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为什么要贴春联寓意是什么
我得到了锻炼-英语演讲稿
春节为什么要贴春联寓意是什么
在中国历史文明中,庆祝春节的习俗很多
,至今在民间尤其是农
村中保存最广的习俗当是帖春联和贴门神。那么知道春节为什么要贴
春联
吗?今天, 为大家推荐春联的原因和正确贴法。
春联(The Couplets of the
Spring Festival ),读作chū
nlián,也叫“春贴”、“对联
”等。春联属于楹联的一种,是
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
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
红春联贴于门上,为春节增加喜庆气
氛。
贴春联,是民间庆祝春节的第一件事情。每当春节将
近的时候,
家家户户都在大门两边贴上崭新的春联,红底黑字,稳重而鲜艳。表
达一家一户对新
年的美好愿望,诸如“六畜兴旺,五谷丰登”之类。
一些春联还注意反映不同行业、不同家庭不同的“幸
福观”。因此,
认真研究春节时人们张贴的春联,无疑是观察民间风情的一个有意义
的途径。
春联,起源于桃符(周代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据《后
汉书;礼仪志》所载,桃符
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降鬼大神“神
荼”、“郁垒”的名字。“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户,名仙木,
百鬼所畏。”
所以,清代《燕京时岁记》上记载:“春联者,即桃符也。”五代十国
1
时,宫廷里,有人在桃符上题写联语。《宋史;蜀世家》说:后蜀主孟
昶令学士章逊题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
余庆,嘉节号长春&rsq
uo;”,这便是中国的第一副春联。直到宋代,
春联仍称“桃符”。王安石的诗中就有“千门万户瞳瞳
日,总把新桃
换旧符”之句。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为纸张,叫“春贴纸”和“春
联”。 “春联”一词的出现,则是在明代初年。当年明太祖朱元璋当上
皇帝之后,喜欢排场热闹,也喜欢大
户人家每到除夕贴的桃符,就想
推广一下。在一年的除夕前他颁布御旨,要求金陵的家家户户都要用红纸写成的春联贴在门框上,来迎接新春。大年初一的早晨,朱元璋
微服巡视,挨家挨户察看春联。
每当见到写得好的春联,他就非常高
兴,赞不绝口。在巡视时见到一家没有贴春联,朱元璋很是生气,就
询问什么原因,侍从回答说:“这是一家从事杀猪和劁猪营生的师傅,
过年特别忙,还没有来得
及请人书写。”朱元璋就命人拿来笔墨纸砚,
为这家书写了一副春联:“双手劈开生死路 ,一刀割断是
非根。”写
完后就继续巡视。过了一段时间,朱元璋巡视完毕返回宫廷时,又路
过这里,见到这
个屠户家还没有贴上他写的春联,就问是怎么回事。
这家主人很恭敬地回答道:“这副春联是皇上亲自书
写的,我们高悬
在中堂,要每天焚香供奉。”朱元璋听了非常高兴,就命令侍从赏给
这家三十两
银子。由此可见,“春联”的得名和推广,是朱元璋采取
行政命令的办法,颁布御旨才得以在家家户户推
广开来的。
有时过年在农村或者小县城时常可以看到一些特别颜色纸张写
2
p>
的春联风俗:原来春联题写在桃木板上,后来改写在纸上。桃木的颜
色是红的,红色
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此春联大都用红纸书写。但
庙宇用黄纸,家里老人去世了,晚辈家一般从当年起
三年不帖红春联,
守制(服孝未满)用白、绿、黄三色,第一年用白纸,第二年绿纸,第三
年黄
纸,第四年丧服满才恢复用红纸,故白绿黄三色的对联俗称“孝
联”“孝春联”或“丁忧联”。也有的地
方头年贴黄对联,次年贴蓝对
联,第三年贴绿对联。也有的地方干脆三年都不贴对联以寄托哀思,
故春节贴对联是有必要的。
春节普天同庆,故除了各家门口要贴春联外,猪舍,鸡鸭舍等处
也要贴对联,寓意六畜兴旺,格式一般为鸡鸭满圈,牛羊成群,六畜
兴旺等。对了,还有神仙的对联:“
灶王爷”的春联是:上天言好事,
下界降吉祥。意为灶神上天后向玉帝汇报时多说好话,下凡回来时多<
br>降吉祥,俗称送灶神。“土地爷”的春联是:土中生白玉,地内长黄
金。意为只要辛勤劳动,就能
在土地中得到收获。“天地爷”的春联
是:天高覆万物,地厚载群生。短短10个字,把天地间的一切全
都
包罗了进去。院子里的大树需贴上“树大根深”、院子里的墙面需贴
