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高效课堂全册整套教案
泗阳教育-选调生报考条件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27名学生,其中男
生16人,女生11人。通过上学期的教育与学习,学生的一些基本能力
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已经初步养
成了自己独立思考、动手、动脑的正确学习习惯,对待学习的态度良好。
但是有一少部分学生过于活泼好
动,纪律观念还不够强,无集体意识,缺乏合作精神,还有一部分学生缺
乏积极主动地学习习惯需要教师
和家长的督促才能完成学习任务。
二、本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教学内容包
括: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位置与方向,
面积,年、月、日,简单的
数据分析和平均数,用数学解决问题,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知
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实践活动,让学生运用所知识解决问题,培
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本册教材的重点是: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以及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
。
难点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应用数学的意识。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笔算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
和验算。
2、使学生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
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3、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小数(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
,初步知道小数的含义,会读、写小数,
初步认识小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4、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
南、
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描述行
走的
路线。
5、使学生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
,会进
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会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并能估
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6、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
的关系;知道各月以及全年的天数;知道24时计
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7、使学生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
单数据的
平均数;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使学生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
- 1
-
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使学生初
步了解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
析及推理的能力。
10、使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使学生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措施
1、重视教学情
景的创设,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结合
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建
立有关的数学概念。
2、培养学生估测、估算的意识,重视培养学生的估测、估算能力。
3、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习计算,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4、运用“迁移”法进行教学,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5、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
作交流,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恰当、适时地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
式,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
实际问题的能力。
6、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发挥教具、学具的作用。
7、注重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
8、让学生充分经历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主动建构数学知识。
五、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单元 位置与方向 4课时 第一周
第二单元 口算除法 3课时 第二至四周
笔算除法 9课时
整理和复习 1课时
第三单元 简单的数据分析 3课时 第五至六周
平均数 2课时
第四单元 年、月、日的认识
2课时 第七至八周
24时计时法 2课
制作年历 1课时
第五单元 口算乘法
3课时 第九至十周
笔算乘法
4课时
整理与复习 1课时
第六单元
面积和面积单位 2课时 第十一至十三周
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 3课时
- 2 -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3课时
第七单元 小数的初步认识 3课时
第十四至十五周
小数的简单计算 3课时
第八单元
解决问题 4课时 第十六周
第九单元 数学广角
2课时 第十七周
第十单元 总复习 4课时
第十八周
复习阶段,迎接期末检测 第十九至二十周
第一单元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
第一单元 位置与方向
一、教学内容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验,并通过第一学年的学习,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本单元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学习辨认东、南、<
br>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并认识简单的路线图。
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
例1
的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例2
例3
使学生知道地图上的方向。
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四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使学生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
例4
(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
方向。
例5
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八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二、教学
目标 <
br>1、通过现
实的数学活
动,培养学生
辨认方向的意
识,进一步发
展空间观念。
2、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
能够用给定的
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3、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三、编排特点
1、依照儿童空间方位认知顺序进行编排。
儿童只有在牢固掌握了上、下、前、后、左、右这
几个基本空间方位之后,才能够掌握按水平方向分
出的东、南、西、北等方位概念。有研究证明三、四年
级学生掌握水平方向(东、南、西、北等)是依赖
- 3 -
于他们在地图上
区分基本空间方向的能力的。1所以,教材把有关东、南、西、北等方位知识的认识安排
在本册,并充分
利用学生已有的上、下、前、后、左、右的方位知识设计教学情境,帮助学生掌握本单元
内容。
儿童学会辨认地图上的东西南北方位是和他们掌握空间方位知觉有联系的。最初应当根据儿童自身的
方
位来形成辨认东西南北方位的技能,然后,再把这些方位和地图方位联系起来,例如说,上面是北方、
右
面是东方等等。2因此,教材首先利用学生已有的上、下、前、后、左、右的方位知识,通过大量的操
作
活动,让学生形成辨认东、南、西、北等方向的技能。然后,再让学生学习辨认地图上的东、南、西、
北
等方向。
2、提供丰富的生活和活动情境,帮助学生辨认方向。
三年级儿童(8~9岁)正
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化的关键期,此时的抽象逻辑思维在
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直接与感
性经验相联系的,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教科书创设了许
多既符合这一阶段儿童认知特点又便于操作的活动
情境,使学生一方面亲身体验方位的知识,另一面又体
会到方位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例如,教科
书中设计了让学生到操场上学习辨认东、南、西、北等
八个方向的活动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在
观察、描述和交流的过程中体验方位的知识。
四、教学建议
注意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方位的知识。
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东、南
、西、北等方位概念的掌握还是比较抽象的,学生需要大量的感性支柱
和丰富的表象积累。因此,在教学
时要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创设大量的活动情境,充分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所有的学生
都参与到活动中来。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意
见,并能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想像、描述、表示和交流等数学活动中,丰富对
方位知识的体验。
第一单元 位置与方向
第一课时
认识东、南、西、北
教学内容
- 4 -
教材P2—3页例1,P6页练习一1、2题。
教学目标
1、知识
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
进一步发展空
间观念。
2、过程与方法: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教具准备
东、南、西、北卡片、指南针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目标导学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参加过升旗仪式吗?你们知道太阳是从什么位置升起的吗?
2、揭示课题:东南西北
(二)展示目标(见教学目标1)
二、自主学习
(一)出示自学提纲
自学提纲(自学教材P2—3页内容)
1、早晨,太阳从哪边升起?
2、指一指哪边是东?教室的东边有什么?
3、东和西是相对的,那西边是哪边呢?教室的西边有什么?
4、组织全班活动,起立,指一
指东和西。指左边练习表达:这边是北。指右边:这边是南。教室的
北和南各有什么说一说?
(二)学生自学(学生对照自学提纲,自学教材P3页例1并完成自学
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
(三)自学检测
1、图书馆在校园的东面,体育馆在校园的 面。教学楼在校园的
面,大门在校园的
面。(参看课本第3页)
2、早晨当你面对着太阳,你的后面是( )面,你的右面是( )面,你的左面是(
)面。
3、傍晚当你面对太阳时,你的后面是( )面,你的左面是(
)面,你的右面是( )面。
- 5 -
三、合作探究
(
一)小组互探(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同桌或学习小组内互相交流。把小组也解决不了的问题记
好,到
学生质疑时提出,让其他学习小组或教师讲解)。
(二)师生互探
1、解答各小组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
(分组方法:异质分组,汇报顺序:
3、4号先汇报,1、2号作补充,不同的方法说出每一步的思路)
2、教师有针对性地请不同方法的同学汇报自己的描述方法。
(1)组织全班活动,起立,指
一指东和西。指左边练习表达:这边是北。指右边:这边是南。练习
用教室的北和南各有什么说一说?
(2)在教室玩“走方向的游戏”。
(3)小组讨论:你怎样记住我们学校的东西南北方向?各个方向各有什么特点?
四、达标训练
1、早晨当你面对着太阳,你的后面是( )面,你的右面是(
)面,你的左面是( )面。
2、傍晚当你面对太阳时,你的后面是(
)面,你的左面是( )面,你的右面是( )面。
3、晚上当你面对北极星,你的后面是( )面,你的右面是( )面,你的左面是(
)面。
4、填空。
五、堂清检测(1-3题必做,4题选做,5题思考题)
1、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我面向太阳,我的后面是( )方,左边是(
),右边是( )
方。
2、傍晚,夕阳西下,我面向太阳,我的后面是(
),左边是( )方,右边是( )方。
3、看图回答问题:
- 6 -
体育场
阳光超市
学校
少年宫
人民公园
(1)上图中学校的北面是( ),学校的南面是(
)。阳光超市的东面有( )、
( )。
(2)少年宫的西面有(
)、( )。
4、坐在自己的座位看看你的东南西北分别是哪位同学?
5、你家的
大门是朝哪个方向?东南西北的邻居是谁?和邻居之间发生过什么有趣的故事说给大家听
听?
(二)堂清反馈:
作业布置
教材P6页1—2题。
板书设计
认识东、南、西、北
北
北
西 东
南
当你面向北时,后面是南,左面是西,右面是东。
课后反思(教学得、失及感悟):
- 7 -
第二课时
认识地图上的方向
教学内容
课本第4页例2、练习一相关习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在熟悉的生活环境中辨认方向,体验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培
养方向感,发展
空间观念。
2、过程与方法:在指出一个方向的条件下,会辨认其余三个方向
,了解地图上的方向:上北、下南、
左西、右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在辨认方向的活动中,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1、根据所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
2、能准确运用词
语正确描述行走路线,理解地图上规定方向的方法,分辨地图上物体所处的相对位
置。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目标导学
(一)导入新课
1、新学期,我们重新安排了座位,现在请你看一看你座位的前、后、左、右
是谁?我们的教室在第
几层?楼上是几年级的教室,楼下是几年级的教室?
2、揭示课题:认识地图上的方向
(二)展示目标(见教学目标1)
二、自主学习
(一)出示自学提纲
1、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1)说一说,太阳在哪里,太阳从什么地方升起来。
(2)晚上太阳落山在什么方向?指一指西边在哪里。
(3)请同学们面向太阳升起的方向。
你们现在是面对什么方向站的?
- 8 -
你们背对的方向是哪里?
左手指的方向是哪里?右手指的方向是哪里?
(4)请你向旁边的同学说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5)讲述前、后、左、右与东、南、西、北的联系。
(二)学生自学(学生对照自学提纲,自学教材P4页例2,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
(学生自学,教师在不干扰学生的前提下巡回指导,发现共性问题,以掌握学情)
(三)自学检测
指出校园内的四个方向。
(1)说一说,我们学校的校门朝向什么方向。
(2)面向你家所在的方向站好,观察:家所
在东西方向的同学他们是如何站的?家所在南北方向的
同学他们又是如何站的?
(3)由此我们发现东与西,南与北是相对的,
(4)说一说,你与谁家的方向是相对的。
(5)一幅地图,人们通常是按上( )下( )、左( )右( )来绘制的。
三、合作探究
(一)小组互探(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同桌或学习小组内互相交流。把小组
也解决不了的问题记
好,到学生质疑时提出,让其他学习小组或教师讲解)。
(引导学生选择
合适的方法计算,鼓励学生分工合作,探索交流,教师巡回辅导,发现学生不同的解
法)
(二)师生互探
1、解答各小组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
2、教师有针对性地请不同方法的同学汇报自己的观察思路与方法。
3、完成校园示意图。
(1)讲述地图上的方位。(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把教室内的黑板看作地图,指出北在什么位置。(我们可以把上方定为北)
师在教学楼的上方贴出卡片“北”。
(3)提问:现在我们确定了位置北,你能不能辨认出其他三个方向?指名到黑板上贴出相应的位置。
(4)用语言描述建筑物的具体方位。
(5)问:如果我们把上方确定为其他方向行不行,会
发生什么变化呢?请你们尝试着做一做,并说
出其他方向。
四、达标训练(1题、2题必做,3题选做)
- 9 -
1、看图回答问题。
足球场
宿
宿舍
操 场
教学楼
(1)操场的北面是( )、南面是( )、西面是( )、
东面是( )。
(2)宿舍的东面是( )和( )。
(3)教学楼的北面是( )和(
)。
2、地图通常是按上( )、下( )、左( )、右( )来区分方向的。
3、你家在学校的哪个方向?你的同桌在你家的哪个方向?
课堂小结:通常情况下,地图都是
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律来绘制的,这样标准统一,简单清楚。
当我们看一幅地图时,一定先看清所
给的方向,然后再根据所给方向,辨认出其他方向。
五、堂清检测
说出下面每句话所包含的方向。
1、“北极熊,你们那里冷吗?” (北)
2、“小燕子,春天来了,你们快回来吧!” (南)
3、“太阳公公,晚安!” (西)
4、“太阳公公,起床了!”(东)
5、当你从南往北走时,左手方向是(
),右手方向是( )。
6、东和( )相对,南和( )相对。
(二)堂清反馈:
作业布置
教材P7页4题。
-
10 -
板书设计
认识地图上的方向
北
西
东
南
当你面向北站立时,后面是南,
左面是西,右面是东。
课后反思(教学得、失及感悟):
第三课时 简单的路线图
教学内容
教材P5页例3及P6-7页练习一的3、4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会辨认地图上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四个方向)。并能用东、西、南、
北
描述行走的路线。
2、过程与方法:在给定的条件下,会确定物体在直线上的位置,培养学生辨认方向
的意识,进一步
发展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问题,培养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
在图上辨认东、南、西、北 ,能用四个方向描述简单的行走路线。
教学难点
会在图上辨认东、南、西、北,并能运用这些词语来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能用四个
方向描述简单的
行走路线。
教学过程
一、目标导学
- 11 -
(一)儿歌铺垫,引出新课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上节课学习的儿歌吗? 读了这首儿歌,你们能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你们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吗?并能描述行走的路
线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简单的路线图)
(二)展示目标(见教学目标1)
二、自主学习
(一)出示自学提纲
自学提纲(快速浏览教材P5例3内容,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
1、请你观察这幅图,看看能不能找到四个方向。并且说说你是从哪里找到的。
2、
找东西南北四个方位的方法是什么?
3、说一说街区内各建筑物的位置,并提出相应的问题。
你还能想出什么问题,问问你的同桌,看看他的回答是否正确。
(二)学生自学(学生对照自学提纲,自学教材P5页例3
,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
标注)
(学生依据自学提纲自学,教师在不干扰学生的前提下巡回指导,发现共性问题,以便掌握学情。)
(三)自学检测
观察例3情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从电影院到体育场该怎样走?
(2)小丽从商店到电影院该怎样走?
(3)叔叔从医院到少年宫该怎样走?
三、合作探究
(一)小组互探(自学中遇到
不会的问题,同桌或学习小组内互相交流。把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记
好,到学生质疑时提出,让其他的
学习小组或教师讲解。)
(二)师生互探
1、解决小组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
2、教师点拨,学生纠错。
四.达标训练
观察P5页“做一做”图片,完成以下问题。
1、小红从家向东走了120米,又向
走了 米到游泳馆?
2、说一说,小红、肖兰、小明上学的路线?
3、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 12 -
课堂小结:掌握方位、确
定方向,就能够看准简单的线路图。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堂清检测
(一)
出示检测题。
1、说一说三只小动物从家出发的寻宝路线。
北
40m
20m
30m 60m
10m
2、学习与巩固P3页1、2题。
(二)堂清反馈:
作业布置
教材P6---7页练习一3、4题。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教学得、失及感悟):
- 13 -
简单的路线图
向东再向北
向西再向北
向南再向西
第四课时 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教学内容
课本P8页的例4及相应的做一做,P10---11练习二的1——4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了解除了东、西、南、北这四个方向外,还有东南、
东北、西南、西北
这四个方向。(2)结合具体情境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能辨认其余的七
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
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
2、过程与方法:借助各种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难点
识别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八个不同的方向,学会根据给定的
一个方向辨认其余
的方向。
教具准备
本校模拟图、卡片、地图。
教学过程
一、目标导学
(一)谈话导入
1、(出示课本情境图) 通过前几堂课的学习小明学会辨认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今天他带了一个指示方向的工具,再次
来到校园中的操场上,准备继续学习更多与方向有关的知识。你们猜他带的是什么?( 指南针)好!课前我们已经查找了有关指南针的资料,现在我们就来了解指南针的历史和使用方法(出示指南针图)由学生汇报交流预习1收集的资料,教师给予归纳,并重点指导怎样利用指南针辨别方向:指南针是用来指示方向的。早在2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用磁石制作了指示方向的仪器——司南,后来又发明了罗盘。指南<
br>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指南针盘面上的指针受地球磁场的影响,红色的一头总是指向北,
白色的一头总是指向南。人们根据
这一原理利用指南针来辨别方向。
- 14 -
2、(揭示课题)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二)展示目标(见教学目标1)
二、自主学习
(一)出示自学提纲
自学提纲(自学教材P8例题,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
认真观察情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多功能厅在学校的哪个方向?
