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男女有别”是什么意思吗?
教子心得-项目投资计划书范文
你知道“男女有别”是什么意思吗?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男女有别
”。这一度被误解为歧视妇
女的表现。事实上“别”主要强调的是男女职责上的差别,用
现代话
说,就是男女的社会角色、职责、分工各有侧重。
在家庭中,有两项重要的职责:一是创造经济收入,
以此养
家糊口,使家人衣食无忧,这一重要的职责通常是由男子来
承担;二是教育子女,使儿女
把良好的家教、家风、家道、
家业承传下去,避免“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悲剧。因为“无
后
”不仅是指没有儿子,更重要的是指没有承传事业的后继人
才。
例如一家生了七八个儿子,但
是这七八个儿子都是败家子、
啃老族,不仅不能把良好的家业家风承传下去,还做出了很
多祸国
殃民的事,这样的儿子与其有,还不如没有。所以古
人强调:“至要莫如教子”。提醒家庭最重要的事情
就是把儿
女教育好。
而“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礼记·学记》),“育,养子使作善也”(《说文解字》)都把对子女德行的培养视为教育的
基础和核心。因为身教胜于言教,而
儿女和母亲在一起的时
间最长,所以教育子女的责任主要是由母亲来承担的。
正是因为男女职
责上有分工,“男主外,女主内”,那么对他
们道德要求的也就各有侧重,即“夫义妇德”,男子必须有
恩
义、情义、道义,不能因为自己在外工作,又有经济实力,
就可以随意见异思
迁,因此“糟糠之妻不下堂”的宋弘作为讲
求恩义的典范一直传颂至今,而忘恩负义的陈世美则为人所<
br>不耻;与之相对,女子必须有良好的德行,这样才能言传身
教,把儿女教好,甚至成圣贤君子,使
家业隆盛、代代相传。
在这种意义上,女子承担的责任更为重要,因而也必然受到
应有的尊重
。《孔子家语》中说:“昔三代明王,必敬妻子也,
盖有道焉。妻也者,亲之主也;子也者,亲之后也,
敢不敬
与?是故君子无不敬。”
俗话说:娶一个好妻子,可以兴三代,娶一个不好的妻子,<
br>也会败三代。所以,中国古人对女子的教育比对男子的教育
要更加重视,所以才出现了《女诫》《
内则》《女论语》《女
范捷录》等专门针对女德教育的《女四书》。这不是传统社
会压迫女子的
象征,恰恰是重视女子教育的表现。
因为好母亲来自好姑娘。古人所谓:姑娘是世界的源头。如
果源头都受到污染,怎能保证整个水流的清澈?这恰说明中
国古人很早就认识到女德和母教对社会和谐
、天下太平至关
重要的意义。
英国著名道德学家斯迈尔斯说:“民族只不过是家庭、人民和<
br>母亲的最终结果而已。可以肯定的是,一个民族的品格,可
以通过女人的教养和优雅而得以提升。
”可以说,正是中国传
统重视女德和母教的文化,塑造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品格,使
得中华民族得以生生不息、绵延不绝。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一些欧洲学者一直在探讨:为什么<
br>四大文明古国中其它三个文明都消失了,唯有中华文明得以
承传下来,并且保持了五千多年经久不
衰?经过研究,他们
最终得出结论:那是因为中国人特别重视家庭教育的结果。
历史证明,这个
结论是合理的。
中国人的家庭教育始从胎教,到“慎终追远”,贯穿了人的一
生。早在周文王
的母亲太任怀孕的时候,就特别重视胎教,
她“目不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敖言。”正是因为文王
的母亲是一位圣人,所以才把周文王培养成圣人。而文王的
祖母太姜、夫人太姒都是圣母,史称
“三太”。
正是这“三太”的良好母教,奠定了周朝八百年的基业,也使
得后世男子把配偶尊
称为“太太”,目的是期许对方培养出圣
贤的儿孙。
重视从家庭开始进行伦理道德教育至今仍
具有合理性。这是
因为,人从一出生开始,首先面对的就是家庭关系,正是在
家庭之中,孩子从
父母、特别是母亲身上,学会了为人处事
的基本原则和态度。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世界冲突的根源在家庭,在家庭之中父子、夫妻、兄弟之间的冲突。
因此,古语讲:“闺阃乃圣贤所出之地,母教为天下太平之源”。
如果一个孩子在家里接受了
母亲的言传身教的影响,知道如
何去孝敬父母、友爱兄弟、与人和睦相处,形成了谦恭有礼、
严谨诚信的态度,培养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品德,走上
社会之后自然知道如何与领导、 同事、朋友乃至与陌生人和
谐交往。
诚如斯迈尔斯所言:“女性的影响力到处都是一样的。在 所有
国家,她的性情气质都影响着民族的道德、习俗和品格。”
在中国古人看来,也是如此。 女人对国家民族的贡献,不在
于自己的事业有多辉煌,而是把自己的儿孙培养成如孔子、
孟子、 范仲淹、林则徐那样的圣贤人。
如果女子和男子一样能干,两个人的事业都很辉煌,但是却
因 此而忽视了儿女教育,结果儿女都成为纨绔子弟,甚至年
纪轻轻就锒铛入狱,使得再辉煌的家业也无人承 传下去,不
过是昙花一现,又怎能说是明智的选择?更何况因为缺少良
好家教的子女一旦堕落为 腐败官员、不诚信的老板、锒铛入
狱的恐怖分子等,又将对国家社会造成多大的损失和危害?
约瑟夫·德·梅斯特尔曾说:“千真万确,女人没有创造出什么
杰作,她们没有写出《伊利亚特》《被解 放的耶路撒冷》《哈
姆雷特》《菲德尔》《失乐园》《答尔丢夫》,没有设计出圣彼
得大教堂, 没有创造出《弥赛亚》,没有雕塑出《阿波罗》,
没有画出《最后的审判》,她们既没有发明代数和望远 镜,
也没有发明蒸汽机。
但她们所做的事情,比所有这一切都更伟大、更优秀,因为
正是在她们的膝头,造就出了正直,高尚的男男女女——这
才是世界上最杰出的作品。”
如今社会国家缺少圣贤君子,究其根源,在于缺少圣贤的母
亲。由于缺少对母亲所承担的教育子
女的神圣使命的深刻认
识,因而使得一些母亲放弃了教育子女这一对国家民族具有
深远意义的重
要职责而去追名逐利,实在是舍本逐末。
希望借庆祝“母亲节”之机,加深我们对“男女有别”深意的
理解,
认识母亲所承担的教育子女的职责何其神圣、何其重要,并
向所有伟大的母亲致以崇高敬
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