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题”也是一种资源
铜梁中学-超市培训
龙源期刊网 http:
“错题”也是一种资源
作者:宋树军
来源:《读写算》2011年第70期
摘要:学生在求知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错误,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知错不改。有时想起
来,错误,其实
也是一种资源,尤其对于数学这一科目来说,一道题的错误也许就意味着是对
一类题型还未掌握,这时,
收集、整理、纠错和拓展便显得尤为重要。数学教师要善于变“错”
为宝,借“错”生蛋,好好地利用这
些 “错误”资源。
关键词:变“错”为宝 借“错”生蛋 “错误”资源 收集
整理 纠错 拓展
学生在求知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错误
,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知错不改。有时想起来,错
误,其实也是一种资源,尤其对于数学这一科目来说
,一道题的错误也许就意味着是对一类题
型还未掌握,这时,收集、整理、纠错和拓展便显得尤为重要。
数学教师要善于变“错”为宝,
借“错’生蛋,好好地利用这些 “错误”资源。
那么,就数学课堂而言,如何对待学生出现的错误呢?
第一,要正确对待学生的错误
,要给学生留下犯错的机会。要认识到学习数学的过程是一
个自主构建知识的理解过程,这个过程充满了
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等丰富多
彩的数学活动,这个过程应该是富有个性、体现多样化学
习需求的过程。
某些教师性格急躁,做任何事都喜欢“一步到位”,往往把本应留给
学生的出“错”空间,即
某些可能出现错误的知识点一一给予分析讲解出来,并一再提醒学生注意,其实
,这样做是欲
盖弥彰,恰恰扼杀了学生犯错的机会,同时也抹杀了学生好奇、创新的天性。书画说,欲速
则
不达,在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教师应给他们留有充分的思维空间,允许他们犯错误,以为
只有错过,思考过,改正过,才有可能进步。只有这样才是尊重知识发展的阶段性,符合学生
的认知规律
。“天才只有在自由的空气里才能自由地呼吸”。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有的新知
识,只有通过学生自身
的“再创造”活动才能纳入其知识结构中,才可能成为有效的知识。数学
教师应鼓励学生自己去探索,去
分析学习数学知识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过程中出现的错
误,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
第二,要积极对待学生的错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错误。让学生知道错误只是数学学习过
程中的一个阶段
,一个过程,一个小插曲,不能让学生造成畏惧心理,从而课上不敢回答问
题,生怕出错,遇到问题不敢
去独立思考,发表自己的观点,丧失学习的自信心。努力让让学
生自己去认识错误,发现、分析并解决错
误。教师要既耐心细致,讲解到位,又不要面面俱
到、越俎代庖。不要仅仅给学生一个结果或解决问题的
一个模式,而应该引导学生,让学生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