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高考数学考前训练试卷(6月份)(有答案解析)
勾勾手-小学一年级音乐教案
2020
年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高考数学考前训练试卷(
6
月份)<
br>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
14
小题,共
70.0
分)
1
,
2
,,
0
,,则
______
.
1.
设集合
2.
已知复数
z
满足,其中
i
为虚数单位,则复数
z
的模为
______
.
3.
已知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方程为,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
______
.
4.
某工生产
A
、
B
、
C
三种
不同型号的产品,产量之比为
1
:
2
:现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
1<
br>个容
量为
n
的样本,若样本中
A
种型号的产品有
8<
br>件,则样本容量
n
的值为
______
.
5.
根据如图所示的伪代码,可知输出
S
的值为
______
.
6.
已知函数
7.
下列四个命题:
“,
“若
在
“函数
是
______
.
8.
在面积为
2
的中,
中,“
的定义域为,值域
为,则的取值范围是
______
.
,则
”的否定;
”的否命题;
”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其中真命题的序号为奇函数”的充要
条件是“
分别是的中点,点
P
在直线
EF
上,则
的最小值为
____________
.
9.
设关于
x
的
不等式,,只有有限个整数解,且
0
是其中
一个解,则全部不等式的整数解的和为______
.
10.
如图,为等边三角形,分别延长
BA
,
CB
,
AC
到点
D
,
E
,F
,使
得若,且,则的值是
______
.
第1页,共18页
11.
已知函数在区间
的取值范围为
______
.
12.
<
br>公园里设置了一些石凳供游客休息,这些石凳是经过正方体各棱的中
点截去
8
个
一样的四面体得到的如图所示设石凳的体积为,正
方体的体积为
13.
已知函数
______
.
14.
已知函数,记函数,若
,的根从小到大构成数列,则
,则的
值是
______
.
内取极大值,在区间内取极小值,则
在上恰有
2
个不同的零点,则实数
a
的取值范围是
______
.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共
130.0
分)
15.
已知动点
若
记
,求实数
t
的值;
,试用
t
将
S
表示出来.
在角的终边上.
16.
如图,在正三棱柱中,点
D
是
BC
的中点.
求证:平面;
设
M
为棱的中点,且满足,求证:平面
平面
ABM
.
第2页,共18页
17.
在三角形
ABC
中,已知
求
tanA
的值;
若的面积为,求边
BC
的长.
,.
18.
如图所示的矩形区域长
6m
,宽现欲将矩形区域ⅠⅣ设计成钢化玻璃舞台,将中间阴影
部分设计成可升降的舞台,若区
域Ⅰ和区域Ⅱ完全相同,长与宽之比为,区域Ⅲ和区域Ⅳ完
全相同,长与宽之比为,,,区域Ⅱ和Ⅳ的较
短边长分别为
am
和
bm
.
试将
a
和
b
用,表示;
若,当,为何值时可升降舞台的面积最大,并求出最大面积.
第3页,共18页
19.
设,
若,求函数
若时,
试求函数
.
的单调区间;
的最小值为
2
,求实数
a
的取值范围;
的零点个数,并证明你的结论.
20.
设数列的前
n
项和为,.
求证:数列是等比数列;
若,是否存在
q
的某些取值,使数列中某一项能表
示为另外三项之和?若能求
出
q
的全部取值集合,若不能说明理由.
若,是
否存在,使数列中,某一项可以表示为另外三项之和?若存
在指出
q
的一个取值,若不
存在,说明理由.
21.
已知曲线,先将曲线
C
作关于
x
轴的反射
变换,再将所得图形绕原点顺时针旋转.
求连续两次变换所对应的变换矩阵
M
;
求曲线
C
在作用下得到的曲线的方程.
22.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已知直线
l
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椭圆
C
的参数方
程为
为参数,设直线
l
与椭圆
C
交于
A
、<
br>B
两点,求线段
AB
的长.
第4页,共18页
23.
