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立体几何平行垂直解答题精选演示教学

巡山小妖精
829次浏览
2020年08月16日 05:26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雨的文章-感动作文800字


高一立体几何平行、垂直解答题精选
2017.12.18


1.已知直三棱柱ABC-A
1
B
1
C
1
,点N在AC上且CN=3AN,点M,P,Q分别是AA
1
,A
1B
1
,BC的中点.求证:直
线PQ∥平面BMN.

2.如图,在正方形
ABCD

A
1
B
1
C< br>1
D
1
中,
E

F

M
分 别是棱
B
1
C
1

BB
1

C< br>1
D
1
的中点,是否存在过点
E

M
且与平

A
1
FC
平行的平面?若存在,请作出并证明;若不存在,请说明 理由.




3.在正方体
ABCDA
1< br>B
1
C
1
D
1
中,
M

O
分别是
A
1
B,BD
的中点.

(1)求证:
OM
平面
AA
1
D
1
D

(2)求证:
OMBC
1
.
4.如图,
AB
为圆
O
的直径,点
E,F
在圆
O
上,且
ABEF
,矩形
ABCD
所在的平面和圆
O
所在的平
面垂直,且ADEFAF1,AB2
.
试卷第1页,总4页


(1)求证:平面
AFC
平面
CBF

(2)在线段
CF
上是否存在了点
M
,使得
OM
平面
ADF
?并说明理由.

5.已知:正三棱柱
ABCA
1B
1
C
1
中,
AA
1
3

AB2

N
为棱
AB
的中点.

1
)求证:
AC
1
P
平面
NB
1
C

(< br>2
)求证:平面
CNB
1

平面
ABB
1< br>A
1


3
)求四棱锥
C
1
A NB
1
A
1
的体积.

6.已知△BCD中,∠BCD= 90°,BC=CD=1,AB⊥平面BCD,∠ADB=60°,E、F分别是AC、AD上的动点,且
AEAF


(0

1).

ACAD
(1)求证:不论

为何值,总有平面BEF⊥平面ABC;
(2)当λ为何值时,平面BEF⊥平面ACD ?

7.如图,在菱形
ABCD
中,
ABC60,AC

BD
相交于点
O

AE
平面
ABCD

o
CFAE,ABAE2
.
第2页



(I)求证:
BD
平面
ACFE

(II)当直线< br>FO
与平面
ABCD
所成的角的余弦值为
10
时,求证:
EFBE

10
(III)在(II)的条件下,求异面直线
O F

DE
所成的余弦值.
8.如图,四棱锥
PABCD
中,
ADBC

AD2BC4

AB23

BAD90
0

M,O
分别为
CD

AC的中点,
PO
平面
ABCD
.






(1)求证:平面
PBM
平面
PAC

(2)是否存在 线段
PM
上一点
N
,使用
ON
平面
PAB
,若存在,求


9.如图,在四棱锥
PABCD
中,侧面
PAD
是正三角形,且与底面
ABCD
垂直,底面
ABCD
是边长 为2
的菱形,
BAD60,N

PB
的中点,过
A ,D,N
三点的平面交
PC

M

E

AD
的中点,求证:

(1)
EN
平面
PDC

(2)
BC
平面
PEB

(3)平面
PBC
平面
ADMN
.





10.
如图,四棱锥
PABCD
中,

PD
平面
PAB

AD


BC


PN
的值;如果不存在,说明理由.
PM
1
AD


E


F
分别为线段
AD


PD
的中点.

2
(Ⅰ)求证:

CE
平面
PAB


(Ⅱ)求证:

PD
平面
CEF


( Ⅲ)写出三棱锥
DCEF
与三棱锥
PABD
的体积之比.(结
论 不要求证明)

BCCD


试卷第3页,总4页


11.如图,点
P
是菱形
ABCD
所在平面外一点,
BAD60

VPCD
是等边三角形,
AB2

PA22

M

PC
的中点.
(Ⅰ)求证:
PAP
平面
BDM

(Ⅱ)求证:平面
PAC
平面
BDM

(Ⅲ)求直线
BC
与平面
BDM
的所成角的大小.





