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北京海淀区高考一模试题解析:数学(理)

萌到你眼炸
645次浏览
2020年08月16日 05:10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首都医科大学研究生院-六一儿童节活动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期中练习
数 学(理科)
第Ⅰ卷(选择题 共4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 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
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海淀·理科·题1)
1i< br>1.在复平面内,复数
z

i
是虚数单位)对应的点位于( )
i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解析】 C;
1i
z

1i
 
i

1i
,该复数对应的点位于第三象限.
i

(海淀·理科·题2)
2.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函数
ylog
a
x

ya
x

yxa
的图象,可能正确的是( )
y
1
yyy
O
1
x
1
O
1< br>x
1
O
1
x
1
O
1
x
A< br>【解析】 D;
B
C
D

yxa
在B、C、D三个选项中对应的
a1
,只有选项D的图象正确.

(海淀·理科·题3)

3.在四边形
ABCD
中,
ABDC
,且
ACBD0
,则四边形< br>ABCD
( )
A.矩形 B.菱形 C.直角梯形 D.等腰梯形
【解析】 B;
 

ABDC
即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
ACBD0
即对 角线互相垂直;
∴该四边形
ABCD
为菱形.

(海淀·理科·题4)
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点
P的直角坐标为
1,3
.若以原点
O
为极点,
x
轴正半
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则点
P
的极坐标可以是( )
π



π



A.

1,

B.

2,

C.

2,

D.

2,


3333

【解析】 C;
y
1
O
-3
P
x



1



易知

1
2
3

(海淀·理科·题5) < br>
2
2


2kπ
π

k Z


3
5.一个体积为
123
的正三棱柱的三视图如 图所示,则这个三棱柱的左视图的面积为( )
A.
63
B.
8
C.
83
D.
12


【解析】 A;
设该三棱柱底面边长为
a
,高为
h
,则左 视图
面积为
23h
.由三视图可得:


3
< br>a
2
h

4
123
,解得

a 4

3



h3

2
a 23
于是
23h63
为所求.

第 5 题

(海淀·理科·题6)
6.已知等差数列
1,a,b
,等比数列
3 ,a2,b5
,则该等差数列的公差为( )
A.
3

3
B.
3

1
C.
3
D.
3

【解析】 C;

2a1b




a2

2
3

b5

,解得

a4

ab0


b 7



b50
因此该等差数列的公差为
3


(海淀·理科·题7)
7.已知某程序框图如图所示,则执行该程序后输出的结果是( )
开始
a = 2 , j = 1

i ≥ 2010

a = 1
-

1
输出 a
a
结束
i = i+1
A.
1



7
B



1
C.
2
D.
1
2

【解析】 A;

2



a = 2 , j = 1
1
a = , j = 2
2
a = -1 , j = 3


i20100

mod3

,∴对应的
a1


(海淀·理科·题8)
8.已知数列
A:a
1
,a
2,a,
n

≤0a
1
a
2
a
n
n,≥


3
有性质
P
:对任意
i, j

1≤i≤j≤n


a
j
a
i
a
j
a
i
两数中至少有一个是该数列中的一项.现给出以下 四
个命题:
① 数列
0,1,3
具有性质
P

② 数列
0,2,4,6
具有性质
P

③ 若数列
A
具有性质
P
,则
a
1
0

④ 若数列
a
1
,a
2
,a
3

0≤a
1
a
2
a
3

具有性质
P,则
a
1
a
3
2a
2

其中真命题有( )
A.
4
个 B.
3
个 C.
2
个 D.
1

【解析】 B;
① ∵
134

132
都不在 数列中,∴数列
0,1,3
不具有性质
P

② 容易验证数列
0,2,4,6
具有性质
P

③ 取
ij n
,则
a
j
a
i
0
在数列中,而数列中最小 的数
a
1
≥0
,因此
a
1
0

④ 由对②的分析可知,
a
1
0
.由于
a
2a
1
0

a
3
a
2
a
3
不在数列中,因此
a
3
a
2
必然在数列中.又
a
3
a
2
,故
a
3
a
2
 0a
1
,于是
a
3
a
2
a
2
,等式
a
1
a
3
2a
2
成立.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1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海淀·理科·题9)
9.某校为了解高三同学寒假期间学习情况,抽查了
100< br>名同学,统计他们每天平均学习时
间,绘成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则这
100
名同学中学习时间在
6

8
小时内的人数
为 .

