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几何解题技巧及高考类型题—老师专用

巡山小妖精
743次浏览
2020年08月16日 06:20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虚拟语气语法-技术员年终总结


立体几何解题技巧及高考类型题—老师专用
【命题分析】高考中立体几何命题特点:
1.线面位置关系突出平行和垂直,将侧重于垂直关系.
2.空间“角”与“距离”的计算常在解答题中综合出现.
3.多面体及简单多面体的概念、性质多在选择题,填空题出现.
4.有关三棱柱、四棱柱、三棱锥的问题,特别是与球有关的问题将是高考命题的热点.
此类题目分值一般在17---22分之间,题型一般为1个选择题,1个填空题,1个解答题. 【考点分析】掌握两条直线所成的角和距离的概念,对于异面直线的距离,只要求会计算已给出公垂线时的< br>距离.掌握斜线在平面上的射影、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直线和平面的距离的概念.掌握二面角、二面角的 平
面角、两个平行平面间的距离的概念.
【高考考查的重难点】空间距离和角
“六个距离”:
1、两点间距离
d(x
1
x
2
)
2
(y
1
y
2
)
2
(z
1
z
2
)
2

2、点P到线l的距离
d< br>PQ*u
u
PQ*u
u
PQ*u
u
PQ*u
u
PQ*u
u
(P为直线上的任意一点、Q为平面上任意一点,u为平面法向量);
(Q是平面上任意一点,u为平面法向量);
(P、Q分别是两直线上任意两点,u为两直线公共法向量);
(Q是直线l上任意一点,u为过点P的直线l法向量);
3、两异面直线的距离
d
4、点P到平面的距离
d
5、直线与平面的距离
d
6、平行平面间的距 离
d
“三个角度”:
1、异面直线角[0,
(P、Q分别是两平面上任意两点,u为两平面公共法向量 );
v
1
v
2

],cos

= ;【辨】直线倾斜角范围[0,

);
2
v
1
v
2
2、线面角 [0,
vn

] ,sin

=
cosv,n
或者解三角形;
2
vn
n
1
n
2
n
1< br>n
2
或者找垂直线,解三角形。 3、二面角 [0,

],cos


1


不论是 求空间距离还是空间角,都要按照“一作,二证,三算”的步骤来完成,即寓证明于运算之中,
证是本专 题的一大特色.
求解空间距离和角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利用传统的几何方法,二是利用空间向量。其中 ,利用空间向量求空
间距离和角的套路与格式固定,是解决立体几何问题这套强有力的工具时,使得高考 题具有很强的套路性。
【例题解析】
考点1 点到平面的距离
求点到平面的距 离就是求点到平面的垂线段的长度,其关键在于确定点在平面内的垂足,当然别忘了转
化法与等体积法的 应用.
典型例题1、(福建卷)如图,正三棱柱
ABCA
1
B
1
C
1
的所有棱长都为
2

D

CC
1
中点.
(Ⅰ)求证:
AB
1

平面
A
1
BD

(Ⅱ)求二面角
AA
1
DB
的大小;
C
(Ⅲ)求点
C
到平面
A
1
BD
的距离.
考查目的:本小题主要考查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二面角的大小,
点到平面的距离等知识,考查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
解:解法一:(Ⅰ)取
BC
中点
O
,连结
AO

△ABC
为正三角形,
AO⊥BC

A
A
1

D
B
1

C
1

B
A
G
C
O
B
D
F
A
1


正三棱柱
ABCA
1
B
1
C
1
中,平面
ABC⊥
平面
BCC
1
B
1

AO⊥
平面
BCC
1
B
1

C
1

连结
B
1
O
,在正方形
B B
1
C
1
C
中,
O,D
分别为
BC,C C
1
的中点,
B
1
O⊥BD

AB
1
⊥BD

B
1

在正方形
ABB
1A
1
中,
AB
1
⊥A
1
B

AB
1

平面
A
1
BD

(Ⅱ)设< br>AB
1

A
1
B
交于点
G
,在平面
A
1
BD
中,作
GF⊥A
1
D

F
,连结
AF
,由(Ⅰ)得
AB
1

平面
A
1
BD

AF⊥A
1
D

∠AF G
为二面角
AA
1
DB
的平面角.