12.在四棱锥
ABCDE
中,底面< br>BCDE
为菱形,侧面
ABE
为等边三角形,且侧面
ABE
底面
BCDE

O

F
分别为
BE

DE
的中点.
(Ⅰ)求证:
AOCD
.
(Ⅱ)求证:平面
AOF
平面
ACE
.
(Ⅲ)侧棱AC
上是否存在点
P
,使得
BPP
平面
AOF
?若存在,求出
AP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PC

13. 在四棱锥
PABCD
中,侧面
PCD

底面
ABCD
PDCD

E

PC
中点,底面
ABCD
是直角
梯形,
ABCD

ADC90

AB ADPD1

CD2


(1)求证:
BE
平面
PAD

(2)求证:
BC
平面
PBD

(3)在线段
PC
上是否存在一点
Q
,使得二面角
QBDP

45< br>?
o
o
P
E
若存在,求
PQ
PC
的值;若不存在,请述明理由.
D
C
A
B
第4页



参考答案
1.见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目给出的P,Q分别是A
1
B
1
,BC的中点,想到取AB的中点G,连接PG,QG后分
别交BM,BN于点E,F,根 据题目给出的线段的长及线段之间的关系证出
GE
GF
1
==,从而得到EF∥PQ,然后利用线面平行的判定即可得证;
EP
FQ
3
试题解析:如图,取AB中点G,连接PG,QG分别交BM,B N于点E,F,则E,F分别为BM,BN的中点.而GE∥
GF
AN11111GE1GE< br>GF
1
AM,GE=AM,GF∥AN,GF=AN,且CN=3AN,所以=, == ,所以==,
FQ
NC32222EP3EP
FQ
3
所以EF∥PQ ,又EF⊂平面BMN,PQ⊄平面BMN,所以PQ∥平面BMN.

2.详见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 由正方体的特征及
N

BB
1
的中点 ,可知平面
A
1
FC
与直线
DD
1
相交,且交点为
DD
1
的中点
G
.若过
M

E
的 平面
α
与平面
A
1
FCG
平行,注意到
EM

B
1
D
1

FG
,则平面
α
必与
CC
1
相交于点
N
,结合
M

E为棱
C
1
D
1

B
1
C
1< br>的中点,易知
C
1
N

C
1
C
=< br>试题解析:
如图,设
N
是棱
C
1
C
上的一 点,且
C
1
N

C
1
C
时,平面
EMN
过点
E

M
且与平面
A
1
FC平行.
1
.于是平面
EMN
满足要求.
4

证明如下:设
H
为棱
C
1
C
的中点,连接
B1
H

D
1
H
.

C
1
N

C
1
C


C
1
N

C
1
H
.

E

B
1
C
1
的中点,

EN

B
1
H
.

CF

B
1
H


EN

CF
.
答案第1页,总13页




EN
⊄平面
A
1
FC

CF
⊂平面
A
1
FC


EN
∥平面
A
1
FC
.
同理
MN

D
1
H

D
1
H

A
1
F


MN

A
1
F
.

MN⊄平面
A
1
FC

A
1
F
⊂平面A
1
FC


MN
∥平面
A
1
FC
.

EN

MN

N

∴平面
EMN
∥平面
A
1
FC
.
点睛: 本题考查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和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的综合应用,属于中档题.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
定 理:平面外一条直线与此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平行; 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一
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分别平行,则这两个平面平行.
3.(1)见解析(2)见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1)连接
A
1
D

AD
1
,由
M,O
分别是
A
1
B

BD
的中点可证
OM

A
1
D
,即可证

O M
∥平面
AA
1
D
1
D
;(2)由
D1
C
1

AB

D
1
C
1< br>AB
可证
D
1
C
1
BA
为平行四边形,即 可证
AD
1

BC
1

再根据
A
1
DAD
1
即可证明
OMBC
1
.
试题解析:

