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英语:幼儿英语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巡山小妖精
588次浏览
2020年08月16日 07:19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石家庄市考试院-干股协议


幼儿英语:幼儿英语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的焦点体现在如何让幼儿更好地学 习英语这个问题上。教师是幼
儿英语教学的组织者、实施者,他们对幼儿英语学习这一问题认识的
深度和广度直接影响了他们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然而作为幼儿园
的新生事物,许多教师对于这一问 题的认识还存在着困惑和误解。如
何帮助教师更加深刻、正确地认识和澄清这些问题是幼儿英语教学的< br>当务之急。
一、在活动目标的制订上,量的规定让位于质的考虑
作为萌芽阶段的 幼儿英语学习,主要是激发幼儿学习英语的兴
趣,增强他们对英语的敏感性,提高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 为今后进
一步系统地学习英语打好良好的基础。换句话说,在学前阶段,英语
学习的目的主要是 通过各种活动让幼儿体验学习英语的乐趣,激发他
们的内在动机,从而愿意进一步学习而不是采取逃避、 消极的态度。
因此,教师不应该把眼光仅放在教会幼儿几个单词、句子上,而要在
活动中培养他 们自主、自愿的学习态度。有鉴于此,教师在制订活动
目标时应该从幼儿的情感、态度、个性等方面多加 考虑。需要说明的
是,质的考虑并不是排斥学习中量的规定,毕竟兴趣、情感是在活动
中体现出 来的,而作为活动的内容载体和客观结果,幼儿多多少少会
掌握一定的词汇、句型,这些认知上的学习也 会在活动目标中加以体
现。因此,制订活动目标时应该把认知学习和情感激发统一起来,这
1


就需要教师在设定认知目标时具有弹性。如要求幼儿学习动物名称
“ wolf,lion,tiger”,幼儿能在图片上指认出相应的动物,或者能
形成拼写一发音联系, 或者能用自己的语言加以解释等都是对这一要
求的实现。每一个幼儿都有自己的认知风格和学习特点,教 师要保持
开放的态度,尊重幼儿的认知结果,而不是硬性规定他们用同一种表
现方式来达到学习 的目标。
二、在活动内容的学习上,本土化让位于外来性
幼儿阶段的学习会对其一生产 生影响,相对于其他领域的学习
来说,语言学习有其特殊性,它是一个观察模仿习得的过程,极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在第二语言学习上,有研究表明,幼儿阶段是语
音发展的关键期,过了这一时期 ,便不可能或很难获得纯正的口音。
因此,从语音到句法、从词汇到句子,教师应该确保教给幼儿的英语
知识是正确、地道的。然而相关调查表明,教师所选择和安排的内容
中,至少有5%的知识技能 是错误的或是不地道的英语。 究其原因,
除了教师对英语知识不熟悉、没有达到熟练程度外,在很大程 度上是
因为我们喜欢用母语思维来考虑英语知识。如教师在比较鸭子、小鸟、
猫等动物时,问幼 儿:“Who can fly?从字面上来说应译为“谁能
飞?”,在日常生活中这种中文用法司空见 惯,但是在英语中,这是一
个错误的表达,因为“who'’专指人,不能用来指动物。又如教师
告诉幼儿大声地说“rain”就是大雨来了、小声地说“rain”就是小
雨来了,这些都是不正确 、不地道的英语知识,或许它符合幼儿认识
事物的某种童趣,但是却摒弃了知识的科学性。因此,在活动 内容的
2


考虑上,教师应该多下一点工夫来了解英语国家的语言特 点。要做到
这一点,还需要教师进一步了解英语文化。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习
一种新语言,实 际上是适应一种新文化的过程。不了解英语所赖以生
存的英美文化,不了解由于东西方文化差异而带来的 语言表达和语言
使用上的差异,就不可能正确地理解和准确使用这一语言,更谈不上
自然得体地 进行交际。因此,语言需要纳入文化中去学、去教,而这
正是许多教师普遍忽视的一个问题。这就启发教 师在设计和组织、实
施英语教育活动时,要有强烈的文化意识。如充分利用图片、照片、
影片、 电视节目等,不失时机地给幼儿介绍一些英美国家的文化传统、
风俗习惯和社交礼仪等,使他们初步了解 打招呼、打电话、称谓、握
手、接受礼物、致谢道歉等人际交流、交往的常识和习惯,提高幼儿
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增进对英语文化背景的了解。
三、在活动准备的安排上。物质环境的创设让位于知识经验的
准备
在幼儿学习英语的过程中 ,物质环境的创设与知识经验的引发
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前者注重的是外部条件的支持,后者注重的是内
部条件的帮助。相对于外部条件来说,内部条件更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它能够唤起幼儿已有的学 习经验,寻找新知识的出发点;能够找到新
知识的快速通道,而不致不知所措,云里雾里;能够在幼儿意 义建构
的过程中,改造旧知识、整合新知识,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等。因此,
教师在为幼儿提供活 动材料、布置活动场景来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激发他们的学习愿望时,要把关注的焦点落实在幼儿的知 识经验上。
3


