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线面角的三种常见思路方法

余年寄山水
602次浏览
2020年08月16日 04:20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入党誓词内容-临别赠言给同学


求线面角的三种常见思路方法
舒云水
本文以2009年湖南卷理 18题为例,介绍求线面角的三种常见思
路方法,并对这三种方法作比较分析﹒
如图1,在正 三棱柱
ABCA
1
B
1
C
1
中,
AB 2AA
1
,点D是
A
1
B
1
的中
点,点E 在
A
1
C
1
上,且
DE⊥AE


(I)证明:平面
ADE
平面
ACC
1
A
1

(II)求直线AD和平面
ABC
1
所成角的正弦值.






(Ⅰ)证明略.
下面主要谈(Ⅱ)小题的解法﹒
思路1:直接作出线面角求解﹒
分析:因为本题几何图形是特殊的几何体——正三棱柱,点
D

特殊位置上 ——线段
A
1
B
1
的中点,所以本题比较容易作出线面角﹒如
图2,取
AB
的中点
F
,连结
DF

DC
1

C
1
F
,则面
DFC
1


ABC
1


D

DHC
1
F

H
,则
DH

ABC
1
,连结AH
,则
HAD

AD

平面
ABC
1
所成的角﹒


解法1 如图2,设
F

AB< br>的中点,连结
DF

DC
1

C
1
F
.由正
三棱柱
ABCA
1
B
1
C
1< br>的性质及
D

A
1
B
1
的中点知,
A
1
B
1
⊥C
1
D

A
1
B
1
⊥DF


C
1
DDF
D,所以
A
1
B
1

平面
C
1
DF


AB∥A
1
B
1

所以AB⊥
平面
C
1
DF
.又
AB
平面
ABC
1
,故
平面
ABC
1

平面
C
1
DF

过点
D

DH
垂直
C
1
F
于点< br>H


DH⊥
平面
ABC
1

连结
AH
,则
HAD
是直线
AD
和平面
ABC< br>1
所成的角.
由已知
AB2AA
1
,不妨设
AA
1
2
,则
AB2

DF2

DC< br>1
3

C
1
F5

ADAA
1
2
A
1
D
2
3

DH
DH10


AD5
10

5
DF·DC
1
2330


C
1
F5
5
所以
sinHAD
即直线AD和平面
ABC1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思 路2:用等体积法求出点
D
到面
ABC
1
的距离
h

角的正弦值.
h
为所求线面
AD


分析 如图3 ,连结
C
1
D

BD
,即得四棱锥
DABC1
.用等体积
法,即
V
DABC
V
CDAB,容易求出点
D
到平面
ABC
1
的距离
h
,< br>11
h
为所
AD
求线面角的正弦值.
解法2:如图3,连结
C
1
D

BD
.因为平面
A
1
B
1
C
1

平面
AB
1

C
1
D

A
1
B
1
,所以
C
1
D

平面
AB
1

AC
1
BC
1
6
,不妨设
AA
1
2
,则
AB2

DC
1
3

ADBD
=
3
.
易求
S
ADB
2

S
ABC
5

1

D
在平面
ABC
1
内的射影为
H

DHh
,连结
AH
, 则
HAD

直线
AD
和平面
ABC
1
所 成的角.
因为
V
DABC
V
CDAB
,所以有
11

11

hS
AB
1
C< br>C
1
DS
ABD
33

5h6


h
30

5
DH10


AD5
10

5所以
sinHAD
即直线AD和平面
ABC
1
所成角的正弦 值为
思路3:坐标向量法.
解法3 如图4,设O是AC的中点,以O为原点建立空间直
角坐标系,不妨设
AA
1
2
,则
AB2
,相关 各点的坐标分别是

31

B(3,0,0)
,2
< br>A(0,1,0)
,,
C
1
(01,,2)

D< br>

2



2


易知
AB
=(
3
,1,0),
AC
1
=(0, 2,
2
),
AD
=


设平面
ABC1
的一个法向量为
n
(x,y,z),则有


n·AB3xy0,




n·AC
1
2y2z0.

31


,, 2



22

解得
x
3
y

z2y

3
3,6)
. 故可取
n( 1,
所以
cosn,AD
n·AD
2310


5
|n·||AD|
103
10

5< br>由此即知,直线AD和平面
ABC
1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评析:上题图形 比较特殊,容易作出线面角,三种方法中解法1
解法最简洁,解法1是首选.上题容易建立空间直角坐标 系,容易求
点的坐标,解法3也是不错的选择.方法2相对来说计算稍复杂一些,
是最后的选择 .
下面对上题的“Ⅱ小题”作两种变式,并对三种解法作比较评析.
变式1:如图5,将题 设条件“点D是
A
1
B
1
的中点”改为“点D
是棱
A
1
B
1
上一点,
A
1
DA
1
B
1
”,其他不变.