【解析】 30;

1

0.04 0.12x0.140.05
,解得
x0.15
.于是在这
10 0
名同学中学习时间
2

6

8
小时内的人数为< br>0.15100230


3





(海淀·理科·题10)
10.如图,
AB

O的直径,且
AB8

P

OA
的中点,过
P

O
的弦
CD
,且
CP:PD3:4
,则弦< br>CD
的长度为 .

【解析】 7;

AB8

AP2,PB6
.由已知和相交弦定理得

CPPDAPPB

CP3
,解得



CP:PD3:4PD4

于是
CDCPPD34 7


(海淀·理科·题11)
11.给定下列四个命题:
π
1
① “
x
”是“
sinx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2
6
② 若“
pq
”为真,则“
pq
”为真;
③ 若
ab
,则
am
2
bm
2

④ 若集合
ABA
,则
AB

其中为真命题的是 (填上所有正确命题的序号).
【解析】 ①,④;

(海淀·理科·题12)
a

12.在二项式

x
2


的展开式中,
x
的系数是
10
,则实数
a
的值为 .
x

【解析】 1;
5
由二项式定理,
T
r
C

x
r
5
2
5r

r< br>
a

r
aC
5
x
103r



x

r
3
a1
. 当
103r1
时,
r3
,于是
x
的系数为

a

C
3
5
10a
,从而
3

(海淀·理科·题13)
13.已知有公共焦点的椭圆与双曲线中心为原点,焦点在x
轴上,左右焦点分别为
F
1
,F
2

且它们 在第一象限的交点为
P

PF
1
F
2
是以
PF
1
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若
PF
1
10
,双曲线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为

1,2

.则该椭圆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 .

12

【解析】

,



35


如图,设椭圆的半长轴长,半焦距分别为
a1
,c
,双曲线的半实轴长,半焦距分别为
y
P
a
2< br>,c

PF
1
m,PF
2
n
,则
mn2a
1


a5c

mn 2a
2


1
,问题转化为已知

a5cm10

2



n2c
F
1< br>O
F
2
x
1
c
c
的取值范围.
2
,求
5c
5c
4



c
5x
cx11
,.
x
,则
c
 
5c
1x
5c2x124x2
1111111112

1x2
,∴

,即


2624x2210324x25


(海淀·理科·题14)
1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集
A


x,y

|x
2
y
2
≤1


B{(x,y)|x≤4,y≥0,3x4y≥0}
,则
(1)点集
P 

(x,y)xx
1
3,yy
1
1,

x
1
,y
1

A

所表示的区域的面积 为_____;
(2)点集
Q

(x,y)xx
1
 x
2
,yy
1
y
2
,(x
1
,y1
)A,(x
2
,y
2
)B

所表示的区 域的面
积为 .
【解析】 ;
π

18π

yy
B
3
P
C
1
A
QD
xE
13
xO
F
4
O

(1) 如左图所示,点 集
P
是以

3,1

为圆心
1
为半径的圆 ,其表示区域的面积为
π

(2) 如右图所示,点集
Q
是由三段圆弧以及连结它们的三条切线段围成的区域,
其面积为
1
S
△OPQ
S
OABP
S
PCDQ
S
OFEQ

π

4

3


3

4

5


1

π

18

π

2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8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证明过程.
(海淀·理科·题15)
15.(本小题满分13分)
已知函数
f(x) sin


x



0,|
< br>|π

的图象如图所示.
(Ⅰ)求

,

的值;
π

(Ⅱ)设
g(x)f(x)f

x

,求函数
g(x)
的单调递增区间.
4



ππ

【解析】 (Ⅰ)由图可知
T4



π


24



2

T

π

又由
f

1

sin

π


1
,又
f(0)1
,得
s in

1


2

π

|< br>
|

,∴



2
π< br>
(Ⅱ)由(Ⅰ)知:
f(x)sin

2x

cos2x

2


y
1
O
π< br>4
π
2
x
-1
5



π


1

因为
g(x)

co s2x



cos

2x

cos2xsin2x
sin4x

2


2

ππ
k
ππ
k
ππ
所以,
2kπ ≤4x≤2kπ
,即
≤x≤ (kZ)