支付宝作为一款移动支付工具,在日常生活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现场调查
12
位市民得知,其中有
10
人使用支付宝.现从这
12
位市民中随机抽
取
3
人,
求至少抽到
2
位使用支付宝的市民的概率;
为了
鼓励市民使用支付宝,支付宝推出了“奖励金”活动,每使用支付宝支付一次,分别有
,,的概率获得,
,元奖励金,每次支付获得的奖励金情况互不影响.若某位
市民在一天内使用了
2
次支
付宝,记
X
为这一天他获得的奖励金数,求
X
的概率分布和数学期
望
.
24.
<
br>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如图,已知抛物线上
一点到抛物线焦点
F
的距离为
5
.
求抛物线的方程及实数
a
的值;
过点
M
作抛物线的两条弦
MA
,
MB
,若
MA,
MB
的倾斜角分
别为,,且,求证:直线
AB
过定点,并求出
这
个定点的坐标.
第5页,共18页
-------- 答案与解析 --------
1.
答案:
0
,,
1
,
2
,,解析:解:集合
则,
故答案为:.
直接求集合的交集.
考查集合的交集计算,基础题.
2.
答案:
解析:解:由,得
.
故答案为:.
把已知等式变形,再由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化简,然后利用复数模的计算公式求解.
本题考查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考查复数模的求法,是基础题.
,
3.
答案:
解析:解:双曲线的方程为
双曲线的渐近线
方程为
又一条渐近线方程为
舍负,可得
因此,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故答案为:
,
,比较系数得,结合平方关系得,
根据双曲线方程,可得它的渐近线方程为
最后根据离心率公式,可算出该双曲线的离心率.
本
题给出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方程,求双曲线的离心率.考查了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和简单几何性质
等知识,
属于基础题.
4.
答案:
48
解析:解:设出样本容量为
n
,
由题意知产品的数量之比依次为
1
:
2
:
3
,
,
第6页,共18页
,
故答案为:
48
.
设出样本容量,根据在抽样过程中每个个体被抽到的概率
相等得到比例式,解出方程中的变量
n
,
即为要求的样本容量.
本题主要考
查分层抽样的应用,抽样选用哪一种抽样形式,要根据题目所给的总体情况来决定,若
总体个数较少,可
采用抽签法,若总体个数较多且个体各部分差异不大,可采用系统抽样,若总体
的个体差异较大,可采用
分层抽样.
5.
答案:
21
解析:解:模拟伪代码的运行过程知,该程序运行如下;
,
第
1
次执行循环体,,;
第
2
次执行循环体,,;
第
3
次执行循环体,,;
第
4
次执行循环体,,;
第
5
次执行循环体,,;
终止循环,输出.
故答案为:
21
.
模拟伪代码的运行过程,即可得出程序运行后输出的
S
值.
本题考查了循环语句,是基础题.
6.
答案:
解析:
解:函数
又
又
在正弦函数
,
,
的一个周期内,要满足上式,
则
,
故的取值范围是
,
,
,
,
.
,利用正弦函数的性质即可求得答案.
,探究
依题意,可求得
本题考查两角和与差的正弦函数,突出考查正弦函数的单调性,由
的范围是关键,也是难点,考查分析与
思维能力,属于难题.
7.
答案:
第7页,共18页
解析:解:原命题的否定是:,;因为,故
为真命题;
原命题的否命题是:若
,故为真命题;
当时,
,则由,得,所以
所
以故在中,“”是“”的不充分条
件.故是假命题;
若函数为奇函数,则
不存在,则
,
,或
y
轴为图象的渐近线,所以
所以前者是后者的不充分条件.故为假命题
.
;或
故答案为:,
按照特称命题的否定要求改写,然后判断真假;
先写出原命题,然后再按照否条件、否结论进行改写;
双向推理,然后进行判断,此例可以举反例;
结合奇函数的性质进行推导,从左推右,然后反推化简.
