给定信息的现实性和简易性
四、教学中凸显问题解决的策略
问题解
决活动的价值不只是获得具体问题的解,更多的是
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获得的发展。其中重要的一点在
于使
学生学习一些问题解决的基本策略,体验问题解决策略的多
样性,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解
决问题的某些策略。
下面我们就来介绍几种常用的解题问题的策略。
1.画图的策略。
把画图作为一种解决问题的策略。由于孩子年龄的局限,
他们对符号、运算性质的推理可能会发
生一些困难,如果适
时的。让孩子们自己在纸上涂一涂、画一画,可以拓展学生
解决问题的思路
,帮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因此我们
认为,画图应该是孩子们掌握的一种基本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为什么说画图很重要呢?主要是比较直观,通过画图能够把
一些抽象的数学问题具体化,把一些
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下
..
面我们来介绍几种常用的画图的方法。
画图包括画线段图、 树图 、 集合图 、 示意图
除了刚才介绍的几种图以外,孩子们
有的时候是没有任何
框框的,他们根据自己的经验,自己的思维的特点,可能画
出一些让我们老
师意想不到的、他所明白的一些图。就是孩
子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己画的图。因此我们特别提出<
br>来,作为教师要尊重孩子们,特别是当孩子们的示意图画出
来的时候,可能是非常的嫩稚的,可能
是非常不成熟的,但
是我们要很好地、认真地去挖掘他的思维价值,保护孩子们
创造的积极性。
多样化方法的呈现,让学生的交流成为可能,实现了
“经
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并能表达自己的想法。” 这
样的课程目标。
鼓励学生画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发展学生的画图意
识。尤其是学生自己画的富有个性的示意图,是学
生认知风
格的具体体现。
画图,不仅让学生思维外显,而且让教师了解学生的思维
水平,为学生间的相互交流提供了有力的支撑;画图在具体
形象和抽象数量关系之间架起了桥梁。
..
2.列表尝试
列表的策略,有时候我们也叫列举信息的策略
。在解决问
题的过程当中,我们将问题的条件信息用表格的形式把它列
举出来,往往能对表征问
题和寻求问题解决的方法,起到事
半功倍的效果。
尝试的策略,简单的说就是不知道该从哪
开始的时候,可
以先猜一猜来进行尝试。但是猜测的结果,应该是比较合理
的,并且要把猜测的
结果,放到问题中去进行调整。
多数情况下这两种策略同时使用。《鸡兔同笼》问题也是
运
用列表的方法,在尝试与调整中逐步逼近正确答案。
问题与策略之间不应该是一一对应的,解决同一
个问题应
该有多种策略,一种策略也应该能解决多种问题。
3.模拟操作。
模
拟操作是通过探索性的动手操作活动,来模拟问题情
境,从而获得问题解决的一种策略。学生是通过自己
探索的
过程,将需要解决的问题,转化为一个已知的问题来进行推
导性的研究。通过这种开发性
的操作的策略的训练,不仅能
够使学生获得问题的解决,而且在这个过程当中,也能培养
学生的
创造性思维。
..
如:甲乙两地相距 360千米
客车和货车同时从甲开出。
客车每小时行 60千米 ,货车每小时行 40千米
,客车到达
甲地后立刻返回,几小时与乙相遇?
用手势进行模拟;或动作模拟。学生明白做的路程是2
个 360千米 ;
4.
逆推
逆推也叫还原,就是说从反面去思考,从问题的结果一步
一步地反面去思考。在解决某
一个问题的过程当中,当你从
正面进行思考遇到了阻碍,碰到困难的时候,可以换个思路
从相反
的方向,即从问题的结果一步一步的往前推。
小结解决问题的策略:
“列表”; “
假设” ;“猜想尝试”; “模拟操作”;
“画图”;
“逆推”;“简化”等都是学生常用的解决问题
的策略。
问题解决的建议:
1.理解运算意义的基础上,学会分析数量关系。
2.注重恰当选择解决问题的策略。
3.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提高学生问
..
题解决的能力。
4.反思问题解决的过程及策略,逐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
意识。
5.