222828

k
ππ
k
ππ



(kZ). 故函数
g(x)
的单调增区间为

,
2828
 

(海淀·理科·题16)
16.(本小题满分13分)
某商场为吸引 顾客消费推出一项优惠活动.活动规则如下:消费额每满
100
元可转动如图所
示的转 盘一次,并获得相应金额的返券,假定指针等可能地停在任一位置. 若指针停在
A

域返券
60
元;停在
B
区域返券
30
元;停在
C< br>区域不返券. 例如:消费
218
元,可转动转盘
2
次,所获得的返券金额是两次金额之和.
(Ⅰ)若某位顾客消费
128
元,求返券金额不低于
30
元的概率;
(Ⅱ)若某位顾客恰好消费
280
元,并按规则参与了活动,他获得返券的金额记为< br>X
(元).求
随机变量
X
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

【解析】 设指针落在
A

B

C
区域分别记为事 件
A

B

C

1
1
1

P(A)

P(B)

P(C)

3
62
(Ⅰ)若返券金额不低于
30
元,则指针落在
A
或< br>B
区域.
111

PP(A)P(B)
632
1
即消费
128
元的顾客,返券金额不低于
30
元的概率是.
2
(Ⅱ)由题意得,该顾客可转动转盘
2
次.
随机 变量
X
的可能值为
0

30

60
90

120

111
P(X0)

224
111
P(X30)2

233
11115
P(X60)2

263318
111
P(X90)2

369
111

P(X120)
6636
所以,随机变量
X
的分布列为:
0 30 60 90 120
P

1
1
5
11

X

418
3936

11511
其数学期望
EX030 609012040

4318936

(海淀·理科·题17)
17.(本小题满分14分)
AC2
ABBC
,如图,三棱柱
ABCA
1
B
1
C
1
中,侧面
AA
1
C
1
C

底面
ABC

AA
1
AC

1

ABBC

O

AC
中点.

6



(Ⅰ)证明:
AO
平面
ABC

1
(Ⅱ)求直 线
A
1
C
与平面
A
1
AB
所成角的正弦值 ;
(Ⅲ)在
BC
1
上是否存在一点
E
,使得
OE
平面
A
1
AB
,若不存在,说明理由;若存在,确
定点E
的位置.

AC
. 【解析】 (Ⅰ)证明:因为
A1
AAC
,且
O

AC
的中点,所以
AO< br>11

平面
AA
1
C
1
C
, 又由 题意可知,平面
AA
1
C
1
C
平面
ABC
,交线为
AC
,且
AO
1

平面
ABC
. 所以
AO
1
(Ⅱ)如图,以
O
为原点,
OB,OC,O A
1
所在直线分别为
x,y,z
轴建立空间直
角坐标系.
AC2
,又
ABBC,ABBC
由题意可知,
A
1
AAC
1
1

OB,AC1

2
所以得:
O

0,0,0


A

0, 1,0


A
1
0,0,3

C
0,1,0


C
1
0,2,3

B

1,0,0

,则有:



A
1
C0,1,3

AA
1
0,1,3
AB(1,1,0)



设平面
AA
1
B
的一个法向量为
n

x,y,z
< br>,则有


n

AA
1
0

y3z0
,令
y1
,得
x1









xy 0

nAB0
3

3

3

所以
n

1,1,



3
 


nA
1
C
21
 
cosn,A
1
C

7
|n||A
1
C|
z
21

7< br>
因为直线
A
1
C
与平面
A
1AB
所成角

和向量
n

A
1
C所成锐角互余,
所以
sin



(Ⅲ)设
E

x
0
,y
0
,z
0


BE

BC
1


x
0
1




x
0
1,y
0
,z
0



1,2,3
,得

y
0
2




z
0
3


所以
E1

,2

,3< br>
,得
OE1

,2

,3





1

OE
平面
A< br>1
AB
,得
OEn=0
,即
1

2



0
,得



2

7



即存在这样的点
E

E

BC
1
的中点.

