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网络主题教研活动交流材料
求婚词-师德案例
小学网络主题教研活动交流材料
尊敬的领导老师们大家好:
今天,
我们济济一堂,相聚在实验小学,是因为我们肩负着共同的责任,怀揣着共同的梦想,
追寻着共同的愿景
。上一个学期的期末,我们相聚在北京,这个学期的期末我们团圆在敦化。是
两校浓郁的研究魅力把大家
召唤到这里,是互通有无、共同发展的信念让我们再次集聚在一起。
非常荣幸今天能够代表学校在
这里与各位专家名优教师们交流我们学校近期开展的特色活
动。首先与大家交流的是我校本学期开展的一
项创新工作——大学区网络主题教研活动。
一、我们的思考
我们学校共有38个教
学班,七个幼儿班,分布于两个教学楼中,一至五年级的班主任都是
语文、数学双科教学,综合学科的教
师也多是一人分别担任两个年级的教学内容,教学任务重,
教学时间紧。传统的教研活动,常常需要把各
学科的教师集中在一起开展,这就需要有固定的时
间,固定的场所,由于我校教学班多,位置分散,集中
一次既浪费时间,又浪费精力,教研效率
不高。
在教师专业培训方面,由于受时间、空间
、人员的限制,市进修的教研员一学期只能到校指
导一两次,一线教师与教研员交流少,教师接受专业指
导的机会少。即使有一些集中的、高层次
的培训,但由于受各种情况的约束,往往只能少数人参加,并且
由于培训时间短,所学内容很难
达到真正为教育教学服务的效果,这就出现了教师整体素质提高滞后的状
况。
在教研效果方面,传统的教研活动,往往由听课、评课、主题研讨等环节组成,这种交流是<
br>面对面进行的,不少人往往碍于面子,不提、少提或婉转地提教学中的不足,于是出现了人云亦
云
,避重就轻,互相吹捧的虚假研讨。
以上原因使得学校教科研活动高耗低效,教师
抵触,领导疲惫。针对以上现状,本学期我们
实验小学根据学校自身特点,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创新
学校教科研模式,开展了“多层次大
学区网络教研活动”。
二、我们的行动
1、我们的设计与平台搭建
针对学校班级多,分散于两个教学楼中,组织教师集中面对面教研与集
体备课有难度这一现
状,本学期以语文、数学学科为主开展网络教研。
我们首先加入了北
京师范大学呱呱社区数学名师工作室教学论坛,每周三晚上参与他们的网
络论坛活动。同时邀请东北师范
大学附属小学的教学领导、名优骨干教师及市进修学校各学科的
教研员加入学校教研群中,每学期开展两
次跨省市的大学区主题教科研活动,届时由东北师范大
学附属小学的教学领导和名优教师参与,对我们进
行专题培训,专项研讨,全体教师可以通过网
络视频和她们进行实时、一对一、面对面的交流,分享省级
名校的优秀教育教学资源。
每月开展一次有市各学科教研员参与的学科教研与集体备课活动。隔周
开展一次校内年组网
络主题教研活动,活动推行“行动研究、问题会诊、案例分析、实践反思、观摩讨论
”等研究方
式,要求教研组长提前一周搜集年组教师近期在教学中困惑的问题形成教研主题,围绕主题各
位
教师上网搜集资料,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经验,形成自己的教学思考,通过网络,围绕主题研讨
交流,化解教学困惑,分享教育智慧与教学技巧,实现:“解决一个问题,确定一个观点,落实
一个技
巧”,提高学校教研活动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为了让学校网络教研深入扎实地开展起来,切实加强
对网络教研工作的管理,学校把网络教
学研究工作列入教师量化管理。制订了《实验小学网络教研工作计
划》、《网络教研管理奖励制
度》,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网络教研领导小组,研究小组
。由校长总领全局,副校长直接分管,
教导主任负责组织实施,有序地组织教师开展网络教研活动。
2、我们的组织和实施
1)领导重视、措施有力
张校长特别重视学校
的多层次大学区网络教研活动,多次召开全校教师大会强调网络教研工
作,提高教师的重视程度与参与热
度。为了能够开阔教师的教育视野,拓宽网络教研的平台。开
学初,张校长带领学校教学领导到东北师范
大学附属小学开展教学联谊活动,与东师附小的领导
共同研究确定了两校网络教研活动开展的时间、形式
与内容。本学期学校与东师附小共开展了三
次网络教研活动,主题分别为“高效识字写字网络教学研讨”
,“用数学”思想下《数学广角》
教学设计和学习方式的研究,“探究学习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每次活动,东师附小
都安排两到三名教学专家及名师通过网络进行专题讲座,全体教师与省级专家名
师实现了了实
时,一对一的交流与研讨,分享了他们领先的教育理念,收获颇丰,受益匪浅。
2)齐抓共管、营造氛围
学校制定了网络教研管理制度,要求班子成员每人分管一个年组的教研活
动,并做到“三带
头”,即带头组织学习教育理论,带头参与主题教研互动交流活动,带头总结教学经验
。每个年