尝试用方程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义务教育阶段,通过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应用
数学的意识和数学思考与交流的能力,而不是将学生培养成
解决问题的专家。特别是要使学生认识到数学
本身是有用的,
促使他们碰到问题能想一想是否可以用数学来解决。
在这样
的思想指导下的应用问题的教与学 , 学生学会了真正意义
上的 “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学会了如何利用各种手段收
集和处理问题中隐含的信息,学会了如何从问题中
发现隐含
的数量关系,学会了如何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因而也就学
会了“举一反三”,获得了
初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
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
一、数据分析观念的内涵
1.
在实验稿《课标》中“统计观念”是核心概念,现在
为什么改名为“数据分析观念” 呢?
在《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关于统计学是这样定义:统计学
是关于收集和分析数据的科学和艺术。
的确,统计学的一个研究对象是数据,它是通过收集数据,
以及对数据的分析来帮我们解决问题
的。 在义务教育阶段
我们 处理的数据都是有实际背景的,正如课表组组长 史宁
中 教授
所述:“数据是信息的载体,这个载体包括数,也包
括言语、信号、图像,凡是能够承载事物信息的东西
都构成
数据,而统计学就是通过这些载体来提取信息进行分析的科
学和艺术。”
可
见,统计学的一个核心是数据分析,实验稿中叫统计观
念,现在叫数据分析观念,这两点并没有本质性的
不同,而
是用这样的语言更加点出了统计的核心就是数据分析让人一
目了然。
2.
数据分析观念的内涵
在课标当中,对于数据分析观念,有这样的描述:了解在
..
现实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应当先做调查研究,收集数据,通过
分析做出判断,体会数据中
蕴涵着信息; 了解对于同样的数
据可以有多种分析的方法,需要根据问题的背景选择合适的
方
法;通过数据分析体验随机性,一方面对于同样的事情每
次收集到的数据可能不同,另一方面说明只要有
足够的数据
就可能从中发现规律。数据分析是统计的核心。
3. 如何发展学生的 “
数据分析观念 ” ?
第一,就是让学生去经历这个数据分析的过程,体会数据
中蕴含的信息。
例如,清华附属小学 安华 老师执教的一年级《统计》。
安 老师为学生提供了四部动画片
,选出大家最喜欢看的一部
进行播放。学生的想法各不相同,这可怎么办呢?老师启发
学生自己
去想办法,让学生感悟到我们是为了解决问题而来
做统计的。统计什么?怎样统计呢?学生自始至终都在
思考
中,他们最先想到举手表决,却没有准确统计出结果,然后
又继续想办法,有的学生说站起
来这样数的更清楚了,还有
说在小组内去统计,然后我们再汇总,最后大家都统一到用
投票表决
的方法来统计。当数据统计上来以后,如何让学生
体会数据中蕴含的信息呢? 安 老师让学生利用数据
来推
断,看哪部动画片,要用数据来说话。恰巧当时这个班正好
有一个孩子是请假没来,老师提
出问题:如果这名同学也来
..
投票表决,还是去看“多啦 A
梦”吗?学生根据数据利用简
单推理也做出了判断。
第二,鼓励学生掌握数据分析的方法,根据问题的背景能
选择合适的方法。
例如,体育课上 11 名男同学 100 米 跑的成绩: 13 秒
2 17 秒 13
秒 5 15 秒 8 12 秒 17 秒 1 16 秒 7 15 秒 6
17 秒 16 秒
6 16 秒 7 。
平均数: 15 秒 6 ,中位数: 16 秒 6
(1)如果选择参加一项比赛,希望有一半的男同学可以
参加,选择哪个成绩作为标准?
(2)如果希望确定一个较高的标准,选择哪个成绩作为
标准?(答案不唯一)
(3)如果要确定一个标准,你如何确定?为什么?
第三,通过数据分析,让学生感受数据的随机性。
史宁中说:“统计与概率领域的教学重点
是发展学生的数
据分析意识,培养学生的随机观念,难点在于,如何创设恰
当的活动,体现随机
性以及数据获得、分析、处理进而作出
决策的全过程。”
..