△AA
1
D
中,由等面积法可求得
AF
45

5
AG
1
AB
1
2

sin∠AFG 
AG

2

10

2
AF
45
4
5
2


所以二面 角
AA
1
DB
的大小为
arcsin
10

4
(Ⅲ)
△A
1
BD
中,
BDA
1D5,A
1
B22,S
△A
1
BD
6

S
△BCD
1

在正三棱柱中,
A
1
到平面
BCC
1
B
1
的距离为
3

设 点
C
到平面
A
1
BD
的距离为
d

V
ABCD
V
CABD
,得
1
S△BCD
3
1
S
△ABD
d

11
33
1
d
3S
△BCD
2
. < br>
S
△A
1
BD
2


C
到平面
A
1
BD
的距离为
2

2
解法二 :(Ⅰ)取
BC
中点
O
,连结
AO

△ABC
为正三角形,
AO⊥BC


在正三棱柱< br>ABCA
1
B
1
C
1
中,平面
ABC⊥< br>平面
BCC
1
B
1

AD⊥
平面
BCC
1
B
1







B
1
C
1
中点
O
1
,以
O
为原点,
OB

OO
1

OA
的方向为
x,y,z
轴的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 坐标系,则
B(1,0,0)

D(11,,0)

A
1
(0,
0,3)

B
1
(1,2,0)

2,3)

A(0,


,,
,< br>BA
1
(1AB
1
(1,2,3)

BD (210)
,2,3)

z
A
F
C
O
B
D


AB
1

BD2200AB
1

BA
1
1430



AB
1
⊥BA
1

AB
1
⊥BD
AB
1

平面
A
1
BD

A
1

C
1
B
1


y
(Ⅱ)设平面
A
1
AD
的法向量为
n(x,y,z)

x



AD( 11,,3)

AA
1
(0,2,0)

n⊥AD

n⊥AA
1




xy3z0,


y0,


n
AD0,








2y0,


n

AA0,


x3z


1

z1

n (3,01),
为平面
A
1
AD
的一个法向量.
由(Ⅰ )知
AB
1

平面
A
1
BD


AB
1
为平面
A
1
BD
的法向量.
3




n

AB
1
336

cosn

AB

1
4
2

22
n

AB
1

二面角
AA
1
DB
的大小为
arccos
6

4
(Ⅲ)由(Ⅱ),
AB
1
为平面
A
1
BD
法向量,


BC(2
,< br>0
,,
0)AB
1
(12
,,
3)



AB
1
2
2



C
到平面
A
1
BD
的距离
d
BC



2
22
AB
1

小结:本例(Ⅲ)采用了两种方法求点到平面的距离.解法二采用了平面向量的计算方法,把不易直接求 的B
点到平面
AMB
1
的距离转化为容易求的点K到平面
AMB1
的距离的计算方法,这是数学解题中常用的方法;
解法一采用了等体积法,这种方法可以 避免复杂的几何作图,显得更简单些,因此可优先考虑使用这种方法.
考点2 异面直线的距离
考查异目主面直线的距离的概念及其求法,考纲只要求掌握已给出公垂线段的异面直线的距离.
典型例题2、已知三棱锥
SABC
,底面是边长为
42
的正三角形,棱< br>SC
的长为2,且垂直于底面.
E、D
分别为
BC、AB
的中 点,求CD与SE间的距离.
思路启迪:由于异面直线CD与SE的公垂线不易寻找,所以设法将所求 异面直线的距离,转化成求直线与平
面的距离,再进一步转化成求点到平面的距离.
解:如图所示,取BD的中点F,连结EF,SF,CF,
EF

BC D
的中位线,
EF

CD,CD
∥面
SEF
,
CD
到平面
SEF
的距离即为两异面直线间的距离.