解法1:
如图6,分别取
A
1
C
1

AC
的中点
M

N
,设
MN

AC
1
交与点
G
,在
AB
1
4


上取点
F
,使
AFAB
,连结
DF

FN

FG

易证
FNAB

DFAB
,又
FNDFF
,所以
AB
平面
MNFD
,又
AB
平面
ABC
1
,所以平面
MNFD

平面
ABC
1
,过D

DHFG

H

1
4

DH
平面
ABC
1
,连结
AH
,则
HAD< br>是直线
AD
和平面
ABC
1
所成的
角.
不 妨设
AA
1
2
,则
AB2

DF2

GNCC
1

FNAN
2
AF
2
1
13


GFGN
2
FN
2

42
13


42
1
2
2

2
135


242
ADAA
1
2
A
1
D
2
2
sinGNF
GN10


GF5
2

10

15



sinDFHsin(90GFN)cosGFN1


5

5

DHDFsinDFH2
DH230


AD15
230

15
1530


55
sinHAD
即直线 AD和平面
ABC
1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解法


2:如图7,连结
BD
,取
A
1
B
1
的中点
F
,连结
C
1
F
, 则
C
1
F

A
1
B
1

C
1
F
平面
DAB

不妨设
AA
1
2
,则
AB2

C
1
F3

ADAA
1
2
A
1
D
2

易求
S
ADB
2

S
ABC
5

1
3
2

D
在平面
ABC
1
内的射影为
H

DHh
,连结
AH
,则
HA D

直线
AD
和平面
ABC
1
所成的角.
因为
V
DABC
V
CDAB
,所以有
11

11
hS
AB
1
C
C
1
FS
AB

D

33

5h6


h
30

5
DH230


AD15
230

15
所以
sinHAD
即直线AD和平面
ABC
1
所成 角的正弦值为
解法3:如图8,同原题解法3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
AA
1
2

AB

C
1
,点
A
,不
B

AC
1
及平面
ABC
1
的法向量
n的坐标同前面解法3.
同的是:

D


< br>33

31

,,2

,,2
,=.
AD


4

4

44

23230
n·AD


3
15
|n·||AD|
10
2
230

15
所以
cosn,AD
由此即知,直线AD和平面
ABC
1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评析:与原题解法1比较,变式1的解法1的作图与运算明 显要


复杂一些.比较变式1的三种解法,解法2和解法3比解法1要简单
一些, 解法1是最后的选择.
变式2:原题题设不变,将结论改为“求直线
AE
和平面< br>ABC
1

成角的正弦值”.







解法1:点
E
不是特殊点,它在平面
ABC
1
内的射影不好定位.可
利用垂面法,作出点
E
在平 面
ABC
1
内的射影.如图9,过
E

EFAC
1

F
,在平面
ABC
1
内过
F

FGAC
1

BC
1

G
,连结
EG
,则
AC
1



EFG
,又
A C
1

平面
ABC
1
,所以平面
EFG

平面
ABC
1
.再过
E

EH
FG
H
,则
EH
平面
ABC
1
,连结
AH
,则
HAE
是直线
AE
和平

ABC
1
所成的角.这样虽然作出了线面角,但要求出
EH
运算很复杂,
决定放弃 此法.
解法2:如图10,不妨设
AA
1
2
,则
AB 2

AEAA
1
A
1
E
2

2
3113

A
1
EA
1
D
,< br>EC
1


2222

AC
的中 点
F
,连结
BF
,易知
BF
平面
AEC
1

BF3

易求
S
AEC

1< br>32

S
ABC
1
5

4

< p>

E
在平面
ABC
1
内的射影为
H

EHh
,连结
AH
,则
HAE
是直
线
AE
和平面
ABC
1
所成的角.
因为
V
EABC
V
BAEC
,所以有
11

11
hS
ABC
1
BFS< br>AEC
1

33
36

4

5h

h
330

20
所以
sinHAE
EH30


AE10
30

10
即直线
AE
和平面
ABC
1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解法3:如图4,同原题解法3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 br>AA
1
2

AB

C
1
,点A
,不
B

AC
1
及平面
ABC
1< br>的法向量
n
的坐标同原题解法3.
同的是:

0,,20,,2
AE

D

,=


22

11
3
3
30
n·AE
2
所以
cosn,


AE
3
10
|n· ||AE|
10
2
由此即知,直线
AE
和平面
ABC1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30

10
评析:解法1的作图与运算很复杂,不可取.选择解法2和解法
3比较合适.

阅兵女兵方队-中央委员会常委


千里送鹅毛的歇后语-万圣节面具图片


宾馆员工管理制度-春天的作文300字


地理常识-银行年终工作总结


生活启示作文-高校教师个人总结


卖蔬菜-天津工业大学分数线


大学生新闻-物资管理工作总结


浙师大行知学院-声音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