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模拟试卷江苏省宿迁市沭阳中学高考数学百日冲刺数学试卷(3月份) 含解析
《元宵》古诗-快乐暑假手抄报图片
2020
年高考模拟试卷高考数学百日冲刺数学试卷(
3
月份)
一、填空题
1
.已知全集
U
=
{
﹣
1
,
0
,
1}
,集合
A
=
{0<
br>,
|
x
|}
,则∁
U
A
=
.
2
.若,
i
为虚数单位,则正实数
a
的值为
.
3
.若一组样本数据
7
,
9
,x
,
8
,
10
的平均数为
9
,则该组样本数据
的方差为
.
4
.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则输出的结果是
.
5
.已知双曲线
则双曲线的焦距为
.
的渐近线与准线的一个交点坐标为,
6
.三个小朋友之间准备送礼物,约定每人只能送
出一份礼物给另外两人中的一人(送给两
个人的可能性相同),则三人都收到礼物的概率为
.
7
.函数的极大值为
.
8
.已知等比数列
{
a
n
}
满足
a
2<
br>+2
a
1
=
4
,
a
3
2
=
a
5
,则该数列的前
5
项和为
.
9
.若函数,则的值为
.
10<
br>.如图,从一个边长为
12
的正三角形纸片的三个角上,沿图中虚线剪出三个全等的四边
形,余下部分再以虚线为折痕折起,恰好围成一个缺少上底的正三棱柱,而剪出的三个
相同的四
边形恰好拼成这个正三棱柱的上底,则所得正三棱柱的体积为
.
11
.圆心在曲线上的圆中,存在与直线
2
x+
y
+1
=
0
相切且面积为
5
π
的圆
,则当
k
取最大值时,该圆的标准方程为
.
1
2
.函数(ω>
0
)的最大值与最小正周期相同,则
f
(
x
)
在
[
﹣
1
,
1]
上的单调递增区间为
.
13
.在边长为
2
的正三角形
ABC
中,
的取值范围为
.
14
.
已知函数
f
(
x
)=对于∀θ∈
R
,∃
x
∈
R
,使得
cos
θ﹣
m
2
<
f
(
x
)<
sin
2
θ
+
m
+1
成
,则
立,则实数
m
的取值范围是
.
<
br>二、解答题:共
6
小题,
15-17
题每题
14
分,
18-20
题每题
16
分,共计
90
分.请在答题卡
指定区域内作答,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5
.在平面直
角坐标系
xOy
中,设向量
(
1
)若,求
tan2
θ的值;
,求θ的值.
,
,θ∈
R
.
(
2
)若∥,且
16
.如图,在四棱锥
P
﹣ABCD
中.
(
1
)若
AD
⊥平面
PAB
,
PB
⊥
PD
,求证:平面
PBD
⊥平面<
br>PAD
;
(
2
)若
AD
∥
BC<
br>,
E
为
PA
的中点,当
BE
∥平面
PCD<
br>时,求的值.
17
.如图,某市管辖的海域内有一圆形离岸小岛,
半径为
1
公里,小岛中心
O
到岸边
AM
的最近距离
OA
为
2
公里.该市规划开发小岛为旅游景区,拟在圆形小岛区域边界上某
点
B
处新建一个浴场,在海岸上某点
C
处新建一家五星级酒店,在
A<
br>处新建一个码头,
且使得
AB
与
AC
满足垂直
且相等,为方便游客,再建一条跨海高速通道
OC
连接酒店和
小岛,设∠
AO
B
=α(
0
<α<π).
(
1
)设∠
B
AO
=β,试将
sin
β表示成α的函数;
(
2
)若
OC
越长,景区的辐射功能越强,问当α为何值时
OC
最长,
并求出该最大值.
18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点<
br>P
在椭圆
C
:=
1
(
a
>
b
>
0
)
上,且椭圆的离心率为.
(
1
)求椭圆
C
的标准方程;
(
2)记椭圆的左、右顶点分别为
A
1
,
A
2
,过点
B
(
m
,
0
)(
m
<﹣
2
或<
br>m
>
2
)作一条
直线交
椭圆
C
于
E
、
F
(不与
A
1
,
A
2
重合)两点,直线
A
1
E
,
A
2
F
交于
点
G
,记直线
A
1
E
,
A
2
F<
br>,
GB
的斜率分别为
k
1
,
k
2
,
k
3
.
①对于给定的
m
,求的值;
<
br>②是否存在一个定值
k
使得
k
1
+
k
2=
kk
3
恒成立,若存在,求出
k
值;若不存在,请说明
理由.
19
.已知函数
f
(
x
)=
x
3
﹣(
a
﹣
1
)
x
2
+3
(
a
∈
R
).
(
1
)讨论函数
f
(
x
)的单调性;
(
2<
br>)函数
f
(
x
)在
[0
,
a
]上的最大值为
g
(
a
),
①求
g
(
a
)的值;
②若过点(
m,)可作出
y
=
g
(
x
)的三条切线,求
m<
br>的取值范围.
,数列
{
b
n
}
的前
n
项和为
T
n
,满足
a
1
=
3
b
1
,且∀
n
∈
N
*
,
,则称
m
20
.设等差数列
{
a
n
}
的公差
.若实
数
具有性质
P
k
.
(
1
)请判断
b
1
是否具有性质
P
6
,并说明理由;
(2
)设
S
n
为数列
{
a
n
}
的前
n
项和,
c
n
=
S
n
﹣
2<
br>λ
a
n
,且
c
n
<
c
n
+
1
(
n
∈
N
*
)恒成立.求证:
对任意的
k
(
k
∈
N
*
,
k
≥
3
),实数λ都不具有性质
P
k
;
(
3
)设
H
n
是数列
{
T
n
}
的前
n
项
和,若对任意的
n
∈
N
*
,
H
2
n
﹣
1
都具有性质
P
k
,求所有满
足条件的
k的值.
