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西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 共64页)

萌到你眼炸
612次浏览
2020年08月16日 06:16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团结协作-我的理想六年级作文



最新西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 共64页)
第一单元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和估算,例1 、例2、例3,P3—课堂活动1、2,P5课堂活动1,练习
一第1、2、3。
教学目标
1、通过情景设置,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许多问题都要用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来解决,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在合作学习中探讨计算方法,体会某些方法的合理性与简捷。
3、能正确计算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
教学重点:探讨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出示主题图,师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喜欢看体育比赛吗?到过体育馆看过比赛吗?几个小朋友来到了北 京体育馆观看篮
球比赛。这儿听听,那儿瞧瞧。发现了许多与数学有关的信息。
1、 从图中,你知道了那些数学信息?
2、 根据这些数据能解决那些数学问题?能列式表示吗?
3、 这些解决问题的算式你见过吗?有什么特点?(因数都是两位数)
引入:今天我们开始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板书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
一、教学例1:
出示例1图:
1、 体育馆的A区有多少个座位?这个问题你能用算式表示吗?你是怎样想的?
2、 怎样计算48×10=?说说你的想法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再集中汇报)
生1:10个十是100,48个十是480
生2:48×9=432,再加上48,就是480.
生3:48的10倍是480。

第 1 页 共 1 页



„„
师:你们想出的这些方法都不错,能联系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真棒!
3、认真倾听同学们的发 言,加以比较,掌握一种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你更愿意用那种方法
计算?
4、算一算
96×10 54×8 85×10
(1)、 先独立计算。
(2)、 指名说说计算方法,并相互评判。
二、教学例2
出示例2情景图和左边男孩子的问话:“一共有多少袋面粉?你们能帮他计算吗?
1、 怎样列式?
2、 集体谈论计算方法。
3、 与例1的计算相比较,你想说点什么?
出示例3:20×40
1、 自主探索口算方法。
2、 集体谈论计算方法。
3、怎样口算最简便。 积极动脑,完成知识迁移。
通过比较,感悟计算方法的一致性。
4、及时反馈 组织学生完成算一算:
21×20 45×30 50×32
先独立计算,同桌相互评价。
三、课堂小结
1、 我们这节课讨论的是什么计算?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
2、 说说通过讨论计算方法后,你的收获。
四、课堂活动:完成P3,P5的课堂活动。
1、 同桌互相出题算一算,说说口算的方法。
2、 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口答。
3、完成练习一第1、2、3题。
五、布置作业:

第 2 页 共 2 页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估算。教材P4~例4,P5课堂活动第2题,练习一第4~9题和思考题。
教学目标
1、探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估算的方法,并能正确估算。
2、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能正确、较快地计算两位数乘整十数。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培养喜欢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探讨估算方法。
教具准备:口算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 口算练习
2、 说一说:20×30,你是怎样口算的?
3、引入新课:今天我们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
二、学习新知 出示例4图:熊猫阿姨的小卖部有许多商品,学校买了11个皮球,大约
要多少钱?你能帮忙算一算吗?
1、 怎样列式?
2、 集体讨论估算方法。
3、 指名说说。
(1)、 先自主探索估算方法。
(2)、 同桌互相说一说。
a. 18×11,买10个要180元,买11个要比180元多一些。
b. 1个大约20元,10个大约200元
„„.
(3)把不同的估算方法进行比较。
三、课堂练习
1、练习一第7题。
(1) 学生先独立完成。

第 3 页 共 3 页



(2)、 同桌互相说一说。
(3)、 全班交流算法。

2、处理练习一4、5、6、8、9题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想法和收获?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P8~例1、例2,P11课堂活动1、2题。
教学目标
1、 利用教材所提供的现实背景,帮助学生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 的笔算的算理,并能正确计
算两位数乘两位数。
2、 引导学生有效地利用原有知识推动新知识的学习。
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积的末尾必须写在十位上的道理。
教具准备: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口算:
30×20 12×40 50×20
40×16 10×23 53×30
12×4 12×10 25×10
学生独立口算,全班集体订正。
二、探索新知
教学例1:
出示例题:算这些卷笔刀一共有多少个,该怎样列式?
板书:12×14
1、 可以怎样计算?
(1) 先算4盒多少个,再算10盒多少个,最后把它们加起来。

