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中国书法的心得体会
汕头潮阳实验学校-朋友祝福短信
练习中国书法的心得体会
中国书法,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位置“四大国粹
”之首,是世界
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枝奇葩。在世界各国文字的书写中,唯一被公认
为书法艺术
品的只有汉字,可谓一字千金,这是我们民族的骄傲。作
为人民教师,应该写好中国字。古人写毛笔字,
今人写钢笔字,教师
写粉笔字。无论是毛笔字、钢笔字,还是粉笔字,其审美标准和书写
要求都
是大同小异的。我们提倡同学们写好钢笔字。现根据我写钢笔
字的一些感受和体会,给大家说一说写钢笔
字的一些具体方法。一、
写字的姿势:写字的姿势,常被同学们忽视,这是不对的。须知:写
字
时,身体的姿势如果正确,不仅有利于写好字,而且还有益于身心
健康。坐着写字,要上身端正,两脚自
然地平踏地面,右手执笔,左
臂横案,双目注视笔尖,具体要求是:头正、肩平、身正、臂开、足
安。头正——头部端正,微向前倾,脖子不要歪邪,也不要把头低下
来靠近纸面。肩平——双肩自然放
松,保持平衡,不要一高一低,一
前一后。身正——身体正直端坐,腰杆挺起,使胸部离桌沿一拳左右,
不要曲背,弯腰,也不要使胸部紧贴桌沿。臂开——两肩齐平,两臂
自然张开,左手按纸,右手
执笔,双臂不要紧靠两肋。足安——两脚
平放地上,稳踏地面,小腿放松,自然分开,不要双腿直伸或交
叉,
也不要一前一后。二、要了解汉字的特点。汉字是方块字,要求横平
竖直,讲究方正,一笔
一画,必须写得清楚明白。写汉字时,要求一
字写一格,应写得端正大方,忌歪斜,忌两字连笔。三、必
须掌握汉
字的间架和结构独体字不是由偏旁或其它结构的字叫独体字。如
“人”、“手”、“足”、“上”、“下”、“大”、“小”、“山”、“水”等。独体字
的笔划一
般较小,写时讲究笔画搭配匀称、恰当。写独体字时要注意
以下几个方面:(一)重心平稳书写时要求左
右匀称。如:“中”、“山”“土”
等。(二)横平竖直横平,要求横画写得平稳、端正;竖直,要求竖
画不要向左或向右偏斜。如:“十”“上”“下”等。(三)突出主笔独体字
通常都有一至两个
主笔,主笔是指字中的主要笔画。要写好主笔,一
是要突出它,二是要摆好它在字中的位置,三是要处理
好它与其它笔
划的关系。如“子”“牛”“尤”等。(四)斜正相宜斜正相宜主要是撇捺相
配相
称,书写时左撇右捺必须长短相称,斜度相近。如“大”“文”“夫”
等。(五)疏密匀称是指独体字中
有些横向笔画较多,如“聿”“直”等
字;有些竖向笔画较多,如“世”“而”等字。书写时要注意横或
竖之间
的间隔要均匀,还要注意笔画间的搭配,做到既不局促,也不松散。
(六)大小适当独体
字一般笔画较少,写时要求使字形饱满、开朗、
大方。如“一”“口”“上”“千”等。{合体字}由几
个独体字或由独体字和
偏旁组合而成的字,叫合体字。合体字的结构形式主要有上下结构、
上中
下结构、左右结构、左中右结构、包围结构等。在安排结构时,
不仅要安排好笔画间的关系,而且要注意
各部分间的搭配比例。(一)、
上下结构上下结构的合体字是由上下两部分组合而成的,字形特点是上下排列偏长。书写时尽量把每个部件写得扁平些,借以求得字的整
体方形,同时注意上下部分的相
互迎让穿插。上下结构的字一般有以
下五种情况,书写时应细心留意:1、上下相等书写时应注意上下匀
称,宽窄相近,各占二分之一的位置。如“裔”“忠”“楚”等。2、上小下
大这类字上部分较短,下部分较长。书写时应该上小下大,上部约占
字的三分之一位置,下部分
应占三分之二的位置。如“蜀”“是”“籍”等。
3、上大下小这些字上部分笔画多,分量重;下部分笔
画少,分量轻。
书写时上部分笔画要细,要收紧,下部分笔画要些,要居中。如
“皆”“盛”“
丞”等。4、上宽下窄上部分为“宀”“人”“穴”“文”等字头时,
应将这些字头写得宽一些,使它盖
着下面的笔画。书写这类字时,上
部应写得宽而较扁,下部应写得窄而较长。如“官”“育”“童”等。
5、上
窄下宽这类字上部窄,下部宽。对于上部分有长横的字,一律都要按