(2)什么的方向是东北方向?
(3)食堂在操场的什么方向?
(4)其他两个方向呢?说说你的理由。
(二)自学检测
1、根据指南针现在的指示说说校园里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各有什么建筑。
2、借助指南针盘面上的标记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四个方向。
问:多功能厅、食堂分别在校园的什么位置?你是怎么知道的?
引导学生归纳:从“东”出发
,东和北之间的方向就叫东北,东和南之间的方向就叫东南。从“西”
出发,西和北之间的方向就叫西北
,西和南之间的方向就叫西南。
3、找出校园的东南方和西北方有什么建筑。
三、合作探究
(一)小组互探 (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同桌或学习小组内互相交流。把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
br>记好,到学生质疑时提出,让其他的学习小组或教师讲解。)
(二)师生互探
(1)解决各小组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
(2)体验方向的重要性。
四、达标训练
1、给出一个方向由学生讨论后制成方向板。
2、利用方向板辨认教室中的八个方向。
3、坐在座位上,说一说你的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分别是哪位同学?
4、出示我国行政区域图,问:这是哪国的地图?适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让学生找出
我国首都北京的位置和厦门的位置,说说厦门在北京的什么方向?北京在厦门的什么方
向?接下来让学生
独立填写:
(1) 厦门在北京的_____方向。
- 15 -
(2) _____大致在北京的西北方向,_____大致在北京的西南方向。
(3)北京的东南方有_____省市。
课堂小结:1、今天同学们表现得非常出色,谁来谈谈你自己的收获 ?
2、交流生活中什么时候会用到方位的知识。
五、堂清检测
1、介绍学校的内部方位:如果来宾来参观我们学校,你怎样用方向的知识为他们导游呢?
2、说出你们家在学校的哪个位置?老师家呢?
3、指导看课本。
细读课本第10页练习二第2题的要求,你能解决吗?
4、地图上的方位。
让学生观观察课本第11页第4题图。
你能找出福建在中国地图的什么方向吗?你去过其他的哪些地方?它在中国的什么方向?
5、看图回答问题。
北
(1)吉林大致在北京的( )方向。
(2)上海大致在北京的( )方向。
(3)广东大致在北京的(
)方向。
(4)四川大致在北京的( )方向。
(5)青海大致在北京的(
)方向。
(二)堂清反馈:
作业布置
练习二1-4题。
板书设计
- 16 -
课后反思(教学
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从“东”出发,东和北之间的方向就叫东北,
东和南之间的方向就叫东南。
从“西”出发,西和北之间的方向就叫西北,
西和南之间的方向就叫西南。
得、失及感悟):
第五课时
认识路线
教学内容
教材
P
9页例5。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根据线路图说出走的方向。
2、过程与方法:使学
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领悟在生活中学习知识的一些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主动探
索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认识简单的线路。
教学重难点
用语言描述行走的方向。
教学用具
幻灯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目标导学
(一)导入新课
1、小朋友们,你们坐过公交车
吗?有没有独自乘公交车去到动物园玩过?今天老师就和你们一起再
次到动物园游玩,那么,我们现在就
出发,好吗?
2、揭示课题:认识路线。
- 17 -
(二)展示目标(见教学目标1)
二、自主学习
(一)出示自学提纲
1、围绕位置与方向认识简单的路线图。
2、讨论并组织学生准确找出简单线路。
3、出示课本第9页例5的动物园图,让学生观察图上动物位置与方向。
(二)(学生自学,教师在不干扰学生的前提下巡回指导,发现共性问题,以掌握学生学情)
三、合作探究
(一)小组互探(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同桌或学习小组内互相交流。
把小组也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好,到学生质疑时提出,让其他学习小组或教师讲解)。
(二)师生互探
1、解决各小组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
2、对7种动物位置学生进行教师解疑。
四、达标训练
1、我来当导游:通过下面的路线图说说从甲地到乙地是如何行进的?途中经过哪些地方?
商业遗址
百盛
人民公园
影院
火车站
中心广场
博览中心
艺术馆
广场
2、解决问题。
乘坐1号游览车从火车站出发,向( )经过( )站,到达中心广场;再向( )经(
到达商城遗址;然后向( )经( )站到达博览中心,再向( )经(
)站到达艺术馆。
课堂小结:我们在说行走路线的时候,要用上我们学过的方位词语,这样就可以说得
更清楚。
五、堂清检测
少
1、根据线路图找线路。(熟悉线路)
年
宫
火车站
邮
局
医
院 动物园
站
前
游泳馆
街
商
图书馆
店
- 18 -
)站
2、从动物园向( )走到电影院,然后,又向( )走到少年宫。
3、从火车站向( )走到站前街,又向( )走到商店。
4、从游泳馆向(
)走到图书馆。又向( )走到医院。
(二)堂清反馈:
作业布置
教材P10-12页1—6题。
板书设计(略)
课后反思(教学得、失及感悟):
第六课时 位置与方向整理与复习
复习内容
教材P2---12页位置与方向知识。
复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1)在观察
公园线路图、公交车站牌、城市平面图等活动中,认识路线图,并会运
用方向描述行走路线。(2)认识
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四个方位。
2、过程与方法: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观察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运用生活经验帮助思考的意识。
复习重点
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四个方位。认识路线图,会描述行走路线。
复习难点
能用四个方位词描述简单的行走路线。
教学用具
多媒体、小黑板。
-
19 -
教学过程
一、目标导学
(一)导入新课
1、
地图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动手找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手控一下,找出四个
方向。
2、揭示课题:位置与方向整理与复习
(二)展示目标(见复习目标)
二、自主学习
1、出示复习提纲:
(1)认识东、南、西、北方向,结合具体情境,辨认其余的四个方向。
(2)会找线路图,根据图,描述线路图。
2、围绕提纲,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自学教材P2页---14页中的方向和线路。
3、对照自学提纲,自主学习。
4、检测题:
(1)一幅地图人们通常是按上(
)下( )、左( )右( )来绘制。
(2)站在操场中间,指明北边是(
),南边是( ),左边是( ),右边是( )。
(3)小明坐在教室的中间,他的北边是( ),南边是( ),左边是( ),右边是(
)。
三、合作探究
(一)小组互探
联系生活,强化方向和线路图的关系。
(二)师生互探
1、解答各小组自学中遇到的问题。
2、有针对性地请不同学生回答学习效果。
3、我们的教学楼在北面,大门在(
),东北是( ),东南是( ),西南是( )。
四、达标训练
1、通常说的四面八方指的是( )、( )、( )、( )、(
)、( )、( )、( )
八个方向。
2、为了进一步加深理解,给学生充分提供交流的机会,使学生更清楚、明白。
课堂小结:谈谈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感受?还有问题吗?
五、堂清检测
1、《学习与巩固》P4页第2题。
- 20 -
2、《学习与巩固》P5页第1题。
3、看一看,填一填。
(1)小熊从家出发向( )方向走( )米,再向( )走(
)米来到运动场,运动场
在小熊家的( )方向。
(2)小狗从家出发,向(
)方向走( )米,再向( )方向走( )米到森林诊所,森
林诊所在小狗家的(
)方向。
(3)小鹿家在运动场的( )方向,两处相距( )米。
小
狗
家
小
熊
家
小
鹿
家
作业布置
《学习与巩固》P6-7页1-5题。
板书设计(略)
课后反思(教学得、失及感悟):
森
林
诊
所
小
商
店
运
动
场
- 21 -
第二单元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
第二单元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一、教学内容
1、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口算除法、笔算除法。
课题
例1
口算除法
例2
例1
基本的笔
算除法
一位数除三位数(商是两位数且有余数)
例3
除法估算
除法的验算
有关0的除法
例6
商三位数)
商的中间或末尾有0(2)(一位数除三位数、
例7
商三位三数)
例4
例5
用乘法验算除法
有关0的除法
商的中间或末尾有0(1)(一位数除三位数、
例2
整除)
用一位数除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
除法估算
一位数除两位数(被除数各位上的数都能被整除)
一位数除两位数(被除数十位上的数不能被
内 容
用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
本单元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1)它是在表内乘、除
法,一位数乘
多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2)它为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学习除
数是多位数的除法奠定了扎实的知识和思维基础。
2、本套教材整数除法的教学内容安排在三个年段进行。
年 段
二年级下学期
9的乘法口诀求商。
三年级下学期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 22 -
内 容
除法的初步认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用7~
四年级上学期
二、教学目标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1、使学生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一位数除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
2、使学生经历一位数除多位数的笔算过程,掌握一般的笔算方法,会用乘法验算除法。
3、使学生能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除法估算,会表达估算的思路,形成估算的习惯。
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三、编排特点
1、遵循学生学习除法计算的认知规律安排教学内容。
本套教材涉及
的计算内容,不论是加减法,还是乘除法,一般按照“先口算──再估算──再笔算”
的顺序进行编排。
这是因为:(1)口算最常用、最方便的计算方法,它是诸多运算方式(估算、笔算)
中的一种最基本的
运算。因此,先学口算就成为十分自然的顺序了。(2)估算和笔算的过程,是多次应
用口算的过程。因
此,把估算和笔算放在口算之后学习,是顺理成章的顺序,它体现了由易到难、由低到
高的思维规律。
学生学习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也是按照这样一个规律进行的。因此,本单元分两个小节:先学口算除法(含估算),再学笔算除法(也含估算)。这样编排,和三年级上学期“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结构是一致的,体现本套教材在逻辑结构上的一种对称美,易于广大师生从横向上把握乘除法之间的联系,以及学习方法上的迁移。
2、凸显计算是解决问题的工具。
本单元的例题和习题,真实、自
然地体现了除法产生于解决一个个具体问题之中。例如,教科书第13
页中的主题图,是一幅丰收的、喜
气洋洋的苹果运输图。要知道不同型号的车辆每次运的苹果箱数,就必
须用除法来计算。又如,第22页
例3是整理相片的情境,第31页例7是乘车参观的情境,两个情境虽然
迥异,但有一个共同点,要解决
的问题都可以用除法来解决。这样,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就在解决问题的
过程中应运而生了。通过解决这
些具体问题,使学生认识除法计算在生活、生产中的作用。
3、加强估算,注重培养学生估算意识。
本单元从例题到习题都十分注重估算意识的培养。(1)在口算和笔算的编排中,融入估算。如教科书第16页的例2、第22页的例3,通过口算和估算、笔算和估算的同步显示,使不同的算法、算理和谐<
br>地统一在解决同一个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看到解决同一个问题时可选用不同的计算方法,同时感受到估<
br>算在解题中的优势和不足。(2)加大练习的份量,注重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本单元的七个练习中,有<
br>五个练习安排了估算。,这些内容从生活的不同角度,提供丰富的估算素材,使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自觉<
br>地进行估算,逐步培养估算技能和估算习惯,进而形成估算意识。
4、体现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
- 23 -
本单元创设的多维度
的问题情境,除体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外,还体现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
如,教科书第28页例5
,围绕学生感兴趣的《西游记》中的唐僧四徒展开情节,以“猪八戒吃西瓜”的故
事为素材,教学“0除
以任何一个不是0的数都得0”,这样既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又感受数学与文化的
密切联系。又如,教科
书第15页的“你知道吗?”,介绍了“除号”的产生。文字虽然不多,但它让学
生明白任何一个数学符
号都是随着生产、生活、数学本身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它能帮助学生形成符号化
的思想,同时认识今天
的数学是无数先人用数学智慧创造出来的。
四、教学建议
1、加强学生的自主活动,重视对算理和计算规律的探求。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材既没有
注明一般的口算思路,也没有出示笔算除法的法则,为的是避免学
生在不理解算理的情况下,机械地记忆
口算过程、套用计算法则。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计算知识和经验,
主动探索计算的算理和算法。
⑴激活学生已有的口算经验,使之顺利迁移到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中。
学生已有的与除数
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相关联的口算经验有:表内除法和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的口
算。这些口算经验是帮
助学生解答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的基础。因此,教学时,应采取积极措施,激
活学生已储存的相关口
算经验,唤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忆,并将它灵活运用在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
这样一个新的情境中。
⑵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先干什么──再干什么──接着干什么──最后干什么”的程序思考方法探
索笔算除法的算理和计算规律。教学时,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掌握的除法口算的经验,结合一定的直观操作
活动,使学生养成一种有序地思考和操作的习惯,从而自主概括出笔算除法的计算规律。
⑶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表述思考过程。
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述口算除法和笔算除法的过程
,实际上是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整理运算程序、
运算规律的过程,它是计算活动过程的提炼和升华。在这
个过程中,教师应创造条件,给学生一个宽松的
说话空间。首先,让学生在思考每个例题时,自言自语地
、轻声地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其次,让学生在
小组(或与同桌)说自己的思考过程。最后,提供说的范
例。让说得较好的学生在班上交流,或者教师根
据多个学生的表述概括出班上学生的不同解题策略。通过
有层次地说过程、说算理,使学生自主归纳出口
算或笔算除法的基本方法,同时学会用简洁的语言表述自
己的思考过程。
2、拓宽主题图的情境视野。
为了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情境中学习除数是一
位数的除法,教材设计了学生熟悉的、丰富多彩的生活
场景,从中引出需要用除法解决的若干问题。但是
,这些素材远不能满足广大城乡师生的需要。因此,实
际教学时,教师应根据当地情况和学生的需求,将
除法的学习与人的生活环境、健康成长、交通、体育、
- 24 -
娱乐、饮
食、科普知识等等联系起来,使枯燥乏味的除法计算植根于人类的一切活动之中,提高学生学习
的趣味性
和探究性。
3、把估算放在与口算、笔算同等重要的地位。
“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
解释估算的过程”,是《数学课程标准》为学生提出的关于估算的学
习目标。要落实这一目标,教师的教
学行为应该有如下变化:(1)充分认识估算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
广泛应用,认识估算对学生数感的培
养具有的重要意义。(2)将估算、口算、笔算的教学结合起来。教
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在具体问题情
境中,不失时机地将估算笔算结合起来应用,使学生真切感受不同计
算方法的作用,感受估算的应用价值
。(3)适当补充一些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的估算内容,加大估算应用
的力度,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4、加强乘除法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简单推理能力
乘法和除法具有密切的联系,因此教学时
,应注意引导学生从乘除法之间的关系入手,将乘法运算的
思维方法迁移到除法当中。如教学60÷3=
( )时,可引导学生思考3×( )=60。又如,教学除法的验
算时,可依据乘除法之间的互逆关系
,引出用乘法验算除法的检验方法。这样,通过从矛盾着的双方入手,
引导学生揭示知识间的相互关系,
使学生既掌握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计算,又培养了学生的辩证唯物主
义观点。
第二单元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第一课时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口算
教学内容
课本第13-15页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①使学
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初步掌握用一位数除两位数、除整百整十数的口算方
- 25 -
法,能正确、迅速地进行口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过程,使同学们进一步感受口算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口算和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口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口算的算理,正确进行口算。
教学用具
小黑板或课件。
教学过程
一、目标导学
(一)引入新课
1、口答。
(1)24是由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84呢?
