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
建军节是几月几日-快乐的元旦
如何上好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
数学活动课是以兴趣为“内核”,以数学知识为载体的一种自主性实
践活动。学生根据兴趣
爱好通过接触自然、社会,运用课堂上学来的数学知识,经过观察、操作、实验、
调查、推
理等活动,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激发学习数学知识的热情。有了兴趣,枯燥的数字变得趣味盎然,被动的接受变为主动的探索,兴
趣贯穿于
数学实践活动的始终。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熏陶感受,触发动机——诱趣
1、活动有趣
数学实践活动是以学生为“主”教
师为“辅”探究性活动,师生(尤其是学生)以什么样的
心境进入,是活动取得效果的前提。良好的心境
来自于对活动的认识,认识水平的高低决定
激起愿望的层次。在充分尊重学生的前提下,向学生讲授实践
活动的意义,适当的介绍一些
有关数学发现与数学史的知识,丰富学生对数学发展的整体认识,同时包括
参与活动所必需
的心量品质、思维、意志等,使他们获得感受,触发参与动机,诱发参与兴趣。
作为教师应首先树立起师生平等的观念,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活动前教师通过讲数学家的
故事、开展
“数学大观园”以及“生活中的数学”小调查等活动进行数学氛围的熏陶。深入
学生中间,以饱满的热情
、良好的情绪和真诚的微笑面对每一个学生,想他们所想,急他们
所需,让学生感到你很和蔼可亲,从而
拉近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为学生“无拘无束”
的投入到数学实践活动中提供了精神上的准备。
2、互动有趣。
尊重学生要正确处理学生的自主选择、主动实践。实践活动是教师与学生合作
开发与实施的。
教师和学生既是活动方案的开发者,又是活动方案的实施者。对于学生的选择存在不妥的
地
方不能呵斥、全盘否定,打消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而应该因势利导,优化组合,让他们的选
择
为你所用;再次是客观地分析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现有的数学认知水平,尊重、理解、
宽容每一个学生
,正确预测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错误”(由于兴奋而产生的一些过激的行
为与语言或知识点上的一点小
错误),尊重活动中学生个性的张扬,关爱每一个学生。在这
样一个民主、宽松、和谐的活动环境中,学
生参与数学实践活动动机的形成,参与兴趣的诱
发水到渠成。以“趣”引路,以情导航。
二、确立课题,设计方案——引趣
学生有了参与数学实践活动的兴趣,作为指导者、领航员的
教师应该抓住学生兴趣的兴奋点,
进一步引发。引发兴趣的基础便是依据一定的课题设计一定的活动方案
。课题确立、方案设
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影响学生兴趣的进一步引发。
因
此,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倡导学生对活动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实践为前提,确立课题,设计
方案。课题的确
定立足于学生日常的生活实际,立足于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从最能引发学
生兴趣的活动入手,方案设计
要有童趣,富有儿童化,充分挖掘本地的资源,体现特色。以
班级为单位成立“数学实践活动小组”,建
立活动组织网络,由学生自己出谋划策,尽量发
挥集体的聪明才智,方案的设计应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体现一定的开放性,这样,学生在
确立课题、设计方案的过程中,参与数学实践活动的兴趣得到进一步引
发,在他们的内心深
处萌动着“我想参加,我想研究”心理氛围。如以家庭为背景可开展:“我帮爸爸铺
地砖”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实际应用)、“家庭的一日开支”(计算能力的培养)、“篱笆与围墙”
(长方形、正方形周长与面积的应用)、“小小建筑工程师”(培养估算、预算能力、空间想
象
力)、“今天我来学包装”(表面积的运用)等;以学校生活为背景可开展“我为班级修桌
凳”(三角形
的稳定性)、“水电费中的数学问题”(计算能力)、“我为学校绘地图”(比例运
用)等;以社会生活
为背景可开展“十字路口学统计”(数据的收集、整理、统计)、“鸽场
的发展规模”(
统计、整理、计算)、“设计路线去旅游”(学会观察、比较、计算)„„
三、搭台唱戏,进入角色——激趣
课题确立好,方案设计好,接下来便是让学生搭台唱戏,进
入数学实践活动的角色。笔者认
为:实践活动犹如比演电影,好的剧本需要好的导演,更需要好的演员,
方案如剧本,老师
如导演,学生便是那必不可少的演员,导演“导”的水平高低影响“演员”的最佳发挥
,而
导的水平则体现在是否为“演员”创设一定的情境,激发他们的兴趣,使他们如临其境进入
角色,忘记一切,尽情的徜徉在数学实践活动的乐趣中。情境的创设可采用生动的语言、恰
当的比喻、直
观的演示、形象的画图、启发性的提问、逼真的活动场景等。可将实践活动采
用小品、文艺联欢等形式表
现出来。如开展“我为爸爸铺地砖”活动时,教师扮演爸爸,由
“爸爸”出问题,“儿子”(由学生扮演
)帮助解决,地砖用塑料泡沫制作,颜色鲜艳、规格
不同,利用教室“划”出不同的房间,并要求在尽可
能省钱、省材料、省时间的前提下,让
学生自找成员,自选材料,最快、最佳的完成“任务”;开展“我
为学校绘地图”活动时,
准备一些皮尺、细线、白纸、计算器等物品,比一比看谁的地图准确、具有一定
的美感;在
“测量身边不规则物体”,学生自己准备一些不规则的物体,以及测量用的细线、尺子、玻<
br>璃杯,让学生自由想象,充分发挥;如调查学校一日水电费时,可启发:在你们的学习生活
中,你
们离不开什么?我们学校一日能用多少水、电呢?一日的水电费你能猜测出有多少?
