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中小学数学知识的衔接
2016年高考作文题目-元旦晚会主持稿
如何做好中小学数学知识的衔接(注重中小学知识衔接,实施有效课堂教学)
学生从小
学到中学主观上虽然都存在着一种求知的良好愿望,但客观上也存
在着很多不适应的地方,教材难度大了
,学科门类多了,教学方法变了,而且管
理方法也有所不同,学生再以小学的学习方法就很难适应中学的
学习了,有的学
生常常因此而掉队。如果不能引导学生过好这一关,不注意采用适合由小学到中
学这个过渡的特点的教学措施和方法,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丧失,成绩就会大
大退步。因此,做好中小
学的衔接教学尤为重要。
提出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不如说做好教学的连续性和统一性工
作。课程标准
在内容标准及各学段课程实施建议等方面作了系统的分析和阐述,为教师呈现了
一
个连贯发展的数学教学过程。下面我主要从教学内容方面谈谈自己的一点想
法。
一、内容上的衔接
七年级数学涉及的数、式和方程内容与小学数学中的算术数、简易方程、算
术应用题等知识有关,但比小学内容更为丰富,抽象,复杂,在教学方法上也不
尽相同。
1、引入负数,区别有理数与算术数
小学数学与中学数学的衔接,算术数过渡到有理数是一大
转折,而负数的引进尤
为关键。在进行负数的教学时可以通过多举些学生熟悉的实际例子,使学生了解<
br>引入负数的必要性及负数的意义.例如,如何区别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这两个具
有相反意义的量,
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和吐鲁番盆地的海拔高度是具有相反意
义的量等等,让学生了解解决具有相反意义
的量的问题必须引入一种新的数——
负数.进而让学生理解有理数是由两部分组成:符号部分和数字部分
(即算术
数).这样,对有理数的概念的理解,运算的掌握就简便多了.小学学习过的运
算加上
中学学习过的“符号”确定,只要特别注意符号的确定,那么有理数的运
算就不成为难点。
2、引入字母,实现由数到式的飞跃
从小学数学的特殊的、具体的数到中学的一般的、抽象的
代数式,这是数学思维
上的一次飞跃,因此,在教学时,要逐步引导学生过好这一关。首先要让学生理<
br>解引入字母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字母表示数的优点:简单明了,方便研究问
题和解决问题。可
以列举小学学过的例子,如:加法交换律a+b=b+a;乘法交换
律ab=ba及一些公式如速度公式
v=st.正方形周长公式L=4a等等。再者要加深
对字母a的认识,许多学生由于对字母a表示数的
意义理解不透,经常错误地认
为-a一定是负数。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要让学生弄清楚符号“-”的三种
作用.①
运算符号,如5-3表示5减3,2-4表示2减4;②性质符号,如-1表示负1,
5+(-3)表示5加上负3;③在某个数前面加上“-”号,表示该数的相反数,如
-3表示3的相反
数,-(-3)表示-3的相反数,-a表示a的相反数.因此 a
表示有理数,可以是正数,可以是负
数,亦可以是零.即包括符号和数字,这样,
学生才能真正理解a,-a所包含的意义。
3、算术解法与代数解法
在小学解决应用问题采用算术解法,而中学需用代数解法(列方程)
.算术解法是
把未知量放在特殊地位,设法通过已知量求出未知量;而代数解法是把所求的量
与
已知量放在平等的地位,找出各量之间的等量关系,建立方程而求出未知量.另
外,算术
解法较强调套类型,而代数解法则重视灵活运用知识,培养分析问题和
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思维方法上
的一大转折.但学生开始往往习惯于用算术解
法,而对用代数解法不适应,不知道如何找相等关系.因此
,在教学中必须做好
这方面的衔接,让学生明白有些问题用算术解法是不方便的,最好用代数解法,只要找出相等关系,用等式表示出来就列出了方程,再利用解方程的方法,就可
以求出未知数的值.