(2)42个十是多少?90个十是多少?
2、口算。
36÷3= 24÷2= 30÷3= 60÷6=
48÷4= 84÷4= 80÷2= 90÷3=
3、揭示课题: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口算
(二)展示目标(见教学目标1)
二、自主学习
(一)出示自学提纲
自学提纲(自学教材
P
13-
15页例1,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
1、根据你的观察,你看看这幅图里面有哪些数学信息?
2、你能用你已有的知识解决图中提
出的问题吗?试一试:3次就能运完这60箱,赵伯伯平均每次运多
少
箱?
- 26 -
你是怎么解决
这些问题的?和你小组里的同学商量商量,也可以用你们手中的工具帮助你说明你的思
路。
(
二)学生自学(学生对照自学提纲,自学教材P49页例1,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
标注
)
(三)自学检测
1、王叔叔有600箱西红柿,3次运完,王叔叔平均每次运多少箱?
2、李阿姨要运240箱黄瓜,也运3次,李阿姨平均一次运多少箱?
三、合作探究
(一)小组互探(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同桌或学习小组内互相交流。把小组也解决不了的问题记
好
,到学生质疑时提出,让其他学习小组或教师讲解)。
(二)师生互探
1、解答各小组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
(1)让学生提出不会的问题,并让学生解决。
(2)教师引导学生解决学生还遗留的问题。
(3)小组汇报:解题思路
①想口诀二三得六2×3=6 6÷3=2 60÷3=20
②20×3=60 60÷3=20
③把60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0。60÷3=20 第一个问题轻松解决,第二个问题也没问题。
(4)240÷3=( ),这题如何考虑?
2、小结: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在计算时可以如何思考?
可以想口诀,还可以用以前学
的乘法运算来思考,还可以用数的组成知识来解决。只要能正确地计算,
什么方法都可以。
四、达标训练(1--2题必做,3题选做,4题思考题)
1、口算。
40÷2=
120÷4= 320÷8= 180÷9=
25÷5=
3600÷9= 600÷2= 2100÷7=
2、算一算,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
- 27 -
80÷4=
32÷8= 49÷7=
800÷4=
320÷8= 490÷7=
8000÷4=
3200÷8= 4900÷7=
我发现:
3、小明和小英进行打字比赛
。小英3分钟打了270个字,小明2分钟打了200个字。谁的打字速度
快?每分钟快多少个字?
4、思考题:
按要求写算式。
(1)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200,你能写出几个?
(2)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40,你能写出几个?
课堂小结:谈谈自己的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学生总结不到位的,教
师可作补充总结)
五、堂清检测
1、填空。
(1)口算320÷4时,可以把320看成(
)个十除以( )得( )个十,商就是( )。还可以想成4×
( )=320,所以商是(
)。
(2)口算2400÷6时,可以把2400看成( )个百除以( )得(
)个百,商是( )
2、口算。
350÷7= 4800÷8=
420÷7= 1500÷5=
(二)检测反馈:
作业布置
练习册P8页1-3题。
板书设计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口算
60÷3= 解题思路:
(1)想口诀二三得六2×3=6 6÷3=2 60÷3=20
(2)20×3=60 60÷3=20
(3)把60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0。60÷3=20
- 28 -
课后反思(教学得、失及感悟):
第二课时 除法的估算
教学内容
教材P16页例2,P17-18页练习三相关习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体会学习除法估算的必要性,了解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
2、
过程与方法:①使学生能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除法的估算,会表达估算的思路,形成估算的习惯。
②引导
学生根据具体情境合理进行估算,知道什么时候要估大些、什么时候要估小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
了解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
根据具体情境合理进行估算,知道什么时候要估大些、什么时候要估小些。
教学用具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目标导学
(一)引入新课
1、口算。
60÷6= 240÷8= 320÷4= 420÷7=
450÷9= 630÷7= 360÷6= 400÷5=
120÷3= 160÷4= 280÷7= 540÷9=
2、列出各题的算式。
(1)有124箱货物,李叔叔他们三人开了三部车。他们三人平均每人大约运多少箱?
-
29 -
(2)离西湖223千米,行驶4小时到达,平均每小时约行多少千米?
(3)每瓶饮料3元,100元最多能买多少瓶饮料?
(4)在一次地震中,有灾民182人,如果按每4人发一顶帐篷,最少要准备多少顶帐篷?
请学生逐一说出这四道算式的意思,体会生活中许多问题的解决要用除法估算来完成。
3、揭示课题:除法的估算
(二)展示目标(见教学目标1)
二、自主学习
(一)出示自学提纲
自学提纲(自学教材
P
16页例2,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
1、例2中 “大约”是什么意思?
2、你觉得书上的两种估算方法有道理吗?
3、想一想:怎样进行除法的估算?
(二)学生自学(学生对照自学提纲,自学教材
P
16页例2,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
标注)
(学生自学,教师在不干扰学生的前提下巡回指导,发现共性问题,以掌握学生学情)
(三)自学检测
1、估算。 223÷4≈
2、解决问题。
(1)每瓶饮料3元,100元最多能买多少瓶饮料?
(2)在一次地震中,有灾民182人,如果按每4人发一顶帐篷,最少要准备多少顶帐篷?
三、合作探究
(一)小组互探(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同桌或学习小组内互相交流。把小组
也解决不了的问题记
好,到学生质疑时提出,让其他学习小组或教师讲解)。
(引导学生正确地计算,鼓励学生分工合作,探索交流,教师巡回辅导,发现、收集学生存在的问题)
(二)师生互探
1、教师有针对性地请不同做法的同学汇报自己的解题思路与方法。
例2:
方法1:124≈120 方法2:124=120+4
120÷3=40
120÷3=40 4÷4=1
40+1=41
自学检测1:223÷4≈
方法1:223≈200
方法2:223=200+23 方法3:223≈240
- 30 -
200÷4=50 200÷4=50
240÷4=60
20÷4=5 50+5=55
2、讲解:自学检测2中的第(3)题
只有100元钱,所以估算时不能将100估大,只能估小;第(4)
题,应将182
看成200,这样才能保证有足够的帐篷让灾民渡过困难期。
3、方法总结: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
,一般把被除数看成整百(整十)或几百几十(几千几百)
的数,除数不变,用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进行
计算。
四、达标训练
1、把260个桃子装在4个筐里,平均每筐大约装多少个?
2、估算。
78÷4≈ 470÷8≈
178÷6≈
83÷9≈ 360÷5≈
410÷7≈
3、思考题:
青蛙大约活6年,海龟大约活128年,比目鱼大约活64年。
(1)海龟的寿命大约是青蛙的多少倍?
(2)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课堂小结:
谈谈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感受?还有问题吗?(学生总结不完整的地方,教师要适当补充总结)
五、堂清检测
(一)出示检测题(1、2题必做,3题选做,4题思考题)
1、估算。
71÷8≈ 181÷2≈ 359÷6≈
440÷9≈ 138÷7≈ 323÷4≈
2、用你喜欢的方法估一估。
125÷2≈ 378÷5≈
435÷7≈
297÷4≈ 469÷8≈
194÷6≈
3、思考题:( )里最大能填几?
40×( )<162
60×( )<245
80×( )<324 70×(
)<423
(二)堂清反馈:
作业布置
- 31 -
练习册P8页1-3题。
板书设计
除 法 的 估 算
例2:124÷3≈
方法1:124≈120
方法2:124=120+4 120÷3=40
120÷3=40
4÷4=1 40+1=41
课后反思(教学得、失及感悟):
第三课时 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笔算除法(1)
教学内容
教材P19页例1,P21页练习四相关习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①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笔算方法。②能正确地进行一位数除两位数笔算计算。
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一位数除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感受
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②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
的过程,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计算一位数除两位数。
教学难点
理解算理和除法竖式的正确书写。
教学用具
小棒。
教学过程
一、目标导学
(一)引入新课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你们知道“植树节”是几月几日吗?
- 32 -
(3月12日)
(2)植树有什么好处?
(3)出示课本第19页例1的情境图。
学生观察找出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选取问题:三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树?
列式42÷2
2、揭示课题: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笔算(1)
(二)展示目标(见教学目标1)
二、自主学习
(一)出示自学提纲
自学提纲(自学教材
P
19页例1,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
1、你会计算“42÷2”吗?试试吧!
(可以用小棒摆一摆。)
2、用竖式怎样算?用最简便的竖式写一写。
3、在说计算过程时应从以下几点说:①先算什么;②再算什么;③每次所得的商该写在什么位置。 <
br>(二)学生自学(学生对照自学提纲,自学教材
P
19页例1,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
不会的问题做
标注)
(学生自学,教师在不干扰学生的前提下巡回指导,发现共性问题,以掌握学生学情)
(三)自学检测
用竖式计算:
36÷3 68÷2
84÷4
三、合作探究
(一)小组互探(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同桌或学习小组内互相交
流。把小组也解决不了的问题记
好,到学生质疑时提出,让其他学习小组或教师讲解)。
(引导学生正确地计算,鼓励学生分工合作,探索交流,教师巡回辅导,发现、收集学生存在的问题)
(二)师生互探
1、教师有针对性地请同学板演展示自己的解题思路与方法。
2、结合学生的情况边讲解边完成竖式:
(1)我们分小棒,先分4捆的,相当于十位上的4,4除以2,商是2,写在哪?
(十位上)为什么?
写在十位上表示什么?
(2)从总数中减去2个20,还剩下几?
- 33 -
(剩2)
(3)2除以2的商是几?(商1)这个1写在哪?
(个位上)
(4)分完了吗?
(还要把得数加起来)
四、达标训练(1、2题第一横行必做,2题第二横行选做,3题思考题)
1、课本第21页第二题前两个。
2、笔算。
46÷2
63÷3 55÷5
48÷4 26÷2
93÷3
3、三年级二班有学生48人,每两人用一张课桌,一共要用多少张课桌?把这些课桌平均摆
成4行,
每行摆多少张?
课堂小结:谈谈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感受?还有问题吗?(学生总
结不完整的地方,教师要适当补充总结)
五、堂清检测
(一)出示检测题(1题第一横行、2题必做,1题第二横行选做,3题思考题)
1、笔算。
66÷6 64÷2 96÷3
28÷2 63÷3 68÷2
2、列式计算。
(1)被除数是84,除数是4,商是多少?
(2)99是9的几倍?
(3)3除36等于多少?
3、思考题。
试做:用竖式计算38÷2。
(二)堂清反馈:
作业布置
练习册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笔算除法(1)
-
34 -
例1:三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树?
42÷2=21(棵)
答:平均每班种21棵树。
课后反思(教学得、失及感悟):
第四课时 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笔算除法(2)
教学内容
教材第20页的例2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知识与
技能:①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初步学会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②进一步培养
学生的笔算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概括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操作、探索和思考,经历
“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的形
成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
学的直观与简约美,体验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与同伴交流、合
作的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掌握笔算除法的步骤和商的书写位置。
教学难点
理解每求出一位商后,如果有余数,应该与下一位上的数和在一起继续除的道理。
教学用具
刻度尺。
教学过程
一、目标导学
(一)导入新课
- 35 -
1、口算。
27÷3= 40÷2= 240÷8=
2、笔算。
18÷3= 12÷2= 32÷8=
让学生说一说怎样笔算的?
(设计意图:勾起学生对旧知的回忆,为下面的新知学习作铺垫。)
揭示课题: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笔算除法(2)
(二)展示目标(见教学目标1)
二、自主学习
(一)出示自学提纲
自学提纲(自学教材P20页例2,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
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
1、先估算,再师生共同摆小棒,边摆边讨论多余的1捆怎么办?
2、针对竖式,讨论被除数十位上余下的“1”是怎么来的?表示多少?
接下去怎么写? <
br>3、为什么要把1和2合成12?让学生分别指出4、2、1这三个数对应的小棒图,比较这里的4、2、
1与例1的4、2、1表示的意义相同与否。
(二)学生自学(学生对照自学提纲,自学教材20页例2,并完成自
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
(学生自学,教师在不干扰学生的前提下巡回指导,发现共性问题,以掌握学生学情)
(三)自学检测
1、笔算下面各题。
48÷4= 36÷2=
45÷3= 42÷3=
三、合作探究
(一)小组互探(自学中遇到不会
的问题,同桌或学习小组内互相交流。把小组也解决不了的问题记
好,到学生质疑时提出,让其他学习小
组或教师讲解)。
(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方法计算,鼓励学生分工合作,探索交流,教师巡回辅导,发现学生不同的解
法)
(二)师生互探
1、解答各小组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
(分组方法:异质分组,汇报顺序:
3、4号先汇报,1、2号作补充,不同的方法说出每一步的思路)
- 36 -
2、比较例1和例2笔算竖式的区别。
3、引导概括总结:从哪一位除起?商
怎样写?被除数十位上除后有余数怎么办?每次除得的余数和
除数有什么联系?
(设计意图:
通过操作后的比较,既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又能在理解算理的同时,归纳出笔算
除法的计算方法。
)
四、达标训练
1、赛一赛: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课本20页的“做一做”1题。
2、课本20页的“做一做”2题。
课堂小结:谈谈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感受?还有什么问题?
五、堂清检测
(一)出示检测题
1、列竖式计算
91÷7= 69÷8=
58÷2=
78÷6= 56÷4= 74÷2=
2、填一填。
被除数
除数
商
(二)堂清反馈:
作业布置
课本练习四的3、4题。
板书设计(略)
课后反思(教学得、失及感悟):
- 37 -
72
3
80
5
56
4
78
6
96
8
64
2
第五课时
一位数除三位数的笔算除法
教学内容
教科书p22页的例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
)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初步学会一位数除三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
法;(2)进一步培养学
生的计算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概括能力。
2、过程与方法: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通过观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
掌握计算法则和试商方法。
教学难点
确定商的最高位的位置。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照片)。
教学过程
一、目标导学
(一)导入新课
(课件)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照片吗?
看到这些照片,你想说什么?
老师这儿有238张照片,我们一起把它们整理一下吧!
(二)展示目标(见教学目标1)
二、自主学习
(一)出示自学提纲
自学提纲(自学教材P22页例3,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
1、把238张照片放在每页6张的影集里,需要多少页?
2、能估算一下它们的结果吗?谁会列式?
3、如果让你来计算,怎么计算?
(二
)学生自学(学生对照自学提纲,自学教材P22页例3,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
注)
- 38 -
(学生自学,教师在不干扰学生的前提下巡回指导,发现共性问题,以掌握学生学情)
(三)自学检测
1、指名用竖式板演:56÷4 56÷7
(计算完成后,让学生说出是怎样计算的.)