活动前收集有关水方
面的数据;如开展“今天我来学包装”,活动前让学生收集十个空烟盒,
将十个空烟盒包装,设计包装方
案,怎样才能节省包装材料?„„这样通过音响氛围的渲染
(活动背景音乐)、色彩的刺激(活动场景的
布置、教具的颜色),调动他们的感官,多方面、
全方位的为学生提供施展本领的舞台,活动时教师应随
时观察学生的兴趣动向,并注重与学
生的情感交流、增强心理合作,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适时调整活
动内容与组织策略,最
大限度的激发学生自由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欲望,使他们有效地把耳、目、脑、口
、手利用
起来,乐此不疲。使兴趣升华,达到最高潮。
四、探究发现,体验成功——撷趣 <
br>随着活动的不断深入,学生在活动中形成了“知识经验——解决问题——知识经验”良性循
环。已
有的数学知识在活动中不断应用,并与新的知识不断结合,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不断思考,在思考中
探究发现,在探究发现中获得乐趣,体验成功。倡导团体协作精神,发
挥集体的力量,加强小组间的合作
与交流,提高活动成功的概率。可通过“想一想、做一做、
看一看、议一议”等要求,开展探索与交流,
在探究发现中体验成功。如“我为学校绘地图
“,可采用小组化合作,可分成测量组、记录组、统计组、
绘图组等。让他们各显神通,各
展其能,每人都能体验成功。因此,成功感对于每个活动中的每个学生来
说是很重要的,它
是学生对成功的感悟,也是衡量学生参与投入实践活动程度的重要标志。活动中,教师
尽可
能激发学生的成功感,并艺术的利用成功感,帮助其实现“主动参与——体验成功——主动
参与”良性循环,使学生主动探究发现的乐趣得以持续保持。活动中,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
给予更多的期
望与鼓励,根据活动开展的环节不失时机的使用肯定性评价性语言,努力让每
位学生都能体验成功带来的
快乐,使他们兴奋不已,回味无穷。活动结束后,教师还要带领
学生对获得的成功进行采撷,如让每个学
生写“数学实践活动日记”、设计“我的数学生活”
手抄报、建立“数学八宝囊”、“成功资料贷”、“
快乐收藏夹”,举办“数学实践活动成果展”,
有条件的可鼓励学生设计“数学实践活动专题”网页,对
学生参与的活动过程拍照留影,建
立“数学实践活动撷趣摄影集”,永久保存他们获取成功一瞬间,使他
们今后一看到照片就
会有一种自豪感、成功感。为他们参与下一个数学实践活动坚定了信心。
总之,兴趣是数学实践活动取得成功的法宝,没有兴趣支撑的实践活动是无本之木,无源之
水。笔者认为
诱趣是前提,引趣是基础,激趣是关键,撷趣是根本。可谓“数”山有路“趣”
为径,学海无涯“乐”作
舟
数学,传统意识中大家都认为是前人总结出的数学知识在课堂中的传授。而今日的
数学却完
全刷新了人的观念,呈现在课堂中的是一种综合性、实践活动中的数学。《数学课程标准》设置了“实践与综合应用”的领域,这个领域反映了数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要求,为学生提
供了一种
实践性、探索性和研究性学习的渠道。其目的是让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经过自主探索和合作
交流,解决与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的、具有一定挑战性和综合性的问题,
以发展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
对“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内容的理
解,体会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实践与综合
运用这部分内容注重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在
已有知识体验的基础上,从所熟悉的现实生活中发现、选择
和确定问题,主动应用知识解决
问题的学习活动,体现了一种现实性、问题性、实践性、综合性的学习过
程。
一、 活动内容来源于生活
观察、操作、实验、调查、推理等实践活动非常广
泛,教学时应结合教材内容和实际情
况,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生产中选择和确定活动的内容。
1、活动的内容应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一方面,生活中的数学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再
运用
到他们的现实生活中;另一方面,学生用现实的方法学习数学,把数学知识应用到自已
的生活中去,并体
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乐趣。如:结合二年级下册1—4单元
内容,自编《快乐的一天》综合
实践活动。选取同学们熟悉的淘气、笑笑和机灵狗贯穿课的
始终。以星期天搬了新家的笑笑请淘气和机灵
狗到新家做客为情境,展开综合实践活动内容。
先是设疑:爸爸和妈妈要加班,淘气怎样去笑笑家?引发
学生动脑思考——如何独立解决日
常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又巧设路线图,通过“什么时间能到?”“笑笑
