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总复习教案:解三角形应用举例

玛丽莲梦兔
772次浏览
2020年08月16日 09:59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涟水教育-小年祝福短信



第三章 三角函数、三角恒等变换及解三角形第8课时 解三角形应用举例(对应学生用书
(文)、(理)55~56页)


考情分析
正余弦定理在应用题中的应用.

考点新知
能准确地建立数学模型,并能用正弦定
理和余弦定理解决问题.

1. (必修5P 11习题4改编)若海上有A、B、C三个小岛,测得A,B两岛相距10海里,∠BAC
=60°,∠ ABC=75°,则B、C间的距离是________海里.
答案:56
解析:由正弦定理,
BCAB
知=,
sin60°sin(180°-60°-75°)
解得BC=56(海里).
2. (必修5P20练习第4题改编)江岸边有一炮台高30 m,江中有两条船,船与炮台底部在同一
水面 上,由炮台顶部测得俯角分别为45°和60°,而且两条船与炮台底部连线成30°角,则
两条船相距 ________m.
答案:103

解析:如图,OA为炮台,M、N为两条船 的位置,∠AMO=45°,∠ANO=60°,OM=AOtan45°
3
=30,ON=A Otan30°=
3
×30=103,由余弦定理,得MN=
3
900+30 0-2×30×103×
2
=300=103(m).
3. (必修5P18例1改编)如图,要测量河对岸A、B两点间的距离,今沿河岸选取相距40 m的
C、 D两点,测得∠ACB=60°,∠BCD=45°,∠ADB=60°,∠ADC=30°,则AB的距离是< br>__________ m.

答案:206
解析:由已知知△BDC为等 腰直角三角形,故DB=40;由∠ACB=60°和∠ADB=60°知A、
B、C、D四点共圆,



所以∠BAD=∠BCD=45°;
在△BDA中,运用正弦定理可得AB=206.
4. (必修5P21习题2改编)某人在 C点测得塔顶A在南偏西80°,仰角为45°,此人沿南偏东
40°方向前进10 m到D,测得塔顶A的仰角为30°,则塔高为________m.
答案:10

解析:如图,设塔高为h,在Rt△AOC中,∠ACO=45°,则OC=OA=h.
在Rt△AOD中,∠ADO=30°,则OD=3h.
在△OCD中,∠OCD=120°,CD=10.
由余弦定理得OD2=OC2+CD2-2OC·CDcos∠OCD,
即(3h)2=h2+102-2h×10×cos120°,
∴ h2-5h-50=0,解得h=10或h=-5(舍).

5. 如图,一船在海上自西向 东航行,在A处测得某岛M的方位角为北偏东α角,前进mkm
后在B处测得该岛的方位角为北偏东β角 ,已知该岛周围nkm范围内(包括边界)有暗礁,现该
船继续东行.当α与β满足条件_______ _时,该船没有触礁危险.
答案:mcosαcosβ>nsin(α-β)
解析:∠MA B=90°-α,∠MBC=90°-β=∠MAB+∠AMB=90°-α+∠AMB,∴ ∠AMB
BMm
=α-β.由题可知,在△ABM中,根据正弦定理得=,解得BM=
sin(90°- α)sin(α-β)
mcosαmcosαcosβ
.要使船没有触礁危险,需要BMsin (90°-β)=>n,所以α与β满足
sin(α-β)sin(α-β)
mcosαcos β>nsin(α-β)时船没有触礁危险.

1. 用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解三角形的常见题型
测量距离问题、高度问题、角度问题、计算面积问题、航海问题、物理问题等.
2. 实际问题中的常用角
(1) 仰角和俯角
与目标线在同一铅垂平面内的水平视线和目标视线 的夹角,目标视线在水平视线上方的角叫
仰角,目标视线在水平视线下方的角叫俯角(如图①).



(2) 方向角:相对于某正方向的水平角,如南偏东30°,北偏西45°,西偏北60°等.
(3) 方位角:指从正北方向顺时针转到目标方向线的水平角,如B点的方位角为α(如图②).
(4) 坡度:坡面与水平面所成的二面角的度数.