本题以简易逻辑为载体,考查了命题
的否定及否命题的写法以及真假判断,充分必要性的判断方法,
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
8.
答案:
解析:解:、
F
是
AB
、
AC
的中点,
到
BC
的距离点
A
到
BC
的距离的一半,
的面积的面积,而的面积,
的面积,
又的面积
.
.
由余弦定理,有:
显然,
BP
、
CP
都是正数,
,
.
.
,
令,则:
第8页,共18页
在中,显然有:
、
sinx
都是正数,
,
.
的最小值为.
,,,
故答案为:.
本题考查平面向量的数量积运算,考查三角形面积的计算,考查三角函数的应用,综合性强.
9.
答案:
解析:解:设,其图象为抛物线.
对于任意一个给定的
a
值其抛物线只有在开口向下的情况下才能满足
以. <
br>因为
0
为其中的一个解可以求得,又,所以,
而整数解只有有限个,所
,
则不等式为和,可分别求得和,
为整数,,,,,
0
和,,,
0
,
1
,
2
,
3
全部不等式的整数解的和为
故答案为:
先确定,再利用
0
为其中的一个解,,求出
a
的值,从而可得不等式,由此确定不等式
的整数
解,从而可得结论.
本题考查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确定
a
的值,求
出相应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
10.
答案:
解析:解:设
,
,,
,即
,
,在
解得
中,由余弦定理知,
.
,,
.
故答案为:
设
.
,由于,所以
,代入数据可解得
,在,从而有中,由余弦定理知,
,,然后结合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即可得解.
本题主要考
查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还涉及解三角形中的余弦定理,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运算
第9页,共18页
能力,属于基础题.
11.
答案:
解析:解:设
函数
的极大值点是,极小值点是
在
,
处取得极小值, 处取得极大值,在
,是导函数
由于导函数
的两根,
的图象开口朝上且,,
即,则满足以上条件的实数对所构成的区域如图所示:
由,得
的表示点
,
到点
,
的距离平方,
又因为
P
到直线
则
故答案为:
,
的距离等于
的取值范围为
.
,
,
由题意可得,是导函数的两根,由于导函数的图象
开口朝上且,即,画出满足以上条件的实数对
所构成的区域,的表示点到点的距离平方,即可求解
第10页,共18页
本题考查了函数的极值、根的分布及规划问题,属于中档题.
12.
答案:
解析:解:设正方体的棱长为
2a
,
则正方体的体积
由题意可得,石凳的体积为
.
.
.
故答案为:.
设正方体的棱长为
2a
,求出正方体的体积,再由正方体的体
积减去
8
个三棱锥的体积得石凳的体积,
则答案可求.
本题考查正方体与棱锥体积的求法,是基础的计算题.
13.
答案:
2011
解析:解:当时,,即,由为增函数,可得为方
程的解;
当时,,由,可得,同理可
得;
当时,,由,可得,同理可
得;
当时,,由,可得,同理可
得;
当时,由,可得,同理可得
则.
故答案为:
2011
.
分别求得当时,当时,,当时,方程
求值.
本题考查分段函数的运用,考查方程思想和化简运算能力,属于中档题.
.
的解,即可得到所
14.
答案:
解析:解:由
可知,
,
由,可得,
第11页,共18页
若,则,在上单调递增,而,在上只有
一个零点,故此时不合题意;
当时,易知函数在
在
单调递减,在
上恰有
2
个不同的零点,
,解得,即,则.
单调递增,如图,
由图象可知,要使函数
只需
故答案为:
,即
.
依题意,,
分及研究函数的性质,作出
图象,由图象观察即可得到实数
a
应满足,且,由此解不等
式得解.
本题考查函数零点与方程根的关系,考查导数的运用,考查数形结合思想及分类讨论思想,考
查推
理能力及运算求解能力,属于中档题.
15.
答案:解:
又,则,所以
是角的终边上一点,则
.
解析: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由求得
t
的值.
用倍角公式化简
s
的表达式,求得,即可表示为
t
.
