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下册分一分(一)教学设计与反思

绝世美人儿
669次浏览
2020年08月16日 07:31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四人小品-春季育儿知识



三年级数学下册分一分(一)教学设计与反思
一、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P53—55“分一分(一)”
二、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和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会认、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
各部分名称, 体会分数的作用。
2、会用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
3、培养学生观察、思考以及自主探索精神,训练思维的灵活性。。
三、教学重难点
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表示简单的分数。
四、教具学具准备
苹果、水果刀、正方形、长方形、圆、彩笔等。
五、教材分析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学 生在已经掌握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从整数到分数是
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又是学生认识数 的概念的一次飞跃,因为无论在意义上还是在读写方
法上以及计算上,它们都有很大的差异。分数是怎样 产生的,为什么要学习分数,是学生以
前所不曾想过或是没有想明白的问题,。这一部分内容以前是四年 级所学习的内容,而新教材
整合为三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教材把认识分数作为一个单元,足以说明学生 建立分数这个
概念需要一个过程,同时对意义的理解也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因此,学习时需要创设具体生
动的问题情境,激活已有的生活经验,利用实验操作、观察、判断等直观手段,逐步使学生
理解 分数的意义。《分一分(一)》这节课,就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分苹果”游戏,
引出分数,在 活动交流中初步了解分数的意义,逐步懂得分数的读法、写法以及分数各部分
的名称。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今天老师和大家做两个游戏,听 清楚第一个游戏的规则,我们今天首先回答问题不
用嘴而用手,答案是几,用拍手表示行吗?
1、出示苹果问:老师手里有4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分几个?(2个)
2、老师手里2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分几个?(1个)
3、老师手里1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分几个?(生有的把一只手放在另一

1



只手的中间不发出声音,有的作刀切的样子,有的用手指作出“ +”的样子来表示自己的想
法,有的急于举手想发表意见。)
4、师:为什么不拍手呢?(每 人只有半个)你想怎样来表示半个呢?能否创造出一个符
号来表示半个呢?
5、学生动手创作 ,教师让学生展示说出自己的想法。有的学生用0.5,有的用折纸,有
的用A从中间画竖线隔开,有的 用B从中间画横线隔开,有的用o画线隔开,有的用“双喜”
的“喜”来表示物体的一半,有的用正方形 从中间画线隔开来来表示,有的是12还有的学
生用画图来表示。
6、在这些方法中同学们观察思考用那种办法表示一半更简单呢?(12)
〔评析:教师用拍 手来开课,让全体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中,通过拍手,能让学生体会
到有些数是不能用整数或小数来表示 的,认识到学习分数的必要性。接着让学生自己设计表
示半个的方法,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的展示。〕
2、新课学习:
(1)、动手实践,理解新知。
(A)、涂一涂。
师: 分数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请看教材53页(出示图片:衣服、树叶、小汽车、
长方形、正方形、圆 、正六边形)同学们先观察这些图片有什么特征(轴对称图形),它们里
面就隐含了很多的分数。你能表 示出它们的二分之一吗?让我们一起来涂一涂吧。
师:涂完的小朋友,请先小组内互相交流检查一下。
师:谁愿意把自己的作品拿到前面来展示一下?(学生精彩片段)
生1:我把六边形的上下两个边的中间用线连起来作对称轴,然后涂出其中的一份。
生2:我把六边形的对角有用线连起来作对称轴,涂出其中的一份。
生3:我把圆对折画出它 的对称轴,而且这种对折的方法可以找出很多条对称轴,然后
涂出其中的一份,表示二分之一。
(学生作品展示,师生共同评价)
师:二分之一还可以表示很多物体的一半呢!
(B)、找一找。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的物体或事物可以用二分之一来表示,你能 找一找吗?
先看一看,再思考一下,你可以边找边说,看谁找的最认真,最多!
(2)、老师和同学们做第二个游戏。
(A)、折一折。

2



师:老师刚才给每个人发了1张正方形纸请你对折两次然后展开观察这张正方 形的纸被
分成了几部分,各部分有什么特征?
师:涂出其中的一份,想想这一份是几分之几? (四分之一)涂出两份呢?(四分之二)
三份呢?(四分之三)四份呢?(四分之四)
师:刚 才我们通过涂一涂、找一找、折一折发现了很多分数,但你们发现了没有:我们
都是在怎样分的基础上才 得到分数的?
生:平均分。
师:对了,只有在平均分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够得到分数,像二分 之一、四分之一、四分
之二等都是分数。
(B)、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分数究竟是由哪几 部分组成的:刚才我们在正方形上涂的
三份一般要用一般要用分数34来表示,(教师板书),中间的横 线叫分数线,表示平均分。
分数线下面的数4叫分母,表示把这个饼平均分成了三份,分数线上面的3叫 分子,表示这
样的三份,这个分数怎么读呢,从下往上读,分数线读作“分之”。就读作:四分之三。
齐读两遍。写分数的时候要先写分数线,表示平均分,再写分数线下面的分母,然后写
分数线上 面的分子。这个分数就写好了。大家试着写一下二分之一。
〔设计意图:通过涂、折、找等活动,让学 生充分调动自己的各种感观,亲身经历“分
数”的探索过程,切实感悟“分数”的真正内涵;同时,在找 一找的过程中,把刚学习的“分
数”的概念,运用到生活中,让学生感觉到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 数学,拓展了学生
印象中“分数”概念的外延,使学生对“分数”概念的理解更加深刻。
设计 意图:在教学分数时,首先让学生认识分数,然后读写分数,认识各部分的名称,
这样一个过程很自然, 把教材灵活地使用,让学生对知识有整体感。〕
3、合作交流,巩固新知
练一练1
师:同学们真能干,这么快就认识了分数。看来靠自己动手认识分数,大家掌握得很好,
现在我们来看 屏幕(显示练习:用阴影部分表示下面的分数)。
师:这里有三个图形,请你涂一涂,表示出它下面对应的分数。
练一练2
按分数把下面各图形涂上颜色(任意选择四个图形完成)
〔设计意图:让学生选择图形完成,体现了作业的层次性以及学生的个性差异〕
练一练3
师:这是一道判断题,请你仔细阅读,他们说的对吗?错在哪里呢?