(海淀·理科·题18)
18.(本小题满分13分)
已知函数
f(x)xalnx
,其中
a
为常数,且
a≤1

(Ⅰ)当
a1
时,求
f(x)

[e,e
2
]

e2.71828
)上的值域;
(Ⅱ)若
f(x)≤e 1
对任意
x[e,e
2
]
恒成立,求实数
a
的取 值范围.
1
【解析】 (Ⅰ)当
a1
时,
f(x)xln x
,得
f

(x)1,

x
1
f

(x)0
,即
10
,解得
x1
, 所以函数
f(x)


1,

上为增函数,
x
据此,函数
f(x)

[e,e
2
]
上为增函数 ,而
f(e)e1

f(e
2
)e
2
2< br>,
所以函数
f(x)

[e,e
2
]
上的 值域为
[e1,e
2
2]

aa
(Ⅱ)由
f

(x)1
,令
f

(x)0
,得
10
,即
xa

xx

x

0,a

时,
f

(x)0
,函数
f(x)< br>在

0,a

上单调递减;

x
< br>a,

时,
f

(x)0
,函数
f (x)


a,

上单调递增;

1≤ a≤e
,即
e≤a≤1
,易得函数
f(x)

[e,e
2
]
上为增函数,
此时,
f(x)
max
f( e
2
)
,要使
f(x)≤e1

x[e,e
2
]
恒成立,只需
f(e
2
)≤e1

可, e
2
e1
2
所以有
e2a≤e1
,即
a≤

2
22
ee1(e3e1)

( e)0

22
e
2
e1

e
,所以此时无解.
2

eae
2
,即
eae
2

易知函数
f(x)

[e,a]
上为减函数,在
[ a,e
2
]
上为增函数,

a≤1
f(e)≤e1


要使
f(x)≤e1

x[e,e
2]
恒成立,只需

,即

e
2
e1
2

f(e)≤e1

a≤
2
e< br>2
e1e
2
e1e
2
e1e
2e1
2

(1)0

(e)0

2222
e
2
e1
2

ea≤

2

a≥e
2
,即
a≤e
2
,易 得函数
f(x)

[e,e
2
]
上为减函数,
此 时,
f(x)
max
f(e)
,要使
f(x)≤e1

x[e,e
2
]
恒成立,只需
f(e)≤e1
即可,
所以有
ea≤e1
,即
a≤1
,又因为
a≤e2
,所以
a≤e
2


e
2
 e1

综合上述,实数
a
的取值范围是

,


2


(海淀·理科·题19)
19.(本小题满分13分)

3

已知椭圆
C
的中心在原点,焦点在
x
轴上,左右焦点分别为
F
1

F< br>2
,且
|F
1
F
2
|2
,点
< br>1,


2


8



在椭圆
C
上.
(Ⅰ)求椭圆
C
的方程;
(Ⅱ) 过
F
1
的直线
l
与椭圆
C
相交于
A

B
两点,且
AF
2
B
的面积为
122
,求以
F
2
为圆心
7
且与直线
l
相切的圆的方程 .
(Ⅰ)设椭圆的方程为
x
2
y
2
【解析】
a
2

b
2
1(ab0)
,由题意可得:
椭 圆
C
两焦点坐标分别为
F
1

1,0


F
2

1,0



2a(11 )
2
(
3
2
)
2
(11)
2
(
353
2
)
2

2

2
 4


a2
,又
c1

b
2
413

x
2
y
2
故椭圆的方程为
4< br>
3
1

(Ⅱ)当直线
l
x
轴,计算 得到:
A


3

3


1 ,
2



B


1,
2< br>


S
11
AF
2
B
2
|AB||F
1
F
2
|
2
32 3
,不符合题意.
当直线
l

x
轴不垂直时,设直线l
的方程为:
yk(x1)


yk(x1)




x
2
y
2
,消去y得
(34

4

3
1
k
2
)x
2
8k
2
x4k
2
120

显然
0
成立,设
A(x
1
,y
1
)

B (x
2
,y
2
)


