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04课文(三)-04彩虹-教案02

萌到你眼炸
662次浏览
2020年08月15日 23:36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嗟来之食-临清一中



11彩虹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本篇课文富有童真童趣, 能够引发学生产生联想。教学中,教师应以朗读为
主线,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读中感悟,合作交流,创 造性地学习。紧紧围绕学
习生字、积累语言展开语文学习活动。充分与文本对话,在潜移默化中感悟“我 ”
的懂事。同时鼓励学生尝试仿写,使他们享受到学习的快乐。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1)课文相关图片。(2)重点句段教学辅助课件。
2.学生准备:制作本课字卡。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猜谜导入
1.猜谜激趣。
课件 出示:“雨过天晴挂天上,身材细弯像座桥,让我仔细数一数,七种颜
色真漂亮。”孩子们,猜猜看,它 是谁?(彩虹)
2.揭题:今天,我们认识的新朋友就是彩虹。(板书:彩虹)
3.(课件 出示漂亮的彩虹)导学:大家想和彩虹交朋友吗?那就和它打个招
呼吧!(学生齐读课题)
4.学习“虹”字。
(1)指生领读。
(2)引导学生多种方法识记“虹”字。
预设:
加一加:虫+工=虹
换一换:江—氵+虫=虹
5.导入:多么漂亮的彩虹啊!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分享《彩虹》的故事。
设计意图:有趣的 谜语把学生带入情境,拉近了学生与彩虹的距离,充分调
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 氛围,为新课的学习做好了准备。
二、读文识字
1.朗读全文。
(1)导学:第一遍读课文,你会给自己提什么要求?
(2)学生交流,教师相机指导学生初读课文的方法:
①一边读一边圈画生字,借助拼音把生字读准确。
②把课文读通顺,难读的句子要多读几遍。
2.学生按学习要求自由读课文,自学生字词。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组交流识字情况:你们和生字宝宝交上朋友了吗?和小组同学交流交
流。
4.检查自学效果,指导学生自主识字。
(1)这些生字宝宝你们认识吗?谁来和它们打个招 呼?(指名读,开火车读,
教师相机指导正音:“照”是翘舌音;“座、洒”是平舌音;“座、浇、千” 是三
拼音节。)
(2)你记住这些生字宝宝的样子了吗?谁来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 br>(如:广+坐=座,合+手=拿,扌+ 是=提,扌+兆=挑,酒-一=洒。相机
指导认识新偏旁“衤”。
5.巩固识字:老师选一名 学生读生字,其他学生在自己的字卡中找出生字,
看谁找得又快又对。
6.指导学生读通课文。
(1)现在生字宝宝又回到课文里,看你们能不能认识它们,请大家 合作,互
相帮助,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指小组读课文,相机指导“兴”是多音字,在本课读xìnɡ。
设计意图:识字教学是 低年级的重点。此环节老师对生字的教学非常扎实,
在读准字音、识记字形等方面花了很多时间,并且让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读课文的
方式巩固识记,从而让学生牢固地掌握本课生字。
三、感知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引导学生思考“我”想怎么做,希望谁高兴呢?



2.学生自由交流。
预设:
生1:“我”想用浇花的水壶在彩虹上下雨,爸爸就不用再挑水浇田。“我”
希望爸爸高兴。
生2:“我”想拿梳头用的镜子走到桥上,多一个月亮照着妈妈梳头。“我”
希望妈妈高兴。
生3:“我”想把哥哥的秋千挂在彩虹上荡来荡去,花裙子变成彩云飘来飘
去。“我”希望哥哥 高兴。
…………
3.小结:文中的“我”充满童真童趣,想为爸爸减负担,想帮妈妈变漂亮 ,
想让哥哥更开心,真是一个可爱的小姑娘。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初步感知了课文内容,同 时也为精读做了铺垫。在此
过程中也培养了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的能力。
四、书写生字
1.课件出示“着、那、到”,重点指导这三个字的书写。
(1)教师边范写边指导。重点指 导“着”的第六笔是“丿”,下面是“目”;“那”
的右耳刀是悬针竖,弯钩大;“到”的左下部是“”
(2)学生在田字格中描红、临写。
(3)投影学生的字进行评议。
(4)学生仔细修改。
2.学生描红、书写其他生字,教师巡视指导。
3.选择学生中写得好的字,投影出示。请该学生介绍一下他是怎么写这个
字的。
设 计意图:让学生在书写生字中体会汉字的特点及书写规律,使学生感受发
现的喜悦,培养了写字兴趣,提 高了书写能力。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 br>1.导言: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和彩虹交上了朋友。请看屏幕:这
些词语你会读吗?开火 车读带有生字的词语,并选择一个喜欢的词语造句。
2.音乐开始,教师绘声绘色地描述,播放幻灯片 。“浮云开合晚风轻,白鸟
飞边落照明。一曲彩虹横界断,南山雷雨北山晴。”瞧,一场小雨过后,一个 可
爱的小女孩朝着彩虹笑盈盈地走来。
设计意图:组织学生朗读词语并造句,将基础知识落到 实处。借助音乐渲染
和老师富有感情的语句,使学生尽快进入情境中,为学习本课奠定了情感基础。
二、精读感悟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导言: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有滋有味地读读课文,自由读第一自然段,看
看你读懂了什么。
2.学生自学第一自然段。
3.汇报交流。
(1)指生读第一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学习量词:座。
①看图出示:一座美丽的桥。指生读。
②你还知道“一座什么”?
(3)如果在你面前有这样一座美丽的桥,你最想上去干什么?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 br>1.导学:多么美丽的桥啊!文中的“我”想做什么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
文的第二自然段,用“ ____”画出描写“我”想怎么做的句子,用“ ”画出
“我”为什么要这样做的句子。画完后,自 己轻声读一读。画得快的同学可以多
读几遍,之后我们一起来交流。
2.学生按要求自学第二自然段。
3.小组内交流。
4.汇报交流。
(1)指生读第二自然段并汇报。
(2)其他学生补充。
(3)教师相机指导:
①指导学生读好第一句话。(注意指导读好长句的断句,读好问句。)
②理解“如果我提着它 ,走到桥上,把水洒下来,那不就是我在下雨吗”这
句话的意思。(指导学生初步感知反问句。
③如果你是小女孩的爸爸,你高兴吗?为什么?
④指导学生用“高兴”说话。
⑤多种形式指导朗读。
(4)学法回顾。
导学: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刚才是怎么学习第二自然段的?
归纳:先带着问题读第二自然段 ,然后按要求勾画。画完后自己轻声读读,
然后小组交流。请同学们按着这种学习方法学习第三、四自然 段。比一比谁学得
认真。
(三)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1.学生按要求自学。