本题考查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二倍角的正弦、余弦公式,是基础题.
,交于
O
,连结
OD
,
16.
答案:证明:连结
在正三棱柱中,面是平行四边形,
是的中点,
由点
D
是
BC
的中点,,
平面,平面,
D.
平面
在平面中,点
D
是
BC
的中点,
M
为
棱的中点,且满足
,
≌,,
正三棱柱,底面
ABC
是正
三角形,点
D
是
BC
的中点,
,
侧面平面
ABC
,面平面,
平面,
第12页,共18页
,
,平面
ABM
,
平面
ABM
,平面平面
ABM
.
平面,
解析:连结,交于
O
,连结
OD
,从而
O
是的中点,,由
此能证明
D.
平面
推导出,从而平面,,进而平面
ABM
,由此能证明平面平面
ABM
.
本题考查线面平行、面面垂直的证明,考查空间向
量坐标运算、向量垂直的性质等基础知识,考查
运算求解能力,是中档题.
17.
答
案:解:
所以
则:
由于
由于
所以
所以
由于已知利用正弦定理:
解得,故
.
在
,
中,,所以,
,
,故
A
的面积为
,
,
,
,所以,
,整理得
.
,解得,即.
,
进一步利用正弦定理:
解析:直接利用三角函数关系式的恒等变换和角的变换的应用求出结果.
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和正弦定理的应用求出结果.
本题考查的知识要点:三角函数关系式的恒等
变换,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和三角形面积公式的应用,
主要考查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转换能力及思维能力,属
于中档题型.
18.
答案:解:由题意得:,
.
,
第13页,共18页
,
设区域
I
和区域
III
的面积和为
S
,则
,
把代入上式可得:
,当且仅当
,
即
,
,时取等号,
当,时,可升降舞台面积最大,最大面积为
解析:列方程组,把,看作常数得出结论;
用,表示出区域
I
和区域
III
面积
S
,根据基本不等式求出
S
的最小值及其对应的和的值
即可得出结论.
本题考查了基本不等式及其应用,属于中档题.
19.
答案:解:
当
当
所以函数
因为,其导函数,
时,,函数单调递减,
时,,函数单调递增,
的单调递减区间为,单调递增区间为
,且
,函数
得
时,,
,
.
由已知,
当
当
若
时,
时,由
即
单调递减,所以函数的最小值为
,
,函数
矛盾,
单调递增,所以函数的最小值为,
满足题意;
若即时,,,函数单调递减,所以函数的最小值,
矛盾;
综上所述,实数
a
的取值范围为
由已知,
当时,,函数
.
,
单调递减,又,.
第14页,共18页
故函数
当
故当
当
而
由
由
所以在
而
因为设
故
所以在
解析:
有且只有一个零点,
时,由
时,
时,
得,
,函数
,函数
,因为
,
,得
上存在唯一零点,
,且
,
单调递增,又,所以
,有
成立,
,
,.
,
单调递减,
单调递增,
,
上存在唯一的零点.
根据题意得,,求导得,分析导数得正负,进而得的
单调区间.
由已知,
函
数
再分
,先求导数,分情况讨论单调性,当
时,由
时,
得
,
,单调递减,所以函数的最小值为
和两种情况讨论导数的正负,
矛盾;当
的单调性,进而得最小值,从而得出结论.
本题考查导数得综合应用,零点问题,属于中档题.
时,,
20.
答案:解:
时,
时,也符合
,可得,即数列是公比为
q
等比数列.
设存在某一项,它能表示为另外三项之和,即,
则,
易得是、、、中的最大值,不妨设,
两边同除以,整理得:
因为左边能被
q
整除,右边不能被
q
整除,因此满足条件的
q
不存在.
第15页,共18页
不存在
q
的某些取值,使数列中某一项能表示为另外三项之和
若则
易得是、、、中的最大值,不妨设,
,,
不成立.
因此,不存在,使数列中,某一项可以表示为另外三项之和.