上“春光明媚”、家里靠
炕的墙上需贴上“幸福健康”、厨房里需贴上
“勤俭节约”等,到处是一片红红的春联。
春联的正确贴法上下联字数要相等
譬如:“新春富贵年年好,佳岁平安步步高。”这副春联每
联都是
七个字,上下联字数相等,这是春联的最基本的要求。但是也有另类
的现象。在1916
年窃国大盗袁世凯一命呜呼之后,全国人民奔走相
3
告,欢欣鼓舞
,手舞足蹈。四川有一位文人,声言要去北京为袁世凯
送挽联。乡人听后,惊愕不解,打开他撰写好的对
联一看,写着:“袁
世凯千古,中国人民万岁”。人们看后,不禁哑然失笑。文人故意问
道:“
笑什么?”一位心直口快的小伙子说:“上联的‘袁世凯
’三字,怎么能对
得住下联的‘中国人民’四个
字呢?”这个文人听了“哧”的一声笑了起来,
说:“对了,袁世凯就
是对不住中国人民!”这个故事虽然说的是“挽联”的事,而“挽联”
也
属于对联的一种,这就说明无论春联还是其他的对联,都必须做到
上下联字数相等,如不相等,那只能是
极个别的另类。
上下联词组要相同,词性要一致
就是说组成上联的各个词组分别是几个字,
下联的对应词组也必
须分别是几个字。上下联的词性,就是说词的类别性质,如名词、动
词、形
容词等,要对等排列,既要相同,又要相对。如刚才列举的“新
春富贵年年好,佳岁平安步步高。”每联
都是三个词组,即:新春;富
贵;年年好,佳岁;平安;步步高。上下两联词组相同。这副春联里的“新”、“佳”都是形容词。“春”、“岁”,“富贵”、“平安”都是名词。
“年年”、“步步”
都是副词,“好”
和“高”都是形容词。这种要求,
主要是为了用对称的艺术语言,更好地表现思想内容。
上下联平仄要相调
对联上下联的表现方法,要注意声律相对,也就是平仄相调。这
主
要是为了音韵和谐,错落起伏,悦耳动听,铿锵有力。相传纪晓岚
一次南行来到杭州,一位友人为他设宴
洗尘。席间,宾主之间联句对
4
答。纪晓岚才思敏捷,出口成联,
友人心悦诚服,夸他为北国孤才。
晓岚则不以为然地说:“北方才子,遍及长城内外;老兄之言从何谈<
br>起?”友人道:“前几年我曾到北方去,带去一个上联,竟然没有人对
得上来。”晓岚半信半疑,
问道:“老兄你出了什么句子,竟让对方对
不出来?”他的友人就顺口念出了上联: 双塔隐隐,七层四
面八方。
纪晓岚听罢哈哈大笑,说:“这样简单的出句,是他们觉得不屑于回
答,才表示不会对
的!”这位友人不解地问:“那么,下联应该怎么对
呢?”纪晓岚脱口而出道:孤掌摇摇,五指三长二短
。这位友人听了,
不仅寻得了下联,还十分佩服纪晓岚的才智超群。这副“双塔隐隐,
七层四面
八方;孤掌摇摇,五指三长二短
”的对联就做到了平仄相调,
达到了音韵和谐,错落起伏,悦耳动听,铿锵有力的艺术效果。
切忌合掌
所谓“合掌”,语义重复,浪费笔墨。譬如旧时商家常用的春联,
有一副是
“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这副春联平仄合律,
对仗工整,而且与爆竹声中“恭喜发财”的
气氛相协调,很受商界欢
迎。但深一步研究就会发现,“通四海”和“达三江”是一个意思,
语
义重复,对联的术语就叫“合掌”。七言联一共才十四个字,其中
六个字表达的是三个字的内容,这就导
致语义重复。对联是文章中最
精练的文体,决不允许浪费笔墨。为了以较少的文字提供较多的信息,必须避免上下两联说同一意思。例如,在新春联中用“震乾坤”对“惊
世界”,“发祥光”对“腾瑞
气”,也都是语义重复,都属于“驴唇不
对马嘴”的毛病。
5
选好对联的横批
横披,又叫横批,横额,横联。横披除挽联、寿联之外,大部
分
都要用。横披与对联内容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好的横披,可起到锦
上添花的作用。换句话说
,一句横披,就是一副对联的内容的升华,
是对联的主题,更是点睛之笔。横披在写作手法上,常见的可
分为三
种形式:
一是对联写意,横披题名,如“欢度春节”、“新春大吉”等,直
接点名贴春联的目的。 二是对联写意,横额点睛,如“新春富贵年年好,佳岁平安步步
高”的横是批“吉星高照”,则是揭
示出实现对联内容的关键所在就
是“吉星高照”,属于点睛之笔。
三是联披互补、相辅相成,
如,“减负恤民,浩浩东风常送暖;扶
贫解困,潇潇春雨总关情”的横批是“前程似锦”,则是与对联相
互
补充,相辅相成,既揭示出百姓对党中央“常送暖”和“总关情”的
无比感激之情,也赞颂了
党前程远大,辉煌灿烂。横披多为四字,过
去写横披是从右往左横写,现今多从左往右写,从右自左写当
属正式
写法。贴横披应贴在门楣的正中间,其字体应与上下联风格一致,上
下呼应,这样才能更
能体现出我国的文化。
春节为什么要贴春联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