2、全班口算。
420÷2=
420÷6= 150÷3= 400÷8=
320÷4=
200÷5= 320÷8= 120÷6=
问:说一说420÷2、420÷6的口算过程。
三、合作探究
(一)小组互探(自学中遇
到不会的问题,同桌或学习小组内互相交流。把小组也解决不了的问题记
好,到学生质疑时提出,让其他
学习小组或教师讲解)。
(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方法计算,鼓励学生分工合作,探索交流,教师巡回辅
导,发现学生不同的解
法)
(二)师生互探
1、解答各小组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
2、小组讨论完成例3。
(1)全班交流
:选一个小组将竖式板演展示并讲解。其他小组如有不同意见可提问,小组进行答辩,
教师也可就学生容
易出错的问题提出让学生讨论。
(2)教师小结:在计算128÷4 时百位上的1不够除,我们
把1个百看成10个十,与十位上的2个合
并,是12个十,12个十除以4得3个十,对着十位写3,
用除数4去乘3个十,积是12,表示被除数中
已经分掉的数,写在12的下面,12减12得 0,表
示百位和十位上的数已经分完了,个位上还有8,要落
下来继续除,8除以4得2,要写在个位上。(出
示课本22页算理图)
(3)不用计算,判断下面商的最高位的位置.
明确:被除数的最高位不够商1 时,就试除被除数的前两位,商要写在第二位上。
重点强调:1、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2、竖式的书写格式.
3、总结法则。
①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每次用除数先试除被除数的前一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两位数
。
②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面。③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四、达标训练
1、基本练习。
- 39 -
2、改错:说出错误原因,并改正。
五、堂清检测
1、216÷3 369÷6 426÷6
216÷6 369÷7
2、(1)3除81的商是多少?
(2)278除以5,商是多少,余数是多少?
(二)堂清反馈: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教学得、失及感悟):
- 40 -
426÷8
第六课时 除法的验算
教学内容
教材P25例4,P26—27页练习六相关习题。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掌握乘法验算除法(含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
逐步提高计算的熟练程度。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理解验算的意义,经历探索验算方法的过
程,体会验算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除法验算,沟通乘、除之间的联系,培
养学生检验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
除法(含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除法的验算方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目标导学
(一)导入新课
1、( )里最大能填几。
( )×5﹤26 ( )×8﹤70 (
)×4﹤15
9×( )﹥71 3×( )﹥16
6×( )﹥53
2、只列式不计算。
有240个茶杯,每6个装一盒,一共可以装几盒?
3、揭示课题:除法的验算
(二)展示目标(见教学目标)
二、自主学习
(一)出示自学提纲
自学提纲(自学教材P25例4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
1、从情境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 41 -
2、蓝笔记本和红笔记本各能买几本?请列式计算。
3、他们算得对吗?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检验。
4、怎样验算100÷5=20?
5、怎么验算100÷7呢?
(二)学生自学(学生对照自学提纲,自学教材P25页例4,
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
标注)
(学生自学,教师在不干扰学生的前提下巡回指导,发现共性问题,以掌握学情)
(三)自学检测
1、计算下面各题,并且验算。
181÷3=
856÷7=
2、看谁填得又快又好。
(1)246÷3=82
(2)340÷8=42„„4
82×3=( ) (
)×( )+( )=( )
三、合作探究
(一)小组互探(自学中遇
到不会的问题,同桌或学习小组内互相交流。把小组也解决不了的问题记
好,到学生质疑时提出,让其他
学习小组或教师讲解)。
(二)师生互探
1、解答各小组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
(1)让学生提出不会的问题,并让学生解决。
(2)教师引导学生解决学生还遗留的问题。
(3)学生说出自己是用什么方法检查计算结果是否正确的?(估算:
让学生简单的说一说、计算器、笔算等,列竖式。)
2、教师有针对性地请不同做法的同学汇报自己的解题思路与方法。
方法一:商乘除数再加上余数等于被除数。
科普知识书每本7本,买14本共花14乘7等于98元,再加上找回的2元,一共100元。
方法二:被除数减去余数的差除以商等于除数。
一共100元,找回2元,花去100减2
等于98元。蓝色笔记本每本7元,共买了98除以7等于14
本。
方法三:被除数减去余数的差等于商乘除数的积。
一共100元,找回2元,花去98元;蓝色笔记本每本7元,14本一共花98元。
3、怎样验算除法?
- 42 -
商×除数=被除数
4、怎样验算有余数除法?
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被除数-
余数)÷商=除数
被除数-余数=商×除数
四、达标训练(1、2题必做,3题选做,4题思考题)
1、根据左边的算式,直接填出右边算式的得数。
126×7=882
882÷7=( )
7056÷9=784 784×9=(
)
2、计算下面各题,并且验算。
148÷2= 656÷4=
223÷6=
45÷8= 209÷3=
856÷7=
3、我会选。
A、水上电影每张票12元;
B、激流涌进每张票9元;
C、水上飞毯电影每张7元; D、水上火车每张票8元。
(1)王老师带领他们班的小朋友玩一个项目,刚好用去342元,请问王老师带小朋友玩的是什么项
目?王老师班上有多少位小朋友?
(2)王老师带574元钱,够买几张水上飞毯的票?
(
3)一列水上火车可以坐9人,小明排在第125位,陈玉排在第57位,他们分别坐在第几列水上火
车
上?
4、※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课堂小结:谈谈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感受?还有问题吗?(学生总结不完整的地
方,教师要适当补充总结)
五、堂清检测
(一)出示检测题(1—2题必做,3题选做,4题思考题)
1、填空。
(
)÷8=6 ( )÷8=6„„4
( )÷7=14
( )÷7=14„„5
- 43 -
2、计算下面各题,并且验算。
148÷2= 656÷4=
223÷6= 3411÷9=
576÷5= 45÷8=
209÷3= 856÷7=
3、□÷□=13„„8,当除数最小时,被除数是(
)。当商是三位数时,□里最小填( ),
当商是两位数时,□里最大填( )。
4、找出相同的被除数。
□÷4=□„„3 □÷5=□„„3
□÷6=□„„3
(二)堂清反馈:
作业布置
教材P26页练习六第1、2、3题。
板书设计
除法的验算
100÷5=20(本) 100÷7=14(本)„„2(元)
商×除数=被除数 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课后反思(教学得、失及感悟):
第七课时 被除数是0的除法
教学内容
教材P28页例5。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掌握0除以任何不是零的数都得0”。
2、过程与方法:围绕学生感
兴趣的《西游记》中的唐僧四徒展开情节,以生动有趣的“猪八戒吃西
瓜”的故事为背景,教学“0除以
任何不是零的数都得0”。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体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感受成功的愉悦,树
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发
- 44 -
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②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良好习惯,计算能力得到提升。
教学重点
掌握“0除以任何不是零的数都得0”。
教学难点
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零的数都是得0”。
教学过程
一、目标导学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今天首先来复习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复习口算除法。
(复习:28÷2= 240÷8= 32-0= 48+0= 0×2=
8×0= )
(二)揭示课题:被除数是0的除法。
(三)出示目标(见教学目标1)
二、自主学习
(一)出示自学提纲
自学提纲(自学教材28页例5,完成自学提纲问题)
1、从例5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2、0个西瓜平均分给三个人怎样分?什么都没有怎么表示?
3、如果列算式,该怎样列算式呢?
4、0÷3等于多少?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
二)学生自学(学生对照自学提纲,自学教材p28页例5,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
注
)
(三)自学检测
口算。
40×6= 140÷7=
26×2= 48×2=
180÷2= 360÷6=
77÷7= 320÷4=
36÷2= 99÷9=
440÷4= 98+0=
640÷2= 4×0=
480÷8= 25-6=
0÷10= 0÷2=
0÷4= 0×13=
三、合作探究
(一)小组互探(自学中遇到不会的
问题,同桌或小组内互相交流。把小组也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好,
到学生质疑是提出,让其他学习小组或教
师讲解)。
- 45 -
(二)师生互探
1、解答各小组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
2、引导学生讨论:观察例5,你们发现了什么?
(学生汇报: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强调: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四、达标训练(1--2题必做,3题选做,4题思考题)
1、口算下面各题。
350÷5= 400÷8= 320÷4= 75÷5=
240÷3= 1600÷8= 210÷7=
900÷3=
2、填空。
(1)360÷9商是( )位数。
(2)5703÷5商是( )位数。
(3)300除以(
)商是两位数。
(4)300除以( )商是三位数。
(5)估算381÷9可以将( )看成( )然后再计算。
3、学校舞蹈队将小演员按6人一组去分,146人可以分成几组,还剩多少人?
4、国庆节
期间,公园对学生半价开放,9位小朋友共花207元,每位小朋友花多少元?平时票价多
少元一张?
课堂小结:谈谈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感受?还有问题吗?(学生总结不完整的地方,教师要适当
补充总结)
五、堂清检测
(一)出示检测题(1—2题必做,3题选做,4题思考题)
1、夺红旗。
(1)8÷2= 30÷2= 40÷4=
0÷4= 64÷2=
80÷2= 39÷3= 48÷2=
84÷4= 63÷3=
(2)800÷2= 0÷3= 500÷5=
6000÷2= 69÷3=
88÷8= 8000÷2= 82÷2=
96÷3= 77÷7=
2、一个压力锅180元,一个碗6元。一个压力锅的钱可以买几个碗?
3、小明和妈妈要整理88张照片,每页可以放6张。至少需要多少页?
4、家兔能活8年,马的寿命是家兔的6倍,马能活多少年?
(二)堂清反馈:
-
46 -
作业布置
教材P28页做一做。
课后反思(教学得、失及感悟):
第八课时 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1)
教学内容
教材P29页例6,P30页练习七相关习题。
教学目标 <
br>1、知识与技能:理解商中间有0和商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笔算除法的计算能力,养成验算的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
理解商中间有0和商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能熟练正确计算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
教学过程
一、 目标导学
1、导入新课
复习导入
2、展示目标(见教学目标1)
二、自主学习
- 47 -
(一)出示自学提纲
自学提纲(自学教材
P
29页例6,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
(1)找出题中的条件和问题是什么?
(2)根据条件和问题你想怎么计算?
(3)试着算一算,在计算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4)想一想除到十位是“0”,“0”除以3等于多少?在哪一位上面商“0”?不写行不行?
(5)这几种算法中,你认为哪种算法最好,为什么?
(二)学生自学(学生对照自学提纲,
自学教材
P
49页例1,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
标注)
(学生自学,教师在不干扰学生的前提下巡回指导,发现共性问题,以掌握学生学情)
(三)自学检测
505÷5= 6018÷6=
6015÷3=
强调简便写法。
三、合作探究
(一)
小组互探(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同桌或学习小组内互相交流。把小组也解决不了的问题记
好,到学生
质疑时提出,让其他学习小组或教师讲解)。
(引导学生正确地计算,鼓励学生分工合作,探索交流,教师巡回辅导,发现、收集学生存在的问题)
(二)师生互探
1、解答各小组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
(1)让学生提出不会的问题,并让学生解决。
(2)教师引导学生解决学生遗留的问题。
2、教师有针对性地请不同做法的同学汇报自己的解题思路与方法。
3、在计算的过程当中我们要注意什么?
0的书写位置:计算到十位时,由于被除数是0,0
除以3得0,所以十位要商0。0和除数3相乘得0,
0减0得0。
4、怎样列竖式可使计算方便些?
向学生说明中间用3除0的那一步,可以省略。并要求学生用虚线圈起来。
四、达标训练(1--2题必做,3题选做,4题思考题)
1、算一算。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3)615 6)624 5)517
4)826
2、列式计算。
- 48 -
480÷4=
350÷5= 408÷4=
402÷2=
980÷72= 900÷6=
3、当一回小医生(下面的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1 0 1 1 7
5)5
1 5 4)4 2 8
5
4
5 2 8
5 2 8
0 0
4、笔算804÷4
与750÷5,比较相同点和不同点。
课堂小结:今天同学们表现得很出色,谁来谈谈自己的收获?
五、堂清检测
(一)出示检测题(1—2题必做,3题选做,4题思考题)
1、列式计算。
609÷3= 570÷3=
707÷7=
310÷8= 840÷7=
604÷2=
2、用一根208厘米长的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正方形边长多少厘米?
3、
飞机每小时约飞行900千米,汽车每小时约行驶90千米,人每小时约行5千米。飞机的速度是人
步行
速度的几倍?还能提出别的问题吗?
4、3位老师带50名学生去参观植物园。怎样买票合算?
票 价
成人10元
学生6元
团体6元
(二)堂清反馈:
作业布置
教材P30页1、2、3题。
板书设计
- 49 -
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1)
309÷3=103
420÷3=140
1 0 3
1 4 0
3)3 0 9
3)4 2 0
3
3
9
1 2
9
1 2
0
0
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如果商不够1,要写0占位
课后反思(教学得、失及感悟):
第九课时
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2)
教学内容
课本第31页例7。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①掌握一位数
除多位数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笔算的一般方法。②能正确计算商中间
或末尾有0的笔算除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讨论交流让学生理解一位数除多位数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笔算的算
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②培养学生类比迁移、自主探究新知的能力,
以及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一位数除多位数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笔算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
- 50
-
商中间有0的除法计算方法以及被除数十位上的数为什么要移下来。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目标导学
(一)导入新课
1、口算。
0÷5= 50+500=
0×8= 8-0=
3000÷5= 8000÷2=
0÷10= 0+12=
2、解答题。(只列式不计算)
游泳帽每顶8元,游泳衣每件112元。一件游泳衣的钱可以买几顶游泳帽?
3、揭示课题: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2)
(二)展示目标(见教学目标)
二、自主学习
(一)出示自学提纲
自学提纲(自学教材P31页例7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
1、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2、你想提什么问题?
3、说一说用什么方法来解决例7第(1)题?并把想出的计算方法写在纸上。
4、说一说用什么方法来解决例7第(2)题?并把想出的计算方法写在纸上。
(二)学生自学(自学教材P31页例7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
(三)自学检测
练一练。
408÷4= 306÷3=
654÷4=
242÷6= 209÷3=
923÷9=
三、合作探究
(一)小组互探(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同桌或学习小组内互
相交流。把小组也解决不了的问题记
好,到学生质疑时提出,让其他学习小组或教师讲解)。
(引导学生进行口述表达,鼓励学生分工合作,探索交流,教师巡回辅导,发现学生自学情况)
(二)师生互探
1、教师有针对性地请不同方法的同学汇报自己的解题思路与方法。
- 51 -
算法1:
算法2:
208
208
4)832 4)832
8 8
3 32
0 32
32 0
32
0
2、师生交流。
(1)商中间为什么写0?(3÷4不够商1,所以写0)
(2)为什么可以省略3÷4这一步?(简便)
(3)你喜欢哪种写法?为什么?(两种写法都是正确的,但第2种方法,可以提高我们的计算速度)。
(4)你认为商末尾有0的这种类型的除法计算要注意什么?
