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教案

别妄想泡我
611次浏览
2020年08月16日 07:48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我喜欢的动物-大班幼儿育儿知识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教案

教学目标

本册教材是 第一学段的最后一册教材,通过总复习,使学生获得的知
识更加巩固,计算水平更加提升,数感、空间观 点、统计观点、应用
意识等得到发展,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获得学
习成功 的体验,提升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全面达
到本册教材和第一学段的教学目标。

教材说明

本单元的复习包括本册所学的主要内容。复习共分为八部分:位置与
方向,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统计,年、月、日,
面积,小数的初步理解,解 决问题。复习的重点是除数是一位数的除
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统计,面积以及使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 的实
际问题。其他内容也比较重要,也要让学生切实理解和掌握。本册第
九单元“数学广角”主 要是培养学生数学思想方法的,学生只要了解
就能够了,所以,在总复习中没有单独安排复习。可让学生 通过练习
初步了解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

总复习的编排注意突出以下几点。

1.注意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在复习时实行整 理和比较,以增强学
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如第112页的第1题,既复习了根据给
定的 一个方向(北、南、东或西)辨认其余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方
向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同时也会看 简单的路线图。另外,也为
今后进一步学习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等知识打下了基础。

2.注意增强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增强估算意识和水平的培养。如第112~113页的第2、4题,第2题设计了估算和笔算3个家庭平均每月
用电数的题目,让学生 体会除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3.增强统计观点的培养。如第113页的第5题 ,既复习了对数据实行
简单的分析,并根据分析的结果作出简单的判断与预测;也复习了平
均数 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同时渗透了环保教育。

4.增强空间观点的培养。如第11 4页的第7、8题,既复习相关面积
的基本知识,也复习了估计给定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能够选择
合适的面积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

5.增强解决问题水平的培养。在总复习中 ,数与计算、空间与图形、
统计等内容的应用本身就是解决问题;另外,也单独安排了一些联系
生活实际的解决问题的内容,如第115页的第11、12题,让学生了解
用连乘、连除能够解决生活中 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学建议

1.这部分内容可用5课时实行复习。复习 时,对于本单元的主要内容
要重点复习,教师应了解每一名学生在学习中还有什么问题,启发、
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基础上解决问题;其他内容的复习,
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对 学生掌握得不牢固的内容要重点复
习,使学生都能够达到本学期的教学目标。

如果有 机动时间,教师可适当安排时间对第一学段(前六册教材)的
内容按照数与计算、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 率等领域适当实行系统整
理和复习,全面完成第一学段的教学目标。

2.复习位置与 方向时,结合教科书第112页的第1题,能够先让学生
用八个方向词语说一说小清家的周围有什么;然 后再实行小组和全班
交流,结合学生表达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说一说怎样识别方向和用词语
描绘物 体所在的方向,看懂简单的路线图。教师能够在图上加几条公
共汽车路线,丰富情境的内容;也能够根据 本地的实际情况,重新绘
制简单的地图,让学生描述。


3.复习除数 是一位数的除法时,通过让学生做第112页的第2题,了
解学生计算时还存有什么问题,启发、引导学 生发现自己的错误所在,
并通过反思自己纠正;还应注意通过一定的练习使学生达到计算熟练。

4.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时,结合第113页第3题复习口算,结合第4
题复习估算和笔算。教 师针对计算中出现的问题实行订正,再通过练
习二十五中的相关练习或出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使全体学 生达到本
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5.复习统计时,让学生分析第113页第5题中的 数据,对近年来该地
区沙尘天气的发展变化趋势有一个判断;让学生谈谈感想,有什么办
法减少 沙尘天气,使学生受到环境保护的思想教育。

6.复习年、月、日时,要注意全面复习学过的 时间单位和相关知识,
可借助表格实行系统整理时间单位,结合实例让学生体会这些单位的
大小 ,培养学生的估计水平。

7.复习面积时,结合第114页第7题,让学生结合实例建立面积 单位
的表象,知道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第114页的第8题,先让学
生独立估计,再合作 实行测量,然后实行全班交流;让估计得比较准
确的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估计的,让估计得不够准确的 学生说一说
误差出现在什么地方,从而提升学生的估计水平和测量的水平。

8.复习 小数的初步理解时,除了结合第115页的第9、10题外,还可
用一些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小数的基本含 义,体会到小数与分母是10和
100的分数的联系。

9.复习解决问题时,可结合 第115页的第11、12题,了解学生是否
理解题目中的数量关系,能否准确列式计算。启发、引导有 困难的学
生达到基本要求。注意让学生根据题目中给出的条件和问题,选择准
确的自己喜欢的方 法实行解答,不要求一个学生掌握多种方法。

10.关于练习二十五中一些习题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第3题,先让 学生估算,再用笔算。有的学生可能估算的结果与笔算
的答案不同,如把58看成60,11看成10, 估算结果是600,答案是
不能一次送走这批人;实际情况是58×11=638,一次能送走这批人。
上面的估算方法按照一般思路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却得出了相反的答
案。此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思 考面对实际问题时怎样选择比较合适的估
算策略,才能解决问题。上面的估算方法问题出在:1辆车能坐 58人,
如果把11看成10,等于少运了58人,58相对于620人来说误差较大。
所以, 估算时计算60×11=660比较合适。因为把58看成60,1辆车
多运2人,10辆车才多运20 人,误差相对较小。这样就能得出“一次
能送走这些人”的准确答案。

第5题,让学 生通过度析数据,对人均消费粮食的变化趋势有一个判
断。在此教师应引导学生理解,随着社会生产的发 展,供人们吃的东
西越来越丰富,所以人均消费粮食越来越少。

第9、13题,教师注意结合题目实行环保教育。

练习二十五最后的思考题,渗透等 量代换的思想方法,到第三学段学
习二元一次方程组时要用到这种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思路如下。
由题中的条件可知:

3杯水+空瓶=440,

2杯水+3杯水+空瓶=600,

所以2杯水+440=600,2杯水=600-440,得出1杯水=80克。

空瓶=200克。

寒风凛冽-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招生网


香港代理-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


比熊和泰迪的区别-国家专项


家乡的秋天-青岛国税局税税通


安庆人事考试网-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


同济大学选课网-继续教育学习心得


东北大学招生网-我的理想作文开头


清明节有感-网络安全手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