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对小学数学的影响
公司简介怎么写-公司档案管理制度
生活对小学数学的影响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生活即教育”。新的《
数学课程标准》十分强调
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
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
正成为教育。因
此数学教学生活化是加强学生实践能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必要途
径。
一、贴近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人们总是对自己熟悉的人和事感兴趣,所以教
学中如果以学生熟悉的生活为
素材,引入生活的情境,能使学生感到数学是可亲可近的,逐步产生求知的
欲望,
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数学活动中。
例如,教《圆的认识
》一课时,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车轮为什么是圆形
的?做成别的形状行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
被这个司空见惯但从没想过的
问题深深吸引住了,他们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有的说:“别的形状不行,
因为
无法滚动,只有圆形无棱无角,好滚动,而且滚动起来平稳。”有的反驳说:“椭
圆形也可
以,推土机、挖土机履带的外形就是椭圆形的。”“是呀!既然椭圆形也
可以,那为什么汽车的车轮不是
椭圆形而是圆形的呢?”我趁势追问,学生在高
涨的学习热情之中,思维状态也变得异常活跃起来,“椭
圆形做车轮的车子笨
重”“椭圆形车轮的车子跑不快……”学生的回答一个接一个。“那么使圆形车轮行
驶既快又稳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我继续逼问学生,在学生充满迷惑与期待的
眼神中,学习又
开始了……
二、联系生活,增强学习数学的趣味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
》明确要求:“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经历数学的过
程。”通过数学问题生活化,
让学生深刻体会数学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是解决生活问题的钥
匙。
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学习数学的趣味。那么,如何解决学生的这种恐惧
心理呢?其
实只要把学生置于现实生活情境中,变“课堂教学”为“课堂生活”就能
化“难”为“易”,达到良好的
教学效果。
如:一个数加上或减去整百、整千数的速算,可以利用学生买东西的生活经验去发现和理解算法。教师可模拟这样的生活情境:妈妈到商店买球鞋,身上有
123元,每双球鞋
99元,妈妈可以怎样付钱,还剩多少元?学生想出了多种方
法,其中有的借鉴买东西时“付整找零”的
经验得出付出100元,再用23元加上
找回l元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抽象出123-100+1的算式
。这样,利用学生已有生
活经验,探究出算的方法,让学生在经历生活历程中感悟数学,建立数学中凑整
简算的思想,实现了学生以自己的方式自主建构的目的,培养了学生从数学的角
度观察生活的意
识,提高了学生以生活经验理解数学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