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想

绝世美人儿
571次浏览
2020年08月16日 04:01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说课技巧-三角形内角和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想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想文章内< br>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角的初步
认识》教学设想
角的初步 认识一课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
三册角和直角的第一课时。这节课是在学生以前认识了长< br>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在学习前
面的几何知识和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 过角,这为本节课的
教学提供了感性认识基础。教材只是把建立角的概念放在
初步的水准上,这 就要求教学时,既要巧妙地避开角的概
念,又要揭示出角的本质属性。为中高年级继续学习角和其
它几何图形奠定基础。教材从引导学生观察实物中的角开
始,让学生初步感知生活中的角;再通过学生 实际操作活动,
用一张纸折角,用两根硬纸条做活动角,逐步形成角的表象;
最后再抽象出角的 几何图形。可见,这种获取知识的途径实
际上是在直接感知的基础上逐步抽象概括。
从学生认 知水平来看,由于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由具体形象
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的过渡阶段,特别是低年级儿童, 他们
的思维仍然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在教学中,这就不
可避免的要产生几何图形的抽象 概括性与儿童思维的具体
形象性之间的矛盾。怎样去解决这一矛盾呢?我认为最根本
的途径是教 学中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把对角的认识建立
第 1 页


在丰富的感性材料 的基础之上。因此,根据教材编写的特点
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我从素质教育的三个方面知识、能力、< br>思想情感方面制定了教学目的:
(1)知识方面: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初步
比较角的大小;学会用尺子画角。
(2)能力方面: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发展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和创造意识 。
(3)思想情感方面:创设平等和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培养学生互相协作的精神,形 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其中教学
重点是:帮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初步建立角的概念。
难点是 :通过直观感知抽象出角的几何图形和理解角的大小
与边的长短无关。
为了顺利达到教学目的 ,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选择教学
方法时,我充分遵循了(从)感知→(经)表象→(到)概念这一< br>认识规律,采取了看一看、摸一摸、折一折、做一做、画一
画、比一比、剪一剪等教学手段,把静 态的课本材料,变成
动态的教学内容,让学生亲身感知亲手操作,把外在可见的
和内在不可见的 角印在大脑里。鉴于此,我在教学设计上着
重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虑:
一、加强观察和操作,帮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的思维是 从动手开始的。因此,要解
决数学抽象性和学生思维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关键是*具体
第 2 页


的操作与观察。因此,教学中我特别注意,充分利用和创造
各种条件,提供 大量的感性材料,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折叠、
制作等活动,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观察,在观察中动脑,在
手脑并用中获得感性知识,形成角的正确表象,掌握角的本
质特征。从而亲身感受学习的乐趣, 成为学习的主人。

首先,我让学生依次观察红领巾、三角板、钟面、折扇,并
指出这 些物体表面的角。通过观察生活中的角,丰富学生对
角的感性认识。
接着,出示一张圆形纸, 让学生观察有没有角,启发学生用
圆形纸折出大小不同的角。我不讲怎样折,而是鼓励学生自
己 折。再对折出的角进行观察比较得到,角是有大有小的。
然后让学生用角的顶点扎手心,感知角的顶点是 尖尖的;摸
一摸角的两条边,感知角的两条边是直直的。从而揭示了角
的本质属性。
最后,鼓励学生用图钉和硬纸条做一个可以活动的角,也是
让学生自己想办法做。然后让学生随着教师一 起活动自己的
角,边活动纸条边观察:角的大小有什么变化?这一教学的
目的是让学生从认识静 态中的角过渡到动态中的角。使他们
直观地看到,纸条张得越开,角就越大,纸条合得越拢,角
就越小,由此渗透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的本
质特征。
在学生的所有操作活动中,我一改教师主宰课堂的局面,大
第 3 页


胆放手,变过去的单纯看教师演示教具为自己动手,使学生
的听觉、视觉、触觉多感官并用,充分发挥 学生独立操作的
主体作用,力求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独立学习的能
力和创造意识。
二、利用多媒体优势,优化课堂教学。
这节课,我充分发挥了多媒体计算机的教学功能,直观 、形
象的展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通过它的形、声、色、动、静的
变化,形成鲜明的表象,吸引学 生的注意力,启迪学生的思
维,优化课堂教学。
1、利用多媒体,抽象出角的几何图形。 < br>作为一名教师重在授之以渔,教学中关键是让学生掌握知
识形成过程,使其知其然,还需知其所以 然。本节课中,从
直观感知抽象出角的几何图形是教学的关键。如何把这一知
识的形成过程清晰 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呢?这又是教学的难
点,针对这一难点,在教学中,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分两个层
次进行突破。
首先,从活动角抽象出角的几何图形。教学中,让学生从观
察生活的角、折角 、做活动角,然后从活动角抽象出角的几
何图形。如何抽象呢?为此,我设计了由活动角到角的几何图形抽象过程的动画。用点来代表图钉,用一条直直的线来
代表这根纸条,再用一条直直的线代表另 一根纸条。这样,
变抽象难懂的知识为直观的画面材料,很自然地把实物中的
第 4 页