x
8k
2
4k
2
12
1
x
2
34k
2< br>,
x
1
x
2

34k
2
. < br>又
|AB|1k
2
(x)
2
4x
2
64k
4
4(4k
2
12)
1
x
21
x
2
1k
(34k
2
)
2

3 4k
2

AB|1k
2

12k
2
112(k
2

|
34k
2

1)
34k
2

又圆
F
|k10k|
2
的半 径
r
k

2|k|

1
2
1k< br>2
所以
S
1112(k
2
1)2|k|12|k|1k< br>2
122
AF
2
B

2
|AB|r2

34k
2


1k
2
< br>34k
2

7
化简,得
17k
4
k2
180
,即
(k
2
1)(17k
2
 18)0
,解得
k1

所以,
r
2|k|
2

1k
2
故 圆
F
2
的方程为:
(x1)
2
y
2
 2

(Ⅱ)另解:设直线
l
的方程为
xty1
, < br>
xty1




x
2
y< br>2
,消去
x

(4

4

3
1
3t
2
)y
2
6ty90

0
恒成立,

A

x,y
6t9
1
,y< br>1


B

x
22

,则
y
1
y
2

43t
2

y
1
y
2

43t
2

所以
|y2
36t
2
36
1
y
2
|(y
1
y
2
)4y
1
y
2

(43t< br>2
)
2

43t
2

12t
2< br>1
43t
2


9



|1t01|2
又圆
F
2
的半径为
r
1t2

1t
2

所以
S
1
12t< br>2
1
12
AF
2
B

2
|F
1
F
2
||y
1
y
2
|
| y
1
y
2
|

43t
2

2
7
,解得
t
2
1

所以
r
2
1t
2
2

故圆
F
2
的方程为:
(x1)
2
y
2
2



(海淀·理科·题20)
20.(本小题满分14分)

2
a
n
1,n为偶数
已知数列

a

满足:
a


2
n
1
0
,< br>a
n



n1

n2,3,4,< br>.

2
a

2
n1
,n为奇数
2
(Ⅰ)求
a
5
,a
6
,a
7
的值;
(Ⅱ)设
b
a
n
1
n

2
2< br>n
,试求数列

b
n

的通项公式;
(Ⅲ )对于任意的正整数
n
,试讨论
a
n

a
n1< br>的大小关系.
【解析】 (Ⅰ)∵
a
1
0

a< br>2
12a
1
1

a
3
22a1
2

a
4
12a
2
3


a
5
32a
2
5

a
6
12a
3
5

a
7
42a
3< br>8

(Ⅱ)由题设,对于任意的正整数
n
,都有:
a< br>n
b
2
n1
1
22a
2
n
 1
1
n1

2
n1

2
n1

2
b
n


b
1
n1
b
n

2
. < br>∴数列

b
a
1
1
1
n

是以
b
2
1

2
1
0
为首项,
2
为公差的等差数列.

b
n1
n

2

(Ⅲ)对于任意的正整数
k


n2k

n 1,3
时,
a
n
a
n1


n4k1
时,
a
n
a
n1


n4k3
时,
a
n
a
n1

证明如下:
首先,由
a
1
0

a
2< br>1

a
3
2

a
4
3
可知
n1,3
时,
a
n
a
n1

其次,对于任意的正整数
k

n2k
时,
a
n
a
n1
a
2k
a
2k1

< br>12a
k



k12a
k

k0

n4k1
时,
a
n
a
n 1
a
4k1
a
4k2



2k 12a
2k



12a
2k1

2k2a
2k
2a
2k1

2k2

12a
k

2

k12a
k

0

所以
a
n
a
n1

n4k 3
时,
a
n
a
n1
a
4k3
 a
4k4



2k22a
2k1


12a
2k2

2k12a
2k1< br>2a
2k2

2k12

k12a
k

2

12a
k1

4

ka
k
a
k1

1


10



事实上,我们可以证明:对于任意正整数
k

k a
k
≥a
k1
…(*)(证明见后),
所以此时
a
n
a
n1

综上可知:结论得证.
对于任意正整数
k

ka
k≥a
k1
(*)的证明如下:
1)当
k2m

mN
*
)时,

k a
k
a
k1
2ma
2m
a
2m1< br>2m

12a
m



m12a
m

m0
,满足(*)式.
2)当
k1
时,
1a
1
1a
2
,满足(*)式.
3)当
k2m1

mN
*

时,
ka
k
a
k1
2m1a
2m1
a
2m2
2m1

m12a
m


< br>12a
m1


3m12a
m
2am1
2

ma
m
a
m1



m1


于是只须证明
ma
m
 a
m1
≥0
,如此递推,可归结为1)或2)的情形,
于是(*)得证.
11

济南三中-六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试卷


退学申请书-高尔基童年主要内容


神话故事成语-scpta


建设幸福中国征文-党员公开承诺书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班级活动计划


学位英语网上报名-雇佣保姆合同


qq爱情个性签名-长阳教育信息网


三台县政务网-韶关市中考成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