【选做题】本题包括
A
、
B
、
C三小题,请选定其中两小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若多做,则按作答的前两小题评分,每题
满分
0
分,计
20
分.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
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
[
选修
4-2
:矩阵与变换
]
21
.
已知矩阵
A
=
(
1
)求
a
,
b
的
值;
(
2
)求属于λ
2
的一个特征向量
[
选修
4-4
: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
.
,A
的两个特征值为λ
1
=
2
,λ
2
=
3
.
22
.在直角坐标系
xOy
中,直线
l的参数方程为(
t
为参数),以直角坐标系
xOy
的
O
点为极点,
Ox
为极轴,且取相同的长度单位,建立极坐标系,已知圆
C
的极
坐标
方程为
(
1
)求直线
l
的倾斜角;
(
2
)若直线
l
与圆
C
交于
A
,
B
两点,当△
ABC
的面积最大时,求实数
a
的值.
[
必做题
]
第
22
、
23
题,每小题
0
分,计
20
分.请把答案写在答题卡的指定区域内.
23
.从编号为
1
,
2
,
3
,
4
,…,10
的
10
个大小、形状相同的小球中,任取
5
个球.如果.
某两个球的编号相邻,则称这两个球为一组“好球”.
(
1
)求任取的
5
个球中至少有一组“好球”的概率;
<
br>(
2
)在任取的
5
个球中,记“好球”的组数为
X
,
求随机变量
X
的概率分布列和均值
E
(
X
).
<
br>24
.已知
f
n
(
x
)=(
x
+1
)
n
﹣(
2
x
+
)
n
=
a
0
+
a
1
x
+
a
2
x
2
+
……
+
a
n
x
n
,其中
n<
br>是给定的正整
数,且
n
≥
2
,
a
0
,
a
1
,
a
2
,…,
a
n
为常数
,设
P
n
=
min
{|
a
0
|
,
|
a
1
|
,
|
a
2
|
,
…,
|
a
n
|}
(
|
a
0
|,
|
a
1
|
,
|
a
2
|,……,
|
a
n
|
中的最小值).
(
1
)求
P
3
、
P
4
的值;
(
2
)求
P
n
的通项公式.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共
1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70
分.请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1
.已知全集
U
=
{
﹣
1
,
0<
br>,
1}
,集合
A
=
{0
,
|
x|}
,则∁
U
A
=
{
﹣
1}
.
【分析】根据题意可得出
A
=
{0
,
1},然后进行补集的运算即可.
解:根据题意知,
|
x
|
=
1
,
∴
A
=
{0
,
1}
,
U
=
{<
br>﹣
1
,
0
,
1}
,
∴∁
U
A
=
{
﹣
1}
.
故答案为:
{
﹣
1}
.
2
.若,
i
为虚数单位,则正实数
a
的值为 .
【分析】利用复数模的运算性质即可得出.
解:由已知可得:
故答案为:.
=
2
,
a
>
0
,解得
a
=.
3
.若一组样本数据
7
,
9
,
x
,
8
,
10
的平均
数为
9
,则该组样本数据的方差为
2
.
【分析】根据题意,由平均数公式可得
式计算可得答案.
解:根据题意,数
据
7
,
9
,
x
,
8
,
10
的平均数为
9
,则有
=
11
;
则其方差
S
2
=
[
(
7
﹣
9
)
2
+
(
9
﹣
9
)
2
+
(
11﹣
9
)
2
+
(
8
﹣
9
)2
+
(
10
﹣
9
)
2
]
=<
br>2
;
故答案为:
2
.
4
.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则输出的结果是
124
.
=
9
,解可得:
x
=
9
,解可得
x
的
值,进而由方差公
【分析】由已知中的程序语句可知:该程序的功能是利用循
环结构计算并输出变量
S
的
值,模拟程序的运行过程,分析循环中各变量值的变化情况
,可得答案.
解:模拟程序的运行,可得
S
=
0
,
n
=
1
不满足条件<
br>n
>
4
,执行循环体,
S
=
1
,
n
=
2
不满足条件
n
>
4
,执行循环体,
S
=
6
,
n
=
3
不满足条件<
br>n
>
4
,执行循环体,
S
=
27
,
n
=
4
不满足条件
n
>
4
,执行循环体
,
S
=
124
,
n
=
5
此时满
足条件
n
>
4
,退出循环,输出
S
的值为
124<
br>.
故答案为:
124
.
5
.已知双曲线
则双曲线的焦距为
4
.
【分
析】由双曲线
=
c
2
求得
c
的值即可.
解:由于双曲线
,
所以
x
==
1,即
c
=
a
2
①,
的渐近线与准线的一个交
点坐标为
的渐近线
x
==
1
,=以及
a
2
+
b
2
的渐近线与准线的一个交点坐标为,
把代入
y
=
x
,得=,即
b
=
a
②
又<
br>a
2
+
b
2
=
c
2
③
联立①②③,得
c
=
2
.
所以
2
c
=
4
.
故答案是:
4
.
6
.三个小朋友之间准备送礼物,约定每
人只能送出一份礼物给另外两人中的一人(送给两
个人的可能性相同),则三人都收到礼物的概率为
.
【分析】基本事件总数
n
=
2
3
=
8
,三人都收到礼物包含的基本事件个数
m
=
2
×
2
×
1
=
4
.由此能求出三人都收到礼物的概率.
解:三个小朋友之间准备送礼物,
约定每人只能送出一份礼物给另外两人中的一人(送给两个人的可能性相同),
基本事件总数
n
=
2
3
=
8
,
三人都收到礼物包含的基本事件个数
m
=
2
×
2
×
1
=
4
.
则三人都收到礼物的概率
p
=
故答案为:.
7
.函数的极大值为 .
=.
【分析】利用导数得到
函数
f
(
x
)的单调性,即可求出函数
f
(
x)的极大值.