例如:上学时间。
学生记录自己在一个星期内每天上学途中所需要的时间,
如果把记录时间精确到分,可能学生每天上学途中需要的时
间是不一样的,可以让学生感悟数据
的随机性;更进一步,
让学生感悟虽然数据是随机的,但数据较多时具有某种稳定
性,可以从中
得到很多信息,比如,通过一个星期的调查可
以知道“大概”需要多少时间。
为什么我们要
在统计概率教学中,把数据分析观念作为一
个核心概念呢?可以从标准解读中对核心概念的价值进行分<
br>析。
在标准解读中,提出了四个方面的价值。第一,它们是学
生在义务教育阶段数学
课程中最应培养的数学素养,是促进
学生发展的重要方面 ( 教育价值 ) ;第二,核心概念往往<
br>是一类课程内容的核心或聚焦点,它有利于我们把握课程内
容的线索和层次,抓住教学中的关键;
第三,核心概念本质
上体现的是数学的基本思想;第四,这些核心概念都是数学
课程的目标点,
也应该成为数学课堂教学的目标,并通过教
师的教学予以落实。
二、统计与概率的内容变化及主线分析
..
(一)新课标中关于“统计与概率”的内容标准
1.
《标准》中有关“统计与概率”的内容标准
..
2. 分析调整原因
“统计与概率”内容结构做了较大调整,使三个学段内容
学习的层次性更加明确。强调培养数据
分析观念,与学生的
现实生活联系得更加紧密。内容结构上,三个学段有较大的
差别。第一学段
内容大减少,只保留 3
条要求。主要是学会
分类、会进行简单的数据搜集与整理的;第二学段分为“简
..
单数据统计过程”和“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两部分,共 8
条;第三学段分为“抽样与数据分析”和“事件的概率两部
分”,共 11 条。这样调整的原
因在于,在实验过程中原来
第一学段对于统计与概率内容的要求,按照学生现有的理解
水平,学
习有一定困难,教学设计与实施有很大难度。同时,
在内容上与后面两个学段有很大的重复。因此,较大
幅度降
低了第一学段统计与概率内容的要求,对后两个学段的内容
也做相关的调整,如中位数、
众数等内容从第二学段移到第
三学段。这样使统计与概率内容在三个学段的要求上有明显
区分,
在难度上也表现一定的梯度。
(二)统计与概率的内容主线
统计与概率的内容主线,主
要包括四方面的内容,第一是
数据分析过程;第二是数据分析方法;第三是数据的随机性;
第四
是随机现象及简单事件发生的概率。这四条主线很重要,
我们常说教知识不仅仅要教给学生一颗一颗的珍
珠,还需要
把这些珍珠串成一条一条美丽的项链,显然主线就是串这个
项链非常重要的方面。
我们可以看到课标每个学段的第一句话,都是提出了有关
过程的要求,显然就成为了统计学习的
最主要或者最首要的
一个主线,《标准》在三个阶段都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在第
一学段中,提出
“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过程”;在第
..
二学段中,提出“经历简单的
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
的过程(可使用计算器)”。在第三学段中,提出“经历收
集、整
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活动,了解数据处理的过程;
能用计算器处理较为复杂的数据”。
从
三个学段的要求不难看到,首先过程都是重要的,第二
数据分析的过程可以包括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
,另外随
着年龄的差别,在要求上会有所差别,第一学段经历简单就
可以了,到第二学段稍微要
把描述分析数据提出来是这样一
个过程,为了使大家对这个过程,再加深理解,我们下面列
举标
准中的一个案例,来说明这个过程。
第一学段(《标准》例 19
):对全班同学的身高进行调
查分析。
从以下的数据中可以得到哪些信息呢?
第 1 小组 116 128 124 135 128 141
第 2 小组 129
130 134 127 134 138
第 3 小组 138 142 119 123
127 146
第 4 小组 119 137 136 138 150 152
第
5 小组 125 120 131 143 135 148
..
