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式教学模式在英语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燕窝的营养价值-再就业
龙源期刊网 http:
支架式教学模式在英语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作者:卢丽红
来源:《教育周报·教研版》2017年第03期
支架式教学是指围绕某学习主题,为学习者提供一种概念框架(即搭建一个便于登攀的脚
手架),一个模
拟的真实情景,然后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中(即概念框架中的某个节
点),让学生独立探索,并且
进行小组协商、讨论,使学生自己在概念框架中不断提高,并最
终通过支架把调控学习的任务逐渐由老师
转移给学生自己,最后撤去支架。从而使教师通过概
念框架把学生的认知发展从一个水平引导到另一个更
高的水平,就像沿着脚手架那样一步步向
上攀升,教师的作用是尽可能的完善这种辅助和引导学生学习的
模式,有利于初中英语教学水
平的提高。“支架”作为一个完整的概念体系,可以将支架式教学模式分为
以下几个部分:
一、搭建支架——围绕特定学习主题,建立概念框架
教师可以根据每一单元课题的具体内容.遵循“最近发展区”理论建立概念框架。由于不同层
次学生现有
发展水平及潜在发展水平不同,换句话说是存在不同的“最近发展区”,支架式教学
模式根据学生各自的
水平搭建不同层次的概念框架。教师可根据不同层次学生应掌握的单词量
和词组量来选取适当的教学内容
和资料,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文字、声音、图像等信息进行
处理,形成图、文、声、像多元因素互动的
的课件,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进入情景——将学生引入一定环境氛围之中
教师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可
以促进学生知识的吸纳和兴趣的培养,能够在轻松自
然的氛围中获得知识能力的提高。例如Unit 4
Wild animals这一单元内容因为充满趣味性,使
得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师可适时
合理的利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如由生动活泼的
flash歌曲引出本课话题,在话题讨论时,教师用
课前做好的动物视频片段,让学生进入情
境,切实感受到伤害动物的危害,激发他们保护动物的欲望并且
调动发言的积极性。同时学生
根据自己的想法和思路积极发言时,良好的课堂气氛就出现了。
三、探索阶段——争取学生独立完成任务
在初中英语支架式教学中,教师应尽最大可
能地为学生提供支持,帮助学生顺利掌握学习
技巧,随着学习的深入,教师可以逐渐减少指导。教师要鼓
励学生独立探索,具体包括对阅读
文本的体裁分析,段落、结构,主旨等。教师要让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
索、认知主体的角色。
在探索过程中,教师要适当提示,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寻求解决困难的途径,从而
独立解决困
难。这样在开始的时候教师的引导和帮助可以多些,以后要逐渐减少并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
最后争取做到无需教师引导,学生自己能在概念框架中继续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