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几何中二面角的求法(教师版)
拾金不昧锦旗用语-租房协议范本
高二文科数学培优: 立体几何中二面角的求法
编写:林洪兵2016-1-6
一、定义法:
例1:如图1,设正方形ABCD-A
1
B
1C
1
D
!
中,E为CC
1
中点,求截面A
1<
br>BD和EBD
所成二面角的度数。
分析与解:本题可用定义法直接作出两截面A
1
BD、EBD所成二面角的平面
角,设AC、BD交于O,连EO,A
1
O,由EB=ED,A
1
B=A
1
D即知EO⊥⊥BD,A
1
O⊥BD,
故∠EOA
1
为所求二面角的平面角。
变式1:正
方体ABCD-A
1
B
1
C
1
D
1
中,求
二面角A-BD-C
1
的正切值为 .
分析与略解:“小题”不必“大做”,由图1知所求二面角为
二面角C-
BD-C
1
的“补角”.教材中根本就没有“二面角的补角”
这个概念,但通过几何直观又很容易理解其意义,这就叫做直觉
思维,在立体几何中必须发展这种重要的思维能力.易知∠COC
1
是二面角C-
BD-C
1
的平面角,且tan∠COC
1
=
2
。
将题目略作变化,二面角A
1
-BD-C
1
的余弦值为
.
在图1中,∠A
1
OC
1
是二面角A
1
-BD
-C
1
的平面角,设出正方体的棱长,用余弦定理易求得
cos∠A
1
OC
1
=
1
3
二、三垂线法
这是最典型也是最常用的方法,当然此法仍扎“根”于二面角平面角的定义.
此法最基本的一个模型为:如图3,设锐二面角
l
,过面<
br>
P
内一点P作PA⊥
于A,作AB⊥l于B,连接PB,由三垂线定理得PB
B
⊥l,则∠PBA为二面角
l
的平面角,故称
此法为三垂线法
l
.
A
最重要的是在“变形(形状改变)”和“变位(位置变化)”中能迅速作
图3
出所
求二面角的平面角,再在该角所在的三角形(最好是直角三角形,如图3中的Rt△PAB)中求解.
对
于钝二面角也完全可以用这种方法,锐角的补角不就是钝角吗?
例2 如图3,设三棱锥V-ABC中
,VA⊥底面ABC,AB⊥BC,DE垂直平分VC,
且分别交AC、VC于D、E,又VA=AB,
VB=BC,求二面角E-BD-C的度数。
分析与解 本题应用垂线法作出二面角的平面角,因
△VBC为等腰
三角形,E为VC中点,故BE⊥VC,又因DE⊥VC,故VC⊥平面BED,所以BD⊥VC,又VA⊥平面ABC,故VA⊥BD,从而BD⊥平面VAC。
例3(
2006年陕西试题)如图4,平面
⊥平面
,
∩
=l,A∈
,B∈
,点A在直线l上
的射影为A
1
,点B在l的射影为B
1
,已知AB=2,AA
1=1,BB
1
=2,求:
A
F
E
(Ⅰ)略;(Ⅱ)二面角A
1
-AB-B
1
的正弦值.
l
B
1
分析与略解:所求二面角的棱为AB,不像图3的那样一看就明白
A
1
的状态,但本质却是一样的,对本质的观察能力反映的是思维的深刻性
.
B
作A,则可证A
图4
1
E⊥AB
1
于AB<
br>1
于E
1
E⊥平面AB
1
B.过E作EF⊥A
B交
AB于F,连接A
1
F,则得A
1
F⊥AB,∴∠A
1
FE
就是所求二面角的
平面角.
依次可求得AB
1
=B
1
B
=2,A
1
B=
3
,A
1
E=
2
2
,A
A
1
E
1
F=
3
2
,则在Rt△A
1
EF中,sin∠A
1
FE=
A
1
F
=
6
3
.
三、垂面法:
例3 如图6,设正方体ABCD-A<
br>1
B
1
C
1
D
1
中,E、F分别是AB、C
1
D
1
的中点。
(1)求证:A
1
、E、C、F四点共面;
(2)求二面角A
1
-EC-D的正切值的大小。
分析与证明 (1)要证A
1
、E、C、F四点共面,可证:A、FE
C,取DC
中点H,连AH、FH,则AHEC,又FHA
1
A。故A
1FAH,即A
1
FEC,
从而A、E、C、F四点共面。
(2)要求二面角A
1
-EC-D的大小,先要作出二面角的平面角,本题可
用三垂线法,因FH⊥底面ABCD于H,过H作HM⊥EC于M,连FM,则由
三垂线定理知FM⊥E
C。
所以∠HMF为所求二面角A
1
-EC-D的平面角。
例4空间的点P到二面角
l
的面
、
及棱l的距离分别
为4、3、
239
3
,求二面角
l
的大小.
分析与略解:如图5,分别作PA⊥
于A,PB⊥
于B,则易知
l⊥平面PAB,设l∩平面PAB=C,连接PC,则l⊥PC.
分别在Rt△PAC、R
t△PBC中,PC=
239
3
,PA=4,PB=3,则AC=
2353<
br>3
,BC=
3
.
因为P、A、C、B四点共圆,且PC为直径,设P
C=2R,二面角
l
的大小为
.
分别在△PAB、△ABC中,由余弦定理得
AB
2
=AC
2+BC
2
-2·AC·BCcos
=PA
2
+PB<
br>2
-2·PA·PBcos(
),
则可解得
cos
=
1
2
,
=120
o
,二面角
l
的大小为120
o
.
四、延伸法
例4. 如图10,设正三棱柱ABC-A'B'C'各棱长均为α,D
为CC
1
中点,求平面A'BD与平面ABC所成二面角的
度数。
分析与解
由图,平面A'BD与平面ABC只出现一个交点,故延长A'D
交AC延长线于F点,连BF,则BF
为所求二面角的棱。因CD=C'D,则
A'C'=CF=BC=AC,所以∠ABF=90°,取BF
中点E,连DE,则CE⊥BF,
又DC⊥平面ABF,即DE⊥BF,从而∠DEC为所求二面角的平
面角。
说明 本题也可用射影法求二面角的度数。
五、射影法
例5如
图12,设正方体ABCD-A
1
B
1
C
1
D
1<
br>中,M为AA
1
上点,A
1
M:MA=3:1,求截面B
1<
br>D
1
M与底面
ABCD所成二面角的余弦值。
分析与解:
本题应用“射影法”求截面B
1
D
1
M与底面
ABCD所成二面角容
易。它可以不作出所求二面角的平面角。
因是正方体,所以B
1
、D
1、M在底面射影分别为B、D、A,设棱长为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