线面之间的距离可转化为线
CD
上一点C到平面
SEF

的距离,设其为h,由题意知,
BC42
,D、E、F分别是
AB、BC、BD的中点,
CD26,EF
1
CD6,DF2,SC2

2
V
SCEF

111123

EFD FSC622
32323
在Rt
SCE
中,
SE
在Rt
SCF
中,
SF
SC
2
CE
2
23

SC
2
CF
2
424230

4



EF6,S
SEF
3

由于< br>V
CSEF
V
SCEF

1
12323
S
SEF
h
,即
3h
,解得
h

3
333
故CD与SE间的距离为
23
.
3
小结:通过本例我们可以看到求空间距离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转化的过程.
考点3 直线到平面的距离
偶尔会再加上平行平面间的距离,主要考查点面、线面、面面距离间的转化.
典型例题3.如 图,在棱长为2的正方体
AC
1
中,G是
AA
1
的中点,求 BD到平面
GB
1
D
1
的距离.
思路启迪:把线面距离转化为点面距离,再用点到平面距离的方法求解.
解:解法一
BD
∥平面
GB
1
D
1

D
1

A
1

H
G
D
A
BD
上任意一点到平面
GB
1
D
1
的距离皆为所求,以下求
点O平面
GB
1
D
1
的距离,
O
1

B
1

C
1

 B
1
D
1
A
1
C
1

B
1
D
1
A
1
A

B
1
D< br>1

平面
A
1
ACC
1
,
B
1
D
1

平面
GB
1
D
1

C
O
B

平面
A
1
A CC
1
GB
1
D
1
,两个平面的交线是
O
1
G
,

OHO
1
G
于H,则有
O H
平面
GB
1
D
1
,即OH是O点到平面
GB< br>1
D
1
的距离.

O
1
OG
中 ,
S
O
1
OG


S
O
1< br>OG

11
O
1
OAO222
.
22
1126
.
OHO
1
G3OH2,OH
223
26
.
3
即BD到平面
GB
1
D
1
的距离等于
解 法二
BD
∥平面
GB
1
D
1

BD
上任意一点到平面
GB
1
D
1
的距离皆为所求,以下求点B 平面
GB
1
D
1
的距离.
设点B到平面
GB1
D
1
的距离为h,将它视为三棱锥
BGB
1
D1
的高,则
V
BGB
1
D
1
V
D
1
GBB
1
,由于S
GB
1
D
1< br>

1
2236,
2
5
V
D1
GBB
1

114
222
323
,


h
4
6

26
,

3
26
.
3
即BD到平面
GB
1
D1
的距离等于
小结:当直线与平面平行时,直线上的每一点到平面的距离都相等,都是线面 距离.所以求线面距离关键是选
准恰当的点,转化为点面距离.本例解析一是根据选出的点直接作出距离 ;解析二是等体积法求出点面距离.
考点4 异面直线所成的角【重难点】
此类题目一般是按定义作出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然后通过解三角形来求角.
(1)求异面直线 所成角的思路是:通过平移把空间两异面直线转化为同一平面内的相交直线,进而利
用平面几何知识(余 弦定理、正弦定理、射线定理(
cos

括为:一找二证三求。
(2)求异面直线所成角的步骤:
①选择适当的点,平移异面直线中的一条或两条成为相交直线,这里的点通常选择特殊位置斩点。
②求相交直线所成的角,通常是在相应的三角形中进行计算。
③因为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的范围是0°<

≤90°,所以在三角形中求的角为钝角时,应取它的补角作为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3、“补形法”是立体几何中一种常见的方法,通过补形,可将问题转化 为易于研究的几何体来处理,利
用“补形法”找两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也是常用的方法之一。
4、利用向量,设而不找,对于规则几何体中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也是常用的方法之一。
方法总结:直接平移法、中位线平移、补形平移法、向量法
典型例题 4、长方体ABCD— A
1
B
1
C
1
D
1
中,若AB=BC=3 ,AA
1
=4,求异面直线B
1
D与BC
1
所成角的大小。
选题意图,通过该题,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异面直线所成角的概念,熟练掌握异面直线所成角的求法。 < br>分析:构造三角形找中位线,然后利用中位线的性质,将异面直线所成的角转化为平面问题,解三角形求之 。
解法一:如图①连结B
1
C交BC
1
于0,过0点作OE∥DB
1
,则∠BOE为所求的异面直线DB
1
与BC
1
所成的< br>角。连结EB,由已知有B
1
D=
34
,BC
1
=5 ,BE=