3、巩固训练:做课本31、32页的做一做。
四、达标训练
练习八第1题。 <
br>板书:在除的过程中哪位不够商1就在那一位上商0占位。最高位是除数的倍数,十位比除数小商中
间一定有0。
课堂小结:谈谈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感受?还有问题吗?(学生总结不完整的地方,
教师要适当补
充总结)
五、堂清检测
(一)出示检测题(1--
2题必做,3题选做)
1、
2、练习“做一做”。
505÷5= 204÷2= 560÷4=
720÷6=
3、选择题。
⑴346÷6商的最高位是( )。
①百位 ②十位 ③第二位
⑵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
)。
①两位数 ②三位数 ③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两位数
⑶被除数中间有0,商的中间( )。
- 52 -
①一定有0
②没有0 ③无法确定
(二)堂清反馈:
作业布置
练习八第4、5、6题。
板书设计
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2)
算法1:
算法2:
208
208
4)832 4)832
8 8
3 32
0 32
32 0
32
0
课后反思(教学得、失及感悟):
第十课时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整理与复习
复习内容
课本第35页1、2、3题,练习九1---6题。
复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①通过对本单元所学知识的回顾和整理,使学生形成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认识、结
构,
掌握口算、估算、笔算的基本方法。②通过判断商的位数,估算近似值等练习,进一步掌握笔算除法
的基
本方法,掌握商中间、末尾有零的除法特点。③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灵活选择计算方法,提高计
-
53 -
算的正确性、合理性以及熟练程度。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
合作交流的过程,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口算和估算的方法,掌握除数是一
位数的笔算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口算、估算和笔算的能力,认识除法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熟练掌握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商的中间、末尾有零的除法。
教学用具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目标导学
1、导入新课
整理和复习可以使学过的知识更条理、更系统。这节课我们来复习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这一单元。
2、板书课题: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整理与复习
3、展示复习目标(见复习目标“知识与技能”)
二、自主学习
(一)出示复习提纲
(快速浏览课本第13页------32页内容,并完成复习提纲,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提
示:学法指导
--------画、记、练、思”)
1、四人为一组,用适当的方式
将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作一个概括性的整理。可以用文字、表格或图表
等方式表示出本单元的知识结构。(
提示整理知识的一般方法)
2、看谁说得又对又快。
(1)口算240÷3= 90÷3= 80÷2= 270÷9= 15÷5=
(2)在估算时,通常用( )法,把两、三位数看作和它接近的( )、(
)数来计算。
3、估算。
440÷9≈ 181÷2≈
323÷4≈ 71÷8≈ 194÷6≈
(完成上面的习题并说说估算的方法)
4、计算。
576÷3= 567÷9=
672÷6= 399÷7=
(想一想: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 54
-
5、大众电影院楼下有924个座位,是楼上座位的3倍,楼上有多少个座位?
6、一个城市
去年建了216个人工鸟巢,今年建的人工鸟巢是去年的2倍,今年建的人工鸟巢有多少
个?
(二)学生自主复习:(学生对照复习提纲,快速浏览课本13——32页内容,并完成复习提纲的问题,
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
三、合作探究
(一)小组互探(自学中遇到不会的
问题,学习小组互相交流,把小组也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好,到学
生质疑时提出,让其它学习小组或教师讲
解)。
(二)师生互探
让学生先展示自己整理的内容,让全班学生看,然后大家对展示的内容给予适当的评价。
教师将自己整理的本单元知识结构图向学生展示,对着结构图,引导学生回忆本单元所学知识。
1、解答各小组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
2、组织学生质疑、释疑并交流整理知识的体会。
3、笔算除法是一位数的除法要注意什么?
4、被除数中间、末尾有零的除法怎么计算?商中间、末尾有零的除法
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四、达标训练
1、完成课本第35页“整理和复习”第2------3题。
2、丁小林家到学校有450米,他每天上学大约走8分钟,他每分钟大约走多少米?
3、三年级的225名学生要乘5辆车去春游,如果每辆车坐的人一样多,每辆车应该坐多少人?
注意第2题“大约”表示什么?应该用什么方法进行计算?”全班讲评。
课堂小结:谈谈自己的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五、堂清检测
(一)出示检测题(1—3题必做,4题选做,5题思考题)
1、直接写得数。
36÷4= 0×7= 84÷6= 180÷3=
96÷8= 560÷8= 0÷25= 280÷4=
542÷6= 640÷8= 810÷9= 627÷9≈
481÷6≈ 812÷9≈
2、计算。
1240-168÷7 675+301×6 454÷6
435÷5×9
- 55 -
(333-125)÷8
116×(926-919) 852÷6 278÷4
3、服务部运来8盒乒乓球,每盒12个, 4天卖完,平均每天卖出多少个?
4、一辆小轿车可坐5人,一辆大客车比小轿车多坐35人,一辆大客车坐的人数是小轿车的几倍?
5、要使余数最大,被除数、余数各应填几?
( )÷21=20„„( )
(二)堂清反馈:
作业布置
课本练习九第1----6题。
板书设计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整理与复习
(1)口算除法:估算
整理与复习
(2)笔算除法:一位数除两、三位数
(3)除法的验算:利用乘法验算除法
(4)被除数中间、末尾有零的除法、商中间、末尾有零的除法
课后反思(教学得、失及感悟):
- 56 -
第三单元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
第三单元 统计
一、教学内容
1、在前几册教材中,学生已经学会了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会用统计表(包
括单式统计表和复式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格表示一个或多个单位)来表示统计的结果,并能根据统
计图表提出问题加以
解决。通过这些学习,学生已经掌握基本的统计方法,建立了初步的统计观念。本单
元在学生已有知识的
基础之上,让学生认识两种新的条形统计图,并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此外,教材在这儿还
介绍了描述数据集中程度的一个统计量:平均数。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平
均数的含义,学会求
平均数的方法。
本单元分为两小节,内容结构如下:
2、课标教材:根据课标的要求,安排在第一学段教学。加强了对统计作用的进一步认识及对平均数
在
统计学意义上的理解。
二、教学目标
1、向学生介绍两种新的条形统计图,使学生学会看这
两种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
计图。
2、使学生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
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
联系。
- 57 -
3、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三、编排特点
1、简单的数据分析。
本小节在学生认识了一格代表2个单位、5个 单位的纵向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通过两个例题继续介
绍一些常见的条形统计图:一种是横向条形统计图 ,另一种是起始格与其他格表示不同单位量的条形统计
图。让学生根据统计图表进行初步的数据分析,通 过分析寻找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作出进一步的判断和
决策。
到此为止,单式条形统计图的教 学基本结束。学生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对条形统计图的结构、数据
的表示方式、作用,都有了一个基本 的了解,为下一阶段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打下坚实的基
础。
四、教学建议
1、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进行教学。
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积累了大量统计知识,会看 统计图表,并能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
析,所以,教学本单元时,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知识基础, 确定适当的教学起点,尽量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
合作交流的方式学习,达到教学目标。例如,学生在二 年级下册已经认识了一格表示5个单位的纵向条形
统计图,在本单元出现一格表示5个单位的横向条形统 计图以及一格表示10个、100个或更多单位的纵向
条形统计图,可以让学生通过迁移类推进行学习。
2、注意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统计的作用。
学生在二年级下册已经学会利用统计结果进行合理的 预测,能初步理解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在
本单元的教学中,要注意结合实际情境,使学生理解在日 常生活中为什么要使用统计,进一步体会统计的
意义。例如,在进行一项决策时,对已有的数据进行统计 学上的分析,其结果便能对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这就体现了统计的一个主要功能:通过有限样本的数据分 析来推断总体样本的大致情况。
3、加强学生对平均数在统计学上意义的理解。
以前在教学 “平均数”的概念时,教师往往把教学重点放在平均数的含义和求法上,而对平均数在统
计学上的意义和 作用很少提及。实际上,平均数作为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的量数,是统计学中应用最
普遍的概念,它 既可以描述一组数据本身的总体情况,也可以作为不同组数据比较的一个指标,教学时要
注意体现这一点 。例如,坐公共汽车时,身高在110厘米以下的儿童可以免票,这里的“110厘米”就是
根据某一年 龄儿童的平均身高得到的,体现了平均数在制定政策中的作用。
- 58 -
第三单元 统计
第一课时 简单的数据分析(1)
教学内容
教材P38页例1,P40页练习十1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①会看横向条形统计图和起始格与其它格代表的单位量不一致的条形统计图。
②能
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
2、过程与方法: ①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②进一步感受到统
计对于决策的作用。③体会统
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加强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②充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合作交流。
教学重点
会看横向条形统计图和起始格与其它格代表的单位量不一致的条形统计图。
教学难点
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
教学准备
每人一张空白的统计图(纵向),四人小组一张空白的格子图。教师准备一些空白统计图(横向)。
教学过程
一、目标导学
- 59 -
(一)导入新课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天气越来越热了!你们喜欢喝什么品牌的矿泉水呢?
师:是的,市场上有这么多品牌的矿泉水,超市的李叔叔也统计了6月3日~9日的几种矿泉水
销售情况。
师:说说,你从统计表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师:你能将这些信息制成纵向条形统计图吗?(请同学们自己制作统计图)
在纵向条形统计图中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一格表示多少?
你们还有什么疑问?
统一矿泉水的销售量是多少?
B矿泉水的销售量是45箱。你能将B矿泉水的数据填入统计图中吗?
(格子不够)
2、揭示课题:简单的数据分析(1)
(二)出示学习目标(见教学目标1)
二、自主学习
(一)出示自学提纲
自学教材
P
38页例1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
1、说说,你从统计表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2、你能将这些信息制成纵向条形统计图吗?(请同学们自己制作统计图)
3、在纵向条形统计图中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一格表示多少?
4、你们还有什么疑问?
B矿泉水的销售量是多少?
B矿泉水的销售量是45箱。
你能将B矿泉水的数据填入统计图中吗?(有时候纸的空间太小,不够画
出这样纵向的条形统计图,那怎
么办呢?)你们想到了哪些方法?
(二)学生自学(学生对照自学提纲,自学教材P38页例1,并完
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
标注)
(学生自学,教师在不干扰学生的前提下巡回指导,发现共性问题,以掌握学生学情)
(三)自学检测
生独立画出横向条形统计图,并分析数据,解决问题.
1、横轴表示什么?一格表示的数量是多少?
2、纵轴又表示什么?
- 60
-
3、根据横向统计图上的数据,你知道了什么?
4、你认为应多进哪种矿泉水,为什么?
5、请你再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并解决?
三、合作探究
(一)小组互探(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同桌或学习小组内互相交流。把小组
也解决不了的问题记
好,到学生质疑时提出,让其他学习小组或教师讲解)。
(引导学生选择
合适的方法计算,鼓励学生分工合作,探索交流,教师巡回辅导,发现学生不同的解
法)
(学生四人小组合作,讨论设计好的横向条形统计图。)
(二)师生互探
1、解答各小组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
2、教师有针对性地请同学汇报自己的解题思路与方法。
A:交流汇报展示自己本组设计的条形统计图。
B:师肯定学生的创作,并出示规范的横向条形统计图。
C:全班学生再说说横向条形统计图横轴、纵轴、每一小格表示的意思。
横轴表示矿泉水卖出的数量,纵轴表示各种不同品牌的矿泉水。
D:师小结:你看,统计图还可以帮助我们分析问题,帮我们决策。
(三)生生互探
质疑: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还有哪些疑难问题请提出来,让同学们帮你解决,好吗?
四、达标训练
1、练习十1题。
A:看横向统计图,说说统计图各部分表示的意思。(同桌交流)
B:根据统计图,回答题后的三个问题。
2、练习册P28第三单元评价1题。
根据图中的信息,将表格填完整。并说明理由。
3、练习十5题(思考题)。
★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你对自己、同学这节课学
习的
表现如何评价?
五、堂清检测
(一)出示检测题(1题必做,2题选做)
1、练习册P20页练习与巩固题。
- 61 -
2、练习册P20提高与创新题。
(二)堂清反馈:
作业布置(略)
板书设计
简单的数据分析(1)
横向统计图:横轴代表数量 纵轴代表项目
课后反思(教学得、失及感悟):
第二课时 简单的数据分析(2)
教学内容
教材P39页例2,P40页练习十2—5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会看起始格与其它格代表的单位量不一致的条形统
计图,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
2、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
分析,进一步感受到统计对于决策的作用,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
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加强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充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教学重点
使学生学会看起始格与其它格代表的单位量不一致的条形统计图。会分析各种不同的统计图。
教学难点
起始格与其它格表示不同单位量的条形统计图。
教学过程
一、目标导学
(一)导入新课
- 62 -
1、谈话:我们学校的校医非常关心大家的身体健康,经常要了解我们同学的体重、身高等(出示班<
br>级座位图), 你有什么办法能让老师一眼就能够看得明白、清楚吗?
2、揭示课题:简单的数据分析
(二)展示目标(见教学目标1)
二、自主学习
(一)出示自学提纲
自学提纲(自学教材P39页例2,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
(1)观察,这个统计图和前面学的统计图有什么不同?
(2)起始格代表多少个单位,其它格呢?这样画有什么好处?
(3)引导学生按照示例,把其余的条形补充完整。
(4)小组讨论:在什么情形下使用这种统计图?它的优点是什么?
(5)根据上面两个统计图,你知道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你能解决吗?
(6)与课本39页下 “中国10岁儿童身高、体重的正常值”引导学生比较。发现哪些同学的身高、体
重在正常值以下,哪些同学在正常值以上?
(二)学生自学(学生对照自学提纲,自学教材P39页
例2,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
标注)
(学生自学,教师在不干扰学生的前提下巡回指导,发现共性问题,以掌握学生学情)
三、合作探究
(一)小组互探(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同桌或学习小组内互相交流。把小组
也解决不了的问题记
好,到学生质疑时提出,让其他学习小组或教师讲解)。
(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方法,鼓励学生分工合作,探索交流,教师巡回辅导,发现学生不同的解法)
(二)师生互探
1、解答各小组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
2、教师有针对性地请
不同方法的同学汇报自己的思路与方法。师引导学生思考:在统计图中怎样一目
了然地看出每个同学的身
高、体重是在正常值以上还是正常值以下?(引导学生在统计图上用一条虚线画
出正常值,再直观地比较
。)
3、引导学生为这些体重超正常值的同学出谋献策。
(实践作业)让学生从报纸、书籍
上找到更多形式的统计图表,并找出相应的信息,可以培养学生从
各种渠道收集信息的能力。
四、达标训练
教材40——41页2题、3题。
★课堂小结:通过完成这一份统计
图。你得到了哪些信息?进一步体会统计的作用。你想对这些同学
- 63 -
说些什么?谈谈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感受?还有问题吗?
五、堂清检测
(一)出示检测题
(练习十4题必做,5题选做)
(二)堂清反馈:
作业布置(略)
板书设计
简单的数据分析(2)
纵向统计图:横轴代表项目 纵轴代表数量
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多少
起始格与其他格代表的单位量可以不一致
课后反思(教学得、失及感悟):
第三课时 平均数(1)
教学内容
教材P42页例1及练习十一1、2、3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熟练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1)使学生
掌握求一组数据平均数的方法,理解统计的意义。(2)通过求平均数提
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统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分析、综合计算与统计的能力。
教学重点
- 64 -
学会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在统计过程中提高运算的正确率。
教具使用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目标导学
(一)导入新课
1、有40个苹果,平均分给4个同学,每个同学应分几个苹果?
2、每个小朋友平均每天收集4个空矿泉水瓶,10个小朋友一天共收集多少个空矿泉水瓶?
(二)板书课题:求平均数(1)
(三)出示学习目标(同教学目标)
二、自主学习
(一)出示自学提纲
自学提纲(自学教材P42页例1,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
1、例1中共有几位小朋友在收集矿泉水瓶?分别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
2、求一共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
3、平均每个小朋友收集多少个矿泉水瓶?
4、根据题意列式解答。
(二)学生对照自学提纲进行自主学习。
(三)自学检测
(16+17+16+19)÷4 (20+22+24)÷3
三、合作探究
(一)小组互探(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同桌或学习小组互相交流,把小组解
决不了的问题记好,
到学生质疑时提出,让其他小组或教师讲解。)
(二)师生互探
1、解答各小组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
2、汇报解题思路,教师及时板书。
四、达标训练
四川汶川地震后,三年级全体学
生向灾区捐款,三(1)班捐款138元,三(2)班捐款117元,三(3)
班捐款96元,三(4)
班捐款125元,平均每班捐款多少元?
