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1

别妄想泡我
842次浏览
2020年08月16日 08:16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2017高考文综-二建报名入口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
教学内容
江苏版小学数学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27〜29页。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
2.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 < br>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结合生活实际,为学生创设探究数学问题的情境,鼓励学生根据
已有信息提 出想要解决的问题,目的是想激起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兴趣和欲望,进而
促使学生根据已有信息和 提出的数学问题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
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
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正确分析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难点:分析题目中存在的数量关系。
教具准备
教具:主题图、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学例题,出示情境图:
师:星期天,小明的爸爸去商场为孩子买衣服,仔细观察,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
息?
小明和爸爸带300元去运动服饰商店购物﹙板书课题: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从生活出发, 选择学生熟悉的事情导入,使学生对数学学习有更多的亲切感,
激起了学生强烈的探究乐趣和求知欲望, 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二、自主探索,积极参与。
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学生根据教学情境图,找出数学信息。
师:根据图中的数学问題,想一想,应该怎样理解“最多剩下多少元?”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设计意图:由情境图引出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很自然地参与课堂学

1



习。
学生汇报。
生1:购买不同价格的运动服,花费的钱数不同,剩下的钱数也是不同的。
生2:要想剩下的钱最多,就应该使买东西花的钱数最少。
师:通过刚才的讨论,我们得出以下数量关系式。
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写出数量关系式。
剩下的钱数=300花费的钱数﹙师板书)
师: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应先算出用去多少元。
师:要求最多剩下多少元,我们是不是应该把所有可能花费的钱数算出来,再进行比较
呢?
学生分组讨论、汇报。
生1:应先选价格最低的运动服和鞋子分别算一算看谁花的钱少。 < br>生2:不用比较,只需要购买价格最低的运动服和价格最低的运动鞋,就能求出最多剩
下多少元。
全班交流后得出结论:买价格最低的运动服和运动鞋,就行。
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分步列出算式。
130+85=215 300-215=85
学生汇报。(师板书)
师小结:我们刚才先算的是一共用去多少元,再算的是剩下多少元。像 这样需要两步才
能解决的问题,我们首先要从问题出发,根据问题分析数量关系,确定出先算什么。 < br>设计意图:使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认识两步式
题,进而探 究运算顺序,发现规律,小组合作落到了实处,学生在讨论交流中掌握了知识要
点并能具体应用。
三、巩固练习,达标训练。
师:想一想:如果买3顶帽子,付100元最少找回多少元?
让学生分组讨论后,确定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列式计算。
设计意图:学生完全融 入到购物的情境之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更深刻地感悟先
乘后减的算理,体验运算的规律。 完成教科书第28〜29页“想想做做”。
让学生根据问题说出数量关系式,并说一说缺少什么条件。
先独立思考,统计表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从统计表中,我们可以看出的数学信息是什么?要求的问题是什么?
首先小组合作思考,如果有困难,老师可适当提示。
从问题出发:想一想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



设计意图:创造机会让学生自主活动培养学生的发现思维,同时滲透比较方法的意识。
多次的小组合作 ,训练学生的多角度思维,提高算法多样化的能力'
四、课堂作业。
完成“想想做做”第3、4题。
五、小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3

母亲节的由来-关于春节的祝福语


一起去郊游-杜拉斯经典语录


春节日记-中班班务计划


好听的队名-护照号码


广州医学院-春节的由来和习俗


节能知识-黔西南中考分数查询


我身边的小能人作文-本一大学排名


风暴影评-车间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