组的每次教研活动都必须有一位领导全程参与交流。由于每次活动都有领导深度参与,教师们网
络教研的积极性,主动性越来越高,由原来的要我教研变为我要教研,教研氛围越来越浓厚。
3、我们的管理和跟进
(1)根据研讨内容,适时培训,提高教师参与网络教研的能力。网络教研
的开展,需要相关
的网络技术的支持,为此我们根据研讨活动的方式与模式,适时对教师的网络技能进行
培训,让
教师们在研中学,学中研。
(2)有目标地组织教师上网学习名
师的优秀教学课例。并围绕名师的优秀教学案例展开主题
教学研讨,做到每一次的研讨都有的放矢,提高
网络教研的针对性。
(3)加强教学活动与网络教研的整合,让网络教研渗透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网络教研”
实施的关键是实现“互动交流”。只有互动交流才能实现教育资源、教学智慧的共享。学
校将平
时的教学常规检查,专题教研活动、期末复习等教学活动与网络教研密切结合。如在开展青年教<
br>师讲课大赛,外出学习汇报课,教学研讨课等活动时,每个年组都要结合年组教师的出课内容通
过
网络教研,进行课前设计,试教,课后评课的交流与研究,网络教研使我们的课堂变得更加生
动,更加精
彩。期末复习前,我们组织教师以年组为单位开展“期末复习好点子”的网络教研,
让老师们在分享与交
流中形成自己的复习计划,保证教学与教研密切融合。
(4)发挥年组、学科组的作用,共建合作
、分享、共赢观。网络教研关键要体现高度的合作
性、分享性。通过网络教研充分发挥、展示教师们各自
的优势和资源,共享集体的智慧。增强集
体意识,发挥团队作用,使每个团队在互帮互助中得到整体提高
。
(5)重视活动经验的总结与提炼,评价激励,正确导向。每次教研活动结束,年组长都要总<
br>结出每次研讨活动优秀经验,及时整理好研讨记录与截图,上传教导处。学校制定了相应的评价
奖
励制度,对网络教研积极分子给予一定的奖励,为以后教师的网络教研树立榜样。
三、我们的教研效果
我校的网络教研工作在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在全体教师积极参与下,取得了初步的教研效果。
1.网络教研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激活了学校的教研氛围。
网络教研跨越了校际间的时空距离,
使一线教师能够实现与同行、与专家在线直接交流、探
讨。提高了教师接受新思想,新方法,新理念培训
的频率,开阔了教师的视野,使教师在专业技
能方面得到了有效的提高,促进了全校各学科教学的研究。
2.网络教研拓宽了教师的眼界,加强了教师与外界的接触与交流。
学习的过程是交流与合作的过程,网络教研能够不受时空的限制实现教师与其他学校的各级
骨干教师、教
育专家等交流学习,互通有无,分享教育智慧,改变以往单打独斗,各自为政,独
学无友的工作方式,使
教学变得自主、开放、互动、共赢,这正是网络教研的魅力所在。
四、我们的体会
1.网络教研不受时空地点的限制,班主任可以实现一边看自习一边利用手中的笔记本电脑参
与各层次的
主题教研,避免了集中面对面教研,需要大面积调课而带来的麻烦与不安全因素,也
避免了面对面交流的
心理压力,同时又增加了教师与国家级、省级教育专家,市进修学校学科教
研员探讨交流,接受专家与学
科教研员指导的频率。
2.网络教研跨越时空距离,使广大的一线教师能够实现与同行、与能手、
与精英、与专家在
线直面交流、探讨、学习的愿望。改变了教师关门闭户、单凭个体教学经验进行教学的
封闭状态。
实现了信息传递快捷、资源共享全面、全员提高迅速的目的,有效地提高了教师对本学科教学
研
究的质量。
市教师进修学校教务处马麟主任参与了我们的网络教研后,给予了我们这样
的评价:“实验
小学的网络主题教研打开空间的墙壁,促进研修环境的多元化;打开时间的墙壁,促进研
修时间
的弹性化;打开内容的墙壁,促进研修内容的综合化;打开信息的墙壁,促进教学资源的广源化;
打开组织的墙壁,促进教学研究的合作化。”
我校的网络教研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还有
许多需要逐步完善的地方,如研究的领域还比较
狭窄,仅限于教学问题、教学现象的研究,还没有实现各
学科全面开展,教师的网络应用技术还
有待进一步提高,今后我们将在实践中继续探索,拓宽网络教研的
方式,丰富网络教研的内容,
提高教师网络应用能力,不断积累经验,为网络教研的长足发展奠定基础。
我们也更加期待首都师范大学附属育新学校能够加入我们的教研团队,为我们提供更
高、更
广的教研平台。
省级联片教研经验交流材料
我县是于2004年秋
季进入国家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实验的,但真正有大手笔、大动作、实
际意义的课改却是在2010年9
月。
2010年5月,长治市在长子县召开了全市课堂教学改革现场会,长子县的课改不再是星星
之火,已成燎原之势。从县城到乡村,从中学到小学,覆盖全县,整体推进,给我们作出了榜样,
为我们树立了标杆。作为“文化之乡”、“耕读传家”的传统教育大县,我们怎么办?如何打破
传统的
教学模式,走出课改的新路子?