第 4 页 共 4 页



(2) 还可以用竖式计算。
2、 在竖式计算中,你遇到了什么新问题?
3、 组织学生讨论,怎样计算?
4、 重点理解第一步先算什么,积表示什么;第二步再算什么,积又表示什么,应该怎样书
写。
12× 1 4
4 8 表示4个12是48
1 2 0 表示12个10是120,所
1 6 8 以这个“2”必须写在十位上。
简写为:
12 × 1 4
48
12
168
3、 在竖式计算中探讨计算方法。
(1) 先算什么?积表示什么?
(2) 再算什么?积又表示什么?
(3) 书写要注意哪些问题?
4、 试一试:
14 2 1 4 3
× 2 7 × 8 5 ×2 6
教学例2:
出示例题图
1、 看懂图意,列出算式。
2、 在竖式里怎样计算?(集体讨论)
3、 重点强调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中每一步表示什么,使学 生在理解每部分积是怎样得
来的基础上,加深理解、掌握乘的顺序和计算方法。并板书:
3 4× 2 5
1 7 0 □×□的积

第 5 页 共 5 页



6 8 □×□的积
8 5 0 □+□的积
4、 讨论:
(1) 例1、例2在计算时有什么相同之处?
(2) 计算时,要注意什么?计算顺序是怎样的?
(3)师小结:先用乘数个位上的数去乘,再用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积的末尾和十位
对 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三、课堂练习:
1、笔算79×80,一人板书,其余同练。
2、再算一算:
73×21 96×15 45×18 独立练习,同桌互相检查。
3、课堂活动 P11~1、2题。
1、算一算,说一说。
2、在下面的空格里,填上两个数相乘的积。并观察第三个乘积与前面的两个乘积有什么联系。
(1)、 学生独立计算,说一说。
(2)、 先计算,再观察、发现此题的规律。
四、课堂小结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计算顺序是怎样的。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P10~例3,P11课堂活动3题,练习二1~5题。
教学目标:
1、 通过讨论,加深对两位数成两位数笔算方法的理解。
2、 掌握计算方法,正确计算。
3、 在讨论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参与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渗透用交换因数位置的方法可以验算乘法。
教学重点: 理解进位数的书写。
教具准备: 口算题卡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第 6 页 共 6 页



1、 口算:
35×10 20×23 54×20 30×50
2、计算:
3 5 2 8
× 1 2 × 1 6
两人板演,全班齐算,集体订正。
二、知识迁移例3:
出示例3。
1、 理解题意,养鸡场有多少只鸡?该怎样列式计算?
2、 小组合作学习,讨论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计算?
3、 重点关注积的连续进位。强调板书:
85
× 41
85
340 百位上为什么写4
3485
4、 尝试练习。
41
×85
5、 比较这两个竖式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之处?
6、 算一算:
38 42 36
×42 ×38 ×25
(在计算方法的讨论中,强调运用知识迁移构建新的点:连续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
三、课堂活动 独立完成P11~3题。同桌互相说一说。 同桌互相说一说。
四、课堂练习 练习二第1、2、3、4、5题, 独立完成。
第五课时
教学目标:
教材P13~P14,练习二第6~10题,以及思考题。

第 7 页 共 7 页



教学目标:
1、 通过练习,使进一步掌握乘法的计算方法,能计算、较快地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
2、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喜欢数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 口算:
27×10 34×20 29×3
10×67 25×30 40×50
2、 P13~6。(装桃比赛)
3、 P13~8。
4、 P14~9。(算一算,填一填)
二、巩固练习 独立完成第7题,先在作业本上笔算,再填在书上。
教师巡视,了解情况,及时评讲。 学生笔算在作业本上。
三、解决问题10题:
1、 要求学生先独立列式计算,再订正。
2、 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弄清题意,正确列式计算。
同桌互相说一说是怎样算的。
四、找窍门 思考题:
要求学生先独立思考,填一填。
组织学生积极动脑,说一说应该怎样来填写,从哪个□开始填起。
第六课时
教学内容:
探索规律。教材P15例1,课堂活动1、2题,练习三第1、3、5、6题。
教学目标:
1、经历观察、比较、归纳等数学实践活动过程,学习通过现象探索发现某些简单规
律的方法。
2、能发现积的变化规律,并作出适当的说明。
3、结合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的精神及与同伴积极合作的意识。

