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与小学数学教学的融合
难舍难分的句子-文峰论坛
龙源期刊网 http:
“互联网+”与小学数学教学的融合
作者:彭爱萍
来源:《甘肃教育》2017年第21期
【关键词】 数学教学;“互联网+”;融合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21—0094—0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
“互联网+”已走进学校,走进课堂,它以鲜明的教学特点、丰富
的教学内容和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构
建起新型的教学模式,弥补了传统数学教学的诸多不
足。“互联网+”下的课堂教学把文本、图像、图形
、视频、音频、动画等信息通过互联网进行
资源整合,拓展优化了学习方式,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下面
,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互
联网+”与小学数学教学的融合。
一、“互联网+”与教学资源的融合
资源共享、超越时空、实时互动、人性化、公平
性等是互联网天生的特点,也是现代教育
本身应该拥有的特点。“互联网+”的应用,扩展了教师和学生
的信息源,师生拥有的时间和空
间都不受限制。师生除了用到网络教学软件以外,还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和
即时通讯充分交流共
享信息,线上线下都可以相互补充。
例如,教学“三角
形”这一章节时,先利用互联网向学生介绍世界文化遗产“金子塔”和现代
建筑“斜拉桥”等,向学生渗
透有关地理、文化和国情等知识。
又如,教学“年、月、日”一课时,播放太阳、月
亮、地球三个天体的运行规律,即地球绕
太阳转一周是一年,月亮绕地球转一周是一月,地球绕地轴转一
周为一日,利用生动的画面把
学生带入奇妙的宇宙,使他们感知年、月、日的来历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等。
这些都有助于学生
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
和兴
趣。
二、“互联网+”与数学课堂的融合
1.“互联网+”下的数学教学能做到图文并茂,迅速再现,创设情境,感染力强,能突破时
空限制,能
提高学生的感知效能,发挥学生的最大潜能和创造力,促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接
受和记忆。
2.教师能通过网络共享教学资源,适时丰富创新教学资源,使教师在专业知识、教学方
法、技能水平方
面与时俱进。如,教学“平移”一课时,画出“平移”后的图形是教学重点。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