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网络教学-教育文档
深泉学校-实践活动报告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网络教学
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以计算机
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技术的
不断发展,正在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工作和
学习
方式。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优化数学课堂教学是数学教学改
革的重要手段和方法。信息技术应用于数学教
学改革,为学生提
供十分生动、鲜明、形象的感知材料,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促
进素质教育实
施和学生数学素质的全面提高,使课堂教学突破时
空的限制,成为一个立体构建的过程和体系。在小学数
学课堂教
学中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是值得探索的问题。
一、网络教学的含义及优势
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说,网络教学就是在线学习,即在教学
领域建立网络平台,学生通过计算机上网,通过网络进行学习的
一种学习方式。从教师教的角度来说,就
是教师利用网络平台,
引导、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网络课件兼容性强、制作简单、修改
方便、组
织教学灵活,同时网络课件中的素材重复使用性强,汇
集了与教学有关的数据、档案资料、程序、教学软
件、兴趣讨论
组、新闻组等教学资源,形成一个高度综合集成的教学资源库。
这些教学资源对所
有学生都是开放的。一方面,这些资源可成为
成千上万的学习者同时使用,没有任何限制;另一方面,所
有学
生都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将自己的资源加入到网络资源库中,
让大家共享。通过网络,能
很好地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获取信息、
分析信息和加工信息的能力,为提高小学数学教学
的有效性创造
了有利的条件,这是其他教学无法替代的。
二、网络教学――重要的课堂教学辅助工具
网络,多么醒目的一个词!它的普及给我的教学工作
无形中
增添了一个无影助手。如:在教学《图形的变换》、《统计图》
等数学知识时,可以借助
网络资源,搜集了一些相关资料片给学
生大饱眼福,让学生真正地去感受图形变换的魅力,而不被课本<
br>中的图例和影片呈现出的图形大打折扣。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利于
小学数学教学中充分发展个性,推
动小学数学因材施教教学意
识。它打破了齐步前进,解决了传统教学不能解决的“多边互动,
因
材施教”问题。即优秀生可以快一点前进,差生可以慢一点。
利用计算机的分组辅导,个别辅导、交互辅
导功能,教师可以将
整体教学和个别辅导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因材施教,比较自由
充分地发挥
个性,不至于因为要照顾差生放慢速度而使优生吃不
饱,也不至于因为要照顾优生加快速度或加大难度而
使差生吃不
消,优生和差生的主动性,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网络上的资源
很丰富,多次的使用
,使我亲身体验:网络是我教学中的一个重
要的辅助工具。
三、利用网络资源丰富学生的知识面
天文学家卡尔•萨根曾经说过:“每个人在他
们幼年
的时候都是科学家,因为每个孩子都和科学家一样,对自然界的
奇观满怀着好奇和敬畏。
”拥有好奇心这点无可厚非,但是面对
众多学生的种种问题炮弹,我想可能没有一个科学
家能对他们提
出的种种问题给予正确的一一解答,而Internet网络的出现与
普及给了这
些“疑难杂症”有了归宿之地。
我在教学中遇到很多问题在这个丰富的资源库里找到了答
案,学生们的各种疑惑、学习研究中遇到的困难也在这里得到了
完整的解决。就比如:《平行四边形的
面积》(五年级上册)一
课,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推导过程,我让学
生以小
组为单位动手割拼,同时为了加深学生的认识,我借助教
学课件进行了演示。而我的课件则是从Inte
rnet网找来进行参
考后自己制作的。
四、网络教学的一些做法和感悟
(一)适当拓展时空,再现生活场景。
有些教学内容由于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学生没有条件身
临
其境去观察、感受,而常规教学手段又不能或不能很好的解决,
因而限制了对学生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等能力的培养。利用现代
信息技术打破时空的局限,开阔学生的视野,再现真实的场景,
展示典型的感知材料,凸显现象的本质属性,可以有效提高教学
效率。
《旋转和平移
》的教学对于我们教师来说是陌生的,但却是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的现象,如果从生活中的现象引入,
学生
会“豁然开朗”。但由于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学生不可能身临
其境感知学习材料,我们教
师可以将现实生活中典型的旋转、平
移现象与现代信息技术有机结合一下,如:把电梯下
降、钟表秒
针的转动、推拉窗移动、吊扇转动、红旗上升等物体的运动进行
实况录像经过技术处