第 8 页 共 8 页



教学重点:经历观察、比较、归纳等数学实践活动过程,学习通过现象探索发现某些简单
规律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发现积的变化规律,并作出适当的说明。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出示例1主题图。
1、逐一出示两个小朋友的对话,并通过他们的对话的情景。
2、告诉小汽车在公路上行驶的情况,并将小汽车的行驶情况列成表。
每时行驶(km) 60
行驶时间(时) 1 2 6 12
行驶路程(km) 60 120
(1)、 学生填表。
根据学生填好的表格,让学生说明自己填表的方法。
(2)观察表格,发现规律。
从表上看,你发现了什么?
分组讨论。
3、 全班交流汇报。
生1:每小时行的路程不变,时间用得越多,行的路程就越多。
生2:每小时行的路程不变,时间扩大几倍,路程也就扩大几倍。
生3:它们的速度不变,路程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
4、在生活中你遇见过这样的问题吗?举例说一说。
5、看算式,找规律。 学生观察交流后得出: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积也扩大或缩小相
同的倍 数。
二、课堂活动
1、 出示课堂活动一算式,根据算式填结果。
2、 看算式找规律,说说自己的发现。
3、 交流汇报。

第 9 页 共 9 页



完成练习三3、4题。
三、课堂练习
练习三第1、2、题
四、课堂小结: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

第七课时
教学内容:
探索规律。教材P16例2,课堂活动2题,数学文化杨辉三角,练习三第5、6、7、8
题和思考题。
教学目标:
1、能从数的排列中去发现隐含的规律,并能应用规律。
2、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发现规律的方法。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的精神及与同伴积极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发现规律,能运用规律。
教学难点:通过现象发现探索某些简单规律的方法。
一、故事引入
教师:我国南宋末年出现了一位著名的数学家,他就是杨辉。他 在数学方面取得了许多成就,
其中计算技术方面的成就最突出,著名的“杨辉三角”对人类数学研究作出 了贡献。今天我们
要发现的规律就与“杨辉三角”有关(出示例2)
二、探索新知
1、 出示数列,请学生观察这些数的排列,找找其中的规律,再和同桌的同学交流自己的想
法。
2、 学生观察讨论,教师巡视。
3、 全班交流汇报。
生1:每排左、右两边的数都是1,只有中间的数在发生变化。
生2:每排都比它前一排多一个数。
生3:从第一排的1斜起看,依次是1、2、3、4„„
生4:每排中间的数都等于前一排左、右两个数的和。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有了这么多新发现,每排的第一个数都是1,中间的数都是它前一

第 10 页 共 10 页



排左、右两个数的和等等,找到了这 些规律,你们能知道第5排该填哪些数吗?试一试。再填
出第6、7排各数。按这样的规律再往下面填, 还会填吗?各数是按一定规律排列的,只要我
们找到了事物内部隐藏的规律,就能正确地填出未知的各数 。
三、巩固提高
1、独立完成练习三第5、6、7、8题。
生独立完成,指名汇报,集体订正。
2、思考题:引导学生先计算,再观察例子并思考。

第八课时
教学内容:解决问题。教材P20~例1,P21课堂活动,练习四1、2、3题。
教学目标:
1、在生活情景中找到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
2、能比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估算方法。
3、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感受、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重点: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感受和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引入
1、 教师出示例一情景图
问:你从情景图中了解到哪些信息?
2、 在生活中这样的排队现象里也有许多的数学问题 ,这节课我们就用学过的知识和生活中
获得的经验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有关实际问题。
3、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1、 师出示例1的有关条件,并提出问题:22所小学大约有多少人参加团体操训练?
2、 根据你了解的信息,能不能自己解决这一问题?
3、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合作交流,全班汇报。
4、指导学生看书验证,并填写在书上。
三、课堂活动。

第 11 页 共 11 页



(1)分组活动
(2)全班交流汇报。
四、完成练习四第1、2、3题。
第九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P21例2,练习四第4、5、6题。
教学目标:
1、 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找出等差数列求和的方法。
2、 能比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解决方法。
3、 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感受和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难点:探索等差数列求和的规律和方法。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小朋友喜欢喝饮料吗?
出示例2。说说你了解了哪些信息?
师 :今天我们接着来学习解决问题。
二、学习新知
(1)说说题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
(2) 要求题中的问题要知道什么条件?可以用哪些方法算,怎样算?
a、 学生分组谈论。
b、 分组汇报解题思路。
(3)鼓励学生独立计算并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三、课堂活动:
1、鼓励学生独立完成课堂活动练习,然后小组讨论解题思路,最后分组汇报。
2、完成 练习四的4、5、6、7题。
四、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第十课时
教学内容:解决问题。教材P22~例3,P23课堂活动,练习四8--13题。
教学目标:
1、在生活情景中找到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

第 12 页 共 12 页

山东医学专科学校-换届时间


邵阳学院-党的思想汇报范文


办公用品清单-政治理论学习心得体会


饮食习惯-心理素质拓展


鲁滨逊漂流记好词好句-论文范文网


黄光亮-七夕语录


内蒙古民族大学教务管理系统-钱明珠


中国文学名著-统战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