家的位置”,“淘气和
机灵狗谁说的更有道理?”问题的设计,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时间、方位等数学知
识的深刻
认识;再通过“买饮料”、“猜一猜”等生活实际场景的设置,让学生积极利用已有的生活经<
br>验和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因此,教师应选择在学生身边发生的,或学生需要了
解的、
熟悉的事物作为实践活动的主题,通过对这些事物中蕴涵的数学问题的研究,让学生
充分了解数学在各行
业的应用价值,感受到生活中处处充满数学,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
2、活动的内容要结合学生的知识经验。结合学生知识经验的活动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思考性和可操作性。教学中可结合教材的有关内容,安排相应的活动。《最喜欢的动画片》
一课,通过创
设“最喜欢哪部动画片”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对新问题的探
究——用调查、统计的方法
看看同学们最喜欢哪部片子?让学生当小小统计员、小小书记员。
通过互动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
实践能力,改变学生学习数学的方式,把解决问题和
绘制条形统计图结合起来,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索、
解决数学问题、发现数学规律,使学生
体会学习统计的必要性,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转变教
师角色,鼓励学生的自我
创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既在活动中掌握了统计的知
识,又了解
了统计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二、 活动课型灵活多样
1、 游戏类活动课:将数学知识、实践活动与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结合。如学生学了
10以内的加减法
后,设计数学乐园活动,让学生通过乘坐专列进入愉快的旅途中,从拍手
游戏到动物闯关、数学超市、采
智慧果等。这些素材都来源于学生生活,给学生以赏心悦目
之感,充分感受数学的乐趣,极大地提高学习
数学的兴趣与信心。例如:扑克牌,是孩子们
从小就熟悉的一种游戏工具,孩子非常乐于同伙伴们打扑克
。《快乐的一天》就安排了“算
24点”的游戏。学生从熟悉的扑克中,探索出这小小扑克牌中的无穷的
数学问题,即练习
了混合运算,又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2、实践性操作课:操作是智
力的起源、思维的起点,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
因此,尽可能多的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
通过拼、摆、折、量、画、剪、说等活动,调
动学生多种感官协同发挥作用,促进学生对
数学知识的理解。例如《神奇的莫比乌斯圈》这
一内容孩子们是生疏的,对他们来说直接传授结论,显然
孩子们是无法深刻理解的。这样就
通过孩子们的剪、贴,在动手做中学会将长方形纸条制成一个神奇的莫
比乌斯纸圈。在操作、
实验、论证后得出结论。这一科学的环节,在其“魔术般的变化”中感受数学的无
穷魅力,
拓展数学视野,进一步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
3、综合性实践课:结合实际教学
,教师积极组织并鼓励学生参与社会调查、社区活动,
既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与实际相联系,使知识
得到扩展和延伸,又有利于学生问题意识、
数学意识、创新意识的培养。例如《回收废电池》一节课,课
前让孩子们调查回收废电池的
原因、意义,如何处理废电池。课上得出结论,并设计自已回收废电池的计
划。课后实施计
划,再总结,这样即了解了环保方面的知识,又运用了数学知识,设计方案、统计、得出
结
论体现了知识的整合。
4、问题性探索课: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学生自已去
发现。因为只有学生本
人发现或创造出来的知识,理解最深,掌握最牢。如结合学校活动让学生研究“春
秋游中的
数学问题”,讨论“一滴水的作用”,为教师设计“旅游方案”等小课题研究,放手让学生去<
br>观察、合作、交流,主动去探究旧知,进而培养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例如在“春节联欢
会”召
开之际,让学生们分组设计活动方案,做好预算,调查大家喜欢的节目等等,这一实
践活动的本身就蕴藏
着许多数学问题。
总之,今天的数学课,我们决不能只是重视传授给学生们结果,更要侧重于学生
们的实
践综合应用的能力,重视发现、探索、实验、得出结论的全过程。在实践活动中发现数学、
掌握数学、理解数学、应用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