[备课札记]


题型1 测量距离问题
例1 要测量河对岸A、B两点之间的距离,选取相距3 km的C、 D两点,并且测得∠ACB
=75°,∠BCD=45°,∠ADC=30°,∠ADB=45°,求A 、B之间的距离.
解:△ACD中,∠ACD=120°,∠CAD=∠ADC=30°,∴ AC=CD=3 km.在△BCD中,∠
BCD=45°,∠BDC=75°,∠CBD=60°,∴ BC=
3sin75°6+2
=.在△ABC中,由余弦
2
sin60°6+2

6+2

2
定理得AB2=AC2+BC2-2AC· BC·cos∠ACB=(3)2+

-2·3·
2
cos75°=5,

2

∴ AB=5 km.故A、B之间的距离为5 km.
变式训练

设A、B两点在河的两岸,一测量者在A所在的河岸边选定一点C,测出A C的距离为50m,
∠ACB=45°,∠CAB=105°,求A、B两点的距离.
解:由题意知∠ABC=30°,
ACAB
由正弦定理=,
sin∠AB Csin∠ACB
2
50×
2
AC·sin∠ACB
得AB==1
=502 m.
sin∠ABC
2
故A、B两点的距离为502 m.
题型2 测量高度问题

例2 某兴趣小组要测量电视塔AE的高度H(单位:m)如图所示,垂直放置的标杆BC的高度h
=4 m,仰角∠ABE=α,∠ADE=β.


(1) 该小组已测得一组α、β的值,算出了tanα=1.24,tanβ=1.20,请据此算出H的值;
(2) 该小组分析若干测得的数据后,认为适当调整标杆到电视塔的距离d(单位:m),使α与β< br>之差较大,可以提高测量精度.若电视塔的实际高度为125 m,试问d为多少时,α-β最大?
HhHHhH
解:(1) 由AB=,BD=,AD=及AB+BD=AD,得+=,解
tanαtanβtanβtanαtanβtanβ
htanα
4×1.24
得H ===124.
tanα-tanβ1.24-1.20
因此,算出的电视塔的高度H是124 m.
H
(2) 由题设知d=AB,得tanα=
d
.
H-h
Hh
由AB=AD-BD=-,得tanβ=
d

tanβtanβ
tanα-tanβ
所以tan(α-β)==
1+tanαtan β
hh
≤,
H(H-h)
2H(H-h)
d+
d
H(H-h)
当且仅当d=,即d=H(H-h)=125×(125-4)=555时,上式取等号. 所
d
ππ
以当d=555时,tan(α-β)最大.因为0<β<α<
2< br>,则0<α-β<
2
,所以当d=555时,α-
β最大.故所求的d是555 m.

备选变式(教师专享)

如图所示,测量河对岸的塔高AB时,可以 选与塔底B在同一水平面内的两个测点C与D,现
测得∠BCD=α,∠BDC=β,CD=s,并在点 C测得塔顶A的仰角为θ,求塔高AB.
CD·sin∠BDC
BCCD
解:在△B CD中,∠CBD=π-α-β,由正弦定理得=,所以BC=
sin∠BDCsin∠CBDsin∠ CBD

s·sinβ
.
sin(α+β)
s·tanθsinβ
.
sin(α+β)
在Rt△ABC中,AB=BCtan∠ACB=
题型3 测量角度问题
例3 在海岸A处,发现北偏西75°的方向,距离A 2海里的B处有一艘走私船,在A处北
偏东45°方向,距离A (3-1)海里的C处的缉私船奉命以 103海里小时的速度追截走私
船.此时,走私船正以10海里小时的速度从B向北偏西30°方向逃窜 ,问缉私船沿什么方
向能最快追上走私船?