理,就能真实地再现生活中的运动现象。由
于所选材料典型,突出了概念的本质属性,排除了非本质属性
的
干扰,避免了复合,促使学生感知视点合理聚合,学生利用已有
的生活经验很快完成了对运动
方式的分类。现代信息技术使教学
内容以全新的方式呈现学生眼前,把学生置身在一个“仿真”的
学习环境下,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唤醒了已有的生活经验去解决
数学问题,节省了有限的课上学习时间
,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适时形象直观,化解教学难点。
课堂的时间有
限,在短短的四十分钟里,能否巧妙地突破教
学重难点是决定一节课成功的关键。有些数学知识比较抽象
,学
生理解起来有障碍,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特有的优势,化难为易,
使之成为突出重点,突破难
点的有效手段。
《旋转和平移》一课中“数物体平移的距离”是难点。数一
个图形平移
几格,学生很难想到去数某个点移动的格数。为了攻
克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利用教科书中的方格线和房子
这一素材制
成课件,创设了一个这样的情境:一间小房子,前檐停着一只红
鸟(红点闪烁),后
檐停着一只蓝鸟(蓝点闪烁)。显示小房子
向右平移,点击课件发出杂乱的鸟叫声。“两只鸟在争吵什么
呢?大家快来听一听。”红鸟说:“我停在房子前檐,我经过的
路长一些”,蓝鸟说:“不对、
不对,我停在房子的后檐,我经
过的路长一些。”“同学们请你们评评理,到底谁经过的
路更长
一些呢?”通过这样生动、有趣的对话,把学生的注意力从小房
子的平移顺利地引向点的
移动。在学生探索后,用课件进行验证:
分别显示红点、蓝点一格一格向右移动,将点移动的过程和结果
清晰地展现在学生眼前。“小鸟停在其他地方,经过的路又是多
少呢?”引导学生将观察的视角
向纵深方向延展。课件再分别显
示表示小鸟停在房顶、烟囱、窗户上的点一格一格移动的过程,
看到小鸟停在房子的哪个位置都移动了相应的格数。从而得到结
论:看一个物体平移几个格,只需看这个
物体上的某个点平移几
格即可。这样,从具体的教学内容、目标需求出发,将现代信息
技术极为
丰富的表现力用在关键处,在短时间内为学生搭建了一
条通往探索现象本质的桥梁,将学生对现实生活中
的平移距离问
题有静态的思考引导到动态的观察上来。通过动态的演示,化快
为慢、化虚为实,
把平移距离清晰、形象、生动地展现在学生眼
前,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习积极性,又化解
了教
学难点,从而有效地辅助了教师的教学,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适度抽象提升,构建数学模型。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
括、形成的方法和理论。因此,数学教学不能只停留在认识事物
的表面现象的水平上,应及时将
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提高
学生的抽象、概括、想象、构建模型等能力。
在教学中
如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达到此目标呢?一位教师
在教学《长方体的认识》一课时,利用多
媒体课件先后向学生展
示了几幅图:第一幅图(图1)――实物图(外包装盒)。“这
个物体是
什么形状?”“长方体”,“你能由这个包装盒想象出
这个长方体的样子吗?”学生想象。“是这个样子
吗?”显示在
第一幅图基础上象脱衣服一样去掉图案包装,即第二幅图(图
2)――直观图。学
生头脑中想象的结果教师无法看到,再现脑
图为学生想象提供了一个支持点,搭建了一个平台,将学生的
想
象引领到正确的方向。“这个长方体你能看到几个面?”“三个
面”,“为了看清全貌,我们
可以这样做。”显示在第二幅图的
基础上去掉各个方向上的面,同时出现虚线,即第三幅图(图
3)――透视图。“这幅图既有实线,又有虚线,你知道虚线、
实线各表示什么吗?”“实线是看见的,
虚线是看不见的。”这
是学生在低年级认识长方体基础上的飞跃,学生学会了用“X”
光眼来透
视我们周围的事物。接着再出示第四幅图(图4)――
三维图,看到它你能想象到什么?“一个长方体”
三条线段分别
闪烁,“看见它你能想象什么?”“另三条长、宽、高”课件随
学生的认识过程分
别出现另外三条长、宽、高,最后在学生面前
呈现出一个完整的长方体,又一次将学生虚幻的脑图实实在
在摆
在学生眼前,学生的空间观念又向前跨出了重要的一步。在这个
由具体的长方体实物抽象出
几何图形的过程中,通过教师“点
睛”式的引导,利用多媒体课件动态模拟功能将学生想象的几何
图,即实物图、直观图、透视图、三维图随着教学进程的展开,
形象直观地逐一出现、
序列性排列,引领想象方向,帮助学生把
着眼点由原来的现实物体逐步转移到数学的内在本质上来,一步
一步向事物的本质挺进。通过这次数学抽象活动,学生不但亲身
经历了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实
现了从二维空间到三维空间认识
上的飞跃,发展了空间想象能力,而且感悟了数学的魅力。
总之,把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到小学数学课堂中去,发挥其主
导作用,创设生动形象的生活情景,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提供
丰富的信息资源,让学生从繁琐的学习中解脱出来,形成合作交
流、主动探索
的愉悦学习氛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素质教
育的实施,达到优化课堂教学,增强教学效果,从而培
养更多具
有创造力的新世纪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