解:∵函数
∴
f
'
(
x
)=
,
x
∈(
0
,
+
∞),
=,
令
f
'
(
x
)=
0
得,
x
=
e
2
,
∴当
x
∈(
0
,
e
2
)时,
f
'
(
x
)>
0
,函数
f
(
x
)单调递增;当
x
∈(
e
2
,
1
)时,
f
'
(
x<
br>)<
0
,
函数
f
(
x
)单调递减,
∴当
x
=
e
2
时,函数
f
(
x<
br>)取到极大值,极大值为
f
(
e
2
)=,
故答案为:.
8
.已知等比数列
{
a
n
}
满足
a
2
+2
a
1
=
4
,a
3
2
=
a
5
,则该数列的前
5
项和
为
31
.
【分析】由题意可得首项和公比的方程组,解方程组代入求和公式计算可得.
解:设等比数列
{
a
n
}
的公比为
q
,<
br>
∵
a
2
+2
a
1
=
4
,
,
∴
a
1
(
q
+2
)=
4,
a
1
2
q
4
=
a
1
q4
,
联立解得
a
1
=
1
,
q
=
2
,
∴数列的前
5
项的和为
故答案为:
31
.
9
.若函数,则的值为 ﹣ .
=
31
【分析
】根据题意,由函数的解析式求出
f
(
log
4
)的值,进而计算可
得答案.
解:根据题意,函数,
则
f
(
log
4
)=
f
(﹣
log
4
3
)=
f
(﹣
log
2
则
故答案为:﹣
=
f
()=
log
3
)=,
=﹣;
10
.如图,从一个边长为
12
的正三角形纸片的
三个角上,沿图中虚线剪出三个全等的四边
形,余下部分再以虚线为折痕折起,恰好围成一个缺少上底的
正三棱柱,而剪出的三个
相同的四边形恰好拼成这个正三棱柱的上底,则所得正三棱柱的体积为
27
.
【分析】由题意得正三棱柱底面边长
6
,高为
解:如图,作
AO
⊥
BC
,交
BC
于O
,
AO
==
6
,
,由此能求出所得正三棱柱的体积.
由题意得正三棱柱底面边长
EF
=
6
,高为
h
=
∴所得正三棱柱的体积为:
V
=
S
△
DEF
•
h
=
故答案为:
27
.
,
=
27
.
11
.圆心在曲线上的圆中,存在与直线
2
x+
y
+1
=
0
相切且面积为
5
π
的圆
,则当
k
取最大值时,该圆的标准方程为 (
x
﹣
1
)2
+
(
y
﹣
2
)
2
=
5 .
【分析】由题意可得圆的面积求出圆的半径,由圆心在曲线上,设圆的圆心坐标,到
直
线的距离等于半径,再由均值不等式可得
k
的最大值时圆心的坐标,进而求出圆的标
准
方程.
解:设圆的半径为
r
,由题意可得π
r
2
=
5
π,所以
r
=,
=
r
=
,由题意设圆心
C
(
a
,)由题意可得
a
>
0,由直线与圆相切可得
所以
|2
a
++1|
=
5
而
k
>
0
,
a
>
0
,所以<
br>5
=
2
a
++1
大值为
2
,
这时当且仅当
2
a
==时取等号,可得
a
=
1
,
所以圆心坐标为:(
1
,
2
),半径为
故答案
为:(
x
﹣
1
)
2
+
(
y
﹣2
)
2
=
5
.
12
.函数(ω><
br>0
)的最大值与最小正周期相同,则
f
(
x
)
,即圆的标准方程为:(
x
﹣
1
)
2
+
(y
﹣
2
)
2
=
5
,
+1
,即
2
,解得
k
≤
2
,所以
k
的最
在
[
﹣
1
,
1]
上的单调递增区间为
[
﹣,
]
.
【分析】利用三角函数的辅助角公式进行化
简,求出函数的解析式,结合三角函数的单
调性进行求解即可.
解:
f(
x
)=
4cos
ω
x
(
=
2
=
sin
ω
x
cos
ω
x
﹣
2
sin2
ω
x
﹣
sin
ω
x
﹣
cos2
ω
x
+
cos
ω
x
)
+
cos2
ω
x
),
=
2sin
(
2
ω
x
﹣<
/p>
则函数的最大值为
2
,周期
T
==,
∵
f
(
x
)的最大值与最小正周期相同,
∴=
2
,得ω=,
),
≤π
x
≤
≤,
则
f
(
x
)=
2sin
(π
x
当﹣
1
≤
x
≤1
时,﹣
则当﹣≤π
x
时,得﹣≤
x
≤,
<
br>即函数
f
(
x
)在
[
﹣
1
,
1]
上的单调递增区间为
[
﹣,
]
,
故答案为:
[
﹣,
]
13
.在边长为
2
的正三角形
ABC
中,
的取值范围为
【分析】建系,依题意可求得
.
=
2
xy
+2
x
+2
y
﹣
4
,而
x
>
0
,
y
>
0
,
x
+
y
=
1
,故可得
,则
y
=
1
﹣
x
,且
x
∈(
0
,
1
),由此构造函数
f
(
x
)
=﹣
2
x
2
+2
x
﹣
2
,
0<
x
<
1
,利用二次函
数的性质即可求得取值范围.
解::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
则
A
(﹣1
,
0
),
B
(
1
,
0
),
C
(
0
,
根据
),设
D
(
x1
,
0
),
E
(
x
2
,
y<
br>2
),
,即(
x
1
﹣
1
,
0
)=
x
(﹣
2
,
0
),则
x
1
=
1
﹣
2
x
,
,即(
x2
,
y
2
﹣)=
y
(﹣
1
,﹣),则
x
2
=﹣
y
,
y
2
=﹣
y
+
,
所以=(
x
1
,﹣)(
x
2﹣
1
,
y
2
)=
x
1
(
x<
br>2
﹣
1
)﹣
y
2
=(
1
﹣
2
x
)(﹣
y
﹣
1
)
﹣
3
(﹣<
br>y
+1
)=
2
xy
+2
x
+2
y<
br>﹣
4
,
∵
x
>
0
,
y
>
0
,
x
+
y
=
1
,
∴
y
=
1
﹣
x
,且
x
∈(
0
,
1
),
故,
,
设
f
(
x
)=﹣
2
x
2
+2x
﹣
2
,
0
<
x
<
1
,易知
二次函数
f
(
x
)的对称轴为
故函数
f
(
x
)在
[0
,
1]
上的最大值为
故的取值范围为
.