6
)求解,整个求解过 程可概
cos

1
cos

2

35< br>734734
,∴
cos
∠BOE=∴∠BOE=
arccos

2
170170


解法二:如图②,连DB、AC交于O点,过O点 作OE∥DB
1
,过E点作EF∥C
1
B,则∠OEF或其补角就是两
异面直线所成的角,过O点作OM∥DC,连结MF、OF。则OF=
73
734

cos
∠OEF=

,∴异面直线B
1
D与
2170
BC
1
所成的角为
arccos
734
170
解法三:如图③,连结D
1
B交DB
1
于O,连结D1
A,则四边形ABC
1
D
1
为平行四边形。在平行四边形AB C
1
D
1
中过点O作EF∥BC
1
交AB、D
1< br>C
1
于E、F,则∠DOF或其补角就是异面直线DB
1
与BC
1
所成的角。在△ADF中DF=
35
734734

cos∠DOF=,∴∠DOF=
arccos

2
170170
解 法四:如图④,过B
1
点作BE∥BC
1
交CB的延长线于E点。
则∠DB
1
E就是异面直线DB
1
与BC
1
所成角,连结D E交AB于M,DE=2DM=3
5

cos
∠DB
1
E=






734734
∴∠DB
1
E=
arccos

170170
解法五:如图⑤,在平面D
1
DBB
1
中过B 点作BE∥DB
1
交D
1
B
1
的延长线于E,则∠C
1
BE就是异面直线DB
1

BC
1
所成的角,连结C< br>1
E,在△B
1
C
1
E中,∠C
1
B
1
E=135°,C
1
E=3
5

cos
∠C
1
BE=
734734
,∴∠C
1
BE=
arcc os

170170
分析:在已知图形外补作一个相同的几何体,以例于找出平行线。
解法 六:如图⑥,以四边形ABCD为上底补接一个高为4的长方体ABCD-A
2
B
2< br>C
2
D
2
,连结D
2
B,则DB
1
∥D
2
B,
∴∠C
1
BD
2
或其补角就是异面直线 DB
1
与BC
1
所成的角,连C
1
D
2
, 则△C
1
D
2
C
2
为Rt△,
cos
∠C
1
BD
2
=-
734

170
∴异面直 线DB
1
与BC
1
所成的角是
arccos
734

170
7


解法七:如图⑦,连结DB、DC
1,设异面直线DB
1
与BC
1
所成的角为


cos


DB
1
BC
1
DB
1
BC
1
,而
DB
1
BC
1
=
DB1

(
BB
1
B
1
C
1
) =
DB
1
BB
1
+
DB
1
BC
11

=
DB
1
BB
1
cos

DB
1

BB
1
〉+
DB
1
B
1
C
1
cos

DB
1

B
1< br>C
1

∵ BB
1
∥DD
1

∴ 〈
DB
1

BB
1
〉=〈
DD
1

DB
1
〉=∠D
1
DB
1
cos
∠D
1
DB
1
=
4

34

DB
1

B
1
C
1
〉=180 °-∠DB
1
C
1

cos
∠DB
1
C
1
=
3

34
3

34

cos

DB
1

B
1
C
1
〉=-
cos
∠DB
1
C
1
=-
DB
1
BC
1
=7

cos

=
734
734


arccos

170
170
解法八:如图⑧,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B(3 ,3,0),B
1
(3,3,4),D(0,0,0),C
1
(3,0,4) 。

DB
1

BC
1
的夹角为



cos


DB
1
BC
1
D B
1
BC
1
=
734

170
734

170
∴异面直线
DB
1

BC
1
所成的角为
arccos
总之,异面直线所成的角是立体 几何中的重要概念,也是我们学习的第一个空间角,它的求法体现了立
体几何将空间图形问题化归为平面 图形问题的基本思想。
典型例题5、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B=AA1=2cm, AD=1cm,求异面直线A
1
C
1
与BD
1
所成的角。
解法1:平移法
设A
1
C
1
与B
1
D< br>1
交于O,取B
1
B中点E,连接OE,因为OED
1
B,所 以∠C
1
OE或其补角就是异面直线A
1
C
1

B D
1
所成的角△C
1
OE中
8


15
A
1
C
1

22
113
OEBD
1
2
2
2
2
1
222
OC
1

C
1
EB
1
C
1
B
1E
2
1
2
1
2
2
2

OC
1
OE
2
C
1
E
2
所以cos C
1
OE
2OC
1
OE
2

5

3






2


2



53
2
22
5

5
2
2

2

2

所 以C
1
OEarccos
5
5
arccos
5

5

所以异面直线
A
1
C
1
与BD
1
所成的角为

解法2:补形法
在长方体ABCD—A
1
B
1
C
1
D
1
的面BC
1
上补上一个同 样大小的长方体,将AC平移到BE,则∠D
1
BE或其补角就是
22
DE 4225

