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赤壁怀古参赛教学设计
材料学专业排名-英语三级b成绩查询
参赛教学设计基本信息
出生年月
1979.03
性 别
工作单位
学校
翼城县职业技术
邮政编码
043500 通讯地址
学校
1956129991@qq.
联系电话
所用教科书名
所教年级
设计主题
电子邮箱
com
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
基础模块下册第
职中一年级 所校册次、单元
六单元二十二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女
翼城县职业技术
一、整体设计思路、指导依据说明
《念奴娇·赤壁怀古》作为名家名
篇,博大精深,可分析的东西特别
多,这节课在教学设计上特别注重朗读,通过朗读体味风格和体味感<
br>情,特别注重创设情景,意在使学生在特定的情景氛围中感受苏轼词
的豪迈、奔放风格,体会词人
壮志满怀却无处可酬的情怀。同时问题
的设置要找准切入点,能够牵一发而动全身,激发学生的兴趣,深
入
理解全诗。
二、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东坡
的一首怀古诗,是最
能体现豪放风格的千古绝唱。本诗上阕描写了一幅雄伟壮阔、豪迈奔
腾的赤壁古战场画面,格调雄浑苍凉、大气磅礴,把人们带入奇伟雄
壮的境界,引发人们深邃高
远的历史沉思,给人以撼魂荡魄的艺术魅
力。下阕抒情,借周瑜“雄姿英发”的形象,赞颂其功业,借以
抒发
自我有志报国,壮志难酬的感慨。因此在教学上,重点通过朗读体会
诗的意境之美,通过赏
析感受作者壮志难酬的感慨及自我宽慰的情感
变化。
学生情况分析:职一学生已具备了学
习古典诗词的能力因此对苏
轼文风和人生经历并不陌生,为学生进一步感受苏轼的豪放词风,理
解词人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学生对于用一定
的方法来鉴赏分析诗歌还不熟练。所
以这节课将指导学生运用知人论
世法、诵读法、分析法、对比法来鉴赏诗歌。
三、教学目标分析
a)知识与技能:朗读全诗,使学生领会古战场景色的壮美。
b)过程与方法:领略苏轼豪放雄迈的词风,学习苏轼旷达洒脱
的胸襟。
c)情感态度价值观:对“人生如梦”的准确理解,准确把握词
人复杂的情感变化。
四、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1、体会上阕的意境之美。
2、准确把握词人复杂的情感变化。
教学难点:
对“人生如梦”的准确理解。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配乐诵读,整体感知
1、播放Flash课件,学生听激昂豪迈的配乐朗读,感受词的语言之
美和意境之美。
2、提问:整首诗给大家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明确:豪放、有气势、雄壮
3、 指导朗读:这首词历来被视为豪放派的代表作,应读得铿锵有
力,读出气势。
4、教师范读, 疏通文字,正音。
樯橹(qiáng lǔ) 纶巾(guān)
酹(lèi)
5、学生试读,让学生评价,初步感受作者的情感,把握词作的感情
基调。
二、走进作者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
“三苏”,同样
都是唐宋八大家之一。21岁中进士,开始为宦生涯。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因“乌台诗案”被捕
入狱。出狱后,责授黄
州团练副使。苏轼是北宋成就最高的文学家。他的词改变了五代以来
婉约
柔靡的风格,开创了豪放一派的词风。与辛弃疾合称“苏辛”。
三、赏析词作
(一)、赏上阕古赤壁壮美之景。
1、本词上阕描绘了赤壁怎样的画面呢?文中用了哪些富有
表现力的
字词描写赤壁景色的?感情基调如何?
明确:
(1)描绘了宏伟、壮美的画面: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
千堆雪
(2)
“乱”——写出岸边岩石山崖之险怪
“穿”——写出陡峭山崖直插云霄的高峻
“惊”——写出了江水的汹涌
渲染磅礴宏伟的气势
拍”——突出了惊涛骇浪与江岸搏击的力度
“卷”——波涛力量之浩大
(3)感情基调:昂扬、感奋、豪迈、苍凉
2、“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这一句有什么作用?
明确:这一句承上启下。“江山如画
”是从眼前景色得出结论,也是
对前三句的概括,人物又是一时俊杰。这长江、这赤壁,岂不引起人们怀古之情?于是便引出下面一大段抒情。
(二)、品下阕作者化悲愤为旷达之情
1、下阕从哪几个角度写周瑜的?
明确:羽扇纶巾(外貌)——儒雅、风流倜傥的儒将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指挥若定 泰然自若 潇洒的
风度 沉着的性格
2、作者把周瑜放在怎样的背景下来写的?有何用意?
明确:(1)景色描写中----乱石
惊涛 浪花。
(2)以阔大的画面来衬托英雄周瑜。
3、写周瑜,却插入“小乔初嫁了”,有何作用?
明确:“小乔初嫁了”,静静的语言传出喧
闹的喜悦,以美满温馨的
画面、美丽温柔的新娘衬托英雄周瑜的青春年少志得意满,英雄美女,
相得益彰,令人神往。
4、围绕赤壁可怀想的人物那么多,如曹操、孙权、诸葛亮等,为什
么苏轼独独怀念周瑜?
明确:找出周瑜与苏轼的不同,通过比较,我们不难发现苏轼怀古的
目的是为了抒发感情。
周瑜————苏轼
年龄: 34 岁 47 岁
外貌:英俊儒雅
早生华发 思瑜叹己
生活:幸福美满 屡遭不幸
际遇:功成名就
壮志未酬
5、“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这一句如何理解?
明确:“故国神游”倒装句,应为“神游故国”;“多情应笑我”
同样也是倒装句,应为“应笑我多情”
。“情”,指他建功立业的
愿望。“笑”,自嘲,自己年纪大了,还这么多情,还有这样建功
立
业的愿望和报国的情感。“早生华发”感慨光阴虚度。
6、讨论:如何理解“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是积极还是消
极?
明确:人
生如梦,自己一生算得了什么,在千古人物都被淘尽的大
江之畔,想到的不应该仅仅是自己,而应该是千
古不变的江月,就
把这杯酒敬给了千古不变的江月。应该说他能迅速从惆怅失意中解
脱出来,表
达了苏轼特有的旷达洒脱情怀。这真叫做人生短暂,江
月永恒,壮志难酬,豪情长存。洒酒入江,以酒祭
月,是希望万古
愁怀随江而去,感慨和动作中表现出一种超脱与旷达。
三、归纳总结
这首词豪放的词风是如何体现的?
明确:一方面表现在对赤壁之景的描写上:“乱石穿空,惊
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画面波澜壮阔,雄奇壮美。另一方面表现在作者的人
生态度上,通过塑
造功成名就的周瑜,表明了自己渴望建功立业、壮
志难酬的心态。
四、布置作业
1.随堂练笔:以“今天的天气不错,我的心情也很好”为开头写
一段关于人生思考的短文片段。
2.面临大江大河,诗人多有所感。苏轼有感于周瑜;杜甫有感于
昭君;毛泽
东有感于项羽.......我们的同学在这面朝大江的地方,
春暖花开的季节又会联想起谁,联想到什
么,试着用笔写下你的感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