- 65 -
★课堂小结:谈谈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感受?还有问题吗?
五、堂清检测
(一)出示检测题
根据下面两个统计表回答问题
四所小学植树情况统计表(单位:棵)
实验小学
106
英才小学参加植树的班数统计表(单位:个)
三年级
3
四年级
2
五年级
2
绿光小学
145
解放小学
150
英才小学
203
1、平均每所小学植树多少棵?
2、英才小学平均每班植树多少棵?
(二)堂清反馈:
作业布置
教材P44页练习十一1、2、3题。
板书设计
平均数(1)
(14+12+11+15)÷4
=52÷4
=13(个)
答:平均每人收集13个矿泉水瓶。
课后反思(教学得、失及感悟):
- 66 -
第四课时 平均数(2)
教学内容
教材
P
43页例2,
P
45页练习十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体会平均数可以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和区别不同组数据的总体
情况这一统计学
上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
巩固求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统计与生活的联系,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
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平均数可以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和区别不同组数据的总体情况这一统计学上的意义。
教具使用
小黑板。
一、目标导学
(一)复习导入
1、师出示
一杯水,告诉学生这一大杯水大约600克,而后把这杯水分别到入4个杯子中(每个杯子
的水不同)提
出:你们能求出这4个杯子的水的平均重量吗?
2、学生动手解决,并交流解决的方法。
3、揭示课题:平均数(2)
(二)展示目标(见教学目标)
二、自主学习
(一)出示自学提纲
自学提纲(自学教材
P
43页例2,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
1、同学们猜一猜:穿兰色衣服的是什么队,穿黄色衣服的是什么队?
2、你认为哪一队的身高高?并说说理由?
3、出示统计表,组织学生收集有关数据,根据统
计表估一估,两队的平均身高分别是多少?并说说估
的方法。
4、同桌合作,一人求欢乐队的平均身高,另一人求开心队的平均身高,然后比较哪一队高?
- 67 -
(二)学生自学(学生对照自学提纲,自学教材43页例2,并
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
注)
(学生自学,教师在不干扰学生的前提下巡回指导,发现共性问题,以掌握学生学情)
(三)自学检测
(1)穿兰色衣服的是( )队,穿黄色衣服的是( )队。
(2)欢乐队的总体身高是( ),开心队的总体身高是( )。
(3)欢乐队的平均身高是( ),开心队的平均身高是( ),(
)队的平均身高高。
三、合作探究
(一)小组互探(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同桌或学习小
组内互相交流。把小组也解决不了的问题记
好,到学生质疑时提出,让其他学习小组或教师讲解)。 <
br>(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方法计算,鼓励学生分工合作,探索交流,教师巡回辅导,发现学生不同的解
法)
(二)师生互探
1、解答各小组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
2、教师有针对性地请不同方法的同学汇报自己的解题思路与方法。
3、同时教师板书两队的相关情况
总体身高 人数 平均身高
欢乐队
开心队
4、总结:①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②在生活中我们要合理饮食,才能使身体更强壮。
四、达标训练
1、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事要通过求平均数来解决一些问题。
2、做课本练习十一第4题。
五、堂清检测
(一)出示检测题
课本练习十一第5题。
(二)堂清反馈:
布置作业
- 68 -
练习册27页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平均数 (2)
课后反思(教学得、失及感悟):
总体身高 ÷ 人数 = 平均身高
欢乐队
开心队
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第五课时
统计整理与复习
复习内容
复习教材P38-43页教学内容,完成P44-45页练习题。
复习目标
1、知
识与技能:①复习巩固简单的数据整理,会看简单的统计表和统计图,会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
回答一些简
单的问题。②熟练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③利用所学的知识绘制横向、纵向单式条形统计图。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过程,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学会求平均数。
3、情
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
心观察的良
好学习品质。
复习重点
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能绘制简单的横向、纵向单式条形统计图。
复习难点
根据统计图或者统计表解决问题。
教学用具
小黑板或课件。
复习过程
一、目标导学
- 69 -
(一)导入新课
整理复习可以使学过的知识更条例、更系统,本节课我们针对这一单元进行整理复习。(揭示课题:统计整理与复习)
(二)展示课堂目标(见教学目标1)
二、自主复习
(一)出示复习提纲
复习提纲(快速浏览教材38—43页内容,并完成复习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
1、整理本单元的知识点,看谁整理得既全面又准确。
(选派整理较好的学生进行展示,不足之处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完善)
2、教材P44页练习十一中的第二题
3、新华小学为西部“希望小学”捐书情况统计表:
年级
数量
199
∕本
(1)新华小学平均每个班级捐书多少本?
(2)二年级平均每人捐3本,这个年级共有多少人?
(3)请你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
(教师在不干扰学生的前提下巡回指导,发现共性问题,以掌握学生学情)
(二)学生自主复习(学生对照复习提纲,浏览教材
页内容,并完成复习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
做标注)
三、合作探究
(一
)小组互探(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同桌或学习小组内互相交流。把小组也解决不了的问题记
好,在学
生质疑时提出,让其他学习小组成员或教师帮助解决)。
(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方法,鼓励学生分工合作,探索交流,教师巡回指导,及时了解学情)
(二)师生互探
1、解答各小组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
(分组方法:异质分组,汇报顺序:
3、4号先汇报,1、2号作补充,不同的方法说出每一步的思路)
2、教师有针对性地请不同方法的同学汇报自己的解题思路与方法。
3、在求平均数时应该注意什么,简述思路。
(可举例说明,也可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这是个难点)
四、达标训练
- 70 -
一 二
318
三
205
四
244
五
125
六
259
三年级4个班同学收集废纸情况统计图:
班 级
数量∕千克
一
13
二
9
三
6
四
11
(1)平均每个班收集( )千克废纸。
(2)(
)班和( )班收集废纸的数量超过平均数。
(3)三班比平均数少( )千克。
(4)如果每千克废纸能卖6角钱,他们收集的废纸一共可以卖多少元钱?(选做题)
(5)分别画出表格相对的横向、纵向单式条形统计图?(思考题)
★课堂小结:谈谈自己的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学生总结不到位的,教师可作补充总结)
五、堂清检测
(一)出示检测题(1题必做,2题选做,3题思考题。)
1、练习册P28第一题。
2、练习册P29第四题。
3、练习册P29第五题。
(二)检测反馈:
作业布置
练习册P28——29页2、3题。
板书设计
统计整理与复习
纵向统计图:横轴代表项目 纵轴代表数量
横向统计图:横轴代表数量
纵轴代表项目
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
课后反思(教学得、失及感悟):
- 71 -
第四单元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
第四单元 年、月、日
一、教学内容
1、学生已经在三年级上学期学习了时、
分、秒,并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年、月、日方面的感性经验,
有关年、月、日方面的知识,也越来越多的
出现在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内容中,有了形成较长时间观念的基
础。本单元正是在此基础上向学生介绍有关
年、月、日等时间单位和24时计时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一
些简单的时间计算方法。
本单元结构如下:
2、义务教材这一部分内容安排在六年制第六册的第三单元。本单元在结构上与义务教材大体相同。
3、实践活动:制作年历(1)调查。
由于现实生活中的年历多种多样,为了能让学生充分认
识它们,安排学生在制作年历以前交流年历的
式样是必要的。教材展示了具有代表性的四种不同种类的年
历,实际教学时,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
加以补充和展示。
(2)讨论与制作。
教材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年历的制作活动。教材中以单张年历为例,展示了一种制作方
法
。教材中提供的年历制作方法仅是一个范例,实际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探索与创新,制作出多种
样
式的年历。
(3)展示与交流。
- 72 -
在制作完成之后,
教材安排了小组间的年历展示和交流。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本班的制作情况进
行引导,使学生发现不
同小组制作的年历的优点,同时通过小组间的交流和借鉴,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培
养学生向他人学习、与
人沟通和交流的习惯。
(4)应用。
最后教材提出了一个问题“制作的年历还能做什么”。
这个问题的提出,可以使学生更深一步地思考
和体验年历(以及年月日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在上述制作活动的四个部分中,制作方法是活动的重点部分。在制作过程中,从年具体到月再具体到
日
,体现了年月日之间的内在关系,不仅有利于巩固学生所学的“年月日”的有关知识,而且使学生初步
学
会用这些知识解决相关的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到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平年、闰年等方面的知识;记住每个月以及平年、闰年各有多少天。
2、使学生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初
步理解时间和时刻的意义,学会计算简
单的经过时间。
三、编排特点
注意选取和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有意义的素材。
四、教学建议
1、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感受时间。
由于年、月、日都是较大的
时间单位,让学生理解一年或者一个月的时间有多长需要借助一定的想像
力。为了帮助学生建立较长的时
间观念,教材选用了许多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素材,如一些有意义的日子: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北京申
奥成功等日子,生活中处处可见的年历、月历。练习十二中让学生制作月历,
小组猜生日活动等等。教学
时,教师就要充分运用这些素材,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对事
件与时间关系的体验,逐步
建立较长的时间观念。
2、为学生创设自主建构知识的活动和思考空间,放手让学生探究。
年、月、日和24时计时法是在时、分、秒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但是年、月、日之间的关系更加复
杂,
学生虽然在实际生活中有了一些感性的认识和经验,但是缺乏清晰的认识和数学思考的过程。因此,
为了
使学生更好的了解年、月、日之间的关系,教材内容的设计注意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主动建构知识
的平
台,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创设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和探索性的学习活动,如观察年历时,让学生思考
“一
年有几个月”等问题,通过观察钟面探索外圈和内圈的关系等等。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
等方
式来了解年、月、日之间的关系和24时计时法。
3、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发挥钟表模型等教具、学具的作用。
- 73 -
由于学生平时很少使用24时计时法,因此在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下午几时或晚上几时时,学生往往感<
br>到不太习惯。教学时,应加强对钟面的观察,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一日时针正好走两圈,体会钟面外圈与<
br>内圈的数的关系,让学生积累丰富的表象,学习24时计时法。在教学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时,让学生通<
br>过观察钟面和直观演示,从出发时刻开始,转动分针到到达时刻,把直观观察和线路图对应起来,并口算<
br>得出经过的时间。
4、实践活动教学建议。
(1)引导学生进行分工合作,学会交流。
在实践活动中除了让学生学习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会合作,学会交流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小组制作
年历的活动中,教师要注意对各个小组进行指导,引导
他们根据自己的特长进行分工合作,如教材上展示
的“谁设计花边”“谁写每一月份的日期”“谁标重要
节日”等等。另外,在制作活动完成之后应进行制
作成果的展示与交流,在展示中,学生既可以体验到成
功的喜悦,又可以欣赏、借鉴别人的优点,培养承
认他人、向他人学习的意识。
(2)注意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体验年历
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可以通过教师的提问来进行,如教材上所举
的“你们的年历还能做什么”,引起学
生的讨论与思考。除书上提到的两个方面应用外,还可引导学生去
探索更多的应用。
- 74 -
第四单元 年 月 日
第一课时 年 月 日
教学内容
教材P46—49例1例2,P50—51练习十二1—7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认识时间单位年 月
日;○2知道大小月、平年、闰年的知识;○3记住各月的天数
和平、闰年判断方法。
2、过程与方法:○1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究年 月
日之间的关系;○2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乐于探求知识的精神;○2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
教学重点
认识时间单位年 月 日,掌握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学难点
发现并掌握平、闰年的判断方法。
教学用具
不同年份的年历卡、课件。
教学过程
一、目标导学
(一)导入新课
师:前面我们学过一小时等于六十分,一分等于六十秒。这句话有哪些表示时间的单位?
生:(回答)时分秒
师:对!时分秒是我们已经学过的表示较短时间的单位。这节课我们一起
来研究表示较长时间的单位:
年 月 日。
(板书:年 月 日)
(二)展示目标(见教学目标1)
二、自主学习
(一)出示自学提纲
自学提纲(自学教材P47例1P49例2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
1、完成例1中的题目,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 75 -
2、完成例2中的题目,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3、完成P48下面“做一做”和P49下面“做一做”.
(二)学生自学:学生对照自学提
纲进行自学,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学生自学教师在不干扰学生
的前提下巡回指导,发现共性问题)
三、合作探究
○1
师:任意选择一张年历卡,一边仔细观察,一边思考问题,再与小组交流。○2带着问题独立思考,小
组
交流。你选择的是哪年的年历卡?一年有多少个月?哪几个月的天数是31天?哪几个月的天数是30
天
?二月有多少天?全年有多少天?○3汇报成果。根据学生回答,随机板书。○4巧记大
、小月。歌谣法;
歌诀法;拳头记忆法。○5认识平年和闰年。介绍平年和闰年。
四、达标训练(1题必做,2题选做,3题思考题)
1、小组合作,完成统计表。观察统计表,发现规律。
1997——2008年二月的天数统计表
年份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二月的天数
平年还是闰年
2、在闰年年份后面画“√”。
2004年( ) 2000年(
) 1998年( )
2600年( ) 1962年( )
2030年( )
3、思考题:我的生日月份数是最小的两位数,日子数比月份数少4。
我的生日是几月几日?
课堂小结:谈谈本节课有什么收获(温馨提示:说说“四年一闰”、“四百年一闰”的道理)
- 76 -
五、堂清检测
(一)出示检测题(1、2题必做,3题选做,4题思考题)
1、摘取机智水蜜桃
(1)一年有365天。 ( )
(2)凡是单数的月份都有31天。 ( )
(3)小明出生于1988年2月29日。 ( )
2、 摘取智慧苹果。
(1)15个月=( )年( )个月。
(2)8月1日的前一天是(
)月( )日。
(3)3月30日的后一天是( )月(
)日。
3、摘取聪明葡萄。
(1)小红在外婆家连续住了62天,正好是两个月,你知道小红是哪两个月在外婆家的吗?
(2)一个人出生以后过了10个生日,猜猜他可能是多少岁?
4、思考题:
(1)在367个同一年出生的儿童中,至少有几人在同一天过生日?
(2)2005年的10月1日是星期六,2006年的10月1日是星期几?
(二)堂清反馈:
作业布置
1、看一看今年的日历,那几个日子有特别的意义?
(1)教师节是( )月(
)日,星期( )。
(2)中国共产党的生日是( )月( )日,星期(
)。
(3)儿童节是( )月( )日,星期( )。
(4)我的生日是( )月( )日,星期( )。
(5)你还知道那些节日,在星期几?