解:由已知条件得,AB=2,AC=3-1,∠BAC=120°,


∴ BC=AB2+AC2-2AB·AC·cos∠BAC
=4+4-23+23-2=6.
ABBC
在△ABC中,=,
sin∠ACBsin∠BAC
2
解得sin∠ACB=
2
,∴ ∠ACB=45°,
∴ BC为水平线,设经过时间t小时后,缉私船追上走私船,则在△BCD中,
BD=10t,CD=103t,∠DBC=120°,
3
10t×
2BDsin∠CBD
1
sin∠BCD===,
CD
103t
2
∴ ∠BCD=30°,
∴ 缉私船沿北偏西60°的方向能最快追上走私船.
备选变式(教师专享)


如图,渔船甲位于岛屿A的南偏西60°方向的B处,且与岛屿A相距12海里,渔船乙以10
海里小 时的速度从岛屿A出发沿正北方向航行,若渔船甲同时从B处出发沿北偏东α的方向
追赶渔船乙,刚好用 2 h追上,此时到达C处.
(1) 求渔船甲的速度;
(2) 求sinα的值.
解:(1) 依题意知,∠BAC=120°,AB=12海里,AC=10×2=20海里,∠BCA =α.在△ABC
中,由余弦定理,得BC2=AB2+AC2-2AB·AC·cos∠BAC=12 2+202-2×12×20×cos120°=784,
解得BC=28海里.
BC
所以渔船甲的速度为
2
=14海里小时.
(2) 在△ABC 中,因为AB=12海里,∠BAC=120°,BC=28海里,∠BCA=α,由正弦定理,
ABB C
得=.
sinαsin120°
3
12×
2
AB·si n120°
33
即sinα===
BC2814
.

1. 在△ABC中,若sin2A+sin2B<sin2C,则△ABC的形状是________.
答案:钝角三角形
解析:由正弦定理可把不等式转化为a2+b2<c2,cosC=
a2+b2-c2
<0,所以三角形为钝角
2ab


三角形.
2. 已知△ABC的三边长成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则其最大角的余弦值为________.
2
答案:-
4

解析:设最小边为a,则其他两边分别为2a,2a .由余弦定理,得最大角的余弦值为cosα=
a2+(2a)2-(2a)2
2
=-
4
.
2a×(2a)
3. (2013·上海一模)一人在海面某处测得某 山顶C的仰角为α(0°<α<45°),在海面上向山顶
的方向行进m m后,测得山顶C的仰角为90°-α,则该山的高度为________m.(结果化简)

1
答案:
2
mtan2α
解析:由题意知∠CAB=α,∠CDB =90°-α,∠CDA=90°+α,且AD=m,则∠ACD=90°
mcosα
ADAC mAC
-2α.由正弦定理得=,即=,即AC=,所
sin(90°-2α)sin(90° +α)cos2αcosαcos2α
msinαcosα
1
以山高BC=ACsin α==
2
mtan2α.
cos2α
ACBCAB2
4. 已知△ ABC中,AB边上的高与AB边的长相等,则
BC

AC
+的最大值为__ ______.
BC·AC
答案:22
AC2+BC2+AB2
ACBC AB2
解析:
BC

AC
+=.
BC·ACBC·AC
又AC2+BC2=AB2+2AC·BC·cosC,
4S△ABC
2AB2
∴ 原式=2cosC+=2cosC+
BC·A CBC·AC
2BC·AC·sinC
=2cosC+=2cosC+2sinC
BC·AC

π

=22sin
C+
4


π
∴ 当C=
4
时,最大值为22.

1. 某人在汽车站M的北偏西20°的方向上的A处(如图所示),观察到C处有一辆汽车沿公路
向M 站行驶,公路的走向是M站的北偏东40°.开始时,汽车到A处的距离为31 km,汽车
前进20 km后,到A处的距离缩短了10 km.问汽车还需行驶多远,才能到达汽车站M?



解:设汽车前进20 km后到达B处,在△ABC中,AC=31,BC=20,AB=21,由余弦 定理,
AC2+BC2-AB2
23123
得cosC==
31
,则 sinC=
31
.所以sin∠MAC=sin
(
120°-C
)< br>=sin120°cosC
2AC·BC
353
31×
62
A C·sin∠MAC
353
-cos120°sinC=
62
.在△MAC中 ,由正弦定理,得MC===35,从
sin∠AMC
3
2
而有MB=MC- BC=15 km.
答:汽车还需行驶15 km,才能到达汽车站M.
2. 某港口O要 将一件重要物品用小艇送到一艘正在航行的轮船上.在小艇出发时,轮船位于
港口O北偏西30°且与该 港口相距20海里的A处,并正以30海里时的航行速度沿正东方向
匀速行驶.假设该小艇沿直线方向以 v海里时的航行速度匀速行驶,经过t小时与轮船相遇.