BE5
1
异面直线A
1
C
1与BD
1
所成的角,在△BD
1
E中,BD
1
=3,,
BD
1
BE
2
D
1
E
2
co sD
1
BE
2BD
1
BE

3
2< br>
5
5
2

5



25

22
235


arccos
所以异面直 线A
1
C
1
与BD
1
所成的角为
5
5

图2
解法3:利用公式
cos

cos

1
cos

2

设OA是平面α的一条斜线,OB是 OA在α内的射影,OC是平面α内过O的任意一条直线,设OA与OC、
OA与OB、OB与OC所成 的角分别是



1


2
,则
cos

cos

1
cos

2
(注 :在上述题设条件中,把平
面α内的OC换成平面α内不经过O点的任意一条直线,则上述结论同样成立 )D
1
B在平面ABCD内射影是
BD,AC看作是底面ABCD内不经过B点的一条 直线,BD与AC所成的角为∠AOD,D
1
B与BD所成角为∠D
1
BD,
设D
1
B与AC所成角为



cos

cosD
1
BDcosAOD
9 cosD
1
BD

BD5

BD
1
5


AOD
OD
2
OA
2
AD
2
cos
2ODOA

22

5






5


1
2


2

2



3
2
55
5
2

2
cos

 cosD
1
BDcosAOD

53
3

5

5
5


arccos
5
所以
5

arccos
5
所以异面直线A
1
C
1
与BD
1
所成的角为< br>5


cos


ab
解法4:向量几何 法:
|a||b|



AB、AD

、AA
1
为空间一组基向量
AB

a,AD

b,AA

1
c
|a|2,|b|1,|c|2
ab 0,ac0,bc0
BD

AA

1
BA
1
A
1
D
1
bca
A

1
C
1
ab

A

1
C
1< br>|ab|
2
2
2
15
|BD

1
||bca|
2
|b|
2
|a|
2
| c|
2
3

BD

2
1
A
1
C
1
(bca)(ab)|b|
2
|a|14 3
cosBD

1
A

BD

1< br>A
1
C
1
35
1
C
1

|BD

35

5
1
||A
1
C
1
|

arccos
5
所以异面直线A
1
C
1
与BD
1
所成的角为
5


10



解法5:向量代数法:
cos


a
1
b
1
a
2
b
2
a
3< br>b
3
a
1
a
2
a
3
b
1
b
2
b
3
222222

以D为坐标原点 ,DC、DA、DD
1
分别为x、y、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A(0,1,0)、C( 2,0,0),

B(2,1,0)、D
1
(0,0,2),
BD
1
(2,1,2),AC(2,1,0)


55
cosBD
1
,AC
5
< br>35
arccos
所以异面直线A
1
C
1
与BD1
所成的角为
5
5



解法6:利用公式
AD
2
BC
2
AB
2
DC
2
cos


2ACBD

定理:四面体A—BCD两相对棱AC、BD间的夹角

必满足
AD
2
BC
2
AB
2
DC
2
cos


2ACBD


图6
解:连结BC
1
、A
1
B在四面体
BA
1
C
1
D
1< br>中,异面直线A
1
C
1
与BD
1
所成的角是

,易求得
A
1
C
1
BC
1
5,A< br>1
B22,BD
1
3


11


图7
由定理得:
A
1
D
1
BC
1
A
1
B
2
D
1
C
1
cos


2A
1
C
1
BD
1
2
22



1
2

5
5
5



22

2
2
2
253


arccos
所以
5
5

小结: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常常先作出所成角的平面图形,作法有:①平移法:在异面直线中的一条直线 上
选择“特殊点”,作另一条直线的平行线,如解析一,或利用中位线,如解析二;②补形法:把空间图 形补
成熟悉的几何体,其目的在于容易发现两条异面直线间的关系,如解析三.一般来说,平移法是最常 用的,应


. 作为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的首选方法.同时要特别注意异面直线所成 的角的范围:


