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视图几画法
石河子大学教务处网-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29.2《三视图》教学设计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识别简单物体的三视图,了解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和
三视图的概念.
2、了解各个视图之间的尺寸关系;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
过程与方法:
感受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可能看到不一样的结果,培养学生
全面观察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体会从生活中发现数
学。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1.从投影的角度加深对三视图概念的理解.
2.会画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
教学难点 :
1.对三视图概念理解的升华.
2.正确画出三棱柱等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几何体模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猜一猜:他们之间的关系(投影展示图片)
这两张图片正是我们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
时看到了不同的
结果.因此,看事物不能只看单方面, 在生活中我们应从不同角度,
多方面地
去看待一件事物,分析一件事情。我们这节课就学着去从不
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看看我们会有哪些收获
。 29.2 三视图(1)。
(出示课题)
2、视图的概念
当我们从某一角度观
察一个物体时,所看到的图象叫做物体的一
个视图.视图也可以看作物体在某一个角度的光线下的正投影
,对于
同一物体,如果从不同角度观察,所得到的视图可能不同.下面我们
一起来观察几组不同
角度的图片.(展示图片)
二、探究学习、合作交流
(投影展示)观察飞机、军舰、坦克、
飞机模型、词典几组图片,
使学生初步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可能看到不一样的结果。
问:同一物体可以从各个角度观察,得到不同的视图,那么一个
物体究竟需要几个视图才能全面反映它
们的形状呢?
(学生讨论交流)
(演示)观察可知,单一的视图通常只能反映物体的一个方
面的
形状,不能全面地反映物体的形状,生产实践中往往采用多个视图来
反映物体不同方面的形
状。数学中我们只从正面、侧面、上面三个不
同方向看同一物体,所以,每一个物体都有三视图。
(一)认识三视图
如图,我们
用三个互相垂直的平面(例如墙角处的三面墙壁)作
为投影面.其中正对着我们的叫做正面.正面下方的
叫做水平面,右
边的叫做侧面.一个物体(例如一个长方体)在三个投影面内同时进
行正投影,
在正面内得到的由前向后观察物体的视图,叫做主视图;
在水平面内得到的由上向下观察物体的视图,叫
做俯视图;在侧面内
得到由左向右观察物体的视图,叫做左视图.
(我们学习了物体的主、俯
、左三种视图,接下来我们一起再来
探探它们之间的位置、大小有什么关系呢?)
(二)三视图位置有规定,主视图要在左上边,它下方应是俯视
图,左视图坐落在右边。
(三)视图长宽高的关系
正对着物体看,物体左右之间的水平距离、前后之间的水平距离、<
br>上下之间的竖直距离,分别对应这里所说的长、宽、高。从实例中我
们发现,三视图中,主视图与
俯视图表示同一物体的长,主视图与左
视图表示同一物体的高,左视图与俯视图表示同一物体的宽,因此
三
个视图的大小是互相联系的,画三视图时,三个视图要放在正确的位
置,并且使主视图与俯视
图的长对对正,主视图与左视图的高平齐,
左视图与俯视图的宽相等.
(四)三视图的画法
1、先画主视图;
2、在主视图正下方画出俯视图,注意与主视图“长对正”;
3、在主视图正右方画出左视图,注意与主视图“高平齐”,
与俯视图“宽相等”;
4、看得见部分的轮廓线画成实线,而看不见部分的轮廓线画
成虚线
三、例题学习
在实际生活中人们经常遇到各类种物体,这些物体的现状虽然经
常各不相同,但是它们一般是由一些基本
几何体(柱体、锥体、球等)
组合或切割而成的,因此会画、会看基本几何体的视图是非常必要的.
例1 画出下图所示一些基本几何体的三视图.
(1)圆柱;(2)正三棱柱;(3)球
分析:画这些基本几何体的三视图时,要注意从三个方面观察它
们,具体画法为:
1. 确定主视图的位置,画出主视图;
2.
在主视图正下方画出俯视图,注意与主视图“长对正”;
3.
在主视图正右方画出左视图,注意与主视图“高平齐”,与
俯视图“宽相等”.
四、课内练习
1、画出如图所示的三棱柱的三视图(这个三柱上下底面是正三
角形).
2、画出圆锥的三视图:
3.
图中的立体图形可以看成由哪些基本几何体经过怎样的变
化得到的?请你画出它的三视图。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1) (2)
五、课堂小结
问:今天你学到了什么?能谈谈你的收获和体验让大家与你共同
分享吗?
教师总结:
1、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三视图的定义。
2、画三视图要遵循的法则:(
1)位置方面一般先画主视图,再
把左视图画在主视图的右面,把俯视图画在主视图的下面。(2)大<
br>小方面: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
3、看事物不能光看表面,要多方面、多角度的观察事物。
(设计意图:检查学生对本节课知
识的掌握情况,培养学生的动
手操作的能力。并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和语言表达能力,体现合作学
习的作用。)
六、板书设计
七、布置作业
29.2三视图(1)
1、视图的概念
2、认识三视图
3、三视图的位置
4、三视图的大小
5、三视图的画法
习题29.2第1、2、3题
八、课后反思
本节课,
力求突出具体、生动、直观,因此,学生多以亲自操作、
观察实物模型和图片等活动为主,学生的九年级
学习很累,也很枯燥,
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上多媒体课,即新鲜又好玩儿,因此,这节课,
丰富
了学生观察、操作、猜想、想象、交流等活动经验,培养了学生
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发展了他们的空
间观念。
通过本节课的探究学习,学生基本上能掌握三视图的画法,能体
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但学生的空间感不是一两天就能培养起来的,
还有待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加强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