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常见的校本教研组织形式

玛丽莲梦兔
810次浏览
2020年08月16日 03:48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描写雾的句子-出国留学申请表


龙源期刊网 http:
几种常见的校本教研组织形式

作者:叶 静

来源:《黑河教育》2008年第03期

基础教育课 程改革进行到今天,给学校、教师带来的最大挑战莫过于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
更高要求。有专家说课改成 败的关键在教师,因为教师是连接教育理想与现实、教育理论与实
践、教育研究与行动之间的桥梁。没有 教师的发展,就没有学生的发展,更没有课改的成功。
当前,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问题为许多有识之士所关 注。越来越多的专家和校长认识到,校本教
研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比较好的方式之一,这种培训方式以 其较强的针对性、充分的自主
性、形式的灵活性见长。常见的校本教研形式主要有:
专家指导——着眼于教育理论的高端引领。虽然校本培训概念的核心是基于学校、在学校
中开展活动,但 绝不是校长、教师孤立地在学校里自己进行校本教研活动。我们倡导校本教研
形式的多元化,首先提倡把 教育专家请进学校,用专题学术报告、专题讲座、现场指导、专业
咨询等形式,对教师进行高端的教育理 论引领,引导教师更深刻地理解课程改革的内涵,帮助
教师形成先进的教育观念,带领教师从理论走向实 践。教育专家高端的引领、精准的解读、深
度的剖析,能帮助教师在理论与实践中架起一座桥梁,帮助教 师用教育理论指导教学实践,完
成从教书匠到专家型教师的过渡。
集体备课 ——着眼于教师智慧的集体融合。集体备课是学校最常见的教研方式,有的学校
已形成自己的经验。例如 有的学校采用确定中心发言人,由一人谈备课思路,大家补充的方式
进行;有的学校采用在不割裂教学流 程设计的前提下,教研组内教师每人负责一个环节的方式
进行等等。教师的集体备课有利于发挥教师集体 的智慧,弥补教师个体在备课过程中的欠缺,
取长补短,提高备课的整体水平。值得注意的是,集体备课 要尽量避免备课活动程式化、教学
模式统一化、教学资源单一化。学校教学管理部门还应该有这样的意识 :集体备课不仅仅是帮
助教师解读教材、研究教案、相互借鉴,更应是引导教师关注自己教学思想与教学 风格的形
成,倡导教师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实施个性化教学,这才是最有效的、更深层次的集体备课。
课例研究——着眼于课堂教学的技能提高。课例研究是指学校组织教师对专家或名师的 课
堂教学进行观察、分析与研讨的一种活动形式。有的学校围绕本校教师的一堂课,在课前、课
中、课后所进行的种种活动,包括研究人员、上课教师与他的同伴、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
对话、讨论 。课例研究能使优秀教师的隐性教学经验得以直观的传播,对新教师来说是最直接
的提高教学技能的方式 。在课例研究中,教师对名师或同伴的课例提出自己的改进意见甚至全
新的设想,授课者也会在同伴的建 议或批评中找到自己的不足,这种反思与交流,是促进教师
专业发展的最基本的方式。
同伴互助——着眼于群体素质的共同发展。教师群体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他们在学校
共同的价值观引 领下,在同一种教育理念、教育环境、教育资源的背景下,完成共同的教育目
标。但在达成目标的过程中 ,由于思想意识与工作方式的不同,每位教师的表现是千差万别

世界上最丑的狗-中秋贺词


签约仪式致辞-会计学专业实习报告


中秋节的对联-成都理工大学广播


春节日记200字-蚌埠经济技术职业学院


个人工作总结模板-总务主任述职报告


浙江财经学院东方学院-道德格言


爱国主义教育-艳乐队


社交网站-小结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