一、实施课改
课改无疑也是一场革命,既要有先进
的思想和理念作引领,又要有先进的模式和方法作支撑,
还要有信心和决心作保证。课改具体到学校来讲
,教师有疑惑,家长有疑问,学生有疑难。对于
教师来讲,虽然通过通识培训和专题讲座也接受了新的教
学思想和理念,但传统的教学思想根深
蒂固,传统的教学方法驾轻就熟,一下子让他们脱胎换骨,从传统
的桎梏中走出来困难重重,疑
虑多多。他们一怕改革半途而废;二怕改革没有操作模式;三怕改革失败质
量下降。但课改必须搞,
不搞没有出路,不搞没有发展。为了稳妥起见,我们在调查、研究、分析、论证
的基础上,作出
了课改两步走的战略目标。
第一步:点上实验,典型引路。
我们选定了县实验中学作为试点先行一步。
沁县实验中学是于2009年开始课堂
教学改革的。他们根据外地的先进经验,结合本校的教
情学情,确立课改的主题模式——“问题引领的任
务型六环节教学模式”。第一环节是创设情景:
教师要围绕“问题”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在发现、提出、
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完成教学任务。
从而激发伴随着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使他们主动地投入到学习
中去。第二环节明确任务:课堂
上,教师先通过小黑板、投影,让学生观察或口述,充分发挥学习目标的
导向作用,使学生从总
体上知道本节的学习任务和要求。第三环节自主学习: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做好学生自学
内容和自学目标的指导工作。在自学内容指导上,要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提出具体明确的要
求,
包括具体看书的范围或实验项目,思考哪些问题,尝试哪些练习,达到什么程度;在自学方法的指导上,要讲清楚怎样看书,怎样练习,实验过程应注意的事项等。第四环节合作探究:他们尝
试从
小组合作研讨学习的行为入手,采用生生合作、小组和小组合作、师生合作、与家长合作等
多种合作方式
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通过这些形式来解决学生自学中无法独立解决的问题。通
过合作,形成共识,得
出本组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见解,为展示作准备。第五环节展示反馈:在
小组充分交流讨论后,将小组统
一的观点展示出来,主要从展示表达、展示思路、展示知识、展
示方法、展示细节这几个方面着手。展示
的形式补充,可以根据学科特点来选择,黑板展示、言
语表达、实际操作、情景表演等。第六环节评价提
升:总结评价,学生往往不善于对所学知识进
行整理归结,这不利于知识的巩固,因此课堂接近尾声时可
以引导学生针对他所提出的问题和解
决的问题进行梳理,确实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已明确教学目标的
教师引领学生回顾总结本节
所学知识点和解题的方法及学生的学习思想、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同时教师
可以选择教材中的
习题或自己设计的习题当堂测试,以便发现问题,查漏补缺。
以上的解
析我们可以看出,“六环节”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习为主线,以展示为特征的教
学模式。它的特点是让
学生充满求知欲和表现欲,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和活力,让不同层次
的学生都能动起来。
经过一年的改革试行,实验中学的课改取得了阶段性成果。2010年5月省教育学
会副会长
张崇善亲临实验中学观察指导,通过听课、看资料、座谈、问卷,对该学校的课改给予了高度评
价,并欣然题词:讲堂变学堂,教材变学材,教法变学法,他主变自主,自立变自强。
2
010年10月,长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现场会在沁县实验中学隆重召开,实验中学的“六环
节”教学模
式受到了与会者的高度称赞和一致好评。实中的课改经验已走出沁县,走向了全市。
第二步:由点到面,区域推进。
实验中学的课改为全县树立了榜样,积累了经验,起到了示范引领
的作用,各校纷纷去实验
中学参观、学习、取经、探宝。
不看不知道,一看见成效,改革
给教学带来的变化太大了,课堂活起来了,学生动起来了,
效果好起来了。各校有了强烈的课改愿望,我
们乘势拉开了全县课改的序幕。
为了加强对课改工作的指导与管理,县教育局于2010年底下发
了《关于推进课程改革的实
施意见》的﹝2010﹞82号文件,明确提出的课改的目标任务是:
■以课改为阵地,以模式为载体,以方法为抓手,推进课堂教学着实转变。
■改革课堂教学结构,构建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开放型课堂。