.
,最小值为
f
(
0
)=
f
(
1
)=﹣
2
,
故答案为:
14
.已知函数
f
(
x
)=对于∀θ∈
R
,∃
x∈
R
,使得
cos
θ﹣
m
2
<
f(
x
)<
sin
2
θ
+
m
+1
成
立,则实数
m
的取值范围是 (﹣,﹣)∪(,
+
∞)
.
【分析】需先求函数
f
(
x
)的值域,再分两步对所要
求的条件进行转化.要使
cos
θ﹣
m
2
<
f
(<
br>x
)<
sin
2
θ
+
m
+1
对于∀
θ∈
R
,∃
x
∈
R
时成立,只要(
cos
θ﹣
m
2
)
最大值
<
f
(
x
)<
br>最大值
,
而且
f
(
x
)
最小值
<(
sin
2
θ
+
m
+1
)
最小值
以及
cosθ
﹣
m
2
<
sin2θ+
m<
br>+1
对任意
θ
恒成立
,由
2
x
+
1
>
1
,得
0
<<
1
,∴﹣<
f
(
x
)解:∵
f
(
x
)==﹣
+
<,
即
f
(
x
)的值域是(﹣,).
对于∀θ∈
R
,∃
x
∈
R
,使得
cos
θ﹣
m
2
<
f
(
x
),转化为只要(
co
s
θ﹣
m
2
)
最大值
<
f
(
x<
br>)
最大值
,
∴
1
﹣
m
2
<,∴m
2
>.
对于∀θ∈
R
,∃
x
∈<
br>R
,
f
(
x
)<
sin
2
θ
+
m
+1
,转化为只要
f
(
x
)
最小值
<(
sin
2
θ
+
m
+1
)
最小
值
,
∴
m
>﹣,解不等式组,得﹣<
m
<﹣
或
m
,
由
cos
θ﹣
m
2<
sin
2
θ
+
m
+1
对于∀θ∈
R
恒成立,得
m
>
0
或<﹣
1
故
m
的取值范围是(﹣,﹣
1
)∪(,
+
∞)
二、
解答题:共
6
小题,
15-17
题每题
14
分,
1
8-20
题每题
16
分,共计
90
分.请在答题卡
<
br>指定区域内作答,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5
.在平
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设向量
(
1
)若,求
tan2θ的值;
,求θ的值.
,
,θ∈
R
.
(
2
)若∥,且
【分析】(
1
)利用向量垂直的坐标关系,建立方程,结合正切的倍角公式进行计算即可.
(2
)根据向量平行的坐标公式,建立方程进行求解.
解:(
1
)若
即
sin
θ
+
即
sin
θ=
,则sin
(θ
+
cos
θ
+2sin
θ=
0,
cos
θ,则
tan
θ=﹣,
)
+2sin
θ=
0
,
则
tan2
θ==﹣=﹣=﹣.
(
2
)若∥,则
2sin
θ
sin
(θ
+
即(
sin
θ<
br>+
得
sin
2
θ
+
即
)﹣
1
=
0
,
cos
θ)•
2sin
θ﹣
1
=
0
,
cos
θ
sin
θ﹣
1
=
0
,
cos
θ
sin
θ﹣
cos
2
θ=
0,
sin
θ﹣
cos
θ)=
0
,
,∴
cos
θ≠
0
,
sin
θ﹣
cos
θ=
0
,则
.
sin
θ=
cos
θ,即
tan
θ=,
即
cos
θ(
∵
则
即θ=
16
.如图,在四棱锥<
br>P
﹣
ABCD
中.
(
1
)若
AD
⊥平面
PAB
,
PB
⊥
PD
,求证:平面
PBD
⊥平面
PAD
;
(
2
)若
AD<
br>∥
BC
,
E
为
PA
的中点,当
BE
∥平面
PCD
时,求的值.
【分析】(
1
)由
AD
⊥平面
PAB
,得
PB
⊥
AD
,由
PB
⊥
PD
,得
PB
⊥平面
PAD<
br>,由此
能证明平面
PBD
⊥平面
PAD
.
(
2
)取
PD
中点
F
,连结
EF
,
CF
,由
EF
∥
AD
,且
EF
=
AD<
br>,由
AD
∥
BC
,得
EF
∥
BC
,
从而
BE
∥
CF
,进而四边形
EFCB
是平行四边形,由此
能求出
解:(
1
)证明:∵
AD
⊥平面
PAB
,<
br>PB
⊂平面
PAB
,
∴
PB
⊥
A
D
,∵
PB
⊥
PD
,
AD
∩
PD
=
D
,
∴
PB
⊥平面
PAD
,
∵
PB
⊂平面
PBD
,∴平面
PBD
⊥平面
PAD
.
(
2
)取
PD
中点
F
,连结
EF
,
CF
,
∵
E
为
PA
的中点,∴
EF
∥
AD
,且
EF
=
A
D
,
∵
AD
∥
BC
,∴
EF
∥
BC
,∴四边形
EFCB
是平面图形,
∵
BE<
br>∥平面
PCD
,
CF
⊂平面
PCD
,∴
BE
∥
CF
,
∴四边形
EFCB
是平行四边形,∴<
br>EF
=
BC
,
∴=
2
.
.