上窄下宽的结构来安
排。如“益”“委”“志”等。(二)、上中下结构上中
下结构的字是由上中下三部分组成的。写这类字
,应使上中下三部对
齐,左右匀称,并注意不要使字形过长、过瘦,写时应将中间部分写
得扁些
,使字结构紧凑。这类结构的字,又有上中下相等和上中下不
等两种形式。1.上中下相等如“累”“等
”“京”“黄”等字,上中下三部分
位置大致相当,约各占整个字高度的三分之一。书写时要注意随字形
处理好三部分的关系,各部分应有参差变化,不可等宽。否则,字就
显得呆板。2.上中下不等
如“受”“幸”“寅”“掌”“慈”“宣”等字,组成字
的三部分不仅宽窄不同,而且长短也不一样。书
写时要注意上中下三
部分的重心对齐,左右笔画应注意匀称。(三)左右结构左右结构的
字是由
左右两个部分组成的。左右结构有宽窄、长短、高低、大小之
分,书写时要注意左右互相照应,既不要互
相拥挤,又不要互相分家。
左右结构的形式有如下几种:1、是左右笔画大致相等的字,书写时
要左右匀称,位置各占二分之一,其中部首部分不能过小,要稍长些,
笔画之
间的距离要适当。如“精”“初”“能”“故”等。2、左宽右窄这类字
左边宽大,右边窄小。书写时,
一定要右让左,左右的高低应大致相
等。如“判”“彰”“郡”“尉”等。3、左窄右宽这类字左边窄小
,右边宽大。
书写时一般都要左让右。如“清”“撰”“理”“德”等。4、长右短这些字书
写
时不能左右齐平,较短的右边部分应在中间偏下,才能使整个字显
得平稳。如“栖”“和”“恤”“叔”
等。5、短右长这类字左边笔画少而较短,
书写时应靠上,让右边伸展,这样能使字形稳定。如“唱”“
岷”“明”“碑”
等。6、“阝”旁的不同写法“阝”旁在汉字的左右结构中,有时在左边,
有
时又出现在右边。如果出现在左边,应该写得小些。如“院”“陈”“阵”
等;如果出现在右边,应该写
得大些。如“郭”“耶”“都”等。(四)左中
右结构这种结构的字,由左中右三部分组成,一般字形较
宽。书写时
应注意使每部分都要写得窄些,以免字形过宽扁。按各个部分长短宽
窄不同,可分为
“左中右相等”和“左中右不等”两种形式。1、左中右
相等这类字左中右三部分大致相同,各部分约占
字的三分之一的位
置。书写时力求紧凑,并且使字中相同笔画或部件有所变化。如
“柳”“班”
“翔”“做”等。2、左中右不等书写这类字,笔画多的部占位置
应多些,三部分的长短要因字而异,应
略有参差,不宜写得一样齐,
而且左中右的三个部分要有迎、让、穿、插才好。如“徽”“健”“卿”“
湘”
等。(五)包围结构包围结构是指字的某些部分被另一部分从两面、
三面或四面包围住。书
写这类字时,要注意内外两部分的搭配,力求
迎让和谐。包围结构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两面包围结构:
1、左上
包右下这类字的被子包围应靠左上。书写时应左上略收,右下稍伸展,
做到疏密匀称。如“序”“局”“府”等。2、左下包右上这类字的包围部分
应靠左下方,只有
这样,才能与被包围的部分结合紧凑。走之的半包
围很不好写,要写得舒展一些,才能托起右上部分。同
时,书写右上
部分时,也应注意与包围部分的迎让穿插,用以求得整个字的严谨结
构。如“通”
“道”“延”等。3、右上包左下这类字被包围的部分宜靠上,
使字的中间饱满,形体稳重。作框围的竖
钩应向左略作弧形,力求内
外和谐。如“司”“匀”等。三面包围结构这类字三面有框,书写时应使内外两部分既不拥挤,又不显空旷,力求匀称。按包围的方向不同,
可分为三种形式:左包右这些字
被包围的中心偏右,书写时上框的横
略短,下框的横向联合要写得略长些。如:“巨”“匡”“区”等。
上包下
这类字左、上、右三面有框,被包围的部分要居中和略上,切忌下落,
更不能露在外面。
如“月”“同”“周”等。下包上这类字左、下、右三面
有框,被包围的部分应向下靠拢,左右两侧不宜
写得过高,重心要稳。
如“山”“幽”等。全包围结构:这类四面均有框,书写时应根据被包围
部分的笔画多少来决定外边方框的高山低宽窄。书写时力求内外相
称,配搭得当。如“田”“四”“目”
“国”等。总之,汉字的间架结构要求
方正、平稳、匀称;忌歪斜、瘦长、扁平。我认为在了解和懂得了
汉
字的这些书写方法以后,中要自己反复实践,细心地揣摩。