3



4、拓展
找一找生活中用分数表示的事物
5、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有哪些收获?
教学反思: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学生在已经掌握 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从整数到分数是
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又是学生认识数的概念的一次 飞跃,因为无论在意义上还是在读写方
法上以及计算上,它们都有很大的差异。这一部分内容以前是四年 级所学习的内容,而新教
材整合为三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教材把认识分数作为一个单元,足以说明学生 建立分数这
个概念需要一个过程,同时对意义的理解也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因此,学习时需要创设具体< br>生动的问题情境,激活已有的生活经验,利用实验操作、观察、判断等直观手段,逐步使学
生理解 分数的意义。《分一分(一)》这节课,就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分苹果”游
戏,引出分数,在 活动交流中初步了解分数的意义,逐步懂得分数的读法、写法以及分数各
部分的名称。
在本节 课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以课标精神为指导,注重体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
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 不同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样的新课标理念。纵观全课,
这节课体现了以下几个方面:
1、在活动中渗透新知识。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数学活动是一种激发学生思维的活动 ,数学知识是数学活
动的结果。数学活动不仅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学生需要在自 主的数
学活动中理解数学,体验数学。
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中,我以数学游戏活动—拍手表示结 果引入二分之一,不仅激发了学
生的兴趣,而且为学生在分数是建立在平均分基础上这一方面作了铺垫。 在认识分数这一环
节中学生通过折一折(折不同形状的纸),涂一涂(涂自己想表示的分数),说一说, 进一步
感受分数的意义,掌握了分数的读写。在组花瓣的游戏中,学生充分的活动进一步感悟分数,理解分数,应用分数。在活动之中,让学生体验到知识的建构。教学内容的呈现以“问题情
境—建立 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基本模型展开。
2、面向全体学生,让孩子成为学生活动的主人。 这节课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活动,学生参与面广,达到了百分之百动手参与,在全员
参与中通过观 察、思考、领悟、理解逐步来认识分数。本节课的引客,数学游戏是全体学生
参与,在认识12这一环节 中,每一位学生都动手折一折,涂一涂,感悟12,在认识分数

4



这一环节中,全体学生又一次通过涂色和表述,了解24,34,44。在动手实践中,每一
个 学生自由的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分数,并用学具把它表示出来。在组花瓣游戏中,每人寻
找自己的小伙伴 ,任意组合,在活动中进一步感悟分数。从始至终,全班每一个孩子充分参
与动手实践,最大限度的满足 每一个学生的数学需要,最大限度的发展每一个学生的智慧潜
能,实现了让学生成为主人这样的教学意图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真正成为学生活动的组织
者,合作者,在学生遇到困惑的时候及时引导和点拨。
3、在学习活动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数学教学是学生思维被激活的一个活动,让学 生自己独立去发现,科学上已经被发现的
东西,是由学生的生活世界走向数学王国的活动过程。在教学中 也不止一次的闪现学生创新
思维的火花,例如,导课时的数学游戏让学生用掌声表示半个,一些同学用手 势表示切的动
作,有些同学表示掰的动作,这是学生创新的第一次显现;在探究“半个”的表示方法中,
学生用写半个字,画半个图形等等一些方法来表示。这进一步实现了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设
计意 图,在之后的折一折12,折一折表示自己喜欢的分数中,学生各式各样的折法和涂色
方法都是学生创新 思维的体现。
4强化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本节课我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孩子们 都爱做游戏,因此我用学生们喜闻乐
见的游戏引入,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动机,吸引他们开展学 习活动。
总之,这节课实现了我的设计意图,体现了课改的精神。但是,反思整个教学活动的过
程,这节课有不足之处:
教师的课堂应变能力,自己比较紧张,也由于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经验不够丰 富,在处理
一些突发事件是不够灵活。由这一点,我得到启示,作为一个教师,必须不断研究教材,研< br>究学生,更要研究学习过程,善于思考,找到教学的切入点,加强课堂的驾驭能力。
学生是学习 的主人,这是新课标所倡导的理念,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进一步发展,让孩
子成为真正的主人,才能落实 教学任务。这也是我平时教学中的困惑,是我在教学中进一步
需要加强之处,这也是对我的另一启示。
数学教学活动是激发学生思维,培养逻辑推理能力等方面的一门重要课程,在今后的教
学中我会 不断探索和努力,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与新课程共同进步。


5

美术校考成绩查询-听课总结


立冬习俗-导师推荐信范文


成语谜语大全及答案-弟子规读后感


关于想象作文-小学数学教研组计划


魁北克大学-北京高考一本线


四川传媒大学-社团活动计划


上海高考作文题-有眼不识泰山的意思


武警福州指挥学院-跟单员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