第
6 小组 138 132 147 139 148 139
[ 说明 ] 学校一般每年都要测
量学生的身高,这为学习
统计提供了很好的数据资源,因此这个问题可以贯穿第一学
段和第二学
段,根据不同学段的学生特点,要求可以有所不
同。希望学生把每年测量身高的数据都保留下来,养成保
存
资料的习惯。在第一学段,主要让学生感悟可以从数据中得
到一些信息。教学中可以作如下设
计:
( 1 )指导学生将全班同学的身高进行汇总。
( 2 )从汇总后的数据中发
现信息。比如,最高(最大
值)、最矮(最小值)、相差多少(极差),大部分同学的
身高是多
少(众数)等。在讨论过程中,括号中的有些名词
并不需要出现,但是希望学生体会数据所代表的意义。
( 3 )在整理中,可以让学生尝试创造灵活的方法。例
如,寻找最高,可以直接比较寻找,
当学生人数比较多时,
也可以分组寻找组内最高,然后在每组的最高中寻找最高;
在考虑顺序问
题时,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排序方法。例如,
先找到最小(大)的,然后在剩余的数中再找到最小(大)
的,依次将这些数按从小(大)到大(小)的顺序进行排序;
或者先固定一个数,拿第二个数与
之比较,然后取第三个数
与前两个数比较,根据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决定位置,这样
..
p>
继续下去,最后将这些数排序。无论学生的出发点如何,只
要思路清晰、排序正确即
可。
第二学段(《标准》例 38 ): 对全班同学的身高的数
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 说明 ] 在上面的例子中,已经引导学生对全班同学的
身高的数据进行初步分析。在这个
学段中,要求学生结合以
前积累的身高数据,进行进一步的整理,然后进行分析。整
理的目的是
为了便于分析,例如,条形统计图有利于直观了
解不同高度段的学生数及其差异;扇形统计图有利于直观
了
解不同高度段的学生占全班学生的比例及其差异;折线统计
图有利于直观了解几年来学生身高
变化的情况,预测未来身
高变化趋势。学生还可以讨论用什么数据来代表全班同学的
身高,自己
的身高在全班的什么位置。
教学设计时,可以关注如下要点:
( 1 )组织学生讨论
并明确画统计图的基本标准。如果
学生意见不一致,可以根据意见的不同把学生分组,各自画
出
统计图后进行比较。
( 2 )可以把几年来全班同学平均身高的数据画出折线
统计图,让
学生与自己身高数据的折线图进行分析比较。还
..
可以对男女生的身高数据进行分析和比较。
( 3 )组织学生讨论用什么
数据来代表全班同学的身高,
自己的身高在全班的什么位置。学生可以用平均身高作为代
表,用
自己的身高与平均身高进行比较;可以用出现次数最
多的身高作为代表(“众数”的意义),用自己的身
高与其
相比;也可以用班级中等水平学生的身高作为代表(“中位
数”的意义),用自己的身高
与其相比。学生只要能说出自
己的理由就可以,不需要出现“众数”“中位数”等名词(只
要求
教师理解,不要求给学生讲解)。
( 4
)虽然数据整理和分析的方法可以有所不同,但要
求分析的结论清晰,能够更好地反映实际背景。
第三学段: 比较自己班级与别的班级同学的身高状况。
[ 说明 ] 对于两个班级学生
身高状况比较,通常可以通
过平均值来判断,但有时候仅仅通过平均数是不够的,如果
一个班同
学之间身高差异很大,而另一个班同学之间身高差
异很小,即使前一个班的平均高一些,也不能说这个班
的整
体状况很好。因此,在判断身高状况时,不仅要看平均值,
还需要参考方差。
同样的一个内容,在不同的年级可以有不同的要求,第一
学段,要求的难度,就是在提取信息的数量上,
要求并不是
..
非常的高,关键是让他意识到,感悟到数据是信息,那么到<
br>了第二学段,显得这个要求又有所变化了,总之要让学生经
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
程,要亲自参与其中。
三、数据分析的方法
1.收集数据的方法
在收集数
据的方法中我们要把握这么几点:第一点就是我
们所涉及的数据,可能是全体数据,或者我们说总体数据
,
也可能是通过抽样获得的数据,抽样数据,在小学阶段,学
生收集的基本上都是总体数据。
第二个就是数据的来源,实际上是有两种,一种就是阅读
别人现成的数据,比如说报刊资料上等
等的数据,还有一点
就是需要自己的调查的数据,对于小学来说除了要看别人的
数据非常重要,
也要自己要做一些调查数据,在这方面很多
老师都有非常好的经验和设计好的例子,比如我看到一些课<
br>堂中,老师们引入了让一年级的孩子来统计换乳牙的情况,
或者让有些同学来统计看电视的时间等
等,值得注意的是如
果我们让学生去收集自己调查的数据,一定要教给他们一些
方法,比如说我
曾看到,有的学生并不知道什么叫乳牙,他
也不知道看电视的时间应该怎么统计,所以这样以来呢,报<
br>出来的数据就不够真实,是比影响统计的效果,那我们可以
..
