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把握小学数学教材,合理开发与创新运用教学资源
哈工大华德学院-上海电机学院分数线
龙源期刊网 http:
正确把握小学数学教材,合理开发与创新运
用教学资源
作者:张文革
来源:《知识文库》2017年第24期
一、引言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在处理教材上是存在偏颇的,他们在编写
教案和推进教
学环节时总喜欢“照本宣科”,这种做法表面上看忠实于教材,而实际上是缺少创新精神的
体
现,有时甚至会曲解教材的编写意图,弱化教材的作用。为真正贯彻新课标理念,提高课堂效
益,教师应当对教材持有理性态度,以自己的教学智慧去解读教材,正确把握教学内容,合理
开发与运用
教学资源。
二、正确分析教材和把握教材,准确定位教学目标并努力优化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只狭隘地盯着知识的静止的文本形态,而对知识的经验
形
态和形成形态予以漠视;否则,将有悖于新课改的理念,误入低效教学的泥潭。比如,某教师
教学第7册“解决问题的策略”相关内容,其中有一个教学环节是这样的:在学生列表整理信息
结束之后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再列式解答,并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18÷3=6
(元),6×5=
30(元) ,再问学生是怎么想的,学生看着屏幕上例1的文字图画回答:“根据
‘买3本,用去18
元’这个条件,可以求出1本习字册的价钱,再根据1本习字册6元和聪聪买
5本,可算出聪聪用去多少
元。”执教者进行了这样的评价:“说得真好!这位同学是从条件入
手,最后解决问题的。”板书“条件
→问题” 然后,教师又启发思考:“能不能从问题入手找到解
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呢?”此案例中,解决
问题的相关信息已经以表格的形式展示在学生面前,
但那位学生在叙述解题过程时仍习惯性地去看文字图
画内容,而教师却没有适时纠正。可见,
该教师没有透彻地研读教材,在把握教学目标上出现了严重偏差
,导致目标定位不准确。
1.熟读并理解教材,把握教材的知识结构和深广度
把握教材的深广度,要求教师在研读教材内容及编写意图时,着力思考如下问题:该数
学
知识为什么要教?其本质属性是什么?教材的呈现方式为什么是此种而非彼种方式?教材跟学
生的前知识经验相去多远?譬如,针对上述案例中的教材,教师首先务必弄清:“解决问题”中
的“问题
”是指什么?这里为什么不提解决问题的方法,而要提“解决问题的策略”?很多教师对
于“策略”的提
法尚存疑惑,他们认为用“方法”更容易让学生理解;而策略关注的是方法的选
择、综合和解决问题的方
向,所以其内涵是超过“具体方法”的。
2.正确把握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和教材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