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对学生数感的培养探析
古代元旦-法制教育总结
龙源期刊网 http:
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对学生数感的培养探
析
作者:张鑫
来源:《读写算》2019年第30期
摘 要 新课程改革以来对
小学数学的课程提出了更高要求,数感作为学生有效提升能力的
有效方式,是在特定的环境下培养出来的
,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理解数学的知识与技能。因而,
本文从小学数学的教学现状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一
些对策,以期在现有的教学资源中优化学
生各方面能力。
关键词
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数感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2;;;;;;;;;;;;
;;;;;;;;;;;;;;;;;;;;;;;;;;;;;;;;;;;;;;;;; 文獻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30-0115-01
数感具有
广泛的应用性,通过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数感可以扎实学生的理论基础,全面提
高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
因而,小学低年级数学老师也应当着重关于数感的教学,培养学生良
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一、提高生活化情境教学比重
数感是指对于数的敏感度,主要指数学与运算的一般理
解。良好的数感是指学生对数的意
义和运算有敏锐而强烈的感觉和感知能力,既包括学生对数值的一种直
觉,也包括对实际情境
中对数运算的感悟与理解。为提高低年级学生的数感,小学数学的教学生活情景化
应当着重提
高,以便能够使得抽象的数理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使学生既能够摆脱数学学习枯燥
乏味的认知,又能够增强其生活中运用数学的技能,是增强小学数学教学实效性的重要方式。
数
学教师应当转变只注重枯燥、抽象的理论知识传授,并不关注学生的发展差异,忽视学生抽
象思维能力的
培养教学方式,注重增强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与综合素质的提高。再加上,小学
低年级数学与学生的日常
生活有着密切联系,因而要培养学生的数感就要求数学老师将教学与
实践生活相联系。教师应从学生熟悉
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充分利用数学素材,努
力挖掘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创设与学生实际贴
近的教学环节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与交流,提高
教学情境化比重,切实理解并尊重学生,激发学生学习主动
性,提高学生在实践生活中发现数
学问题,运用课堂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学习获得感
与自信心,让学生真正
认识到数学其实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以挖掘学生潜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充分挖掘教材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