17
.如图,某市管辖的海域内有一圆形离岸小岛,半径为<
br>1
公里,小岛中心
O
到岸边
AM
的最近距离
OA为
2
公里.该市规划开发小岛为旅游景区,拟在圆形小岛区域边界上某
点
B
处新建一个浴场,在海岸上某点
C
处新建一家五星级酒店,在
A
处
新建一个码头,
且使得
AB
与
AC
满足垂直且相等,为方便游客,再
建一条跨海高速通道
OC
连接酒店和
小岛,设∠
AOB
=α(
0
<α<π).
(
1
)设∠
BAO=β,试将
sin
β表示成α的函数;
(
2
)若
OC
越长,景区的辐射功能越强,问当α为何值时
OC
最长,并求出该
最大值.
【分析】(
1
)由正弦定理可得
sin
β与α的
三角函数的关系;
(
2
)由(
1
)得,
AB的值,又有
AB
=
AC
,所以由余弦定理可得
OC
的表
达式,再由三
角函数的请选择范围求出
OC
的最大值.
解:(1
)在三角形
AOB
中,由正弦定理:
而
OA
=
2
,
OB
=
1
,所以
AB
=,
=,即=,
由题意可得由余弦定理可得
AB
2
=
OA
2<
br>+
OB
2
﹣
2
OA
•
OB
cos<
br>α=
4+1
﹣
2
×
2
×
1cos
α
=
5
﹣
4cos
α,所以
AB
=
所以
所以
sin
β=
=,
;
,
(<
br>2
)
AB
=
AC
,
OC
2
=
OA
2
+
AC
2
﹣
2
OA
•
A
C
•
cos
(
90
°
+
β)=
4+5﹣
4cos
α
+2
×
•
sin
β=
9
﹣
4cos
α
+4sin
α=
9+4
所以
OC
的最大值为=
2
.
在椭圆
C
:=
1
(
a
>
b
>
0
)
sin
(),<
br>
18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点
P
上
,且椭圆的离心率为.
(
1
)求椭圆
C
的标准方程;
(
2)记椭圆的左、右顶点分别为
A
1
,
A
2
,过点
B
(
m
,
0
)(
m
<﹣
2
或<
br>m
>
2
)作一条
直线交
椭圆
C
于
E
、
F
(不与
A
1
,
A
2
重合)两点,直线
A
1
E
,
A
2
F
交于
点
G
,记直线
A
1
E
,
A
2
F<
br>,
GB
的斜率分别为
k
1
,
k
2
,
k
3
.
①对于给定的
m
,求的值;
②是否存在一个定值<
br>k
使得
k
1
+
k
2
=
kk
3
恒成立,若存在,求出
k
值;若不存在,请说明
理由.
【分析】(
1
)结合点在椭圆上和椭圆的离心率可解得
a
=
2
,
b
=
1
,进而写出椭圆的标
准方程;
(
2
)①利用点斜式写出直线
A
1
E
和
A
2
F
的方程分别为
y
=
k
1
(
x
+2
)和
y
=
k
2
(
x
﹣
2<
br>),
再分别与椭圆联立,结合韦达定理,可求得
E
(),
F
(
),然后利用
B
、
E
、
F
三点共线时,任意两点构成的直线
斜率相
等来构造等式即可得解,需要注意的是验证不符合题意;
②联立直线
A
1
E
和
A
2
F
的方程可解得点
G
(),再利用
B
、
G
两点的坐标表示出直线
BG
的斜率<
br>k
3
,然后结合①中得到的结论,计算化简可得到
k
=
2,进而得解.
解:(
1
)根据题意,离心率,解得
a
=
2
,
b
=
1
,
所以椭圆
C
的标准方程;
(
2
)①因为椭圆的左
、右顶点分别为
A
1
,
A
2
,所以
A
1<
br>(﹣
2
,
0
),
A
2
(
2
,
0
),
A
2
F
的斜率分别为
k
1
,
k
2
,因为直线
A
1
E
,所以直线
A
1
E
和
A
2
F
的方程分别为
y
=
k
(
1
x
+2
)
和
y
=
k
2
(
x
﹣
2
),
设
E
,
F
的坐标分别为(
x
1
,
y
1),(
x
2
,
y
2
),
联立得,,则即
,
解得,,所以
E
().
同理可得,点
F
的坐标为().
因为
B
、
E
、
F
三点共线,所以
k
BE
=
k
BF
,即,化简得
[
(
m
+2
)
k
1
+
(
m
﹣
2
)
k
2
]
(
1+4
k
1
k
2
)=
0
.
所以
(
m
+2
)
k
1
+
(
m
﹣
2
)
k
2
=
0
或
1+4
k
1<
br>k
2
=
0
,即或.
当时,此时点
G
位于椭圆的上或下顶点,即
E
、
F
分别与
A
1
,
A
2
重合,与题
干矛盾,故舍去.
综上,对于给定的
m
,.
②由①知直线
A
1E
和
A
2
F
的方程分别为
y
=
k1
(
x
+2
)和
y
=
k
2
(
x
﹣
2
),
联立可解得点
G
的坐标为(),
因为点
B
(m
,
0
),所以,化简得
4
k
1
k
2
=
[
(
m
+2
)
k
1
﹣(
m
﹣
2
)
k
2
]
k
3
,
由①的结论可知,所以,将其代入上式,化简整理后可得,
k
1<
br>+
k
2
=
2
k
3
,
故存
在定值
k
使得
k
1
+
k
2
=
kk
3
恒成立,且
k
=
2
.
19
.
已知函数
f
(
x
)=
x
3
﹣(
a
﹣
1
)
x
2
+3
(
a
∈
R
).
(
1
)讨论函数
f
(
x
)的单调性;
<
br>(
2
)函数
f
(
x
)在
[0
,a
]
上的最大值为
g
(
a
),
①求
g
(
a
)的值;
②若过点(
m,)可作出
y
=
g
(
x
)的三条切线,求
m<
br>的取值范围.