■改革教学方式,构建以学为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改革反馈展示方式,体现兵教兵、兵学兵、兵评兵的新型模式。
课改要求是:
▲突出一个“先”字——先学后教,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呈现一个“动”字——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达到举一反三,自悟自解,从学会到会学。
▲体现一个“活”字——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
▲落实一个“实”字——每节课必须将知识和技能落到实处,不搞形式,不作秀。
文件中还特别提出了“课改和教研要结合起来”,以课改推教研,以教研促课改。
与此同时,我县
教研室做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以确保课改的顺利推进,一是派县教研员深
入基层,蹲点包片,同学校教
师同备同讲,同研同改,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二是开展一系列的教
研活动:(一)“同课异构”。201
1年5月份,我们组织城内3所小学,每校各出一名语文、数
学教师,开展了“同课异构”活动,参加听
课的教师达到70余人。10月份,以我县实验中学牵
头,联合沁源县太岳中学,武乡县二中,屯留县五
中在我县实验中学开展了校际联合体教学观摩
活动,每校出一名数学教师,讲授同一内容,100余人参
加了听课、评课。(二)“技能竞赛”。
2011年7月,我县组织了全县中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每
校4人参加,竞赛总人数达到110
人。参赛的项目有“课堂教学”、“案例剖析”、“课件演示”、“
教育演讲”、“才艺展示”。
这次技能大赛,涌现出了一大批教学优秀者。(三)“外出取经”。我们先
后派出200人次到太原、
北京、原平、新绛、洪洞、晋城等进行实地参观,把外地的经验同我县的教改
融会贯通。(四)
“创办报刊”。县教研室创办了《沁县教育》报;沁县中学、实验中学出版了《教研通
讯》;红旗
小学、育才小学、育英学校等办起了校报,这些都为教师搭建起了交流互动的平台。(五)“
联片
教研”。今年4月份,我们以城内学校为龙头,按地域位置组建了四个校际联合体,联合体的组建,覆盖了全县所有乡镇学校,实现了“以城带乡,联手共进”的教研目标。
二、完善课改
在区域推进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师生难以进入角色,感到
别别扭扭,尤其是农村学校表现的较为明显;(二)环节过程难以把握和控制,有的教师在环节上
平均
分配时间和力量,往往顾此失彼;(三)师生互动有作秀之嫌,搞形式主义;(四)教师还是占有
欲强、
讲得多;(五)课改效果不明显。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的措施是:(一)不泼冷水
,不评论是非,多鼓励、多表扬,提出了“解
放教师、解放学生,相信教师、相信学生”的口号,为师生
减轻了压力,提供了动力,增长了信
心。(二)下发了《关于改革课堂教学提高教师讲课水平的意见》﹝
2011﹞12号文件给予指导。
在文件中我们提出了“课改模式”要灵活掌握,灵活运用,不要机械套
用和照搬。要以“自主—
合作—展示—练习”为基本模式加以延伸和改进,做到活而不乱,实而不死。(
三)派教研员下校
指导,如松村中心校在教学上创立了“七步法”,即:习(预习)—讲(讲解)—思(
思考)—议(议
论)—练(练习)—测(检测)—拓(拓展),经教研员帮助,归纳为“四步法”,即:
习(预习)—练(尝
试练习)—讲(讲解)—练(提高),把“讲”和“练”调换了位置,突出了学生学
习的主动性。育
才小学的导学案,一开始由单纯的教学目标和思考题、练习题组成,几乎没有导学的意义
和价值,
在教研员的帮助下,增加了知识系统和方法提示,使导学案名副其实。
三、享受课改
课改让我们受益,课改让我们尝到了甜头,一是教师的教学理念转变了(讲堂变为学
堂、教
材变为学材);二是教师的教学行为转变了(由主演变为导演、教法变为学法);三是学生的学习
方
式转变了(由他主变为自主,自立变为自强);四是学生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目前,我县的课改模式有实验中学为代表的六环节教学法(创设情景—明确任务—合作探究
—自
主学习—展示反馈—评价提升);册村中学为代表的五环节教学法(出示目标—合作探究—知
识讲析—成
果展示—梯度训练);故县中心校、南里中心校的五环节教学法(出示目标—小组合作
—成果展示—组间
评论—教师点评);松村中心校的语文一条龙教学法(读—述—仿—练),育才小
学为代表的“三主、四
导、五勤”模式;新店中心校的“小主人助学”等等。
我县的课改尽管有了一定的成效,但同兄弟
校比还有很大差距,我们将坚定信念,不断探索,
让课改之花在“文化之乡”这片沃土上开得更加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