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数学下学期期末复习知识点小结
2017年端午节-新加坡留学条件
《解三角形》
_________
设△ABC的三边为a、b、c,对应的三个
角为A、B、C.
注:(1)
变形形式: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_____;
(一)角与角关系:
②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注:三角形内角的变形应用:
____________________;
(1)由
A
__
_________可得出:
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sinA
__
_______________;
cosA
_________________
A
____________可得出:
2
(2)由
sin
(2)适用于①
A
_______________
2
A
cos
_________________
2
;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二)、边与边关系: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2
(三)、边与角关系:
、余
务
_______________
必注意
弦定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定理: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正弦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1)变形形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
△
ABC
中,
(2)适用于①
sinA
31
,则A__
____________,cosB,则B_
22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r>
《数列》
3、面积公式:
(一)数列的概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数列:按照一定_______排列的
一列
数,数列中每一个数称为这个数列的
4、射影定理:a=b·cosC+c·cosB,b
_____.
=a·cosC+c·cosA,c=a·cosB+c·cosA.
2、分类:(1)按项数分:____________、
(四)、重要结论:
_____________;
1、在△
ABC
中
(2)按数的大小规律分:___________、
(1)若
sinAsinB
,则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2)若
cosAcosB
,
则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递推公式:若已知数列
a
n
的首项(或
(3)若
tanAtanB;(4
,
)
则
若
前几项),且任意项
a
n与它前一项
a
n
(或
1
前几项)的关系用一个公式来表示,则
这个公式称为数列的递推公式.
________________
cos
2Acos2B
,则________________;
(5)若
si
n2Asin2B
,则
例如:已知数列
a
n
满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1
1,2
n1
a
n
a
n1
nN,n2
4、数列的通项公式是表示数列
a
n
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
因此:数列与函数的关系:从函数观点
看,数列可以看成是以__________为定
义域的函数
a
n
f
n
,当自变量按照从<
br>小到大的顺序依次取值时,所对应的一
列函数值.
(二)等差、等比数列:
(2)
(1)
3、等比数列的前
n
项之和
(1)
(2)
(3)
1、{
a
n
}为等差数
列
1、{
a
n
}为等比数列
4、设
a
n
为等差数列,d为公差,
4、设
a
n
为等比数列,q为公比,
2、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1)若A是a,b等差中项
2、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1)若G是a,b等比中项
(
(1)
1)
(2)若m+n=p+q(m,n,p,q
N
),
(2)若m+n=p+q(m,n,p,q
N
),
(2)
则
(2)
则
(3)
特:若m+n=2p(m,n,p,
N
),
N
),
3、等差数列的前
n
项之和:
特:若
m+n=2p(m,n,p,
则
则
(3)若
S
n
,S
2n
S
n
,
____________…
(3)若
S
n
,S
2n
S
n
,
____________…
(
各
项
成_______________,且公差为
均
____
_____ 且公比为________
不
(4)为若项数为2n,则
S
偶
S
奇
0
___________ (4
)若项数为
2n,
S
偶
)
_________
S
奇
成
(5)若项数为2n-1,
_
_
S
奇
__________,S
偶
___________
,
_
S
奇
S
偶
_
________,
_
S
2n1
________
.