【分析】(
1
)求
f
′(
x
)=
x
2
﹣(
a
﹣
2
)
x
,令
f
′(
x
)=
0
便得到
x
=
0
,或
a
﹣
2
,所
以讨论
a
和
2
的关系,即判断
a
﹣
2
和
0
的关系:分
a
>
2
,
a
=
2
,
a
<
2
三种情况,判断
每种情况下的
f
′(
x
)的符号,从而判
断
f
(
x
)的单调性;
(
2
)①对应(
1
)中的三种情况:
a
>
2
,
a
=
2
,
a
<
2
,判断在每种情况下
f
(
x
)在
[0
,
a
]
上的单调性,根据单调性求函数
f
(
x
)在
[0
,
a
]
上的最大值
g
(
a
),并求得
g
(
a
)=
;
②要作
y
=
g
(
x
)的三条切线,则
g<
br>(
x
)图象应是曲线,所以
y
=
g
(
x)=
x
<
6
,求
g
′(
x
),设切点
为
方程为:
该点带入切线方程并整理得:
程有三个不同的实数根,设
h
(
x
)=
=
,
,求出切线斜率,所以求得切线
,切线过点
(
m
,),将
,则这个关于
x
0
的方
,则该函数有
三个零点,
这需要
h
(
x
)的极小值小于
0
,极大
值大于
0
,所以用
m
表示出
f
(
x
)的极
值,并解关
于
m
的不等式即可求得
m
的取值范围.
解:(
1
)
f
′(
x
)=
x
2
﹣(
a
﹣
2
)
x
,令
f
′(
x<
br>)=
0
得,
x
=
0
,或
a
﹣
2
;
若
a
>
2
,
a
﹣
2
>
0
,∴
x
<
0
,或
x
><
br>a
﹣
2
时,
f
′(
x
)>
0
;
0
<
x
<
a
﹣
2
时,
f′(
x
)<
0
;
∴
f
(
x
)在(﹣∞,
0
),(
a
﹣
2
,
+
∞)上单调递增,在
[0
,
a
﹣
2]
上单调递减;
若
a
=
2
,
a
﹣
2
=
0
,∴
f
′(
x
)≥
0
,∴函数
f(
x
)在
R
上单调递增;
若
a
<<
br>2
,
a
﹣
2
<
0
,∴
x
<
a
﹣
2
,或
x
>
0
时,
f
′(
x
)>
0
;
a
﹣
2
<
x<
br><
0
时,
f
′(
x
)<
0<
br>;
∴
f
(
x
)在(﹣∞,
a
﹣<
br>2
),(
0
,
+
∞)上单调递增,在(
a
﹣
2
,
0
)单调递减;
(
2
)①由(1
)知,
1
)当
a
>
2
时,
f
(
x
)在
[0
,
a
﹣
2]
单调递减,在
(
a
﹣
2
,
a
]
单调递
增;
<
br>∴对于此时的
f
(
x
)的最大值比较
f
(
0
),
f
(
a
)即可;
f
(
a
)﹣
f
(
0
)=;
∴
a
≥
6
时,
f
(
a
)<
f
(
0
),∴
g
(
a
)=
f
(0
)=
3
;
2
<
a
<
6<
br>时,
f
(
a
)>
f
(
0
),∴g
(
a
)=
f
(
a
);
2
)当
a
=
2
时,
f
(
x
)在[0
,
a
]
上单调递增,∴
g
(
a
)
=
f
(
a
);
3
)当
a
<2
时,
f
(
x
)在
[0
,
a
]
上单调递增,∴
g
(
a
)=
f
(
a);
∴
g
(
a
)=;
y
=
g
②根据题意,(
x
)=
y
′=,,所以设过点
所作切线的切点为,
x
0
<
6
,斜率为;
∴切线方程为:=;
点(
m
,)在切线上,所以=;
将上式整理成:
数根,且
x
0
<
6
;
<
br>令
h
(
x
)=
,则关于
x
0
的方程
有三个不同的实
,则
h
(
x
)应有三个不同的零点,
h′(
x
)=
x
2
﹣(
m
+2
)
x
+2
m
,令
h
′(
x
)=
0
,则:
x
=
2
,或
m
,∴
h
(
2
),
h
(
m
)中一个是极大值,一个是极小值;
1
)
m
<
2
时,
h
(
2
)是极小值,
h
(
m
)是极大值,∴;
解
2
m
得
m
;
令,
,令
u
′(
x
)=
0
,得,
x
=
0
,或
4
;
∴
u<
br>(
x
)在(﹣∞,
0
),(
4
,
+
∞)上单调递减,在
[0
,
4]
上单调递增;
可求得u
(﹣
2
)=
u
(
4
)=
0
,∴
x
<﹣
2
,时,
u
(
x
)>
0
,
x
>﹣
2
,且
x
≠
4
时,<
br>u
(
x
)
<
0
;
∴
h<
br>(
m
)>
0
的解是
m
<﹣
2
,∴<
br>m
<﹣
2
;
2
)
m
>
2
时,
h
(
2
)是极大值,
h
(
m
)是极小值,∴;
解
2
m
得,
m
;
,且
m
≠
4
;
而由上面知
h
(
m
)<
0
的解是
m
>﹣
2
,且
m
≠
4
,∴
m
>
综上得
m
的取值范围是{
m
|
m
<﹣
2
,或
m
>
2
0
.设等差数列
{
a
n
}
的公差
.若实数
具有性质
P
k
.
(
1
)请判断
b
1
是否具有性质
P
6
,并说明理由;
,且
m
≠
4}
.
