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要给学生教什么
端午节送什么好-优秀班干部主要事迹
小学数学要给学生教什么
数学教育的真谛是什么?这是我们多年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的问
题。总的说来,数学教育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着眼于学生的未来。
具体地说,数学教育有尊重
和确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要引导
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要培养学生对问题主动探索、独立思考的积
极态
度,要引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而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使
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发展智
力,培养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要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
考,学会发现、分析、解决问题, 最终达到“会学―乐学―学会”的
良性循环。为此,小学数
学要给学生教些什么,我认为以下方面尤为
重要。
一、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引导。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是学生以后续学习的基
础,也是养成教育的重要内
容。老师要根据学科特点和小学低、中、
高段学生年龄特点,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低段应注重
引导
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认真听课的习惯,善于观察动脑的习惯;
认真学习的习惯,及时
认真完成作业;中段应注重于养成极积思考,
认真解答的习惯,以及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习惯;高段应
注重于养
成善于探索,有条理的准确表达,学会自学的习惯。
二、培养学生适合自己的良好的学习方法。
良好的学习方法是发展学生智力,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
途径,教
师要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学习方法。如:①求教与自学相结
合
,即在学习过程中,既要争取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但是又自己主动
地去学习、去探索、去获取,应该在自
己认真学习和研究的基础上去
寻求教师和同学的帮助;②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即在学习过程中,对
课本的内容要认真研究,对每一个概念、公式、定理都要弄清其来龙
去脉、前因后果,内在联系,以及
蕴含于推导过程中的数学思想和方
法。在解决问题时,要尽量采用不同的途径和方法,不断变通的学习<
br>方法;③学用结合,勤于实践,即在学习过程中,对所学理论知识,
要在更大范围内寻求它的具体
实例,使之具体化,尽量将所学的理论
知识和思维方法应用于实践;④既有模仿,又有创新。模仿是数学
学
习中不可缺少的学习方法,但是应该在消化理解的基础上,开动脑筋,
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⑤及时复习,增强记忆。课堂上学习的内容,
必须当天消化,要先复习,后做练习。复习工作必须经常
进行,短期、
长期都要兼顾。⑥总结与积累。即在学习过程中,应注意总结听课、
解题中的收获
和体会。教师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探索学习方法,
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注重培养学生良好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学生最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是从学数学开始的
。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灵活性,深刻性等思维品质的好坏对学生学习数学至关重要,良好的
思维
品质对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很大好处。
教学中,根据年龄特点,以具体思维锻炼
为基础,适当进行形象、抽
象、逻辑等思维培养培养,培养学生创造、构造,发现数学的那种精
神。如:①创造学习情境,促进学生主动思维。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
学习的积极性,抓住
时机,创造情境,把学生的情绪引进与学生内容
有关的情境中解发学生探求的迫切愿望,让他们主动动脑
思考,动口
表达,主动地获取知识;②变换思考角度,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围绕同一问题,
让学生不断变换角度去思维,拓宽思路(解法多样化),
并让学生对比分析,选择最优方法解决问题,达
到培养学生思维灵活
性的目的;③通过多种训练,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④在概念、图
形、公
式,规律——法则等的教学中,根据知识特色,注意新旧知识
的衔接,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如利用实物
模型,画图等方法来培养
形象思维; ⑤加强数学语言训练,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大纲指出:“逐
步培养学生能够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比较完整地叙述思考过程。”
因此,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是对学生进行数学语言训练和发展
思维的重要环节。
总之,要给学生树立一种信心,当他需要某一数学工具时,知道如何
去发现并掌握这一工具。
四、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好的老师不是在教数学,而是激发学生去学数学。通过
教学能够激发
学生强烈的学习需要与兴趣,教学内容能够丰富学生经验系统。在教
学中耐心低引
导学生去观察,让学生发现各种各样的形、数的机会,
以及几何,算术,概率的基础。通过教学中数据,
推理,观测的示范,
自然地把学生引向数学。
教师教学中要给学生足够自主的空间,使学生获
得积极的,深层次的
体验和感情,使学生心灵产生深刻的震动,使学生获得学习的动力。
五、提高运算速度与准确性,培养思维敏捷性,保证高效思维。
计算是数
、理、化等理科的基础。计算速度的快慢,直接影响思维的
发展。所以通过提高计算速度,从而培养学习
思维的敏捷性,为学生
良好的逻辑思维打下基础。可以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心算,抢算游戏,
限时
计算等形式,提高计算速度,并有意识培养学生的简例运算能力
和巧算能力,让学生在计算中自觉运用。
这样不但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既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还可培
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促进
思维发展。
六、掌握必要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知识学习分为两方面
:一个是表层知识即所学的概念、性质、
法则、公式、公理定理基本知识,这些是学习数学的基础,是学
好数
学的必备知识。
而在学习这些必备基础知识时,又有意识地向学生渗透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概念、公式、法则、定律的理解,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
能力,又能使学生思维产生质的飞跃。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那么,要想学好数学、用好数学,就
要
深入到数学的“灵魂深处”。 小学数学中常见的数学思想方法有:转
化思想、集合思想、数
形结合思想、函数思想、符号化思想、对应思
想、分类思想、归纳思想、模型思想、统计思想等。在小学
阶段学好
这些数学思想方法的同时,也能为初中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打下较好
的基础。
教师教学中要重视智力因素的核心作用,不断提高学生的智力水平,
充分挖掘学生的数
学学习潜能;又要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动力、定向、
维持、调节、控制和强化作用。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
中,应多让学
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断,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
用自己的角
度去思考,用自己的方式去学习,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
用自己的经验去发现……学生获得发展时,那豁
然开朗、怦然心动、
悠然学会的神情是多么地有成就感。
小学数学教师应努力帮助学生树
立远大的理想。培养良好的习惯,
培养深厚的兴趣、磨炼顽强的探究精神和意志,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思<
br>维方法,以激发学生为数学拼搏的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