0,

2


考点5 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
此类题主要考查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的作法、证明以及计算.
典型例题 6、(全国卷Ⅰ理)四棱锥
SABCD
中,底面
ABCD
为平行四边形,侧 面
SBC
底面
ABCD
.已知
∠ABC45


AB2

BC22

SASB3

S
(Ⅰ)证明
SABC

C
B
A
(Ⅱ )求直线
SD
与平面
SAB
所成角的大小.
考查目的:本小题主要考查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D
二面角的大小,点到平面的距离等知识,考查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 < br>解:解法一:(Ⅰ)作
SO⊥BC
,垂足为
O
,连结
AO,由侧面
SBC⊥
底面
ABCD


SO⊥
底面
ABCD

因为
SASB
,所以
AOBO



∠ABC45
,故
△AOB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AO⊥BO

S
C
由三垂线定理,得
SA⊥BC

D
A
(Ⅱ)由(Ⅰ)知
SA⊥BC
,依题设
AD∥BC


SA⊥AD
,由
ADBC22

SA3

AO2
,得
O

B
SO1

SD11

12


1< br>
△SAB
的面积
S
1

1
AB

SA
2




AB

2< br>2

2

2
连结
DB
,得
△DAB
的面积
S
2

1
AB

ADsin135

2

2

D
到平面
SAB
的 距离为
h
,由于
V
DSAB
V
SABD
,得
11
hS
1
SOS
2
,解得
h2

33

SD
与平面
SAB
所成角为

,则
sin


h

2

22

SD
11
11
所以,直线
SD
与平面
SBC
所成的我为
arcsin
22

11
解法二:
(Ⅰ) 作
SO⊥BC
,垂足为
O
,连结
AO
,由侧面
SB C⊥
底面
ABCD
,得
SO⊥
平面
ABCD

因为
SASB
,所以
AOBO



∠ABC45

△AOB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AO⊥OB
. < br>如图,以
O
为坐标原点,
OA

x
轴正向,建立直角 坐标系
Oxyz


0,1)

SA(2,A( 2,0,0)

B(0,2,0)

C(0,2,0)

S(0,
0,1)



CB0
,所以
SA⊥BC

CB(0,22,0)

SA

S
22

, (Ⅱ)取
AB
中点
E

E
,,0



22

z

G

C
D
连结
SE
,取
SE
中点
G
221

. ,连结
OG

G
< br>

4

4


2

O

A
E

B
y

x

221



22


AB(
OG

,,
SE1




442


2

2




2,2,0)

SEOG0

ABOG0
OG
与平面
SAB
内两条相交直线
SE

AB
垂直.
所以
OG
平面
SAB

OG

DS
的夹角记为


SD
与平面
SAB
所成的角记 为

,则



互余.
D(2,22,0)

DS(2,221),

OG

DS
OG

DS
22

sin


22

11
11
cos


所以 ,直线
SD
与平面
SAB
所成的角为
arcsin
22
11
小结:求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时,应注意的问题是(1)先判断直线和平面的位置 关系;(2)当直线和平面
13


斜交时,常用以下步骤:①构造——作出 斜线与射影所成的角,②证明——论证作出的角为所求的角,③计
算——常用解三角形的方法求角,④结 论——点明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的值.
考点6 二面角【重点】
此类题主要是如何确定二 面角的平面角,并将二面角的平面角转化为线线角放到一个合适的三角形中进
行求解.二面角是高考的热 点
①从一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成的图形叫做二面角,记作:二面角α—l—β。
②以 二面角的棱上任意一点为端点,在两个面内分别作垂直于棱的两条射线,这两条射线所成的角叫做二面
角 的平面角。
③范围:

[0,

]

2、二面角出现的状态形式有哪些?

竖立式 横卧式

2、二面角的类型及基本方法
(1)四种常规几何作求法





定义法垂面法;



cos


三垂线法;




射影面积法=S
射影多边形
S
多边形

14


(2)向量法:


①设
m

n
分别为平面

,

的法向量,二面角

l< br>
的大小为

,向量


m

n
的夹角为

,如图:





α
θ
l
β
α
θ
l
β
n
n
ω
n
n
ω
 



结论①:设
m

n
分别为平面

,

的法向量,二面角

l

的大 小为

,向量
m

n
的夹角为

则有










结论②:一般地,若设
n,m
分别是平面

,

的法向量,则平面

与平面

所成 的二面角

的计算公式
是:

arccos
nm
nm




arccos
(当二面角为锐角、直角 时)
nm
nm

(当二面角为钝角时)
其中锐角、钝角根据图形 确定。
1、定义法:在棱上任取一点,过这点在两个面内分别引棱的垂线,这两条射线所成的角就是二 面角的
平面角。
2、三垂线定理及逆定理法:自二面角的一个面上的一点向另一个面引垂线, 再由垂足向棱作垂线得到
棱上的点。斜足与面上一点连线,和斜足与垂足连线所夹的角即为二面角的平面 角。
3、作棱的垂面法:自空间一点作与棱垂直的平面,截二面角的两条射线所成的角就是二面角的平面角。
4、投影法:利用s
投影面
=s
被投影面
cos

这个公式对于斜面三角形,任意多边形都成立,是求二面角的好方
法。尤其对无棱问题
5异面直线距离法:
EF
2
=m
2
+n
2
+d
2
-2mn
cos


典型例题7、若p是
ABC
所在平面外一点,

PBC

ABC
都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
PA=
6
,求二面角P-BC-A的大小。
分析:由于这两个三角形是全等的三角形,
故采用定义法
解:取BC的中点E,连接AE、PE
15
P

A
B
C
E



AC=AB,PB=PC

AE

BC,PE

BC

PEA
为二面角P-BC-A的平面角

PAE
中AE=PE=
3
,PA=
6


PEA
=90
0

二面角P-BC- A的平面角为90
0

典型例题8、已知
ABC
是正三角形,< br>PA
平面ABC且PA=AB=a,求二面角A-PC-B的大小。
[思 维]二面角的大小是由二面角的平面角来度量的,本题可利用三垂线定理(逆)来作平面角,还可以
用射 影面积公式或异面直线上两点间距离公式求二面角的平面角。
解1:(三垂线定理法)
取AC的中点E,连接BE,过E做EF

PC,连接BF

PA
平面ABC,PA

平面PAC

平面PAC

平面ABC, 平面PAC

平面ABC=AC

BE

平面PAC
由三垂线定理知BF

PC
P


BFE
为二面角A-PC-B的平面角
设PA=1,E为AC的中点,BE=
32
,EF=
2
4
A
E
F
C
BE
6


tan
BFE
=
EF
B

BFE
=arctan
6

解2:(三垂线定理法)
取BC的中点E,连接AE,PE过A做AF

PE, FM

PC,连接FM

AB=AC,PB=PC

AE

BC,PE

BC

BC

平面PAE,BC

平面PBC

平面PAE

平面PBC,
平面PAE

平面PBC=PE
由三垂线定理知AM

PC
P
F
A

M
C
E
B

FMA
为二面角A-PC- B的平面角
16


设PA=1,AM=
21
,AF=

2
PE7
AF42


AM7
42

7

sin
FMA
=
P

FMA
=argsin
解3:(投影法)
过B作BE

AC于E,连结PE
A
B
E
C

PA
平面ABC,PA

平面PAC

平面PAC

平面ABC, 平面PAC

平面ABC=AC

BE

平面PAC

PEC

PBC
在平面PAC上的射影
设PA=1,则PB=PC=
2
,AB=1
图3
S
P EC

1
7
,
S
PBC

4
4

S
77
由射影面积公式得,
COS


PEC

,
,

argcos
S
PBC
77
解4:(异面直线距离法)
过A作AD

PC,BE

PC交PC分别于D、E
设PA=1,则AD=
P
D
E
2
,PB=PC=
2

2
A
C

BE=
S
PBC
14
22
=,CE=,DE=
1
4
44
PC
2
B
图4
77
,

argcos

77
由异面直线两点间距离公式得
AB
2
=AD
2
+BE
2
+DE
2
-2ADBE
COS

,COS

=
[点评]本题给出了求平面角的几种方法,应很好掌握。
典 型例题9、二面角

EF

的大小为
120
,A是它内 部的一点,AB

(1) 求证:平面ABC




,AC


,B、C为垂足。

,平面ABC



17


(2) 当AB=4cm,AC=6cm时求BC的长及A到EF的距离。
分析:本题采用作棱的垂面法找二面角的平面角
解:(1)设过 ABC的平面交平面

于BD,交平面

于CD

AB


,AB

平面ABC


(2)