(1)连接
A
1
D

A D
1
,因为
M,O
分别是
A
1
B

BD
的中点,
所以
OM

A
1
D
,且
A
1
D
平面
AA
1
D
1
D

所以
OM
∥平面
AA
1
D
1
D

(2)由题意
D
1
C
1

AB

D
1
C
1
AB
,所以
D
1
C
1
BA
为平行四边形,所以
AD
1

BC
1

由(Ⅰ)
OM

A
1
D
,且
A
1
DAD
1
,所以
OMBC
1

答案第2页,总13页



4.(1)证明见解析;(2)存在,见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1)要证明平面
AFC
平面
CBF
,只需证
AF
平面
CBF
,则只需证
AFCB
,
(2)首先猜测存在
CF
的中点
M
满足
OM
平面
ADF
,作辅
AFBF
,再根 据题目条件分别证明即可;
助线,通过
OMAN
,由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证明
OM
平面
ADF

试题解析:
解:(1)因为平面
ABCD
平面
ABEF,CBAB
平面
ABCD
平面
ABEFAB
,所以
CB
平面
ABEF

因为
AF
平面
ABEF
,所以
AFCB
,

AB
为圆
O
的直径,所以
AFBF
,
因为
CBBFB
,所以
AF
平面
CBF

因为
AF
平面
AFC
,所以平面
AFC
平面< br>CBF
.
(2)如图,取
CF
的中点
M,DF
的中点
NA
,连接
N,MN,OM

1
CD

2
1

AOCD,AOCD
,所以
MNAO,MNAO

2
所以四边形
MNAO
为平行四边形,
所以
OMAN


MNCD,MN

AN< br>平面
DAF,OM
平面
DAF

所以
OM
平面
DAF

即存在一点
M

CF
的中点,使得
OM
平面
DAF
.

5.(1)见解析;(2)见解析;(3)
【解析】试题分析:
(1)要证线面平行 ,就是要证线线平行,考虑过直线
AC
1
的平面
AC
1
B< br>与平面
CB
1
N
的交线
ON
(其中
O

33

2
BC
1

B
1
C
的交点),而由中位线定理易得
AC
1
ON
,从而得线面平行; < br>(2)由于
ABC
是正三角形,因此有
CNAB
,从而只要再证< br>CN
与平面
ABB
1
A
1
内另一条直线垂直即可,< br>这可由正棱柱的侧棱与底面垂直得到,从而得线面垂直,于是有面面垂直;
(3)要求四棱锥的 体积,由正三棱柱的性质知
A
1
B
1
C
1
中,边
A
1
B
1
的高就是四棱锥的高,再求得四边形
答案第3页, 总13页



ANB
1
A
1
的面积,即可得体积.
试题解析:

1
)证明:连接
BC
1
,交
B
1
C< br>于
O
点,连接
NO

∵在
VABC
1
中,
N

O
分别是
AB

BC
1
中点,

NOPAC
1


NO
平面
NCB
1

AC
1

平面
NCB
1


AC
1
P
平面
NCB
1


2
)证明:∵在等边
VABC
中,
N
是棱
AB
中点,

CNAB

又∵在正三棱柱中,
BB
1

平面
ABC

CN
平面
ABC


BB
1
CN


ABBB
1
B
点,
AB

BB
1

平面
ABB
1
A
1


CN
平面
ABB
1
A
1


CN
平面
CNB
1

∴平面
CNB
1

平面
ABB
1
A
1

(< br>3
)作
C
1
DA
1
B
1

D
点,

C
1
D
是四棱锥
C
1
ANB
1
A
1
高,
h
1
2
ABtan603

底面积
S32
19
2
31
2

答案第4页,总13页



133
V
C
1< br>ANB
1
A
1
Sh

32

【点睛】(1)证明平面和平面垂直的方法:①面面垂直的定义;②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
( 2)已知两平面垂直时,一般要用性质定理进行转化,在一个平面内作交线的垂线,转化为线面垂直,然后进一步转化为线线垂直.
6.(1)见解析(2)λ=
6

7
【解析】(1)证明:∵AB⊥平面BCD,∴AB⊥CD.
∵CD⊥BC,且AB∩BC=B,∴CD⊥平面ABC.