解析:
列<
br>利用公式进行讨论,然后综合可得的通项公式,从而证出数
是公比为
q
等比数列
.
假设存在满足条件的一项能表示为另外三项之和,设,经过讨论可变形为
,根据等式两边对
q
的整除性,可知等式不成立,从而得到不存在满足条
件的
q
值.
用类似的方法,设,结合的通项公式和,利用不等式的性质
证明出恒成立,从而证出等式不成立
,从而得到不存在满足条件的
q
值.
本题给出等比数列,要我们探索能否存在一项使
它等于另外三项的和,着重考查了等比数列的通项
公式和不等式的基本性质等知识,属于中档题.
21.
答案:解:由题意,可知:
反射变换对应的矩阵为,
旋转变换对应
的矩阵为
由题意,可设在曲线
C
上任取一点
则有:
整理,得:.
.
,在
.
作用下对应点为,
即:.
.
点
可将
在曲线
C
上,
代入,得:.
整理,得:
曲线
的方程为:
.
.
第16页,共18页
解析:本题第题可根据反射变换和旋转变换的定义写出相
应的矩阵;第题可先设出曲线
C
上
的任意一点,再设出这点经过两种变换后得到的对应
点然后根据变换对应的矩阵
找到两个点的坐标的关系表达式,再根据点在曲线
C
上,将
两个点的坐标的关系表达式代入
曲线
C
的方程即可得到曲线的方程.
本题第
题主要考查根据反射变换和旋转变换的定义写出相应的矩阵;第题主要考查一条直线
经过一定的变换得到
对应的曲线,已知其中一条曲线方程求另一条曲线方程,本题可通过设对应点
和变换对应的矩阵找到两个
点的坐标的关系表达式来求出.本题属基础题.
22.
答案:解:由椭圆
C
的参数方程为
可得椭圆
C
的普通方程为.
为参数,消去参数,
将直线
l
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代入椭圆的普通方程,
得.
设
A
,
B
的参数分别为,,则.
.
即线段
AB
的长度为.
解析:化圆的参数方程为普通方程,把直
线的参数方程代入圆的普通方程,化为关于
t
的一元二次
方程,再由根与系数的关系结
合参数
t
的几何意义求解.
本题考查参数方程化普通方程,考查直线参数方程中参数
t
的几何意义的应用,考查计算能力,是
中档题.
23.
答案:解:
X
P
至少抽到
2
位使用支付宝的市民的概率为:.
的概率分布如下:
.
解析:至少抽
到
2
位使用支付宝的市民包括恰好
2
位或者
3
位,求解的概
率即可;
的可能取值,求出概率得到
X
的概率分布列,然后求解期望即可.
本题考查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以及期望的求法,考查古典概型的概率的求法,考查计算能力.
24.
答案:解:的焦点,准线方程为,
第17页,共18页
抛物线上一点到抛物线焦点
F
的距离为
5
,可得,
解得,
则抛物线的方程为,,可得;
证明:由可得,由题意可知直线
AB
的斜率存在且不为零,可设
AB
的方程为
,
并设,,
联立直线与抛物线,可得,
从而有,,
MA
,
MB
的倾
斜角分别为,,且,设
MA
,
MB
的斜率分别为,,
可得
可得
即
由,,可得
,
,可得
,
.
,
,即
,
,
,
,
化为
则
得
AB
:
故直线
AB
经过定点
解析:求得抛物
线的焦点和准线方程,运用抛物线的定义可得
p
,进而得到所求抛物线方程和
a
的值;
由题意可知直线
AB
的斜率存在且不为零,可设
AB
的方
程为,和抛物线方程联立后
利用根与系数关系,结合两角和的正切公式,以及直线的斜率公式,化简整理
,求得直线方程,由
线系方程得答案.
本题考查抛物线的定义、方程和运用,考查直线方程和
抛物线方程联立,运用韦达定理,以及直线
的斜率公式,考查化简运算能力,属于中档题.
第18页,共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