角与角的几何图形联系起来,增强了角是源于生活的认识。
而且,用线代表纸条的连 续过程,也孕伏了角是由一点引
出两条射线形成的图形这一几何概念。
然后,从学生已经感知 过的实物中再次抽象出角。在学生初
步形成角的概念后,我又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学生感知过的
实物红领巾、三角板、钟面、折扇,利用动画光点的闪烁,
闪动实物上的角的形状,紧接着把实物的模像 去掉,再次抽
象出几何角。让学生观察这些角虽然大小不同,方向不同,
但都有什么共同特征? 这时画面上同时闪动所有角的顶点,
然后闪动各自的两条边。帮助学生再次抽象概括出所有的角
都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这样,就实现了由形象思维向抽象
思维的过渡。
2、利用多媒体,变静为动,化难为易。
让学生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是教学的一个 难点。
因为学生认知水平还处于具体形象阶段,其思维活动需要一
定的感性材料作支持。而让学 生直观感知不管边伸长还是缩
短,角的大小始终不变,在传统教学中很难做到。比如用实
物演示 ,首先角的两边伸长缩短的教具难以制作,其次是演
示时角的位置方向大小容易变动,不易比较。于是, 我在教
学这一环节时,先让学生通过活动角感知角的大小跟纸条张
开的大小有关,再提出疑问: 角的大小跟纸条的长短有没有
关系呢?这时,我设计了把活动角的两根纸条伸长和缩短的
第 5 页


动画,让学生观察,角的大小变没有?学生非常形象直观地
看到,不管纸条 伸长还是缩短,角的大小始终不变,说明角
的大小与纸条的长短无关。这样,就达到了变抽象为直观,< br>变静为动,化难为易的目的。
另外,在完成练习题第二题,比较两个角的大小时,为了让
学生加深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我先用动画演示怎
样用三角板上的角去比第一个角,接着让学 生自己用三角板
比一比。在学生得出两个角的大小一样的结果后,我又告诉
学生:刚才,我们是 借助三角板比出了这两个角的大小,我
们还可以用重叠的办法进行比较。这时,又借助多媒体用
动画演示把两个角移近,使两个角重合,不但更形象生动地
说明两个角一样大,而且也教给了学生比较物 体大小的不同
方法,蕴含了数学学法的指导。
三、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促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
活动中去。
心理学研究表 明,人在情绪低落时的思维水平只有在情绪高
涨时的二分之一。说明人的认识活动和情感是紧密相连的。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想方设法,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
境,让学生整堂课都处在好奇、好学 的高昂学习情绪中,
使教学过程始终对学生有一种吸引力,吸引他们主动去探索
问题,发现规律 。
1、导入激趣。


第 6 页


课一开始,我就 用动画显示出色彩鲜艳的钟面,钟面上时针
和分针在滴答滴答地走动,有声有色的画面一下子就吸引了< br>学生的注意力。等声音和画面静止后,才问学生:刚才是
什么声音?对,刚才是时钟走动的声音。 这时闪动时针和
分针形成的角,问学生:现在,时针和分针之间形成了一
个图形,认识这个图形 吗?这是什么图形?自然地导入了
新课。这样,利用模拟逼真的动画和声音,不但使学生的注
意 力一下子集中于课堂,而且渲染了气氛,创造了意境,有
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 2、在动中感悟知识。儿童的特点是好奇好动,对单调的
刺激容易产生厌倦。针对这些特点,我在教 学中运用各种教
学手段,例如,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折一折、做一做、画
一画、比一比、剪一 剪等活动,让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状态,
在师生共同活动中主动地获取知识。
3、练习中创设故 事情景、竞赛情景。这节课我借助现代化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这一得天独厚的教学功能,使练习生动有趣。如判断角的大小一题,我是这样出示的:小乌龟
画了一些图形,这些图形是不是角,要请小 朋友们用角的特
征来判断一下。然后投影出示一只小乌龟和图形,让学生
用手势判断,并伴随有 趣的声音。又如,比较两个角的大小
一题,我也是把题目融入故事当中,对学生说:我们来做
一 个游戏,请你当裁判。有两个角,一个叫红角,一个叫蓝
第 7 页


角,一天 两个角争吵起来,红角骄傲地对蓝角说:'我比你大
',可蓝角不服气地说:'你并不比我大',那么, 这两个角
到底谁大呢?请小朋友来当当裁判。并伴随蓝角红角的声
音。这样,一段形象生动的故 事,激起了学生解疑的兴趣。
最后的发散练习勇夺智多星,我用比一比谁最聪明能干,
谁能夺得 智多星,创设竞赛的情景,激起学生的竞争意识,
以达到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的目的。
四、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注重人际交往活动。

素质教育要求课堂的交往形式优化和多 样化,根据教材的特
点,设计行之有效的教学摸式,能发展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
及健康的人格, 提高智力及创造力。为此,根据本节课教学
内容的特点,我采用了小组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折一折、做一做、比一比、剪一剪等操作活动中,让学生在各自
独立学习的基础上,一起讨论,互相帮助 ,共同解决问题。
一方面,最大限度的给学生以活动的空间,各个学生亲身体
验到知识的形成过 程,使知识的获得有活力、有创造力的。
更重要的一方面,积极创设一种平等和谐、富有人情味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且,
培养了学生的互相协作精神,有利于形 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以上就是我设计本堂课的一些想法。
总之,教学中我本着将教师主导作用 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
的思想,促使学生全面、主动的参与学习活动,在生动、活
第 8 页


泼、和谐、合作的氛围中,达到既长知识,又长智慧的目
的,促进学生素质的全 面发展。设计中有不妥之处,敬请各
位同行批评指正。


第 9 页

美国司法部-十一活动方案


辛辛那提大学-讲文明讲礼貌


韩愈简介-湖北襄樊学院


工程外包-培训计划


安徽高考试卷-空间流言


理综-哈理工远东学院


铜川职业技术学院-担保书范文


公务员考试成绩什么时候出来-相声台词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