安排一
些活动,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或者在家长的帮助
下,让他来去调查,这样会更好。
常用
的收集数据的方法包括这么几方面:调查的方法、实
验的方法、测量的方法、查阅资料的方法等等。总而
言之,
学生应该对收集数据的方法有一个比较丰富的体验,《课标》
无论在第一学段还是第二学
段都提出了这样的要求,比如说
在第一学段课标是这样说的,要了解一些调查、测量等收集
数据
的简单方法。那么有的老师说这两个好像也没有太大区
别,其实严格意义上都是学生自己去做,当然我们
可以这么
理解,调查就是学生去问问自己的同伴,那么测量呢,比如
说我们可以量量这个课桌有
多长,我们量量我们班的课桌大
体上都是多长,包括我们在前面举过的上学时间都可以理解
是测
量。在第二学段,显然又进了一步,要求学生能够自己
来设计简单的调查表,这跟第一学段相比有进一步
的提高,
而且能够选择适当的方法了,就不仅仅是了解了,在选择方
法中包括了我们说的调查,
可以做一些测量,还可以做一些
试验,比如说我们原来肯定做过的物理试验,或者说呢有的
课上
这样让学生做试验,反弹高度,就不同高度抛一个球,
肯定起始高度越高,反弹高度一般情况下都会高,
那么到底
是什么关系呢,这时候通过试验来获取一些数据。这三点都
是学生能够自己获得的。当
然我们也要让学生了解现成的数
..
据,也就是从报刊、杂质、电视等等媒体
中呢,有意识的获
得一些数据,那么总而言之应该对收集数据的方法有比较丰
富的体验。
2.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方法
当人们收集了一堆数据以后,这些数据往往看起来比较杂
乱,这就需要来整理数据,在不损失信息的前提下,对看起
来杂乱无章的数据进行必要的归纳和
整理,然后把整理后的
数据运用统计图表等直观地表示出来,并加以适当的分析,
为人们作出决
策和推断提供依据。
常用的收集数据方法包括调查、试验、测量、查阅资料等。
学生应该对
收集数据的方法都有比较丰富的体验。为此,《标
准》在第一学段提出“了解调查、测量等收集数据的简
单方
法”;在第二学段提出“会根据实际问题设计简单的调查表,
能选择适当的方法(如调查、
试验、测量)收集数据”“能
从报纸杂志、电视等媒体中,有意识地获得一些数据信息”。
在第二学段,学生将学习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折线
统计图等常见的统计图,并且能用它们直观、有
效地表示数
据。第二学段还将学习一个重要的刻画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
量——平均数。
统计图可以很直观反应数据,学生对统计图中数据的分析
..
以及预
测都是数据分析观念的重要体现。对于统计图的学习,
提出几点需要注意的:第一,不要急于引入正规统
计图的学
习,在第一学段《标准》要求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来描述
数据。第二,在描述数据的
过程中,使学生不断体会各种统
计图的特点,能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描述数据。
第
三,鼓励学生读懂媒体中的一些统计图表。第四,鼓励学
生从统计图中获取尽可能地有用信息。
这个问题也是大家普遍困惑的,到底引导学生从哪些方面
来“读图”呢?
Curcio (1987 ) 把学生对统计图的认识分为三个水平:
( 1
)数据本身的读取( reading the data
),包括用能
够得到的信息来回答具体的问题,这些问题图表中有明显的
答案。 (2)
数据之间的读取( reading between the data )。
这包括做比较 (
例如比较好、最好,最高、最小等 ) 和对
数据进行操作 ( 例如加减乘除 ) 。 (3)
超越数据本身的读
取( reading beyond the data
),包括通过数据来进行推
断预测推理,并回答具体的问题。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已经开始
重视鼓励学生尝试由信息来
进行预测。但是,在教学中还存在了一些误区。比如,曾经
有过这样
的案例:如图 2 ,教师鼓励学生根据某女生出生到
12 岁的身高,由此去预测这个学生 15
岁的身高(图 2 到
..