AEAF
=λ(0<λ<1),

ACAD
∴不论λ为何值,恒有EF∥CD.
∴EF⊥平面ABC,EF

平面BEF.
∴不论λ为何值恒有平面BEF⊥平面ABC.
(2)解:由(1)知,BE⊥EF,∵平面 BEF⊥平面ACD,∴BE⊥平面ACD.∴BE⊥AC.
∵BC=CD=1,∠BCD=90°,∠ADB=60°,
∴BD=
2
,AB=
2
tan60°=
6
.
∴AC=
AB
2
+BC
2

7
.
6
AE6
.∴λ==.
AC7
7
由AB
2
=AE·AC,得AE=
故当λ=
6
时,平面BEF⊥平面ACD
7
5

4
7.(I)见解析;(II)见解析;(III)
【解析】试题分析:
( I)要证
BD
与平面
ACFE
垂直,只要证
BD
与平面ACFE
内两条相交直线垂直即可,这由已知线面垂直
可得一个,又由菱形对角线垂直又得 一个,由此可证;(II)由已知线面垂直得
FC
平面
ACFE
,从而知< br>FOC
为直线
FO
与平面
ACFE
所成的角,从而可得FC,FO
,然后计算出三线段
EF,BE,BF
的长,由勾
股定理逆定 理可得垂直;
(III)取
BE
中点
M
,则有
MODE< br>,从而可得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再解相应三角形可得.
试题解析:
答案第5页,总13页



(I)
BD
平面
ACFE

{
BDAC菱形ABCD
BDAEAE平面ABCD

(II)
FC
平面
ABCD
直线
FC
与平面
ABCD
所成的角
FOCcosFOC
10
而且
RtFO C
10
5,RtFCB
中中,
CO1FO10,FC3
,过
E

ENAC

FC
于点
NRtFNE< br>中
EF
FB13,RtEAB

EB8EF
2EB
2
FB
2
EFEB

(III)取BE
边的中点
M
,连接
MO,MODE

MO22
1
DE2FOM
为所求的角或其补角,
2
FO
2
MO
2
FM
2
5

而在
RtF EM
中,
FMEFEM7RtFOM

cosFOM

2FO MO4

异面直线
OF

DE
所成的余弦值为
8 .(1)证明见解析;(2)


【解析】
5
.
4
1
.
3
uuuuruuur
试题分析:(1)以
A
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Axyz
,可得
BM(3,3,0)< br>,
AC(23,2,0)

uuuuruuur
BMAC0< br>,
BMAC

BMPO

BM
平面
P AC
,进而得结论;(2)设
OPh
,可得平面
PAB
uuurr
r
的一个法向量为
n(0,h,1)
,再根据
ONn2< br>
hh

h0
可解得

.
试题解析 :(1)如图,以
A
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Axyz

uu uuruuur
B(23,0,0)

C(23,2,0)

D(0 ,4,0)
,所以
CD
中点
M(3,3)
,则
BM(3 ,3,0)

AC(23,2,0)

uuuuruuur
BMAC(3)(23)320

所以
BMAC
.

PO
平面
ABCD
,所以
BMPO
,由ACIPOO

所以
BM
平面
PAC


BM
平面
PBM
,所以平面
PBM
平面
P AC
.
uuuur
(2)法一:设
OPh
,则
O(3, 1,0)

P(3,1,h)
,则
PM(0,2,h)

答案第6页,总13页



r
uuuruuur< br>设平面
PAB
的一个法向量为
n(x
0
,y
0,z
0
)

AP(3,1,h)