2.小组内交流。
3.汇报交流。
交流第三自然段。
(1)指生读第三自然段并汇报。
(2)其他学生补充。
(3)教师相机指导:
①指导学生读好第一句话。(注意指导读好长句的断句,读好问句。)
②理解“如果我拿着它,走到桥上,天上不就多了一个月亮吗”这句话的意
思。(指导学生感知 反问句。)
③如果你是小女孩的妈妈,你高兴吗?为什么?
④多种形式指导朗读。
交流第四自然段。
①指导学生读好第一句话和第二句话。(注意指导读好长句的断句,读好问
句。)
②学习词语“荡来荡去”。
指生读词语并仿说这样的词语。
③理解“如果我把它挂 在彩虹桥上,坐着秋千荡来荡去,花裙子飘啊飘的,
不就成了一朵彩云吗”这个句子的意思。(指导学生 感知反问句。)
④如果你是小女孩的哥哥,你高兴吗?为什么?
⑤多种形式指导朗读。 < br>设计意图:课文第二至四自然段分别写了小女孩想帮助爸爸、妈妈和哥哥做
什么和为什么这样做, 构段形式相同。教学中重点指导学生学习第二自然段,然
后用相同方法学习第三、四自然段。以读促悟, 培养了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
三、仿写练习
1.导言:多么可爱的小女孩啊!让我们有滋有味地再来读读这篇小文章吧!
2.导学:仔细 读读课文的第二至四自然段,你发现了什么?能仿照其中一
个自然段,说一说如果有这样一座桥在你面前 时你想怎么做,为什么这样做。
3.自己想一想,然后和小组同学说一说。
4.汇报交流。
5.教师相机指导学生说好反问句。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创 新精神,发展学生
的思维,培养想象力,开发创造潜能。因此,在学习完文章后,引导学生大胆想
象,尝试仿写,从而培养学生想象力与创造能力,启发学生从小女孩身上懂得要
学会体贴他人,关心他 人,做一个懂事的孩子。
四、布置作业
1.积累。搜集“荡来荡去”这样的词语,做一做这样的动作。
2.把课文读给爸爸妈妈听。
设计意图:让学生养成积累、阅读的好习惯;通过给家人读课文,内化所学,
升华对内容的理解 。
板书设计
彩虹提水壶—下雨—帮爸爸浇田地拿镜子—月亮—照妈妈梳头挂秋千—坐着—荡来荡去成彩云懂事



教学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 》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
所感悟。”本堂课我十分重视“读”,以问题 为引领,以读为主线,引导学生读出
感受,让孩子们在整堂课中始终保持那份“读”的热情与渴望。有重 点地指导学
生读好长句,读好反问句,使学生在充分地读中内化语言,培养语感,加深情感
体验 ,同时注重学法指导,抓住契机指导学生进行仿写练习,从而达到“得法于
课内,得益于课外”的目标。

泰莱大学-飞鸟集读后感


梦里人-剑桥大学奖学金


江苏高考成绩查询-军训动作要领


计算机2级考试试题-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福建白水洋-大同大学分数线


中国农业银行招聘-平面设计毕业论文


陆逊传-山东教育招生考试院官网


广东理工职业学校-四中网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