,数列
{
b<
br>n
}
的前
n
项和为
T
n
,满足
a<
br>1
=
3
b
1
,且∀
n
∈
N
*
,
,则称
m
(
2
)设
S
n
为数
列
{
a
n
}
的前
n
项和,
c
n<
br>=
S
n
﹣
2
λ
a
n
,且
c
n
<
c
n
+1
(
n
∈
N
*
)恒成立.求证:
对任意的
k
(
k
∈
N
*
,
k
≥
3
),实数λ都不具有性质
P
k
;
(
3
)设
H
n
是数列
{
T<
br>n
}
的前
n
项和,若对任意的
n
∈
N
*
,
H
2
n
﹣
1
都具有性质
P
k
,求所有满
足条件的
k
的值.
【分析】(
1<
br>)求得
n
=
1
,
2
,
3
,
4
,
5
,
6
,
7
时,数列
{
b<
br>n
}
的前
7
项,可得
d
和首项
a
1
,
得到等差数列
{
a
n
}
的通项,即可判断
b
1
、
b
2
是否具有性质
P
6
;
(
2
)由题意可得
S
n
+1
﹣
2λ
a
n
+1
≥
S
n
﹣
2
λ<
br>a
n
,代入等差数列
{
a
n
}
的通项公式和
求和公式,化
简整理可得λ≤﹣
1
,结合集合中元素的特点,即可得证;
<
br>(
3
)求得
n
=
1
,
2
,
3
,
4
,
H
2
n
﹣
1
的特点,结
合
k
=
3
,
4
,
5
,
6
,集合的特点,即可得到
所求取值.
解:(
1
)解:设等差数列<
br>{
a
n
}
的公差
且∀
n
∈
N
*
,
,数列
{
b
n
}
的前
n
项
和为
T
n
,满足
a
1
=
3
b
1<
br>,
.(
n
∈
N
*
),
可得
n
=
1
时,
T
1
+
=﹣
b
1
=﹣
T
1
,解得
b
1
=﹣,
T
2
+
=
b
2
=﹣
+
b
2
+
=
b
2
,
T
3
+
=﹣
b
3
=﹣
+
b
2
+
b
3+
,即
b
2
+2
b
3
=,
T
4
+
=
b
4
=﹣
+
b
2
+
b
3
+
b
4
+
,即
b
2+
b
3
=,
,
解得
b
2
=,
b
3
=﹣
b
6
=,
b
7=﹣
,同理可得
b
4
=
,…,
b
2
n
﹣
1
=﹣
,
b
5
=﹣
,
,
∵
a
1
=
3
b
1
,
∴
a
1
=﹣,
d
=,
a
n
=
P<
br>6
=
{
x
|
a
4
<
x
<<
br>a
9
}
(
k
∈
N
*
,
k<
br>≥
3
)=
{
x
|0
<
x
<
}
,
则
b
1
不具有性质
P
6
,
b
2
具有性质
P
6
;
(
2)证明:设
S
n
为数列
{
a
n
}
的前
n
项和,若
{
S
n
﹣
2
λ
an
}
是单调递增数列,
可得
S
n
+1
﹣
2
λ
a
n
+1
≥
S
n
﹣2
λ
a
n
,
即为
化为
4
λ
+6
≤
2
n
对
n
为一切自然数成立,
<
br>即有
4
λ
+6
≤
2
,可得λ≤﹣
1
,
又
P
k
=
{
x
|
a
k
﹣
2
<
x
<
a
k
+3
}
(
k
∈
N
*
,
k
≥
3
),
且
a
1
=﹣,
d
>
0
,可得
P
k
中的元素大于﹣
1
,
则对任意的
k
(
k
∈
N
*
,
k
≥
3
),实数
λ都不具有性质
P
k
.
(
3
)设
Hn
是数列
{
T
n
}
的前
n
项和,若对
任意的
n
∈
N
*
,
H
2
n
﹣1
都具有性质
P
k
,
由于
H
1=
T
1
=
b
1
=﹣,
H
3
=
T
1
+
T
2
+
T
3
=﹣
H
5
=
T
1
+
T
2
+
T
3
+
T
4
+
T
5
=﹣
H
7
=﹣
+0
﹣=﹣
,
,…,
H
2
n﹣
1
=
H
2
n
﹣
3
+
b2
n
﹣
1
,(
n
≥
2
),
,
≥,
当
k
=
3
时,
P
3
=
{
x
|
a
1
<
x
<
a
6
}
=
{
x
|
﹣<
x<
}
,
当
k
=
4
时,
P<
br>4
=
{
x
|
a
2
<
x
<<
br>a
7
}
=
{
x
|
﹣<
x
<
}
,
当
k
=
5
时,
P
5
=
{
x
|
a
3
<
x
<
a
8
}
=
{
x
|
﹣<
x
<
1}
,
当
k
=
6
时,
P
3
=
{
x
|
a
4
<
x
<
a
9
}
=
{
x
|0
<
x
<
}
,
显然
k
=
5
,
6
不成立,
故所有满足条件的
k
的值为
3
,
4
.
<
br>【选做题】本题包括
A
、
B
、
C
三小题,请选定其中
两小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若多做,则按作答的前两小题评分,每题满分
0
分,计
20
分.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
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
选
修
4-2
:矩阵与变换
]
21
.已知矩阵
A=
(
1
)求
a
,
b
的值;
(
2
)求属于λ
2
的一个特征向量.
,
A
的两个特征值为λ
1
=
2
,λ
2
=
3<
br>.
【分析】(
1
)利用特征多项式,结合韦达定理,即可求
a
,
b
的值;
(
2
)利用求特征向量的一般步骤,可求出其对应的一个特征向量.
解:(
1
)令
f
(λ)==(λ﹣
a
)(λ﹣
4
)
+
b
=λ
2
﹣(
a
+4
)λ<
br>+4
a
+
b
=
0
,
于是λ
1
+
λ
2
=
a
+4
,λ
1
λ<
br>2
=
4
a
+
b
.解得
a
=
1
,
b
=
2
…
5
分
(
2
)设
故
=,则
A
=
=
=
…
10
分.