图 7 中纵轴的身高单位为厘米)。
有的学生(虽然是很少数)脱离了数据去进行“预测”:
“我觉得她应该能长到
190 厘米
,因为我希望她去打篮
球”。就是基于数据,学生也有五花八门的答案,有的说:
“ 8 岁到
10 岁长了 10 厘米 , 10 岁到 12 岁长了 24
厘米 ,照这个趋势 12 到
14 岁要长 30 多厘米,我估计她
到 15 岁要到 2 米 了”;有的说:“ 8 岁到
10 岁长了 10
厘米 , 10 岁到 12 岁长了 24 厘米 , 12 岁到 14
岁又
会回到长 10 厘米 ,我估计她到 15 岁快到 180 厘米
”;
还有的说:“到 12 岁就不怎么长了,我估计她到 15 岁差
不多 170 厘米
。”面对五花八门的答案,教师也觉得都有
道理,不知如何引导。
这里需要注意两点。第一
,预测需要基于数据。对于脱离
数据进行“预测”的学生,要引导他用数据说话,虽然这个
预测
也有可能,但可能性不会大;第二,有时候为了更合理
地预测,需要我们收集更多的数据。教师可以引导
学生思考:
..
几个学生的想法都有道理,但是要比较合理地预测,还需要<
br>我们掌握更多的信息,比如,可以收集曾经和她差不多情况
的人 15
岁的身高来帮助预测;或者把她与当地女生平均身
高进行对比,看看 12
岁与平均身高的对比情况,由此预测
15 岁与平均身高的对比情况。当然,无论哪种预测都不能肯<
br>定是正确的,但会比单纯依靠这个学生以前的情况进行预测
要合理。进一步,如果条件允许的话,
还可以鼓励学生实际
去做。在这样的思考下,一位老师做了如下的设计:根据统
计图来进行“三
次”预测。
第一次,教师呈现小婷(女生)出生到 12 岁的身高数据
(如图 2
),鼓励学生预测她 15 岁的身高。和前面叙述的
一样,学生基于这个数据给出了不同答案。
教师没有就此结束,而是给出了小婷 15
岁的身高,引起
学生的反思:“实际上,小婷今年已经 15 岁了,她的身高
是 168
厘米 ”,并得到图 3 。
..
在此基础上再鼓励学生预测小婷 18 岁的身高。学生发现
小婷 12 — 15
岁增长的幅度不大,由此推断 15 — 18 岁
增长的幅度也会不大。那么是这样吗?有的学生提出
可以找
一些和小婷情况差不多的女孩,看看她们 18
岁时的身高。
根据学生的想法,教师呈现了如下三个女生的身高(如图 4 ,
图 5 ,图
6 )鼓励学生进行第二次预测。
学生发现虽然她们的身高具体数值不同,但 15 — 18
岁
变化趋势却比较一致,增长的幅度都不大,由此可以预测小
婷到 18 岁很可能只比 15
岁时增长 2 厘米 左右,即她 18
岁的身高在 170 厘米
左右。还有的同学发现小婷的身高值
..
与图 6
所表示的女生比较接近,并且比这个女生略矮一些,
由此根据这个女生 18 岁 171 厘米
预测小婷 170 厘米 。
进一步,有的学生提出只有这三个女生的数据是否太少了,
不说明
一般情况,还可以收集更多的数据。于是,教师给出
了北京城市女生平均身高统计图(如图 7
),鼓励学生进行
第三次预测。
学生发现这组数据也有这个趋势: 15 到
18 岁的身高增
长的不多,由此预测小婷的身高是 170 厘米 左右。有的学
生则根据
15 岁时小婷的身高比平均身高多 6 厘米 ,由此
估计小婷 18 岁时也要多 6 厘米
,所以是 169 厘米 左右。
当然,这些预测也并不能保证一定正确。
以上“三次预测
”的案例是鼓励学生从数据中获取合理信
息的有益尝试,在实践中我们还需要更多的案例,以及如何鼓励学生有效获取信息的策略,这也构成了需要进一步研究
的问题。教学中应鼓励学生运用所学习的
方法,尽可能多地
从数据中提取有用的数据,并且能够根据问题的背景选择合
适的方法,而不是
单纯地名词、计算方法等的掌握。需要我
..