2、小强2006年满10岁,只过了2个生日,他是( )年( )月(
)日出生的。
3、1995年是( )年。
4、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2009年一共有365天。
( )
(2)2007年2月只有28天。
( )
- 77 -
(3)1994年是闰年。
( )
(4)2008年11月份有4个星期零2天。 (
)
(5)今年9月份有31天。 (
)
板书设计
一年12个月
平年365天
闰年366天
课后反思(教学得、失及感悟):
28 天(平年)
29天(闰年)
二月
31天:一月、三月、五月、七月、
八月、十月、十二月。
30天:四月、六月、九月、十一月
第二课时 二十四时计时法
教学内容
教材P52内容,P53例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生理解1日=24时;○2知道24时计时法;○3能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424时
计时法与
普通计时法的不同,并会进行两种计时方法的互换。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建立较强的时间观念,学会珍惜时间。
教学重点
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学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教学难点
区别两种计时方法,并能进行互换。
教学用具
- 78 -
钟表、课件。
教学过程
一、目标导学
(一)故事导入
师:我们都知道龟兔赛跑的故事。由于兔子过分自信,在比赛途中睡了一觉,最后输给了乌龟。其实,<
br>兔子可不服气了,决定和乌龟再比赛一次,他们决定第二天6时进行第二次比赛。到了第二天下午6时,<
br>兔子一蹦一跳地来到了比赛场地。“咦,怎么一个人也没有呢?”兔子心想:“这胆小的乌龟恐怕是不敢来
了呢?”正在这时,树上的小鸟叫起来:“懒兔子,你怎么现在才来,早上6时干什么去了?因为你比赛
缺席,大伙一致认为你这次比赛又输了!”兔子一听,一下子就呆了,气得半天说不出话来。
1、为什么这次比赛兔子又输了呢?
2、学生自由回答。
3、师:原来是兔子把比
赛的时间搞错了!在生活中,我们也会经常遇到这样的误会,有没有一个好
办法可以避免呢?今天,我们
就一起来探究一下。(板书课题)
(二)展示目标(见教学目标1)
二、自主学习
(一)出示自学提纲
自学提纲(自学教材P52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
1、观察P52上面的情景图,说出从图上获得的信息。
2、什么是24时计时法?
3、用24时计时法怎样来计算时间?
(二)学生自学:学生对照自学提纲进行自学,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
(三)自学检测
1、填空:
○1从( )时到( )时的计时法通常叫做24时计时法。
○2按24时计时法下午2时是( )时,晚上7时是( )时。
2、结合实际用24时计时法说一说,每天起床、上下学、吃饭、休息的时间。
三、合作探究
(一)小组互探
(二)师生互探
1、交流体验感知1日=24时。○1究竟什么是
24时计时法?它又是怎样表示时间的呢?借助钟面看一
看(课件演示钟面转动的过程)。○21日就是
一天,时针正好转动两圈。新的一天从夜里12时开始(即24
- 79 -
时),接下去是凌晨1时„„○3钟表停在早上6时,这是什么时间?同学们在干什么?钟表停在上午8时,这是几时?同学们在干什么?钟表停在上午12时,这是什么时间?该干什么?○4从中午12时再接着走下
去,是什么时间?如果用24时计时法接着往下数,该是几时?○5夜里12时用24时计时法该怎样表
示?○6
夜里12时表示1天结束了,又意味着第2天开始,时针一天共转了几圈?是几时?○71日是
多少小时?
2、引导归纳:当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下午或晚上的时间时,要用原来的数加上12,也就
是时针走第二
圈所指的时刻分别加上12。
3、自学例3。
四、达标训练(1、2题必做,3题选做,4题思考题)
1、P53上面“做一做”。
2、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18时就是下午8时。
( )○2工人上午8:00上班,下午
16:30下班。 (
)
○3深夜12时就是24时,也是第二天的0时。 ( )
3、周日小强在家学习,时间是这样安排的:上午8:30——9:20学习语文;上午9:50——1
0:30
学习数学;下午2:30——3:25学习英语。小强一共学习了多长时间?
4、足球比赛从19:30分开始,经过120分结束,结束时是几时几分?
课堂小结:谈谈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感受?还有问题吗?
五、堂清检测(1、2、3必做,4题选做,5题思考题)
(一)出示检测题
1、用24时计时法表示出下面的时刻。
下午3时( ) 上午10时(
)晚上10时( )
2、用普通计时法表示下面的时刻。
6时(
) 12时( ) 5时30分( )
24时( )
23时59分( ) 16时( )
3、小华每天早上7时半到校,11时50分放学。他上午在校多长时间?
4、北京开往某地的火车,早上5时54分开车,19时55分到达。路上用了多少时间?
5
、春节期间小明到北京旅游,前后用了5天,这5天日期表示的5个数之和正好是55,小明到家的
这天
是几月几日?
(二)堂清反馈:
- 80 -
作业布置
P54练习十三。
板书设计
24时计时法
普通计时法 24时计时法
上午9时
9时
下午5时 5+12 17时
17-12
夜里12时 12+12 24时(第二天0时)
晚上8时 20-12 20时
课后反思(教学得、失及感悟):
第三课时 24时计时法
教学内容
教材P52—53页上的内容,P54页练习十三第1、2题。
教学目标
1、知识
与技能:①使学生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②会进行普通计时法与24
时计时法
的互换。
2、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通过观察、动手操作,主动参与知识的交流,充分体验到探究24时计时法的
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教学难点
会进行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互换。
教学用具
课件、钟表。
-
81 -
教学过程
一、目标导学
(一)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
百货商场营业时间9::00—21:00,提问:9::00是几时?21:00是几时?
2、揭示课题:像21时也是晚上9时,晚上9时是我们常用的普通计时法,是在时间前加上中午、晚
上
这些词表示的时间更清楚,叫普通计时法。人们为了计时的简便,就采用了一种新的计时法,像21时、
15时、24时等24时计时法。
3、提问:你在什么地方还见过这样表示时间的方法?
(二)展示目标(见教学目标1)
二、自主学习
(一)出示自学提纲
自学提纲(自学教材P52页上内容,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
1、让学生拿出自己准备好的钟表,拨一拨,想一想:
(1)一天里时针走了几圈?第一圈从什么时间走到什么时间?第二圈从什么时间走到什么时间?
(2)一天一共有多少个小时?你能在钟面上把它数出来吗?
(3)自己体验一天24时中,各个时间段你都在干些什么?
(4)什么叫24时计时法?0时也是几时?它表示哪些意思?
(5)观察P52页中间钟面
上有什么?内圈的数表示什么?外圈的数表示什么?内圈和外圈的数有什
么关系?
(6)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有什么异同点?它们相互换算的方法各是什么?
(二)学生自学(学生对照自学提纲,自学教材P52页,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
(三)自学检测:填空。
(1)在一天里,钟表上的时针正好走( )圈,共(
)小时。经常采用以( )时到( )时
的计时法,通常叫24时计时法。
(2)把普通计时法用24时计时法表示。
早上6时( )
下午4时( ) 晚上10时( )
(3)把24时计时法用普通计时法表示。
8:00( )
18:00( ) 23:50( )
三、合作探究
(一
)小组互探(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同桌或学习小组内互相交流。把小组也解决不了的问题记
- 82
-
好,到学生质疑时提出,让其他学习小组或教师讲解)。
(二)师生互探
1、解答各小组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
2、体验一天24时中,各个时间段你都在干什么?。
(温馨提示:重点体验0时、6时、12时、21时你在干什么?)
3、钟面上内圈数和外圈的关系
(温馨提示:内圈:表示12时之前的时间。外圈:表示12时之后的时间。内圈和外圈相差12时。)
4、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异同点
(温馨提示:相同点:凌晨、早上、上午、中午时数
相同。不同点:下午、晚上时数不相同时数加12
就是对应的24时计时法的时数,13时至24时时数
减12就是普通计时法的时数,但要加上“上午、下午”
等词。)
四、达标训练
1、连一连。
开始睡觉 中午吃饭
下午放学
15:30 12:00
21:00
2、判断:
(1)夜里12时就是24时,也是第二天0时。 (
)
(2)下午5时30分是用24时计时法表示的时刻。 ( )
(3)14时15分是下午2时15分。 ( )
(4)18时就是下午8时。 ( )
★课堂小结:这节课你都学会了哪些新知识?还有什么疑问?
五、堂清检测
(一)出示检测题(1—4题必做,5题选做,6题思考题)
1、连线:
上午9时 2:00 22:00 19:40 下午3时
晚上7时40分 晚上10时 9:00 15:00
凌晨2时
2、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下面的时刻。
早上6:30( )
中午12:00( ) 凌晨2:00( ) 晚上10:25( )
下
午 5:20( ) 晚上12时 ( )
3、用普通计时法表示下面的时刻。
- 83 -
6时(
) 12时( ) 5时30分( )
24时(
) 23时59分( ) 16时( )
4、和平街新设一个
邮箱需要在邮筒上标出取信时间,已定每天取3次信,早上8时30分第一次取信,
以后每隔4时取一次
信,请标出每次取信的时间。第一次:8:30 第二次: 第三次:
(二)堂清反馈:
板书设计
24时计时法
普通计时法 24时计时法
凌晨1:00 1:00
上午 9:00
9:00
中午12:00 12:00
下午5:00 +12 17:00
-12
晚上 9:00 +12 21:00
-12
课后反思(教学得、失及感悟):
第四课时 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教学内容
教材
P
53页例3,
P
54页练习十三第3、4、5、6、7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生活实际,自主探究计算经过时间的算法,能够根据具体情况
灵活地进行有关
计算。
- 84 -
2、过程与方法:
进一步感知和体验时间,逐步建立时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
应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进一步
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灵活地进行经过时间的计算。
教学用具
课件、钟表图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目标导学
(一)导入新课
1、复习导入
提问:什么叫24时计时法?举例说明。
2、请在钟面上表示出下列时间。(小黑板出示)
上午8:00 中午11:30 14时20分 16时50分
3、提问:上期中我们学习的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的方法是什么?
引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板书课题)
(二)展示目标(见教学目标1)
二、自主学习
(一)出示自学提纲
自学提纲(自学教材
P
53页例3,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
1、观察例3的主题图,你从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2、例3中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你的算法是什么?
3、你还有什么不同的算法?
(二)学生自学(学生对照自学提纲,自学教材P53页,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
(三)自学检测
1、根据箭头所指的时刻,填出经过的时间。
(1)6:00
经过( )小时 12:00 经过( )小时 15:00
(2)15:00经过( )时(
)分 18:40 经过( )时( )分21:00
2、解决问题。
(1)百货商店营业时间是7:30 ---- 20:30,这个商店每天营业时间有几小时?
(2)学生早上7:50开始上课,下午4时45分放学,学生一天在校多长时间?
三、合作探究 <
br>(一)小组互探(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同桌或学习小组内互相交流。把小组也解决不了的问题记
好,到学生质疑时提出,让其他学习小组或教师讲解)。
- 85 -
(二)师生互探
1、解答各小组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
2、教师有针对性地让学生汇报展示自己的解题思路与方法。
3、板书例3中不同的计算方法。
(1)普通计时法计算:17时45分=下午5时45分
下午5时45分-下午2时40分=3时5分
(2)24时计时法计算:下午2时40分=14时40分
17时45分-14时40分=3时5分
四、达标训练
1、填空
17时
---下午( ) 晚上9时10分----( )
155分=()时()分
20:30---晚上( )
下午1时----( ) 凌晨1时--( )
2、解决问题
(1)一画展每天开放时间是8:00---
17:00,此每天展出多长时间?
(2)一场球赛从19时30分开始,进行了155分钟,什么时候结束?
★课堂小结:这节课你都学会了哪些新知识?还有什么疑问?
五、堂清检测
1、观察下表,计算出火车运行的时间填在表中。
车次 始发站 开点
T11
T21
T42
北京
北京
西安
10:22
18:00
17:48
终点站
沈阳
上海
北京
到点
19:29
运行时间
第二天8:00
第二天7:23
2、阳阳每天晚上9时睡觉,第二天6时起床,她一共睡了多长时间?
3、课外活动从16:30分开始,经过1小时20分,几时几分结束?
4、春风饭馆。
(1)春风饭馆一天共营业多长时间?
(2)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二)堂清反馈:
板书设计
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1)普通计时法计算:17时45分=下午5时45分
- 86 -
营业时间:
中午11:00—14:00
晚上17:00—20:30
下午5时45分-下午2时40分=3时5分
(2)24时计时法计算:下午2时40分=14时40分
17时45分-14时40分=3时5分
课后反思(教学得、失及感悟):
第五课时 制作年历
教学内容
教材第56页—57页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活动,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年、月、日的知识。
2、过程与方法:应用年、月、日的知识,体验数的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讨论交流意识和互相学习的精神。
教学重点及难点
1、制作年历的方法
2、在制作过程中,从年具体到月再具体到日。
教学用具
整本年历、单张年历、台历、书历等。
教学过程
一、目标导学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都见过什么样的年历?(整本年历、单张年历、台历、书历等),
小朋友们真有教学眼光,
谁能把自己的年历拿上来展示一下?有目的让四名学生上台展示,并让每个学生
说一说自己收集的年历有
什么优点?你欣赏其中的什么?
(二)展示目标(见教学目标1)
二、自主学习
- 87 -
(一)自学提纲(自学教材第56页—57页内容并完成以下问题。)
1、制作年历的活动大致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2、制作年历首先要确定什么?然后确定什么?最后用颜色区别出什么?
3、制作年历还要知道什么?(每月的重大节日是星期几?)
(二)学生自学(对照自学提纲自学,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
(三)自学检测
口
答:1、一年有几个月?哪几个月是大月,各有几天?哪几个月是小月,各有几天?平年、闰年二
月各有
几天?一星期有几天?
2、制作年历的活动大致可以分为哪四个部分?制作年历首先要确定什么?然后
确定什么?最后用颜
色区别什么?制作年历还要知道什么?
三、合作探究
(一)小
组互探(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方法学习,鼓励学生分工合作,探索交流,教师巡回辅导,发
现学生不同的
解法。)
(二)师生互探
1、想制作明年的年历,但不知明年的1月1日是星期几?
2、不知道明年二月份是几天?
3、不知道其他重大的节日各是星期几?
四、达标训练(1——3题必做,4题选做)
1、想一想,填一填。
(1)一年有( )个月,其中大月有( )个,每月有( )天,小月有( )个,每月有(
)天。闰
年全年有( )天,合( )个星期零( )天。平年二月有( )天,闰年二月有( )天。
(2)元旦是( )月( )日,这个月有( )个星期零( )天。
2、判断。
(1)小刚的生日正好是在2月30日。 ( )
(2)1900年、1996年、2008年和2009年都是闰年。 ( )
(3)制作年历第一步是先确定1月1日是星期几。 ( )
3、把2004年9月份的日期填完整并标出教师节这一天。
2004年9月
- 88 -
15
4、春节期间到北京旅游前后用了5天,这5天日期表示的5个数之和正好是55,小明到家的这天是<
br>几日?
总结年历的作用。
问题:大家制作的年历如此精美,可以用他来做什么?