AB(2,0, 0)

ruuur



nAP0

3x
0
y
0
hz
0
0
所以
ruuu
,则

,令
z
0
1

r
2x
0
0




nAB0
r

n(0,h,1)

uuuruuuur

P N

PM(0,2

,

h)
(0

1)
,则
uuuruuuruuur
ONOPPN(0,2< br>
,h

h)

uuurr
1

ON
平面
PAB
,则
ONn2

hh

h0
,解得


.
3
法二:(略解):连接
MO
延长与
AB
交于点
E
,连接
PE
,若 存在
ON
平面
PAB
,则
ONPE

OE1
证明

即可.
EM3

考点:1、利用空间向量证明线面垂直、面面垂直;2、利用空间向量研究线面平行.
9.(1)见解析(2)见解析(3)见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1)先证明四边 形
EDMN
是平行四边形,得
ENPDM,DM
平面
PDC

进而可得结论;(2)先由面面垂直的性质可得
PEBC< br>,再证
BEAD
,由
ADPBC
可得
可得
BC
平面
PEB
;(3)由(2)可得
PBMN
,由等腰三角形性质得
PBAN

BEBC

进而由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得结论.

试题解析:(1)
QADBC,AD

ADMN,BC
平面
ADMN,

BC
平面
ADMN,


QMN
平面
ADMN
平面
PBC,BC
平面
PBC

BCMN,
又因
ADBC,

ADMN,EDMN

QN

PB
的中点,
E

AD
的中点,底面
ABCD
是边长为2的菱形,
EDMN1,


四边形
EDMN
是平行四边形,
答案第7页,总13页



ENDM,DM
平面
PDC,

EN
平面
PDC

(2)
Q
侧面
PA D
是正三角形,且与底面
ABCD
垂直,
E

AD
的中点,
PEAD,PEEB,PEBC,

QBAD60,AB2,AE 1,
由余弦定理可得
BE3
,由正弦定理可得:
BEAD



ADBC
可得
BEBC,

QBEPEE,

BC
平面
PEB

(3)
Q
由(2)知
BC
平面
PEB

EN
平面
PEB

BCEN,

QPBBC,PBAD,

PBMN,

QAPAB2,N

PB
的中点,
PBAN,

MNANN,?  PB
平面
ADMN
.

平面PBC
平面
ADMN
.

【方法点晴】本题主要考 查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及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
属于难题.证明线面平行的常用方 法:①利用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使用这个定理的关键是设法
在平面内找到一条与已知直线平行的直线, 可利用几何体的特征,合理利用中位线定理、线面
平行的性质或者构造平行四边形、寻找比例式证明两直 线平行.②利用面面平行的性质,即两平
面平行,在其中一平面内的直线平行于另一平面. 本题(1)是就是利用方法①证明的.

10.(1)见解析(2)见解析(3)
【解析】试题分析:
(Ⅰ)要证线面平行, 就要证线线平行,在四边形
ABCD
中,由已知可得
AE

BC平行且相等,从而得平
行四边形,因此有
CEAB
,因可得线面平行;
(Ⅱ)要证
PD
与平面
CEF
垂直,就要证
PD
与此平面内 两条相交直线垂直,而已知
PD
与平面
PAB
垂直,
因此
P D
与平面
PAB
内所有直线垂直,现在已有
CEAB
,因此有
PDCE
,再有,
E,F
是所在线段中
点,因此有
EFPA< br>,从而也可得
PDEF
,这样可得题设线面垂直;
(Ⅲ)都改为以
D
为顶点,则底面积比为
试题解析:
答案第8页,总13页
V
DCEF
1


V
PABD
4
111
,高的比也是,因此体积比为.
224



(Ⅰ)证明:因为
BC

AD

BC
1
AD

2
E
为线段
AD
的中点,
所以
AE

BC

AEBC

所以四边形
ABCE
为平行四边形,
所以
CE

AB

又有
AB
平面
PAB

CE
平面
PAB

所以
CE
平面
PAB

(Ⅱ)证明:因为
E

F
分别为线段
AD

PD
中点,所以
EF

PA

又因为
PD
平面
PAB

PA,AB
平面
PAB

所以
PD

AB

PDPA

所以
PDEF


CE

AB
,所以
PDCE

因为
EFCEE

所以
PD
平面
CEF

(III)结论:
V
DCEF
1


V
PABD
4
11.(Ⅰ)见解析; (Ⅱ)见解析; (Ⅲ)
【解析】试题分析:

.
6
(Ⅰ)要证明
PA< br>与平面
MDB
平行,只要找到一条平行线,由于
M

PC中点,
AC

BD
的交点
O

AC
中点,则必有
PAMO
,从而有线面平行;
(Ⅱ)要证面面垂直,就要证线面垂直, 从图形中知
BDAC
,在
MBD
,计算后可得
BDMO
,从而
BOPA
于是有线面垂直,从而得面面垂直;
(Ⅲ)易证
PC
平面
BDM
,从而知
BM

BC
在平面
B DM
内的射影,因此
CBM
就是直线
BC
与平

BDM
所成的角,在
CBM
中求解可得.
试题解析:
(Ⅰ)证明:连接
MO
.
在菱形
ABCD
中,
O

AC
中点,且点
M

PC
中点,
所以
MOA


MO
平面
BDM

PA
平面
BDM
.
所以
PA
平面
BDM


(Ⅱ)证明:在等边三角形
VPCD
中,
DCAB2

M

PC
的中点,所以
DM3
.
在菱形
ABCD
中,
BAD60

AB2

答案第9页,总13页



所以
DO

MO
1
BD1
.
2< br>2
,所以
DO
2
MO
2
DM
2
,所以
BDMO
.
在菱形
ABCD
中,
BDAC
.

ACMOO
,所以
BD
平面
PAC
.

BD
平面
BDM

所以平面
PAC
平面
BDM
.
(Ⅲ)因为
BD
平面
PAC

PC
平面
PAC
,所以
BDPC

又因为
PDDC

M

PC
中点,所以
DMPC


DM BDD
,所以
PC
平面
BDM
,则
BM
为直 线
BC
在平面
BDM
内的射影,
所以平面
CBM
为直线
BC
与平面
BDM
的所成角
因为
PC2
,所以
CM1

CM1


,所以
CBM

BC26

所以直线
BC
与平面
BDM
的所成角为.
6

RtVCBM
中,
sinCBM
12.(Ⅰ)证 明见解析;(Ⅱ)证明见解析;(Ⅲ)侧棱
AC
上存在点
P
,使得
B PP
平面
AOF
,且
AP1


PC2
【解析】试题分析:(1)要证
A
1
OCE
,只需证明
A
1
O
平面
BCDE
即可;(2)连结
BD
,因为四边形< br>BCDE
为菱形,所以
CEBD
,因为
O,F
分别为
BE,DE
的中点,所以
OFBD
,且
CEOF
,由(1)知< br>AO
平面
BCDE
,进而证得
CE
平面
AOF< br>,从而证的平面
AOF
平面
ACE
;(3)设
CE

BD,OF
的交点分
别为
M,N
连结
AN,PM
,因为四边形
BCDE
为菱形,
O,F
分别为
BE,DE
的中点,所以

AC
上靠近
A
点三等分点,则
NM1

P


MC2
APNM1

,所以
PMAN
,进而得到
BP
平面
AOF

PCMC2
试题解析:解:(1)因为
ABE
为等边三角形,
O

BE
的中点,
所以
AOBE
又因为平面< br>ABE
平面
BCDE
,
平面
ABE
平面
BCDEBE
,
AO
平面
ABE
,所以
AO
平面
BCDE
,
又因为
CD
平面
BCDE
,所以
AOCD
.