_
(三)求通项:
_
_
S
奇
____
____,
S
偶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r>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2)等比数列的前n项求和公式:(推
导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
br>
注:(1)等差数列通项公式:(推导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
_)
①当
q1
时,_______________;②
当q1
时,________________或
①_______________
______②
③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常见的裂项:①
a
n
1
n
n2
1
n
n1
(2)等比数列通项公式:(推导方法:
_____
______________)
②
a
n
③
②
a
n
1
④
①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n
n1
n1
1
(四)求和: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n1
2n1
⑤
a
n
⑥
a
n
S
n
S
n1
(n2)
1
nn1
注(1)等差数列的前n项
求和公式:(推
导方法:__________________)
⑦数列
a
n
为等差数
列,且公差不为0,首项也不为0,
<
br>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
__________________
___③
(4)
k
2
1
2
2
2
3
2
n
2
k1
n
《不等式》
(9)开方性质:
(一)不等式的性质:
ab0
(
nN*,n2
)
_________
______
(1)对称性:
ab
_______________;
(
2)传递性:如果
ab,
_________,那
么
ac
(二)解不等式:
1、分式不等式:
(3)加法性质:
(1)不等式
xx
2
0(x
2
x
1
)
的解集为
xx
1
ab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乘法性质:
;
(2)不等式
xx
2
0(x
2
x
1
)
的解集为
xx
1
________
ab,c0
____________
ab,______
acbc
(5)同向不等式相加:
ab,cd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br>
(6)同向不等式相乘:
ab____,cd_____
______
_______
注:解分式不等式的步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
11
(7)倒数性质:
ab,______
ab
_________
2、解高次不等式方法:
_______
____________;口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3、绝对值不等式:
(8)乘方性质:
ab0
(
nN*,n2
)
_______________
(1)解集为
xa(a
0)___________,axb(0ab)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
一元二次不等式
a(xx
1
)
2
0(a0)
的解集为
f(x)g(x)______________,f(x)g(x)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元二次不等式
a(xx
1
)
2
0(
a0)
4、指数不等式:
的解集为
a
f(x)
a
g(x
)
(a1)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一元二
次不等式
a(xx
1
)
2
0(a0)
对数不等式:<
br>的解集为
log
a
f(x)log
a
g(x)(a1)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注:1、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步骤:
(三)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式
_______
1、一元二次不等
(xx
1
)(xx
2
)0(x
2
x
1
)
的解集为
2、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原理:二次<
br>函数
yax
2
bxc
的图象、一元二次不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一元二次不等式
等式
ax
2
bxc
0
的解集、一元二次方
程
ax
2
bxc
0
的根三者的关系:
(xx
1
)(xx
2
)0(x
2
x
1
)
的解集为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元二次不等式
a(xx
1
)
2
0(a0)
的
定理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四)不等式的恒成立问题:
定理2:
1、在R上恒成立:(
1)不等式
ax
2
bxc0(a0)
的解集为R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不等式
推论:
ax
2
bxc0(a0)
恒成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函数
(六)线性规划:
1、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平面区域:
f(x)ax
2
b
xc0(a0)
的图象在x
轴的上方
(2)不等式
ax
2
bxc0(a0)
恒成立
(1)判断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
面区域
的方法:
(3)不等式
ax
2
bxc0
恒成立
<
br>2、在区间
a,b
上恒成立:(1)
kf
<
br>x
在
a,b
上恒成立
<
br>(2)
kf
x
在
a,b
上恒成立
(五)基本不等式:
①一般地,直线
ykxb
把平面分成两个
区域,
ykxb
表示直线
的区域,
ykxb
表示直线
的区域
②_________法(即以______定界,以
______定域).
2、判断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平面区域
的方法:不等式组中各个不
等式表示平
面区域的 .
《直线的方程》
(一)、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
基本
概念
定义
1、倾斜角: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把
x
轴
绕直线
l
与x
轴的交点按________方向旋
约束变量x、y满足的不等式(组)
条件
转到和直线重合时所转的
_____________.规定:当直线
和
x
轴平行
或重合时,直线的倾斜角为_________.
线性欲求最大值或最小值所涉及的
目标变量x、y的线性函数
函数
注:倾斜角的范围是______________.
2、斜率:已知两点
P
x
1
,y
1
,Q
x2
,y
2
,
若
x
1
x
2
,则直线
PQ
的斜率为
可行
所表示的平面区域
域
称为可行域
特别地:当
x
1
x
2
时,直线
PQ
的斜率
最优使目标函数取得
或
解
的可行解
____________,此时直线的倾斜角为
___________.
注:斜率求法:(1)定义法;
线性在线性约束条件下,求线性目
规划标函数的 或
(2)利用倾斜角:倾斜角不是
90
的直
线,它的倾斜角的______是
这条直线的
_________________.
问题
问题
斜率,即
k
_____.
(二)、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
B
_____
C
方程形式
适用范围
直线特点
已知条件
_____
k
不存在时
注:除了一般式以外,每一种方程的形
________
式都有其局限性.
(三)、两直线的位置关系的判定:
k
不存在时
________
1、若两
直线
l
1
:A
1
xB
1
yC
1
0;l
2
:A
2
xB
2
yC
2
0
x
1
x
2
时
的交点个数是__________的解的
个数:
_________
(1)当方程组_
_____________时,两直
y
1
y
2
时
线相交
与一点;
_________
(2)当方程组____________
__时,两直
线无交点,即两直线__________;
ab0
时
_______
(3)当
方程组______________时,两直
线有无数个交点,即两直线__________.