=
3
=,
解得
x
=y
.于是
[
选修
4-4
: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
22
.在直角坐标系
xOy
中,直线
l
的参数方程为(t
为参数),以直角坐标系
xOy
的
O
点为极点,
Ox
为极轴,且取相同的长度单位,建立极坐标系,已知圆
C
的极坐标
方程为(
1
)求直线
l
的倾斜角;
(
2
)
若直线
l
与圆
C
交于
A
,
B
两点,当△<
br>ABC
的面积最大时,求实数
a
的值.
【分析】(
1
)由代入法可得直线
l
的普通方程,再由直线的斜率公式可得所求倾斜角;
(
2
)由
x
=ρ
cos
θ,
y
=
ρ
sin
θ,ρ
2
=
x
2
+
y
2
,可得圆
C
的直角坐标方程,求得圆心和半径,
运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得△
ABC
的面积为
|
AC
|
•
|
BC
|
•
sin
∠
ACB
,结合正弦函数的
最值,可得∠ACB
=
90
°,求得圆心
C
到直线的距离为
1
,运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解方程可得所求值.
.
<
br>解:(
1
)直线
l
的参数方程为(
t
为参数),
消去
t
可得直线
l
的普通方程为
可得直线的斜率为<
br>k
=
则倾斜角为;
x
﹣
y
﹣
a
=
0
,
,即
tan
α=(α为倾斜角),
(
2
)由x
=ρ
cos
θ,
y
=ρ
sin
θ,ρ
2
=
x
2
+
y
2
,
可得圆<
br>C
的极坐标方程
﹣
1
)
2
=
2
,<
br>
且圆心
C
(
1
,
1
),半径
r<
br>=,
×
sin
∠
ACB
=
sin
∠
ACB
,
即为
x
2
+
y
2<
br>=
2
x
+2
y
,即为圆(
x
﹣
1<
br>)
2
+
(
y
△
ABC
的面积为
|<
br>AC
|
•
|
BC
|
•
sin
∠ACB
=×
当
sin
∠
ACB
=
1
,
即∠
ACB
=
90
°,即△
AB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可得
|
AB
|
=
可得
r
=
2
,即圆心
C
到直线
l
的距离为
1
,
<
br>=
1
,解得
a
=
1+
或
1
﹣.
[
必做题
]
第
22
、
23
题,每小
题
0
分,计
20
分.请把答案写在答题卡的指定区域内.
23
.从编号为
1
,
2
,
3
,
4
,…,
10
的
10
个大小、形状相同的小球中,任取
5
个球
.如果
某两个球的编号相邻,则称这两个球为一组“好球”.
(
1
)求任取的
5
个球中至少有一组“好球”的概率;
<
br>(
2
)在任取的
5
个球中,记“好球”的组数为
X
,
求随机变量
X
的概率分布列和均值
E
(
X
).
<
br>【分析】(
1
)从
10
个球中任取
5
个球共有种取法
,设事件
A
表示“至少有一
组好球”,则表示“
5
个球不相邻”,推
导出
P
()=
5
个球中至少有一组“好球”的概率.
=,
由此能求出任取的
(
2
)依题意,
X
的可能取值为
0
,
1
,
2
,
3
,
4
,分别求出相应的概
率,由此能求出
X
的
分布列和数学期望
EX
.
解
:(
1
)从
10
个球中任取
5
个球共有种取法,
设事件
A
表示“至少有一组好球”,则表示“
5
个球不相邻”,
P
()==,
∴任取的
5
个球中至
少有一组“好球”的概率为
P
(
A
)=
1
﹣
P()=
1
﹣
(
2
)依题意,
X
的可能取值为<
br>0
,
1
,
2
,
3
,
4
,<
br>
P
(
X
=
0
)==,
=.
P
(
X
=
1
)==,
P
(
X
=
2
)=
+
=,
P
(
X
=
3
)=,
P
(
X
=
4
)==,
∴
X
的分布列为:
X
P
EX
=
0
1
2
=
2
.
3
4
24
.已知
f
n
(
x
)=(
x
+1
)
n﹣(
2
x
+
)
n
=
a
0
+<
br>a
1
x
+
a
2
x
2
+
……
+
a
n
x
n
,其中
n
是给定的正整
数,且
n
≥
2
,
a
0
,
a
1<
br>,
a
2
,…,
a
n
为常数,设
P
n
=
min
{|
a
0
|
,
|
a1
|
,
|
a
2
|
,…,
|
a
n
|}
(
|
a
0
|
,
|
a
1
|
,
|
a
2
|
,……,
|<
br>a
n
|
中的最小值).
(
1
)求
P
3
、
P
4
的值;
(
2
)求
P
n
的通项公式.
【分析】(
1
)
n
=
3
时,(
x
+1
)3
﹣
﹣(
2
x
)
k
=(
1
﹣
2
2
k
﹣
3
)
=
a
0
+
a
1
x
+
a
2
x
2
+
a
3
x
3
.通项公式
T
k
+1
=
x
k
x
k
.令
k
=
0
,
1
,
2
,
3
,可得:
a
0
,
a
1<
br>,
a
2
,
a
3
.可
得
P
3
=,同理可得
P
4
.
(
2
)由(
1
)可得:通项公式
T
k
+1
=(
1
﹣
2
2
k
﹣
n
)
x
k
.即可得出
P
n
.
解:(
1
)
n
=<
br>3
时,(
x
+1
)
3
﹣
通项公式
T
k
+1
=
x
k
﹣
=
a
0
+
a
1
x
+
a
2
x
2
+
a
3
x
3
.
(
2
x
)
k
=(
1
﹣
2
2
k
3
)
﹣
x
k
.
令
k
=
0
,
1
,
2
,
3
,
可得:
a
0
=,
a
1
=,
a
2
=﹣
3
,
a
3
=﹣
7
.
∴
P
3
=,同理可得
P
4
=.
x
k
.
(
2
)由(
1
)可得:
通项公式
T
k
+1
=(
1
﹣
2
2
k
﹣
n
)
P
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