二、教法上的衔接
1、承上启下,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
七年级数学前三章的知识“
基本的几何图形”“有理数”及“有理数的运算”是
以小学数学中的几何知识和代数知识为基础的.是对
小学数学知识的比较系统的
归纳与复习,但本部分内容又是从初中数学学习的客观需要出发的,不是小学
知
识的简单重复.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发挥本章承上启下的作用,搞好新旧知识
的衔接.
2.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因材施教,改进教法.
(1)循序渐进
学生进
入中学后,需逐步发展抽象思维能力.但七年级新生在小学听惯了详尽、
细致、形象的讲解,往往对中学
的教学法很不适应.因此,教学过程中,不能一
下子讲得过多、过快、过于抽象、过于概括,而仍要尽量
地采用一些实物直观教
具,让学生看得清楚,听得明白,逐步由图形的直观、语言的直观和文字的直观<
br>向抽象思维过渡.
例如:讲解相反数的概念可采用如下顺序
A.先观察这些数字的共同特点。
B.再观察这几组数字本身的特点:只有符号不同.
C.引导学生自行得出相反数的概念.
(2)前后对比
在七年级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恰当地运用对比,能使学生加快理解和掌握新知识.
例如,在学
习有理数的运算时,与他们在小学学过的算术数的运算对比着讲解,
既说明它们的相同点,更要指出它们
的不同点,揭示各自的特殊性.这样,有助
于学生尽快掌握有理数的运算法则,同时避免与算术数运算的
有关知识混淆.
(3)开拓思路
七年级学生考虑问题较单纯,不善于进行全面深入的思考,
对一个问题的认识,
往往注意了这一面,忽视了另一面,只看到现象,看不到本质.这种思维上的不成熟给科目成倍增加、知识内容明显加深的初中阶段的教学带来了困难.因此,
在教学中,要多给学
生发表见解的机会,细心捉摸其思考问题的方法,分析其产
生错误的原因,启发学生遇到问题要认真分析
,不要轻易下结论。
例如:学生往往误认为2a>a,理由很简单:2个a显然大于1个a,忽视了a
包含的意义,a表示有理数,可以是正数,负数或零,从而造成了错误。
三、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衔接
刚从小学升上七年级,小学里的许多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应
该继续保持.如:
上课坐姿端正,答题踊跃,声音响亮,积极举手发言等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不但是初中阶段学习上的需要,还会使学生受益终生,但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需要教师的指导。教师
应该向学生介绍初中数学的特点,帮助学生从形象思维过
渡到抽象思维。
例如:“平行线”的
教学,在学生初步理解平行线的概念后,就要研究这个
定义的要害词:(1)在同一平面
内;(2)不相交;(3)直线中的“直”。假如掉
其中的一个,将出产生怎样的情况?这样,经常由正
到反,由反到正的思考,不
仅强化了这一概念中的三个要求,同时正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了正确的表象,
加
深了对概念的理解。
总之,从小学进入中学学习,是每一个学生在生理上、心理上、知识上
的一
个较大的跨越,而我们每一位七年级的教师都在这个跨越中起着桥梁的作用,帮
助学生顺利
的完成由小学到中学的衔接,对帮助学生建立完善而有序的知识结构
和高效化学习方法有促进作用。 <
br>处理好小学数学教学和中学的衔接,关键是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小学数学
内容实际,设法同相关
的中学学习内容建立联系,相应地渗透,尤其要把握好衔
接的“度”,过早过深反而“欲速则不达”。就
内容标准和过程性目标来说,相互
交叉的焦点是数学思想和方法。小学教材中已经蕴含着集合,对应、数
形结合、
化归、方程、极限等数学思想,在小学阶段学生认识了分析法、综合法、归纳法
等逻辑
学中的方法,又初步感知了“建模法”这一数学中的常用方法。这些数学
思想和方法,都是中学教学的重
点和难点,在小学阶段应适当加强和渗透,树立
数学思想的雏形。让数学思想方法在与知识能力形成的过
程中共同生成,也让学
生今天的数学学习不仅是学习旅途中的一个驿站,更是指导学生中学甚至是终身<
br>学习的一盏领航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