A0
时
2、两直线平行:两条直线
l1
,l
2
斜率存在,
__________
则
l
1
l
2
_______________.
特别地:当两条直线
l
1
,l
2
斜率不存在时
________________.
点
②
P
x
0
,y
0
到
y
轴的距离
3、两直线垂直:两条直线
l
1
,l
2
斜率存在,
则
l
1
l
2
_______________.
特别地:当两条直线
l
1
,l
2
中一条直线斜率
不存在
,一条直线斜率为0时,
________________.
(四)、距离问题:
d
_____________.
③点
P
x
0
,y
0
到与
x
轴
平行的直线
ya
的距离
d
____________
________.
④点
P
x
0
,y
0
到与
y
轴
平行的直线
xb
的距离
d
____________________.
1、两点间距离:平面上两点P
1
x
1
,y
1
,P
2
x
2
,y
2
3、 两平行线间距离:两平行直
线
间的距离
AxByC
1
0,AxByC
2
0
之间的
PP
12
____________________.<
br>
特别地:原点
O
0,0
到任一点
P<
br>
x,y
间
的距离
OP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距离
d
_______.
注:求平行直线间的距离时,一定要把
x,y
前面的系数化成相等
2、点线间距离:点
P
(
x
0
,
y
0
)<
br>到直线
(五)、对称问题:
l:AxByC0
的距离
1、中心对称
d
____________________
特别地:点到几种特殊直
线的距离:①
点
(1)点关于点的对称:点
P
1
,P
2关于点
M
对称
P
x
0
,y
0
到
x
轴的距离
____________________<
br>d
_____________.
(图:
)
特别地:点
P
x,y
<
br>关于原点
O
0,0
对称
的点为________
_____
(2)线关于点的对称:
对称的点为______;点
P
x,y
关于直线
yx
对称的点为______
.
(2)线关于线的对称:
①若点
P
在直线
l
上时,则对称直线为
_______________
(图:
)
①若
l
1
l
2
,求
l
1关于
l
2
对称的直线
l
3
的方
程(图:
):
方法:
②若点
P
不在直线
l
上时,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图: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
l
1
l
2
A
,求
l
1
关于
l
2
对称的直线<
br>l
3
:的方程(图: ):
<
br>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
2、轴对称:
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算法》
(一)算法的含义:
(1)点关于线的对称:点
P
1
,P
2
关于线
l
对
称
____________________
(图:
)
特别地:点
P
x,y
关于
x轴对称的点为
_________;点
P
x,y
关
于
y
轴对称的点
为_________;点
P
x,y
关于直线
yx
(1)一般而言,对一类问题的
__________
_、___________求解程序称
为算法.
(2)
算法有三种描述方式: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三)基本算法语句:
1、赋值语句:赋值语
句用符号_______
表示,“
xy
”表示:_________,其中
x
是一个变量,
y
是一个与
x
同类型的变
(3)算法有三种
基本逻辑结构: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量或_________.
2、输入、输出语句:用输
入语句
__________表示输入的数据依次送给
用输出语句________表示输出运
算
a,b
;
结果
x
.
3、条件语句:
注:(1)流程图能方便直观地表示三种
基本算法结构;
(2)伪代码是介
于自然语言和计算机语
言之间的文字和符号,是表达算法的简
单实用的好方法.
(二)算法的基本结构:
(1)条件语句用来实现算法中的
_______
_______结构;;(2)一般形式:
4、循环语句
结构—依次选择结构—先由条件作出
判断,再决定执行哪一种操
作的结构
循环结构—需要重复执行同一
(1)循环语句用来实现算法中的
操作的结构
__________结构.
多个处理的
结构
(2)循
环语句根据循环的次数是否确定
可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_.
(3)Do语句的一般形式: While
语句的一般形式:
For语句的一
般形式:
②将整个编号按_______
______(设为
k
)
分段,当
当
N
是整数时,
k
__________;
n
注:While语句一般情况都可用,但知道
循环次数时,用For语句简单.
《统计》
N
不是整数时,从_
______中剔除一些
n
个体,使剩下的个体的个数
N
'
能被n
整
除,则
k
__________,并将剩下的总体
重新编
号;③在第一段中、用简单随机
抽样确定_________个体编号;④将编号
为
l
,______,_______,
(二)抽样方法: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特点:①适用于总体容量________
1、简单随机抽样
的情况
;②剔除多余个体及每一段抽样
都用__________;③是等可能抽样每个
个体被抽到的
可能性都是________.
3、分层抽样:
体抽出.
_________
的个
(一)统计的基本思想方法: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1)两种常用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特点:①要求被抽样本的总体个数
_
_______;②要求从总体中逐个
__________地抽取
n
个个体作为样本
.