(1) 若希望相遇时小艇的航行距离最小,则小艇航行速度的大小应为多少?
(2) 假设小艇的最高航行速 度只能达到30海里时,试设计航行方案(即确定航行方向和航行速
度的大小),使得小艇能以最短时间 与轮船相遇,并说明理由.
解:(1) 设相遇时小艇航行的距离为S海里,则
S=900t2+400-2·30t·20·cos(90°-30°)
=900t2-600t+400


1

900
t-
3
+300 .

2
1
故当t=
3
时,Smin=103 海里,
103
此时v=
1
=303 海里时.
3
即小艇以303海里时的速度航行,相遇时小艇的航行距离最小.
(2) 设小艇与轮船在B处相遇,
600400
则v2t2=400+900t2-2·20·30 t·cos(90°-30°),故v2=900-
t

t2
.
∵ 0<v≤30,
600400232
∴ 900-
t

t2
≤900,即
t2

t
≤0,解得t≥
3
.
2 2
又t=
3
时,v=30海里时.故v=30海里时时,t取得最小值,且最小值等于
3
.
此时,在△OAB中,有OA=OB=AB=20海里,故可设计航行方案如下 :航行方向为北偏东


30°,航行速度为30海里时,小艇能以最短时间与轮船相遇.

3. 如图,A、B是海面上位于东西方向相距5(3+3)海里的两个观测点,现位于A点 北偏东
45°、B点北偏西60°的D点有一艘轮船发出求救信号,位于B点南偏西60°且与B点相距
203海里的C点的救援船立即前往营救,其航行速度为30海里小时,该救援船达到D点需
要 多长时间?
解:由题意知AB=5(3+3)海里,∠DBA=90°-60°=30°,∠DAB= 90°-45°=45°,
DBAB
所以∠ADB=180°-(45°+30°)=105° .在△ADB中,由正弦定理得=,
sin∠DABsin∠ADB
AB·sin∠DAB5( 3+3)·sin45°
所以DB==
sin∠ADBsin105°

5 (3+3)·sin45°
=103海里.
sin45°cos60°+cos45°sin 60°
又∠DBC=∠DBA+∠ABC=30°+(90°-60°)=60°,BC=203海里, 在△DBC中,由余
1
弦定理得CD2=BD2+BC2-2BD·BC·cos∠DBC=3 00+1 200-2×103×203×
2
=900,所以
30
CD=30 海里,则需要的时间t=
30
=1 h.所以救援船到达D点需要1 h.

4. 如图,半圆O的直径为2,A为直径延长线上的一点,OA=2,B为半圆上任意一点,以AB< br>为一边作等边三角形ABC.问:点B在什么位置时,四边形OACB面积最大?
解:设∠AO B=α,在△AOB中,由余弦定理得AB2=OA2+OB2-2×OA×OBcos∠AOB=12+22< br>-2×1×2×cosα
=5-4cosα,
于是,四边形OACB的面积为
13
S=S△AOB+ S△ABC=
2
OA·OBsinα+
4
AB2
13

2
×2×1×sinα+
4
(5-4cosα) < br>53

π

53
=sinα-3cosα+
4
=2sin
α-
3

4
.

ππ5π5π< br>因为0<α<π,所以当α-
3

2
,α=
6
,即∠ AOB=
6
时,
四边形OACB面积最大.


1. (1) 利用示意图把已知量和待求量尽量集中在有关的三角形中,建立一个解三角形的模型.
(2) 利用正、余弦定理解出所需要的边和角,求得该数学模型的解.
(3) 应用题要注意作答.
2. (1) 测量高度时,要准确理解仰、俯角的概念.
(2) 分清已知和待求,分析(画出)示意图,明确在哪个三角形中应用正、余弦定理.
(3) 注意竖直线垂直于地面构成的直角三角形.
请使用课时训练(A)第8课时(见活页).


[备课札记]






湖南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关爱残疾人作文


英语感叹句-无锡中考分数线


中国大学排名2017-寒假趣事作文800字


通江县人民政府网-会计实习日记


山东省高校毕业生-劳动作文


六级流程-倡议书的写法


雾霾英语作文-食品安全责任书


祝考试顺利的话-商务礼仪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