这里说的经验知识既指幼儿通过常规学习获得的学科 领域知识,也指
通过日常活动获得的实践经验。 当然,外部条件与内部条件是不可
分割的,按 照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内因与外因是相互作用的。因此,
这里的让位并不是顾此失彼,而是更好地统一。 只有当创设的外部条
件与幼儿的生活经验相关、相联系,而不是处于盲目状态时,才更能
激发幼 儿积极的情感态度,以提取更多的认知线索,通过与环境的相
互作用引发新的经验,实现意义的建构。如 教师为了让幼儿掌握
“Iguess,..”句式,创设了在沙滩上游玩的情境,但是班上大部分
幼儿不具备海边游玩的经验,因此根本不能说出沙滩上有什么。整个
活动就是幼儿在教师安排和引导下 的问答操练,更不必说激发幼儿的
兴趣和掌握相应的句式了。 此外,准备让幼儿掌握的经验技能应该< br>在活动前给予幼儿充分的时间来消化、吸收,否则环境创设再精彩丰
富,也会影响活动效果。如教 师准备让幼儿以竞赛的形式来学习动物
名称,在活动前准备了大量的图片、不干胶、道具和相应的活动材 料,
按照要求,教师说一个“point to…”的句式,说到什么动物时,幼
儿就要做出相 应的动作指认图片上的动物,扮演动物的幼儿就要发出
该种动物的叫声。但是,由于幼儿不理解“poi nt to…”句式,因此
在活动中有些幼儿非常茫然、不知所措,有的幼儿对这一指令做出错
误的动作,在不断地纠正和演示中直接影响了活动的整体效果。
四、在教学态度的定位上。苛求让位于宽容
像成人一样,任何一个幼儿都有自尊心。在成长的过程中 ,他
们更多地希望得到家长和教师的表扬和鼓励,这是幼儿成长所需的动
4


力。可是,有些教师由于受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影响,不能容忍幼儿
的错误。对于发音 不准或者说话有错的幼儿,他们往往花很多时间,
很耐心、细致地指出幼儿的错误,纠正幼儿的发音。他 们一般都急于
要求幼儿很快地掌握活动中教过的东西,要求他们记住、会说,从一
开始就能准确 发音。这种教学态度是认真的,但这种做法无异于揠苗
助长。幼儿通常会因经常被纠正而感到沮丧,最终 对学习英语产生厌
烦情绪,失去学习信心。其实,就算是学习母语的幼儿,哪个不会经
常出错呢 ?又有谁会经常专门注意幼儿这些语言形式上的错误呢?学
习母语尚且如此,外语学习就更为相似。语言 习得研究表明,错误并
不是如洪水猛兽般可怕的东西,而是语言学习过程的一种必然,是学
习行 为发生的明证。如果不学习,就不会有错误。因此,作为英语教
师,要记住的第一条原则恐怕就是“不要 批评孩子”。幼儿都是高明
的模仿者,教师应该用正确的语言去影响他们,给他们创造大量丰富
的、有趣的听说英语的活动和环境,提供足够多的、可为幼儿理解的
语言输入,促进他们主动地学习和交 流,获得生活中语言交际的直接
经验。值得一提的是,幼儿在第二语言的学习中有一个“沉默期”,优秀的教师不会操之过急、每天为幼儿不开口说话而杞人忧天。其实
面对完全陌生的一种语言,幼儿 也要有一个缓冲期,在“沉默”的这
段时期里,他们正用自己的智慧感知语言、理解语言,在不断地倾听 、
观察中整合自己的认知结构,当量的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实现开
口说话的质的飞跃。 总 之,在幼儿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本着
以幼儿发展为中心的观点来看待一切问题,解决一切问题。不 管是活
5


动目标的设定、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的准备、态度的定 位都要符合
教育特点和幼儿的发展特点。只有教师具备正确的教育理念,才能对
问题有一个清楚 的认识,才能在英语教学中展示自己的智慧,发挥自
己的才智。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够寻找出英语教学的 特点和规律,在
促进幼儿成熟发展的同时满足其英语学习的需要。








6

舒婷诗集-团员小结


对日软件-食品安全工作计划


香港租房-读书的乐趣


毕业论文谢辞-任务书怎么写


梦文化-退税申请报告


南海中学-活着真好作文


哈萨克族乐器-教师寄语大全


世界豪车-廉政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