2、系统抽样:
(1)步骤:①将总体按一定标准分层;
②计
算各层的个体数占总体个体数的
比;③按各层个体数占总体的比确定各
层抽取的样本容量;④在
每一层进行抽
(1)假设要从容量为
N
的总体中抽取容
量为
n
的样本,系统抽样的步骤为:
样(可用__________或_______).
(2)特点:①适用于
①采用_______的方式将
N
个个体编号;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的情况;②等
可能抽样每个个体被抽到的可能性都是
________.
(三)、用样本估计总体:
示___________,纵轴表示________
.这
样,每一组的频率可以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来表示.
用样本的分布去估计总体分布: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注:所有矩形的面积和为_________.
(3)频率分布折线图:顺次连接<
br>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就得到频率分布折线
图.
用样本特征数去估计总体特征数: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1、频率分布:
、
(4)总体密度曲线:在样本频率分布直
方图中,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
则
相应的频率折线图会越来越接近于一条
频率分布是指一个样本数据在各个
小范围内所
占比例的大小.一般用频率分
布表,频数条形图、频率直方图、茎叶
图反映样本的频率分布.<
br>
光滑曲线,统计中称这条光滑曲线为总
体密度曲线.
注:总体密度曲线与
x
轴围成图形的面
积和为_________.
(1)频率分布表:反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
表
格称为频率分布表.
(5)茎叶图:
①制作茎叶图的方法是:将
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茎”,
______________作为“叶”,“茎”相同
者共用一个茎,茎按由小到大的顺序从
(2)频率分布直方图:作频率分布直方
图的方法:在直角坐标系中,以横轴表
上而下列出,共茎的叶一般按由大到小
的顺序同行列出.
②茎叶图的特征:
③频数法: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1)
用茎叶图表示数据有两个优点:一
是从统计图上没有原始数据信息的损
失,所有数据信息都可以
从茎叶图中得
到;二是茎叶图中的数据可以随时记录,
随时添加,方便记录与表示;(2)茎叶
图只便于表示两位有效数字的数据,而
且茎叶图只方便记录两组的数据,两个
以上的数
据虽然能够记录,但是没有表
示两个记录那么直观,清晰.
(2)极差、方差及标准
差:反映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一组数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叫做极差.
②样本方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2、总体特征数的估计:
样本标准差: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概率》
1、事件:
(1)平均数及其估计
:反映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平均数的计算方
法有:①定义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频率法:
事件 确定事件 必然事件 在一定条件下,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3、互斥事件:
不可能事件
在一定条件下,_____________的事件叫不可能事件
(1)概念:______________的两个事件
随机事件
在一定条件下,_____________
叫做互斥事件.
的事件叫随机事件
2、随机事件的概率:
(1)概率的定义:
如果事件A、B互斥
,那么事件A、
B中至少有一个发生的事件记作事件
____________.
<
br>如果随机事件A在n次试验中发生了
________次,当试验的次数很大时,可
以将
事件A发生的频率__________作为
事件A发生的概率的近似值,即
P(A)____
______.
(2)概率的取值
(2)概率公式:①如果事件A、B互斥,
则P(A+B)=P(A)+P(B).
②如果事件A
1
,A
2
,…,A
n
两
两互
斥,则 P(A
1
+A
2
+…
+A
n
)=P(A<
br>1
)+P(A
2
)+ …+P(A
n
).
4、对立事件:
事件
概率
(1)概念:两个
互斥事件
______________,则称这两个事件为对
随机事件A
立事件,事件A的对立事件通常记作
_______.
必然事件
(2)概率公式:P(A)+P(
A
)=P(A+
A
)=1,
不可能事件
或P(
A
)=1-P(A).
5、古典概型:
(1)具有以下两个条件的随机试验的概
率模型称为古典概型.
(2)几何概型概率计算公式:
在几何区域D中随机地取一点,记事件
“该
点落在其内部的一个区域
d
内”为
事件A,则事件A发生的概率
①所有的基本
事件只有_______个;②每
个基本事件的发生都是__________的.
(2)古典概型概率计算公式:
P
A
____________.
如果一次试验的等可能基本事件共有n
个,那么每一个等可能基本事件发生的
概率都是___
____.如果某个事件A包含
了其中m
个等可能基本事件,那么事件
A的概率为P(A)=_______(m≤n).
6、几何概型:
(1)对于一个随机试验,将每个基本事
件理解为从某个特
定的______________
地取一点,该区域中每一点被取到的机
会_______;
而一个随机事件的发生则理
解为恰好取到上述区域内的某个
____________,这里的
区域可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这种方法
处理随机试验,称为几何概
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