(2)连结
BD
,因为四边形
BCDE
为菱形,所以CEBD
,因为
O,F
分别为
BE,DE
的中点,
所以
OFPBD,CEOF
,由(1)知
AO
平面
BCDE< br>,
QCE
平面
BCDE
,
AOCE,QAOOFO,CE
平面
AOF
,
答案第10页,总13页



又因为
CE
平面ACE
,所以平面
AOF
平面
ACE
.
(3)当点
P

AC
上的三等分点(靠近
A
点)时,
BPP
平面
AOF
.
证明如下:设
CE

BD,OF
的交点分别为
M,N
连结
AN,PM
.因为四边形BCDE
为菱形,
O,F
分别为
BE,DE
的中点,所以
NM1

,设
P

AC
上靠近
A< br>点三等分点,
MC2
APNM1

,所以
PMPAN,因为
AN
平面
AOF,PM
平面
PCMC2
A OF,PMP
平面
AOF
.由于
BDPOF,OF
平面
AOF,BD
平面
AOF,BDP
平面
AOF
,即
BM P
平面
AOF
,
QBMPMM
,所以平面
BMPP
平面
AOF
, QBP
平面
BMP,BPP
平面
AOF
.可见侧棱
AC
上存在点
P
,使得
BPP
平面
AOF
,

AP1

.
PC2

考点: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与证明;探索性问题的求解.
13.(1)见解析;(2)见解 析;(3)存在,且
PQ
PC
21

【解析】
试题分析:(1)要证线面平行,就要证线线平行,由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知,这条平行线是过直线
BE
的平

ABE
到平面
PAD
的交线,由于
E
是中点,
DC2AB
,因此辅助线作法易知,只要取
PD
中点
F

AF
就是要找的平行线;(2)要证线面垂直,就是要证线线垂直,由已知易得BCPD
,因此还要证
BCBD
(或者
BCPB
),这在
ΔBCD
中由勾股定理可证;(3)求二面角问题,可通过参阅空间直角坐标系用空间
uuuruuur
向量法求解,即以
DA,DC,DP
为坐标轴建立坐标系,写出各点 坐标,并设设
PQ

PC


(0,1)
,所 以
Q(0,2

,1

)
,求出两平面
QBD< br>,
PBD
的法向量,由法向量的夹角与二面角相等或互补可得.
试题解析:( 1)取
PD
的中点
F
,连结
EF,AF
,因为
E< br>为
PC
中点,所以
EFCD


EF
1
CD1
,在梯形
ABCD
中,
ABCD

AB 1

2
所以
EFAB

EFAB
,四边形ABEF
为平行四边形,
所以
BEAF

因为
BE
平面
PAD

AF
平面
PAD

所以
BE
平面
PAD

答案第11页,总13页



(2)平面
PCD

底面
ABCD

PDCD
,所以
PD
平面
ABCD

所以
PDAD

如图,以
D
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Dxyz


A(1,0,0),B(1,1,0),C(0,2,0),P(0,0,1).

uuuruuur
DB(1,1,0)

BC(1,1,0)

uuuruuur
所以
BCDB0

BCDB

又由
PD
平面
ABCD
,可得
PDBC

因为
PDBDD

所以
BC
平面
PBD

uuur
(3)平面< br>PBD
的法向量为
BC(1,1,0)

uuur
uuuruuur
PC(0,2,1)
,设
PQ

PC

(0,1)

所以
Q(0,2

,1

)

P
F
D
A
x
z
Q
E
y
C
B

设平面
QBD
的法向量为
n=(a,b,c)

uuur
uuur
DB(1,1,0)

DQ(0,2

,1

)

uuur
uuur

nDB0

nDQ0
,得

ab0


< br>2

b(1

)c0

b1

2

)


1
uuur
n BC
22
o
所以
cos45


uuur< br>
2
2

2
nBC
22()

 1
所以
n=(1,1,
答案第12页,总13页



注意到

(0,1)
,得

21

o
所以在线段
PC
上存在一点
Q
,使得二面角
QBD P

45

此时
PQ
PC
21

考点:线面平行的判断,线面垂直的判断,二面角.
答案第13页,总13页

沙与沫-价格变动的影响


父亲的病读后感-求职信名称


高中材料作文-工厂规章制度


发言-陕西咸阳中考成绩查询


生命的名言-安全月板报


邓世昌-暑假实习报告范文


天津独乐寺-邀请


浙江数学高考-中学生军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