们根据问题的背景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总之,“统计学对结果的判断标准是‘好坏'”,而不是
“对错”。
3.关于统计教学的几点建议
(1)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感受统计的价值。
(2)教师要重视统计,并把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的
培养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
(3)切忌将统计的学习处理成单纯数字计算和绘图技能。
四、数据的随机性及简单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1.数据随机性的内涵
数据的
随机性主要有两层涵义:一方面对于同样的事情每
次收集到的数据可能会是不同的;另一方面只要有足够
的数
据就可能从中发现规律。
老师们存在这样的困惑:概率也是研究随机现象的,那么
为什么又提出数据的随机性呢?
对于这个问题, 史宁中
教授这样回答:我听了一些课,
老师们经常这样处理:比如对于掷一枚均匀的硬币,先得到
..
出现正面或反面的概率是 12 ,然后让学生通过反复掷硬币
去验证这个结果
。这里有两个问题。第一,一个硬币,先假
定它出现正面和反面的可能性是 12
,这是数学(或者称为
概率)。这个 12
是通过概率的定义得到的,不是依靠掷硬
币验证出来的。实际上,学生做了很多次实验也得不到 12
,
反而更加糊涂了。第二,运用定义的方式教学随机,不能很
好的培养学生的随机观念。需要指
出的是,我们赞成做实验,
赞成运用统计的思想来做实验。统计是通过数据来获取一些
信息,来
帮助人们做出一些判断。同样是掷硬币的问题,在
统计上就会这样设计实验:先让学生多次掷硬币,计算
出现
正面的比例(频率),然后用频率来估计一下出现正面的可
能性是多大。如果这个可能性接
近 12 的话,就推断这个硬
币大概是均匀的,这是统计的思想。
2.合理设计实验,体会数据的随机性
《标准》中提出了“体会数据随机”的想法,如何在
课堂
中设计合理的实验落实“体会数据随机”的目的呢?一个好
的切入点是对目前课堂教学中的
实验加以分析,看看哪些实
验的设计是合理的,哪些还需要进一步的思考和改进。
第一类:“验证”类
下面是一个五年级的课堂教学片段:
..
老师拿出一个盒子,盒子里有 9 个白球、 1 个黄球。如
果从中任意摸出
1 个球,可能是什么颜色的球 ? 摸到白球
的可能性有多大,黄球呢?
(
学生略做思考后交流。 )
生 1 :可能摸到白球,也可能是黄球。
生 2
: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是 910 ,因为有 10 个球,
其中 9 个是白球。
(大家都表示同意)
师 :
好,下面就请你们分小组摸球,记录摸球的结果,
验证一下大家的想法。
本活动的目的是验证摸到白球的概率是否为 910 ,如前
所述是不提倡的。因为学生完全可
以通过分析推理得到摸到
白球的概率,他们产生不了做实验的需求。如果做了实验,
摸到白球的
频率往往不是 910 ,学生反而产生困惑,当然
也体会不到数据的作用了。
第二类:“体会随机”类
看下面的一个二年级的课堂教学片段:
组织小组活动:盒子里有 3 个黄球、 3 个白球。每次摸
..
出 1 个,摸之前先猜猜你会摸到什么颜色的球 ? 每次你都
猜对了么 ?
活动结束时,老师询问 : 有没有每次都猜对的同
学 ?( 全班只有 2 人举手。 )
师 : 为什么我们那么多的同学都没有猜对呢 ?
(
此时,两个猜对的同学急于向大家介绍方法。 )
生 1: 黄球和白球摸在手里的感觉不一样 !
师 :( 饶有兴趣地 ) 真的吗 ? 让我们见识一下 !
生 1:(
摸出一球,没看前猜测 ) 黄色 ! ( 拿出后是白
色,生 1 低头坐了下去。 )
师 : 怎么不试了 ?
生 1 :没有信心了。
师 : 怎么就没有信心了
?
生 1: 摸在手里分辨不出来 .
生 2:
我发现了,如果第一次摸出来的是黄球,第二次就
猜是白球,是交错出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