预设: 1、查日期,了解时间。2、制定学习计划。3、将全班同学的生日圈起来,到时候送去祝福。
五、堂清检测
(一)出示检测题
1、将2004年2月份的日历补充完整。
2004年2月
日
一
二
三
18
四
五
六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1949年10月1日成立的,到今年10月1日是( )周年。
中国共产党是1921年7月1日成立的,到今年7月1日是( )周年。
李叔叔是1972年3月3日出生的,到今年3月3日,他是( )岁。
小红的妈妈到2006年刚好40岁,但她只过了10年生日,猜猜小红的妈妈是( )月(
)日出生的。
(二)、堂清反馈:
板书设计
制作年历
制作年历的步骤:
调查、收集各种类型的年历
讨论与制作:首先要确定1月1日是
星期几,然后确定整体的形式,每列4个月排3行,
最后用颜色区别出休息日。
- 89 -
展示与交流
运用
课后反思(教学得、失及感悟):
第六课时 年、月 、日整理与复习
复习内容
复习教材第47页——57页教学内容。
复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1)充分认
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平年、闰年等方面
的知识,记住每个月以及平年、闰
年各有多少天。(2)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进
一步理解时间和时刻的意义,
学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2、过程与方法: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等方式来了解年、月、日之间的关系和24时计时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直观教学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
时间,从而体会时间的可贵和学习的乐趣。
复习重点
1、掌握年、月、日等方面的知识。
2、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间。
3、能进行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之间的转换。
复习难点
1、简单的判断方法。
2、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教学用具
小黑板。
教学过程
- 90 -
一、目标导学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引入:第四单元学了哪些知识?现在对本单元进行整理与复习。2、
揭示课题:年、月、日整
理与复习。
(二)展示教学目标
二、自主复习
(一)出示复习提纲
复习提纲(快速浏览教材第47页——57页内容;并完成复习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出标注)
1、整理本单元的知识点,看谁整理得既全面又准确。
2、年、月、日的基本知识。
(二)填空:
1、一年有( )个月,其中( )个大月,( )个小月,大月有(
)月、( )月、( )月、( )月、
( )月、( )月、( )月,都有( )天;小月有(
)月,( )月、( )月、( )月,都有( )天;平
年二月有( )天,闰年二月有( )天。
2、公历年是( )的倍数一定是闰年。平年全年有( )天,闰年全年有( )天。
3、公元2000年共有( )天,这一年共有( )个星期零( )天。
(三)学生自主复习:对照复习提纲自主复习,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
三 、合作探究 (一)小组互探(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同桌或学习小组内互相交流。把小组也解决不了的问题记
好,到学生质疑时提出,让其他学习小组或教师讲解.)
(二)师生互探
1、解答各小组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
2、教师有针对性地请不同方法的同学汇报自己的解题思路方法。
四、典例示范
例1: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下面的时刻:
上午7 时:( ) 中午12时:(
) 下午4 时:( ) 晚上10时:( ) 晚
上12时:(
) 凌晨2 时:( )
例2:用普通计时法表示下面的时刻
9 时:
( ) 12时:( ) 24时:( )
21时:( ) 13时:( ) 11时:( )
让生比较两种计时法的相同点、不同点。
- 91 -
课堂小结
相同点:凌晨、上午、中午时数相同。
不同点:下午、晚上时数不相同,要把时数加12就是
相对应的24时计时法的时数。13时至24时的
时数减去12就是普通法的时数,但要加上“上午、下
午”等词。
五、堂清检测
(一)出示检测题(1—3题必做,4题选做。)
1、填空
(1)3年 =( )个月,28天=( )个星期,36小时=( )天(
)小时
(2)2000年是( )年,全年共有( )天,合( )个星期零(
)天。2011年2月有( )天。
(3)采用0到24时的计时法通常叫做( )。
(4)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转换。
16:00 ( ) 7 :00(
) 14:00( )
2、我来当裁判。(对的打√,错的打╳)
(1)小东出生于1998年2月29日。 ( )
(2)爸爸出差到9月31日才能回来。 ( )
(3)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定是闰年。 ( )
(4)小方从17:00开始做作业到
18:10完成,小军从18:00开始到18:30完成,两人做作业花
的时间一样长。
( )
3、解决问题。
(1)填表
节目开始时刻
节目结束时刻
所用时间
21:30
22:10
8:45
1小时40分
16:20
2小时30分
(2)甲乙两地相距
320千米,一辆汽车上午9时从甲地出发,下午2时到达乙地,这辆汽车平均每
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3)新华书店平均每天卖出《十万个为什么 》20本,照这样计算,10月份一共可以卖出多少本?
(4)小强说:我的生日比国庆节晚一天;小华说:我前天过的生日。
你能猜出每个人的生日是哪一天?
(二)检测反馈:
-
92 -
板书设计
年、月、日整理与复习
我们学过的常用时间单位有:( )、( )、( )、(
)、( )、( )。
公历年份是( )倍数的一定是闰年。
一年有(
)个月,其中每个月31天的有( )、( )、( )、( )、( )、( )、(
)共有七
个月,每月有30天的有( )、( )、( )、( )共四个月,二月份平年有(
)天,闰年有( )天,
平年全年有( )天,闰年全年有( )天。
课后反思(教学得、失及感悟):
- 93 -
贴心服务,以下空白部分可添加备注哦:(祝您成功!)
教案,全册教案,全
集教案,全本教案,教案全册,全套教案,整本教案,整套教案,教学设计,教学计划, 全本教案,
教
案,全册教案,全集教案,全本教案,教案全册,全套教案,整本教案,整套教案,教学设计,教学计划,全本教
案,教
案,全册教案,全集教案,全本教案,教案全册,全套教案,整本教案,整套教案,教学设计,教
学计划,全本教案,本文
档支持完整下载,支持任意编辑!选择我们,选择成功!
教案,全册
教案,全集教案,全本教案,教案全册,全套教案,整本教案,整套教案,教学设计,教学计划, 全本教案,<
br>教案,全册教案,全集教案,全本教案,教案全册,全套教案,整本教案,整套教案,教学设计,教学计划
,全本教案,教
案,全册教案,全集教案,全本教案,教案全册,全套教案,整本教案,整套教案,教学
设计,教学计划,全本教案,本文
档支持完整下载,支持任意编辑!选择我们,选择成功!
教
案,全册教案,全集教案,全本教案,教案全册,全套教案,整本教案,整套教案,教学设计,教学计划, 全本
教案,
教案,全册教案,全集教案,全本教案,教案全册,全套教案,整本教案,整套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计划,全本教案,教
案,全册教案,全集教案,全本教案,教案全册,全套教案,整本教案,整套教
案,教学设计,教学计划,全本教案,本文
档支持完整下载,支持任意编辑!选择我们,选择成功! <
br>教案,全册教案,全集教案,全本教案,教案全册,全套教案,整本教案,整套教案,教学设计,教学计划
, 全本教案,
教案,全册教案,全集教案,全本教案,教案全册,全套教案,整本教案,整套教案,教
学设计,教学计划,全本教案,教
案,全册教案,全集教案,全本教案,教案全册,全套教案,整本教案
,整套教案,教学设计,教学计划,全本教案,本文
档支持完整下载,支持任意编辑!选择我们,选择成
功!
教案,全册教案,全集教案,全本教案,教案全册,全套教案,整本教案,整套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计划, 全本教案,
教案,全册教案,全集教案,全本教案,教案全册,全套教案,整本教案,整套
教案,教学设计,教学计划,全本教案,教
案,全册教案,全集教案,全本教案,教案全册,全套教案,
整本教案,整套教案,教学设计,教学计划,全本教案,本文
档支持完整下载,支持任意编辑!选择我们
,选择成功!
导学案,全册导学案,全册导学,全册导学稿,全册导学案稿,全册导学设计,全册导学
教学计划,整本导学案,全
套导学案,全册整本导学案,
导学案,全册导学案,全册导学,全册导学稿
,全册导学案稿,全册导学设计,全册导学教
学计划,整本导学案,全套导学案,全册整本导学案,导学案,全册导
学案,全册导学,全册导学稿,全
册导学案稿,全册导学设计,全册导学教学
计划,整本导学案,全套导学案,全册整本导学
案,本文档支持完整下载,支持任意编辑!选择我们,选择成功!
导学案,全册导学案,全册
导学,全册导学稿,全册导学案稿,全册导学设计,全册导学教学计划,整本导学案,
全套导学案,全册
整本导学案, 导学案,全册导学案,全册导学,全册导学稿
,全册导学案稿,全册导学
设计,全册导学教学计划,整本导学案,全套导学案,全册整本导学案,导学案,全册导
学案,全册导学
,全册导学稿,全册导学案稿,全册导学设计,全册导学教学
计划,整本导学案,全套导学
案,全册整本导学案,本文档支持完整下载,支持任意编辑!选择我们,选择成功!
导学案,
全册导学案,全册导学,全册导学稿,全册导学案稿,全册导学设计,全册导学教学计划,整本导学案,
全套导学案,全册整本导学案, 导学案,全册导学案,全册导学,全册导学稿
,全册导
学案稿,全册导学设计,全册导学教学计划,整本导学案,全套导学案,全册整本导学案,导学案,全册导
学案,全册导学,全册导学稿,全册导学案稿,全册导学设计,全册导学教学
计划,整本
导学案,全套导学案,全册整本导学案,本文档支持完整下载,支持任意编辑!选择我们,选择成功!
导学案,全册导学案,全册导学,全册导学稿,全册导学案稿,全册导学设计,全册导学教学计划,整本导学案,
全套导学案,全册整本导学案, 导学案,全册导学案,全册导学,全册导学稿
,全册导学案稿,全册导学设计,全册导学教学计划,整本导学案,全套导学案,全册整本导学案,导学案,全册
导
- 94 -
学案,全册导学,全册导学稿,全册导学案稿,全册导学设计,全册导学教学
计划,整本导学案,全套导学案,全册整本导学案,本文档支持完整下载,支持任意编辑!选择我们,选
择成功!
现在,我把自己20多年来的班主任工作经验,总结如下,一并赠送给您,
希望能帮到您:
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辉煌的明天
——我的治班方略
我很欣赏一句话,那就是“教师的工作是托起明天的太阳”。是啊,我
们今
天的一切工作,不就是为了每一个学生都能拥有一个辉煌的未来吗?
那么,如何为孩子未来的发展打下良
好的基础?是值得每一位教师,尤其
是班主任教师的深思。因为班主任是学校具有特殊身份的教育者。作
为班
级的教育者和组织者,在班集体的发展和学生的健康成长中起着十分重要
的作用。
我从参加工作至今,二十多年来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回忆这些年带
班所走过的每一步,品味着工作带
给我的欣慰和快乐,更加坚定了我做一
名优秀班主任的信念和决心。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和学习思考,我
的治班
理念已经逐渐明朗,那就是“以情育人,用爱心点燃学生心灵的火花;活
动育人,用丰富
多彩的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犹如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一样,没有
感
情,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工作二十多年来,我从没有放弃过教师自身
素质的培养,从教
中学,从学中教,乐此不疲。用我的真诚、爱意透视学
生纯洁而又丰富的内心世界,唤起学生对爱和真诚
的追求,感染学生、浸
润学生渴望理解的心田,用充满爱的语言去抚慰一颗颗幼小的心灵。
-
95 -
一、关爱学生,用爱撑起一片蓝天
1、沟通是教育的前提。师生之
间如果缺乏了解和沟通,感情就会有
隔膜,教育就无从展开。沟通应从了解开始。苏联著名教育家乌申斯
基说
过:如果教育家希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么就必须从一切方面去了解
人。因此,我在班
级管理工作中,经常通过不同方法与学生交流,在交流
中了解每个同学的家庭情况、性格特点、爱好、健
康状况及学习变化。例
如,我在与如今所带班级学生的交流中得知班内三名同学生活在单亲家庭
时,一种怜爱之情,一种强烈的责任感油然而生。我深知,生活在单亲家
庭中的孩子情感脆弱,性格孤僻
、倔强、逆反心理强,因此,在日常的生
活学习中,我会不经意地送给他们一个亲切的微笑,一个满意的
赞许,一
个温馨的眼神,一个慈祥的抚摸,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真挚的爱,使这些原
本不幸的孩子
在班集体这个大家庭里变得开朗活泼、乐观向上,有着较强
的集体荣誉感。
2、运用心理教育
。基础教育的价值体现在未来,受教育者只有具备良
好的心理素质,才能在未来社会获得最佳的生存和发
展空间。因此本学年,
我在班里发起这样一个倡议:师生共建相互交流的绿色通道,包括两种
形
式:
(1)家构通桥—日记
(2)热线连着你和我—家庭心理电话
以此为学生提供多渠道的倾诉,使个性千差万别的学生,在心理错位
时得以倾诉,摆脱烦恼。
有一次,我在班里布置了一篇作文《你心目中的老师》。在作文里,同
学们大胆地说出了他们心
目中老师的形象„„从孩子真诚的话语中,我获
- 96 -
得了许多宝贵的
意见,所以在后来的班会上,我说:“老师很感谢你们提出
的宝贵意见,从今以后,我一定做一个你们满
意的老师:有爱心,正直好
学,富有创新精神的授课能手,教学工作做出改进。反过来,我也向你们提出老师心目中的学生形象,是同样有爱心,懂得自尊、自爱和尊重别人。”
从那以后,我与学生的距离更近了,孩子们经常向我倾诉内心的酸楚、
快乐„„
我曾
这样寄语我的学生们:“同学们,我是过去,你们是未来;我是一
片树叶,你们是整个森林;我是一支蜡
烛,你们是熊熊火炬;我是一条小
溪,你们是黄河、长江„„相信我们每一位同学都拥有美好的明天„„
”
二、以活动为载体,营造个性发展的空间
心理学家皮亚杰也曾指出:活动是人的认识、智
慧、思维发生、发展
的机制。通过活动能使学生得到丰富和发展。因此,我非常注重从开展活
动
入手,以活动为载体,以活动的形式、内容为依托,为学生创设个性发
展的空间,营造和谐、宽松的班级
氛围,寓教于景、于乐、于形。
1、 创设有特色的班级文化
①、举行主题鲜明的班队活动
。按照“建设团结向上班集体,营造和
谐健康新环境”的工作思路,本学年我班开展了“好大一棵树”的
主题班
会。在这次活动中,无论设计、组织,我都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实践。
调动全班同学的
积极性,使他们普遍感到:这是我们自己的活动,我们要
动脑筋想办法,在活动中显身手,显才华。 <
br>在活动中,同学们围绕主题,主动查找资料,搜集图片。同学们自制
绿树叶,绘制“地图树”,自
己写诗„„,体现了集体智慧的交融。通过这
次活动,同学们受到感染和熏陶,思维受到开拓、发展,增
强了集体凝聚
- 97 -
力和学生的使命感,又丰富了他们的精神世界,呼唤了爱与真诚。
②、巧用教
室空间。两周一期的板报,以突出的主题,多彩的板块,
成为班中亮点;墙壁上“我真棒 小巧手”里
图文并茂的手抄报,意境深
远的美术作品,相映成趣;“植物园”中的一棵棵幼苗在全班师生的呵护下<
br>茁壮成长„„这些构筑着学生理想的“文化大餐”形成班内一道亮丽的风
景线。
2、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勇当社会小主人
在学习《地球就诊记》后,学生自发地组织了环保小
分队,如今,“环
保小卫士”们正在行动着:收集废纸、废弃电池、捡塑料袋;号召村民节
约水
资源;全班同学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调查了解社会用字情况,并向有关
部门提出如何规范社会用字的建议。
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关注社会,不仅没有影响学生的学习,反而增
强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丰
富了社会知识,增长了阅历,找到了学习的立
足点。
有人说,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汪清泉
,一切美的情感都源于此,
但要有一定的动力激荡它。我就是以“丰富的情感和活动”为动力,调动学生积极、健康的因素,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现在,我班在班风、班貌
方面受到全校师生的交口称
赞,教学成绩在全镇范围内也一直名列前茅,
我班也连续多次被评为校“优秀班级体”。今年,我班又被
评为保定市 “优
秀班级体”,贾康丽同学被评为保定市“优秀少年”,我个人也连续两年受
到
县政府嘉奖。不过,成绩再辉煌,也已经成为过去。望前方,情长路更
长。今后,我将继续追求探索,努
力创设学生全面发展的育人环境,让每
一个学生都有辉煌的明天!
- 98 -
- 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