AB

平面ABC


,同理平面ABC





A

AB

EF
同理AC

EF

EF

平面ABDC

BD

EF, CD

EF

BDC
=
120



BAC60



BC=
4
26
2
246COS60

27
cm
有正弦定理得点A到EF的距离为:d=
B
D
C


BC421
cm


3
sin60
过程指引:方 法一关键是用恰当的方法找到所求的空间距离和角;
方法二关键是掌握利用空间向量求空间距离和角的一般方法.
以锥体为载体,对求角的问题进行研究
典型例题10、如图,在底面是一直角梯形的四棱锥S-ABCD中, AD∥BC,∠ABC=90° ,SA⊥平面AC,
1
SA=AB=BC=1,AD=
2
.求面SCD与面SAB所成的角的大小。
解法1:可用射影面积法来求,这里只要求出S

SCD
与S

SAB
即可,
故所求的二面角θ应满足
cos

=
S
=< br>1
11
2
12
3
22
=
6

3
A
B
C
图1
D
点评:(1)若 利用射影面积法求二面角的大小,作为解答题,高考中是要扣分的,因为它不是定理.(2)
由学生讨论 解决,教师根据学生的解答情况进行引导、明确学生的解答。
解法2:(三垂线定理法)
18


解:延长CD、BA交于点E,连结SE,SE即平面CSD与平面BSA的交线.
又∵DA⊥平面SAB,∴过A点作SE的垂线交于F.如图.
∵AD=
1
BC且AD∥BC
2
S
∴△ADE∽△BCE
∴EA=AB=SA
又∵SA⊥AE ∴△SAE为等腰直角三角形,F为中点,
E
A
B
D
C
AF
122
又∵DA⊥平面SAE,AF⊥SE
SESA
222
∴由三垂线定理得DF⊥SE
∴∠DFA为二面角的平面角,
∴tanDFA=
DA2
即所求二面角的正切值.

FA2
评注:常规法求解步骤:一作:作出或找出相应空间角;二证:通过简单的判断或推理得到相应角;三
求:通过计算求出相应的角。
点评:是利用三垂线的定理及其逆定理来证明线线垂直,来找到二面角的 平面角的方法。这种方法关键
是找垂直于二面角的面的垂线。此方法是属于较常用的。总之,在运用三垂 线找平面角时,找垂线注意应用
已知的条件和有关垂直的判定和性质定理,按三垂线的条件,一垂线垂直 二面角的一个面,还有垂直于棱的
一条垂线。且两垂线相交,交点在二面角的面内。
解法3:(向量法)
1
解: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A(0,0,0),B( 0,1,0),C(-1,1,0),D(0,,0),S(0,0,
2

11


1),易知平面SAB的法向量为
m
=(0,,0);设平面 SDC的法向量为
n
=(x,y,z),而
DC
=(-1,,0),
22

1





, 1),∵
n
⊥面SDC,∴
n

DC
n

DS
,n
1

DC
.
DS=(0,
2
1


xy0

n DC0


2






1

nDS0

yz0
2


x1
得:
y2,
z1
。即n
=(1,2,1)
∵面SAB与面SCD所成角的二面角为锐角θ,
S
B
C
A

D
19


 
1
m

n

6
=
cos n,m

=
1
6
3
mn
2
∴θ =arccos
6
.
3
6
.
3
故面SCD与面 SBA所成的角大小为arccos
点评:通过此例可以看出:求二面角大小(空间面面角等于二面角或 其补角)的常规方法是构造三角形
求解,其关键又是作出二面角的平面角,往往很不简单。利用建立空间 直角坐标系,避开了“作、证”两个
基本步骤,通过求两个平面法向量的夹角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解 题过程实现了程序化,是一种有效方法。
搭建平台,自主交流,数形结合,扫清了学生的思维障碍,更好 地突破了教学的重难点,体验数学的简约美,
一题多解是训练学生思维的有效形式。


20

315晚会主持人-duhougan


gmat报名-幼儿园班级工作总结


湖北会计学会-国家公务员招生简章


会议礼仪-江汉大学分数线


蒙特利尔市-浙江高考报名


美国校车-见义勇为事迹材料


淮安地税网上申报-五一劳动节活动方案


文华学院教务网-爱的教育读后感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